公視的年度大戲“茶金”,劇情設定在1949年剛被國民政府接管時的台灣新竹北埔。故事內容就在茶農與當時最大的茶商間展開。這是一部很精緻的時代劇,因為還在陸續播出,就不講故事內容(事實上是我也還不知道),但就這部戲給我的感覺,寫出我的想法。
很喜歡劇中女角,看起來溫柔婉約,實際上卻有一顆堅毅強大的心,其實,每位演員都很喜歡
在那個時代,女性沒有地位,連祭拜自家的祖先都沒有資格,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了好人家結婚,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劇中女主角“薏心”不想這樣認命,但又覺得出生在這樣的大家庭,有很多的身不由己,沒辦法逃脫這時代的束縛。就在”薏心“第一次被退婚,因為心情不好,把自己關在房間彈鋼琴時,一直伺候他的阿姨告訴他,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是要自己去爭取!聽到這句話的我,覺得超級震撼,雖然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道理,但現實生活中,總會無可避免的出現“可是”、“如果”、“因爲“。。。。這樣的想法,一層一層地把自己捆綁住,想逃脫的同時,總會出現甜美的果實餵食,而果實就像毒藥,明知不能吃,卻抵擋不住誘惑。漸漸的,失去了行動力,只能照著別人寫好的劇本走下去,再也無能為力,為自己爭取想要的生活。
另外劇中以新竹客家話為主軸,對我來說超級有親切感,客家話分為很多腔調,外婆說的客家話跟劇中的是一樣,尤其是男主角郭子乾的音調,好像很多人覺得他說的不標準,但我卻覺得那就是小時候常聽到的普通話啊。可惜小時候沒有學,能聽懂但卻不會說。除了客家話,還有台語、日語、中國的方言和小時候常聽到那些跟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伯伯們講話的口音,就如同印象中的小時候,長輩們的交談的樣子,大家都是自由切換,或是各講各的語言,但卻沒有交談上的障礙。
不過關於當時4萬元換1元這個事件,還有劇中設定1949~1950年間,美國即停止援助台灣,這兩段內容沒有按照實際歷史走,這樣的做法真的不好。看劇時,對於這段本就疑惑,和我的了解有落差,查了一下資料,果然電視劇的寫法是和歷史相違背的。既然是時代劇,其他背景人文都這麼講究,那真正的歷史是不是也要還原當時呢?我想,一定有很多人不了解當年的歷史,而媒體又是最快可以傳播這樣事情的媒介,那是不是會有一群人因為這部戲而對當年歷史有錯誤認知呢?不知道編劇篡改這部分歷史的意義何在?或至少也要在開頭或結尾寫清楚內容為杜撰,與歷史不符。
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因為演員各方面真的很棒,但對於涉及歷史事件內容,會再去參照原著並查證當年的歷史,確認是否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