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用愛來贖回被情緒勒索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原文>>>https://bit.ly/3rCOP4D

《美國女孩》(2021) [7/10]

raw-image

時間回到SARS爆發的2003年,人們還在用撥接上網,用MSN和人交流、用無名小站與人分享生活。時間一轉眼來到2021年,已經在聊著元宇宙的我們,仍上演著和《美國女孩》那個年代一樣的情節:因為病毒大家戴著口罩、無法自由的教育體制,還有在華人家庭中,無時無刻在上演的情緒勒索。

電影中的時代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共感,但電影中各種情緒勒索的手段,多少是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華人文化中,「順從」是讓社會體制運作的基本要素,而在社會體制中的最小單位「家庭」,「孝順」更是讓父母可以無限上綱、對子女進行情緒勒索的準則。

(以下微雷)


raw-image

「那你當初幹嘛帶我們去美國?」

要你為他們的「用心」背負責任,是情緒勒索者最基本的開價。芳儀回到台灣後,去美國這件事反而成了原罪,她為了這個大人口中的「獎賞」,就必須當一個各方面都要表現優異的女兒。她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就是為她好,為什麼她要為了這個沒開口索求的事情負責,反倒是不懂她真正想要的腳踏車,媽媽為何不願意買給她。

「你一個人生病,搞得好像全家都生病。」

放大自己的需求,並將壓力和焦慮轉移到別人身上,是情緒勒索者常見的行為。莉莉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生命威脅,還有化療必經的痛苦,生心理的壓力藉由情緒勒索轉移到全家人身上。時不時的提到死亡,讓爸爸宗輝無法逃避可能來臨的天人永隔,還有照顧女兒的重擔;想要讓芳儀快點成長,這樣她才可以放心離去,卻讓芳儀提早面對不在人生節拍上的變化;而家裡吵吵鬧鬧,讓妹妹芳安意識到父母是不是即將離異。情緒勒索對這個家造成的傷害,比莉莉身上的癌細胞還來的兇猛。

raw-image

「媽媽很愛你,你知道嗎?」

情緒勒索者只在意自己想要得到的,因為他們一直覺得被虧欠,所以抱著受害者心態來回應這個世界。因為突如其來的重症,莉莉不得不放棄她的美國夢,回到台灣又要處理女兒在文化上的水土不服,重回老公身邊讓她得再重新適應生活,不知道怎麼處理壓力的她,開始無法正確的表達愛。到頭來她也被自己的情緒反勒索,覺得被命運虧待的她想著:「那最親近的家人總該對我好一點吧?」,所以她將她的愛轉化成一套標準強加在別人身上,只是勒索不成,反而得到家人的反抗。

「52分在美國是及格的嗎?」

受美國教育的芳儀其實是情緒勒索的絕緣體,在叛逆期的她懂得反抗,並沒有讓莉莉的情緒勒索得逞,但兩邊的關係卻因此更加緊繃。而且不只家庭,芳儀在學校的處境也有嚴重的文化衝突,學校有酸葡萄心理的同學、有害怕外來文化的家長、有不擇手段追求成績表現的老師(但夏于喬是一道光!),在學校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回家又要被媽媽勒索,此時的她無法回到美國,受傷的她只好隻身來到遙遠的馬場,去找她最喜歡的動物。

raw-image

馬象徵著自由不羈,也象徵芳儀在美國培養出來的性格。芳儀好不容易見到馬,以為馬會回應她的需求,結果卻被抗拒,她沒想到最喜歡的事物也已經不是她想像的樣子了。連被老師和爸爸打的時候都沒有屈服的她,卻對馬說了「I need you!」,是芳儀在電影中第一次請求別人,內心的脆弱在此時表露無遺。這場戲也是一個角色位置的互換,平常莉莉對待芳儀的方式,就像這邊芳儀對馬一樣,都將自己的需求強加到別人身上,而同樣的,都得不到對方的「順從」。

莉莉和芳儀兩位失落的美國女孩,最後收起彼此的鋒芒依偎在一起,因為愛而展現的惡行,最後也只能用愛來彌補,家人不就是如此嗎?那篇導演刻意留白的演講稿,芳儀到底想跟莉莉說些什麼,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它只是芳儀的一個手段,希望讓媽媽可以好好的聽她說話。在電影最後芳儀享受著我們兒時最喜歡的掏耳朵時光,就和媽媽來到它的演講比賽聽她說話一樣,愛著彼此的心意用不同的形式(可能是更好的形式),相互交流著。

