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傳統與創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藝術史學者盧慧紋到剛剛開幕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主持當代書藝座談,她的觀察是,「當代書法家似乎比任何人都想擺脫傳統,另一方面又比任何人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

我長期的觀察有點不一樣,有些觀點,可能是屬於那種「大家心知肚明,卻從來不說」的情形。

首先是,學書法的人大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所謂「深基於傳統」,其實是有程度、功力差別的。

真正能做到深基於傳統的書法家,是那種幾乎可以複製再現字帖的人,這樣的功力非比尋常,就我所知,也不過一二人而已。其他的書法家,雖然也是學習傳統,但每個人資質天分、用功程度、時間長短不一樣,自然功力、程度就有差別,而且差別甚大。

檢視一個書法家的功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再現經典書法的能力如何,寫出來的才算數,而大部份的人,其實就是有點像而已,只是有點像,就是功力還不夠。

清朝中葉名家何紹基,是當時寫字很受肯定的書家,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啟發,他是一個字帖寫幾百遍的人,所以他的臨摹功力非常深厚。沒有他這樣用功,就不太可能寫得跟他一樣。

何紹基的臨摹後來成為很多人臨摹的對象,通常的理由是原帖是死的,何紹基寫的是活的;但其實這樣做法是不對的,臨摹就是要原汁原味,幹嘛去學二手的?

很多人學何紹基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原帖有很多東西看不清楚,何紹基寫的就沒有看不清楚的問題,所以學何紹基會比較簡單,可是這樣一來,就是少了破解那些看不清楚的地方的努力,以及努力所得到的功力。

清朝是書法的「返祖時期」,晉唐以來的書法傳統不再是清朝書法家追求的目標,他們追求的是漢隸、秦篆、甲骨金石那些更古老的東西。所謂的高古的審美觀,開始進入書法的範疇。

清朝的追求高古,是魏晉以後到明朝末年沒有的,所以其實也有一種創新的意義,而且的確取得相當的成果,傳統與創新,有時是很難分辨清楚的。

關於書法的傳統與創新,永遠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也是討論不完的問題,因為兩者之間有繼承、有斷層、也有叛逆,的確有很多糾結。

對書法家的評價,傳統上,都是談風格。因為一般書法理論談的,都是「楷書四家」、「北宋四家」之類的對象,都是技術上已經登峰造極的大師(不只是名家而已,名家的「有效期限」可能只有幾年或幾十年,大師的影響至少幾百、上千年),所以不必講功力,例如楷書四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已經很難分辨功力的高下,所以只要談風格就可以。

一般的書法家來說,功力高低卻是判斷的重要依據,有了功力之後,再談風格(創意)才有依據,沒有功力(傳統書法系統的書寫能力),就談不上創作。

當代書藝創作者的「創意」常常要與傳統分割或背離,於是創作出來的東西,又和傳統沒有絲毫關係,於是那些長期刻苦練習傳統所得到的技法、審美觀,在創作當代書藝的時候,往往棄之如敝履,在這個情況下,創意與傳統不但衝突、抵觸,更因此產生了美學觀點的分歧,甚至斷裂。

當代書藝的發展,開始於日本明治維新時代,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時間,所以,嚴格說起來,「當代書藝」其實已經是老骨董了。

日本當代書藝的發生,是因為明治維新帶來的社會氛圍,觸發了「當代」書寫風格的思考和實驗,當時許多受過嚴格傳統書法訓練的書法家們,以各種方式尋找書藝的新面貌,無論書寫的技術和表現的結果,都有許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當然也有讓人瞠目結舌、不知如何反應的東西。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井上有一以其直觀、狂野、粗暴的書寫方式,帶來書法表現的新視覺,加上受到西方當代藝術高度評價(西方的當代藝術團體總是以這種方式收服一整個地區或國家的藝術新銳,這個方法極其有效),影響所及,帶動了日本書藝的新風潮。

這個新風潮至少產生二個影響,一是寫字不再需要學習傳統,學習寫字的人,只需要專注於用毛筆(或不是毛筆)所表現的視覺效果;二是書寫著重視覺表現或表演,書寫內容不必有文字上的意義。

