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Health 的葫蘆內到底賣什麼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撰文:王裕仁
編輯:顏廷耘
最近的新聞報導提到了Google Health降低了20%的員工人數,對於這個藏在搜尋引擎為主的公司的健康保險團隊到底是做什麼 [1,2]?
Google曾在2006年成立Google Health部門,當時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個人醫療數據資料庫,但由於觸及率不盡理想,Google於是在2012年關閉這個部門。這次提到的Google Health是在2018年重新成立的,這個單位由數個內部小組(如DeepMind Health、當時的Google Brain)重新編組而成 [3,4],與2006年時的組織構想已完全不同。
Google Health加入了強大的AI技術的團隊,除了Google本身的DeepMind Health以外,還有兩個子公司 Verily 和 Calico。在實戰上,Google Health利用Machine learning 來幫助醫生判斷醫療影像,例如因高血糖引起的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即是一個適合使用機器學習來輔助醫學診斷的案例,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讓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獲得改善 [4,5]。另外在Covid-19疫情中,Google Health透過搜尋結果畫出了Covid-19的傳播推測圖,因為搜尋結果通常與當地發生的事情有高度相關性,而使用搜尋解果能即時的提供美國CDC大致的傳播狀況。隨著Covid-19的變種,不同的徵狀逐漸出現,Google Health也提供了變種傳播的即時資訊,對於國家調派資源有非常即時的幫助 [5]。而在精神疾病方面,Google Health提供線上的自我評估量表,讓受精神疾患所苦的人能夠更容易的接觸到專業的醫療資訊,並加強就醫的意願 [5]。另外Google 與Apple 在Pandemics 期間合作建立了統合iOS and Android 的藍芽系統,以追溯確診者接觸的歷史 [6]。
Google Health有兩個子公司Verily 和Calico。Verily 來自原先的Google X(半秘密性質且獨立於google本體的研究機構)內 Life Science部門,現在致力於透過大規模的基因定序來了解基因與疾病的關聯性,例如過敏體質、帕金森氏症等等,都是Verily目前涵蓋的疾病。而透過關聯性研究,Verily期望能夠找到新的治療方式[7]。另外Calico是一家科學氣息非常濃厚的公司,專門研究老化和老化相關的疾病。Calico有許多研究團隊,每一個團隊使用不同的方式來研究老化。例如有一個團隊研究模式生物(酵母菌、C. elegans和老鼠等) 的老化機制,另外一個團隊研究長期壓力對生理調節機制的影響。Calico的科學家相信這些成果將可以用於研發不同邏輯的新藥物 [8]。
除了AI和上述基礎科學研究之外,Google Health另外一項發展重點是穿戴式電子健康偵測器。Google Health在2019年提出了收購運動手錶品牌Fitbit 的意願。Fitbit在2009年成立,推出第一隻監測心跳和計步器為主的運動手錶,隨著品牌的成長,Fitbit能夠蒐集更多的資料且能幫助使用者了解並改善健康。當Google表示收購的意願時,崇尚隱私權的歐盟十分擔心這些資料的使用方式,擔心Google會利用Fitbit獲得的個人健康數據來提升廣告投放的精准度。在經過一年多的審查,Google 承諾Fitbit data將不會與Google ads 共用,且將獨立於其他的Google資料庫後,歐盟終於在2021年一月同意了這項21億美金的收購案 [9]。
那為何Google要收購Fitbit呢?宿敵Apple 在過去幾年挹注大量的資源在研發Apple Watch,該產品目前以33%的市佔率穩坐在穿戴式裝置的第一名,遙遙領先居次的Samsung (9%) [10]。作為Android系統龍頭老大的Google如今決定加入穿戴式裝置的戰場,將可能改變這個市場的分配狀況。Android的陣營中目前也沒有一個可以與IOs系統競爭的能手,而Google決定跳下來將能改變市場的分配。第二,Google已經開始在為了跨足醫藥衛生領域做準備,而擁有一個穿戴式電子產品可以幫助Google獲取很詳細的身體資訊(心跳、壓力指數、睡眠狀況、血氧濃度等等)。第三,大科技公司紛紛展現對健康保險的興趣,例如Amazon( AmazonCare) [11],以及Facebook [12]。Google收購Fitbit的同時也代表著上述兩間競爭對手必須另尋他路,也算是有市場策略性考量。隨著收集數據越來越普遍且多元,健保在未來也許會發展成與美國汽車保險相似的模式,能根據個人駕駛習慣計算更公平、更適切的費率。
回到減少20%的人員的新聞,首先,Google Health 與Google Fit是兩個不同的團隊,但這兩者的業務在Google收購Fitbit後變得曖昧不明。根據Google Health 團隊主持人 David Feinberg表示,減少20%的人員其實是在Google內部轉換和團隊之間重新排列組合。在21世紀掌控數據就掌控方向,而買入Fitbit補上了Google一直都沒有涉足的身體數據,特別是最近發展出的壓力指數。筆者認為這些壓力指數和Calico想發展的老化問題在未來上可以合流為一,壓力被視為是影響老化的因素之一,擁有實際的壓力數據搭配老化研究、Verily的基因數據庫和從各地取得的抽血數據,要預測特定疾病在特定地區的盛行率理論上是可行的,因此預測如何分配資源將會是無價的服務。
所謂免費的最貴,在使用這樣的服務時,隱私權就是我們付出的代價。Google侵犯隱私權的案例比比皆是[13-16]。Google收集大量的資訊:從使用者登入後在入口網站搜尋的時間、地點、IP位址、選擇拜訪的網站等,甚至與其他大科技公司交換資料以建立完整的個人偏好profile。這些資訊則再度成為數位貨幣,用以與廣告公司交易以達成精準投放廣告之目的。除了與廣告公司交易外,透過這些資訊也可以輕鬆得知使用者的政治傾向,更可以透過改變搜尋引擎的排序,讓使用者看到Google想操縱的訊息。在Edward Snowden 的案子曝光後,我們也發現美國國安委員會和其他五眼聯盟的國安單位都有在各大科技公司的資料庫留下後門 [17]。這些國安機構在以「國安」為由的情況下,可以無所忌憚的獲取我們的資料,其中一個將監控做到無微不至的就是Gmail。透過Gmail,Google還以優化為由,無時無刻都紀錄著通訊習慣、email內容、鍵盤敲擊的習慣等等 [18,19]。隨著Google將魔掌伸入健康保險的領域,使用者的健康資訊也會被掌握,不禁讓人擔憂人類未來生活是否將會有著電影Minority Report或動漫Psycho-Pass中全知全能犯罪預測系統出現,而人類將不再有生活自主權。最後引用Matrix中的Morpheus 問Neo的經典問句:你想要藍色藥丸還是紅色藥丸?