追蹤欸冷IG>>>https://www.instagram.com/allenmovienot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n Chen的沙龍
18會員
107內容數
Allen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可以理解這部劇想要告訴我們,善良、浪漫、勇氣、毅力等等正向價值觀,不會因為時代變得多快、日子過得多苦而失去意義,只要能好好地堅持下去,好日子終究會迎你而來。但我在看的過程,卻是越看越覺得可怕。
Thumbnail
2025/05/01
可以理解這部劇想要告訴我們,善良、浪漫、勇氣、毅力等等正向價值觀,不會因為時代變得多快、日子過得多苦而失去意義,只要能好好地堅持下去,好日子終究會迎你而來。但我在看的過程,卻是越看越覺得可怕。
Thumbnail
2025/03/23
韓國電影《給我一首琴的時間》改編自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祕密》,講述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愛情中「時機」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和戀愛實境秀《離線找真愛》為例,說明時機如何影響愛情發展的每個階段,從相遇、相識到維繫感情,甚至能決定感情的成敗。
Thumbnail
2025/03/23
韓國電影《給我一首琴的時間》改編自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祕密》,講述一段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愛情中「時機」的重要性,並以電影和戀愛實境秀《離線找真愛》為例,說明時機如何影響愛情發展的每個階段,從相遇、相識到維繫感情,甚至能決定感情的成敗。
Thumbnail
2025/03/15
權力鬥爭、信仰與人性交織的精彩選舉,背後的派系角力、候選人的野心與信仰的掙扎,以及選舉過程中的道德困境,宛如政治鬥爭劇《紙牌屋》的宗教版。
Thumbnail
2025/03/15
權力鬥爭、信仰與人性交織的精彩選舉,背後的派系角力、候選人的野心與信仰的掙扎,以及選舉過程中的道德困境,宛如政治鬥爭劇《紙牌屋》的宗教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導演從她的自身經歷發展而成的長片,故事延續其短片作品《姊姊》。 《媽的多重宇宙》跟這部電影都在講述華裔美籍母女的相愛相殺。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導演從她的自身經歷發展而成的長片,故事延續其短片作品《姊姊》。 《媽的多重宇宙》跟這部電影都在講述華裔美籍母女的相愛相殺。
Thumbnail
關於《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講述的是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因罹癌(林嘉欣 飾)而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分隔兩地的丈夫宗輝(莊凱勛 飾)團聚。 你我他的平凡家庭 有點距離的親人 癌與死亡 如果這已經是他的最好了呢? 愛與恨 你只想到你自己 後記
Thumbnail
關於《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講述的是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因罹癌(林嘉欣 飾)而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芳安(林品彤 飾)從洛杉磯回到台灣,與分隔兩地的丈夫宗輝(莊凱勛 飾)團聚。 你我他的平凡家庭 有點距離的親人 癌與死亡 如果這已經是他的最好了呢? 愛與恨 你只想到你自己 後記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對我來說,幾乎是太私密,也太過靠近。溫和且平穩的語氣,反復無常的相處困境,電影裡我窺見昔日的模樣。那個還沒長大,青春期,家庭慢慢失能的模樣。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套我看得相當感觸的電影,大概因為我也是某個母親的女兒(笑)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套我看得相當感觸的電影,大概因為我也是某個母親的女兒(笑)
Thumbnail
美國女孩 (英譯: American Girl) 由阮鳳儀導演執導,入圍美國獨立影片、東京影展 2021 年於台灣上映,並於同年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 劇情描述 2003年跟隨罹癌母親從美國搬回台灣的姊妹 在生活型態以及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差異中適應並生存 父親事業不穩定、母親健康不明朗,兩姊妹正值青春期
Thumbnail
美國女孩 (英譯: American Girl) 由阮鳳儀導演執導,入圍美國獨立影片、東京影展 2021 年於台灣上映,並於同年獲得金馬獎多項大獎 劇情描述 2003年跟隨罹癌母親從美國搬回台灣的姊妹 在生活型態以及中西方文化與教育的差異中適應並生存 父親事業不穩定、母親健康不明朗,兩姊妹正值青春期
Thumbnail
  本文為情節分析,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   每個母親,都曾經是個對未來懷抱著希望的女兒;而每個女兒,則都會把母親視為人生的教材──往往是負面的那種。
Thumbnail
  本文為情節分析,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   每個母親,都曾經是個對未來懷抱著希望的女兒;而每個女兒,則都會把母親視為人生的教材──往往是負面的那種。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一個熱愛美國的女孩,與她的母親、妹妹一起回到台灣,重新見到父親之後的故事。返回台灣落地的那刻開始,故事的張力便已隱隱顯現:夢想與美好不復以往,死亡的恐懼近在眼前,一家人該如何安放己身?導演選擇專注呈現一家四口各自與互動的樣態,一切非常真實自然而觸動人心。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很恨自己的父母,恨他們為什麼天天吵架,恨他們為什麼幫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不要的決定,恨他們為什麼還不夠好...。於是我們抱著一邊怨對自己父母,一邊羨慕的他人家庭父母而長大,儘管長大後我們遇到了許多朋友及人生伴侶,但我們似乎無法輕易的從這名為家庭的詛咒脫離。
Thumbnail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經很恨自己的父母,恨他們為什麼天天吵架,恨他們為什麼幫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不要的決定,恨他們為什麼還不夠好...。於是我們抱著一邊怨對自己父母,一邊羨慕的他人家庭父母而長大,儘管長大後我們遇到了許多朋友及人生伴侶,但我們似乎無法輕易的從這名為家庭的詛咒脫離。
Thumbnail
時間回到SARS爆發的2003年,人們還在用撥接上網,用MSN和人交流、用無名小站與人分享生活。時間一轉眼來到2021年,已經在聊著元宇宙的我們,仍上演著和《美國女孩》那個年代一樣的情節:因為病毒大家戴著口罩、無法自由的教育體制,還有在華人家庭中,無時無刻在上演的情緒勒索。
Thumbnail
時間回到SARS爆發的2003年,人們還在用撥接上網,用MSN和人交流、用無名小站與人分享生活。時間一轉眼來到2021年,已經在聊著元宇宙的我們,仍上演著和《美國女孩》那個年代一樣的情節:因為病毒大家戴著口罩、無法自由的教育體制,還有在華人家庭中,無時無刻在上演的情緒勒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