這樣的書寫精神,讓「墨藝」成為人人可以立即提筆上陣的行為藝術,其成品評價也以純粹的視覺效果為標準,傳統書法所講究的功力,也變成潑、灑、點、拉、濺、拖等各種技法的掌控、表現能力,其所產生的作品,的確有一種新的視覺效果,但也有不少讓人慘不忍睹的嘗試。

和當代書藝一樣,「當代藝術」這個名稱緣起於百年前的英國,主要的精神從尋找「當代」的藝術形式與精神,到現代,卻變成「沒有什麼不可以」,讓當代藝術充滿各種荒唐可笑的偽藝術,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騙局之一。當代書藝在一定程度上,也中了當代藝術的毒。

所以,有別於傳統書法的「當代書法」應該如何稱呼,本身就有很多矛盾,主張稱當代書法、當代書藝、非書法、書藝、墨書、墨藝的,各有一定的指涉,彼此之間互有矛盾和衝突,至今依然沒有任何定論,可以想見當代書藝不僅背離傳統,本身也非常混亂多元,因而造成書寫美感的斷裂、混亂、矛盾,至今也還是沒有什麼理論基礎,依然是處於沒有好壞標準、各說各話的混沌狀態。

對我來說,我服膺傳統書法的價值,從來不覺得任何時代的書寫可以擺脫傳統的影響,但我也認為當代書法中在視覺效果、格式排列、表現技法上的一些突破是可以參酌使用的,至於書寫功力,則只有從傳統經典書法的訓練中才能得到書寫的精妙技術,沒有這種經典的筆法,只是追求視覺效果的話,那就和書法無關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侯 吉諒談書畫文學的沙龍
75會員
70內容數
侯吉諒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系統化闡釋學習書法的觀念、知識、技法,以及筆墨紙硯等相關知識,讓書法的學習更容易、簡單、快速、有效。
2024/07/03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2024/07/03
老朋友中,經營出版我最佩服的初安民兄說: 「文學從來沒有實用過,實用的都不是文學。 那是語文教育,才有實用與否的問題。 現今大學的諸多文學院,可能被招生問題嚇到,飢不擇食的企圖把文學教育攪拌成不倫不類的學科,令人擔憂,因為當達不到目的時,引發的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百無一用是文學,文學抵達
Thumbnail
2024/07/01
  1990年代電腦刻印出現後,雖然取代了大部份的人工,但當時的電腦刻印字體少、刻工粗糙,對傳統刻印並未產生太大的威脅,有許多刻印店還和篆刻家合作,幫忙篆刻家代為接受訂製。 到了2010年,雷射雕刻的技術進步,用來刻印章已經可以表現得非常精細了,甚至可以做到照相印刷般的完全複製。 我先後請大陸
Thumbnail
2024/07/01
  1990年代電腦刻印出現後,雖然取代了大部份的人工,但當時的電腦刻印字體少、刻工粗糙,對傳統刻印並未產生太大的威脅,有許多刻印店還和篆刻家合作,幫忙篆刻家代為接受訂製。 到了2010年,雷射雕刻的技術進步,用來刻印章已經可以表現得非常精細了,甚至可以做到照相印刷般的完全複製。 我先後請大陸
Thumbnail
2024/03/09
「我爸的寫作桌,一年四季都整齊得無可挑惕。」大女兒的這句話,讓我寫成一首詩。 書桌收拾乾淨了 那些雜亂、堆積多年的 字帖、紙張、墨條與 心事,已經落滿灰塵 有許多磨損與折痕 都終於清理清楚了 都一一放回歸類的 位置:逝去的情感 無可追悔的情節、不能挽回的 故事,如泛黃的紙
Thumbnail
2024/03/09
「我爸的寫作桌,一年四季都整齊得無可挑惕。」大女兒的這句話,讓我寫成一首詩。 書桌收拾乾淨了 那些雜亂、堆積多年的 字帖、紙張、墨條與 心事,已經落滿灰塵 有許多磨損與折痕 都終於清理清楚了 都一一放回歸類的 位置:逝去的情感 無可追悔的情節、不能挽回的 故事,如泛黃的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說前一陣子偶然看到一篇有點年紀的文章,在談中國上古時期經典的文體與真偽問題,似乎當時學界在爭論一些上古時期經典是不是偽經,可能是由後人所寫成,卻偽稱為是過去知名學者所撰述。不過這篇文章的作者並沒有直接介入真偽之辯,反而從古代的書寫工具著手,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點。要知道在紙張還沒有發明之前..
Thumbnail
是說前一陣子偶然看到一篇有點年紀的文章,在談中國上古時期經典的文體與真偽問題,似乎當時學界在爭論一些上古時期經典是不是偽經,可能是由後人所寫成,卻偽稱為是過去知名學者所撰述。不過這篇文章的作者並沒有直接介入真偽之辯,反而從古代的書寫工具著手,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論點。要知道在紙張還沒有發明之前..
Thumbnail