[1]: Index of Business Insider.
[2]: Google downsizes health division, reorganizes consumer-health team
[3]: Deepmind Blog: DeepMind’s health team joins Google Health
[4]: An Overview of Google Brain and Its Applications
[5]:Google Health office page
[6]: Apple News Room. apple-and-google-partner-on-covid-19-contact-tracing-technology
[7]: Verily Office Website
https://verily.com/
[8]: Calico Office Website
[9]: EU launches full investigation into Google’s Fitbit acquisition over health data fears
[10]: Global Smartwatch Shipments Market Share (2018Q1 – 2021Q1)
[11]: Amazon Care to launch across U.S. this summer, offering millions of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immediate access to high-quality medical care and advice—24 hours a day, 365 days a year
[12]: Facebook Fundamentals: A Guide to Social Media in Healthcare Marketing
[13]: Suit to be filed against Google alleges massive violation of users' privacy rights
[14] The hated One: Google is unstoppable
[15]: Google and YouTube Will Pay Record $170 Million for Alleged Violations of Children’s Privacy Law
[16]: ‘Location Off Should Mean Location Off’: Lawsuit Hits Google’s Alleged ‘Data Collection Schemes’
[17]: NSA Prism program taps into user data of Apple, Google and others
[18]: Google still lets third-party apps scan your Gmail data
[19]: How Google Spies on Your Gmail Account (And How To Stop It)
avatar-img
6會員
16內容數
這是一個專注分享全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及分析公司經營策略的專題,由全球的台灣生技研究人才及產業人士共筆,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元觀點,讓華語世界有更專業多元的生技產業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解鎖生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藥開發過程中,階段導向或任務導向的分工已是常態。晚期 (late-stage) 研發公司專注於完成新藥標的的臨床試驗、上市許可申請、及商業化,其任務往往也包含對於新藥標的之技術或延伸技術的改良及再突破。Iovance Biotherapeutics, Inc. (Iovance, IOVA.US)
Pfizer 一直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製藥霸主。尤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下,Pfizer-BioNTech Covid-19 的疫苗更讓 Pfizer 的名聲大噪!然而您知道現今的製藥巨頭 Pfizer,其實源起於一家小型的化學品企業嗎?讓我們一起回顧這製藥霸主的轉型之路
秉持著「協助我們的客戶讓世界更健康、更乾淨和更安全。(to enable our customers to make the world healthier, cleaner and safer)」的理念,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為Serving Science(科學服務)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佔比約60-70%[1]。隨著醫療衛生體系發展,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已然轉型成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可怕的是,好發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昇的阿茲海默氏症也因而成為嚴重的醫療問題
Guardant Health (NASDAQ: GH) 是美國的一家精準癌症檢測公司,致力於利用液體活檢 (liquid biopsy)  的方法找出最適合病患的療程。該公司成立於 2012 年,總部位於加州紅木城 (Redwood City)。
在生醫領域的人對 CRISPR-Cas9 這個技術應該都不陌生,CRISPR 的全名是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是古生菌 (archaea) 基因體中重複的 DNA 片段,由一名西班牙研究生
新藥開發過程中,階段導向或任務導向的分工已是常態。晚期 (late-stage) 研發公司專注於完成新藥標的的臨床試驗、上市許可申請、及商業化,其任務往往也包含對於新藥標的之技術或延伸技術的改良及再突破。Iovance Biotherapeutics, Inc. (Iovance, IOVA.US)
Pfizer 一直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製藥霸主。尤其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下,Pfizer-BioNTech Covid-19 的疫苗更讓 Pfizer 的名聲大噪!然而您知道現今的製藥巨頭 Pfizer,其實源起於一家小型的化學品企業嗎?讓我們一起回顧這製藥霸主的轉型之路