隨著現代書寫工具的變遷,甚至近年來親筆書寫的機會降低,都成為「書法」這項技藝在當代受到的挑戰。 所以策展方下了「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作為副標題,去探討、回顧台灣當代書法的發展脈絡,並邀請不同國家、不同世代藝術家對「書」這項技藝的詮釋、思考。 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應該遵循什麼?
Thumbnail
隨著現代書寫工具的變遷,甚至近年來親筆書寫的機會降低,都成為「書法」這項技藝在當代受到的挑戰。 所以策展方下了「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作為副標題,去探討、回顧台灣當代書法的發展脈絡,並邀請不同國家、不同世代藝術家對「書」這項技藝的詮釋、思考。 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應該遵循什麼?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年輕的時候學書法,寫作品需要印章,雖然有朋友會刻,但畢竟是初學,不堪使用,所以很自然會去找名家刻印。那時候許多前輩名家都有潤單放在筆墨莊,上面有各種風格的作品和價格,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風格訂做,不同的筆墨莊會有不同的名家和風格,筆墨莊會代收訂單,就這樣慢慢了解印章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名家風格。 民國60、
Thumbnail
我常常告訴學生,學寫書法的人,要懂得收藏一點名家的作品。 現代人練字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到別人的字,更對墨色沒有什麼認識。書法就是紙上的墨痕,墨色表現的是字的力道與書寫者的功力,寫字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墨色,就很難寫出好的字,而名家的書法就是最好的學習對象。
Thumbnail
我常常告訴學生,學寫書法的人,要懂得收藏一點名家的作品。 現代人練字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不到別人的字,更對墨色沒有什麼認識。書法就是紙上的墨痕,墨色表現的是字的力道與書寫者的功力,寫字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好的墨色,就很難寫出好的字,而名家的書法就是最好的學習對象。
Thumbnail
藝術史學者盧慧紋到剛剛開幕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主持當代書藝座談,她的觀察是,「當代書法家似乎比任何人都想擺脫傳統,另一方面又比任何人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 我長期的觀察有點不一樣,有些觀點,可能是屬於那種「大家心知肚明,卻從來不說」的情形。 首先是,學書法的人大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理論上,是這樣沒
Thumbnail
藝術史學者盧慧紋到剛剛開幕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主持當代書藝座談,她的觀察是,「當代書法家似乎比任何人都想擺脫傳統,另一方面又比任何人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 我長期的觀察有點不一樣,有些觀點,可能是屬於那種「大家心知肚明,卻從來不說」的情形。 首先是,學書法的人大都強調自己深基於傳統,理論上,是這樣沒
Thumbnail
2013年10月19日 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摘要 藝術史是藝術史學家依據流傳至今藝術品所詮釋出來的歷史,藝術史的陳述與特定「經典化」藝術品相輔相成,過去有許多存有作者爭議的藝術品和無款畫無法廣被大眾所知,如能透過非經典作品的研究,勢必增添中國繪畫史新的氣息,也
Thumbnail
2013年10月19日 發表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摘要 藝術史是藝術史學家依據流傳至今藝術品所詮釋出來的歷史,藝術史的陳述與特定「經典化」藝術品相輔相成,過去有許多存有作者爭議的藝術品和無款畫無法廣被大眾所知,如能透過非經典作品的研究,勢必增添中國繪畫史新的氣息,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