秉持著「協助我們的客戶讓世界更健康、更乾淨和更安全。(to enable our customers to make the world healthier, cleaner and safer)」的理念,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為Serving Science(科學服務)
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佔比約60-70%[1]。隨著醫療衛生體系發展,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已然轉型成高齡化的社會結構,可怕的是,好發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昇的阿茲海默氏症也因而成為嚴重的醫療問題
Guardant Health (NASDAQ: GH) 是美國的一家精準癌症檢測公司,致力於利用液體活檢 (liquid biopsy)  的方法找出最適合病患的療程。該公司成立於 2012 年,總部位於加州紅木城 (Redwood City)。
在生醫領域的人對 CRISPR-Cas9 這個技術應該都不陌生,CRISPR 的全名是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palindromic repeats,是古生菌 (archaea) 基因體中重複的 DNA 片段,由一名西班牙研究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優化工具的科技公司的成立及發展,以及該公司面臨的遙距工作中的文化差異和管理挑戰。同時也介紹了該公司的市場前景和營運現況以及提出了在遙距工作中促進交流和精神健康的管理策略。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和生活品質,2024年在健康與保健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和創新。 1. 數位健康技術的普及 科技進步讓數位健康技術越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廣告與搜尋巨頭谷歌,於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單。營收創下同期新高,獲利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數字,而股價也在財報後出現了正面的走勢。在 ChatGPT 發布後,谷歌一直被認為是受到重大威脅的潛在受災戶,在努力追趕的過程中,也不能說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智慧醫療」不斷躍進為的就是精準治療,現在中醫也有「經脈血壓計」!遠距把脈、病理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您也誤入「養生陷阱」了嗎?本書除了大家常爭論、疑惑的流行養生話題,案例中還分享很多一般大眾不知道的醫療知識。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Google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表示,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可能增強對抗網絡安全威脅的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因網絡攻擊而蒙受巨大損失,Google倡議提升在線安全並對AI工具的誤用進行預防。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於google的知識時代,我覺得很多人會把很多相關的醫療資訊放在網路上(包含我自己),但是我的文章都有提到說,我也是以經驗分享我的臨床故事及衛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和搜索引擎優化工具的科技公司的成立及發展,以及該公司面臨的遙距工作中的文化差異和管理挑戰。同時也介紹了該公司的市場前景和營運現況以及提出了在遙距工作中促進交流和精神健康的管理策略。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和生活品質,2024年在健康與保健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和創新。 1. 數位健康技術的普及 科技進步讓數位健康技術越
Thumbnail
醫療保健產業面臨多種挑戰,像流行病、慢性病、心理健康問題和醫療專業人員短缺等,而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則有機會來解決這些挑戰。 根據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所提供的資訊,認為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市場機會,估計高達 6 兆美元,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廣告與搜尋巨頭谷歌,於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相當亮眼的成績單。營收創下同期新高,獲利更是創下歷史新高數字,而股價也在財報後出現了正面的走勢。在 ChatGPT 發布後,谷歌一直被認為是受到重大威脅的潛在受災戶,在努力追趕的過程中,也不能說是一帆風順......
Thumbnail
「智慧醫療」不斷躍進為的就是精準治療,現在中醫也有「經脈血壓計」!遠距把脈、病理大數據分析與AI技術;您也誤入「養生陷阱」了嗎?本書除了大家常爭論、疑惑的流行養生話題,案例中還分享很多一般大眾不知道的醫療知識。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我們分享兩項美國數位健康趨勢:「家庭醫院」與「遠端病患監控」。讓各位了解這些趨勢,如何改善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病人的生活。 疫苗並不是 COVID-19 危機中出現的唯一醫療創新。在過去這幾年中,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相當大的數位化轉型,包括改進現有的遠程醫療服務,以此鼓勵非急診患者留在
Thumbnail
Google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表示,人工智慧的快速進步可能增強對抗網絡安全威脅的能力。隨著全球經濟因網絡攻擊而蒙受巨大損失,Google倡議提升在線安全並對AI工具的誤用進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