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是產業,更是思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循環經濟是什麼?
塔木德的書「猶太人的致富寶典」中,有個故事:
猶太人狄克不僅是一位出色的鑽石商,更是一位偉大的演講家。 他經常在公開場合進行這樣的演講:
面對觀眾,狄克拿起50美元,高舉過頭,說:「看,這是50美元,嶄新的50美元。有誰想要?」
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
然後,他把這張紙幣在手裡揉了揉,紙幣變得皺巴巴的了,然後又問觀眾:「現在有人想要這50美元嗎?」所有的人舉起了手。
狄克又把這張紙幣放在地上,用腳狠狠地踩了幾下,錢幣已經變得又髒又爛了。他拿起來錢,又問:「現在還有人想要嗎?」
結果還是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於是狄克就說:「朋友們,錢在任何時候都是錢,它不會因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髒,它的價值就會有什麼變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裡花出去。」
鈔票有如此的價值,那我們所使用的資源呢? 難道使用過的資源,價值就不存在了嗎? 循環經濟就是讓我們重新審視資源價值的思維模式與經濟模式。政府近年推動的5+2產業政策中+2的一項,這跟原本5個政策性產業不同,因為循環經濟不只是個產業,更是個跨產業的思維與整合。
最近參加循環台灣基金會舉辦的「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坊」,整天的活動中,跟來自於不同產業的學員共學共創,講師引導大家認知到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只是冰山浮出水面的部分,水面底下隱藏所習慣的經濟結構、心智模式等進行翻轉,系統性讓我們了解循環經濟,進而用所學到的架構來發想新的商業模式。
我們知道極端氣候造成災難,以台灣來說,經歷了5月的旱災、6月的水災,而估計這種現象發生的機率只會更高。而以環境系統來說,生物多樣性減少、氮磷化肥過度使用造成河川土壤的汙染,土壤濫用讓可以吸收CO2的樹木大幅減少等,都已經超過地球所能負荷範圍,而隨時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從工業革命後,在供不應求的時代,人類大量使用煤炭燃料,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形成「生產越多、賣越多」的經濟模式。二次世界大戰後,廣泛使用化學肥料來生產更多糧食讓人口快速提升,配合化石燃料大幅使用,讓成長曲線產生指數型成長的效果。是以線性經濟模式從原物料開採、生產製造、消費使用、丟棄報廢。形成多買多消費,多賣多生產,將天然資源視為無窮無盡,廢棄物視為必要之惡,無視外部成本等現象,耗用過多資源留下廢棄物給我們的後代子孫來承受,或是在國際間,氣溫上升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讓太平洋島國承受碳排造成淹沒的事實。
所以,淨零轉型如果沒有改變線性經濟思維模式,仍然耗用過多的資源或能源來生產過多的產品是沒有用的,這也是為什麼要強調循環經濟模式的原因。
那怎麼進行循環經濟呢?
循環經濟就是將線性經濟「開採、製造、消費、廢棄」調整為「製造、使用、循環」的模式,透過重新設計、商業模式、提升能資源使用效率,從源頭避免汙染與廢棄物產生,使用更少原生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的做法。而這可以分成為生物循環與工業循環兩種循環模式來解構,思考利用「高價值循環」開創更高更有效的價值,或使用不必擁有的「產品服務化」,還是建立「系統性合作」把上游不需要的廢棄物變成下游需要的資源,這三種循環經濟策略,翻轉麥克 波特過去所提的成本領導策略(納入外部成本)、差異化策略(循環產品或服務設計)、目標集中策略(淨零碳排)等。
透過新思維建立永續的未來。馬雲說競爭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現在看環境則是今天算舒適、後天受到極端氣候影響將會非常辛苦、而未知的明天則看我們做了什麼改變而定。因此,思考未來的淨零轉型,在了解循環經濟後,從生物或工業循環的階段中,思考高價值循環、產品服務化、系統性合作等策略架構,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未來的商業模式,找到新機會,逐步邁向淨零永續。
#循環經濟 #循環台灣基金會 #循環經濟探索工作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笑步魯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看公視的新劇「茶金」呢?  通貨膨脹在1948年時,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來重建對於台幣的交易信心,這段歷史其實還滿重要的。但有個跟環境有關的議題,或許大家不知道,透過本文跟大家分享,也讓我們自己思考一下,對於未來農業,是否應該要做些調整。 劇中小茶農因為購買不到進口化肥,而想要燒茶樹,利
那碳稅(費)會造成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什麼影響呢?  GDP簡單比喻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期間內金錢的流動所產生的價值總和,也就是計程車司機跟麵包店買200元麵包,麵包店老闆坐計程車花了250元,這樣產生了450元的價值,換言之,只要金錢的轉移有產生價值,
目前世界對「永續發展」的公認概念,其定義源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並於聯合國第四十二屆大會公佈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如同外部性(externality)所定義的,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因此,當代人的
日前網路報導藍芽耳機兩耳電池電力大不同問題,而一付真無線藍芽耳機要幾百元到近萬元,但當不小心掉了一支,或是真的發生兩耳電力大不同問題,我們到底要一氣之下再買一付,甚至還有新的充電盒;還是就忍受單聲道呢? 那淘汰的耳機,是丟垃圾桶還是消失在深不見底的抽屜中呢? (聯想到APPLE 推Air Tag的影
前言:  影響力核實調查(Impact Due Diligence) 在影響力投資上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衡量與管理(IMM, Impact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使用越來越普及與熟練,但大部分的投資者更專注於投資決定之後所產生的績效,而非投資前被投資者的價值主張是否與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看公視的新劇「茶金」呢?  通貨膨脹在1948年時,新台幣取代舊台幣來重建對於台幣的交易信心,這段歷史其實還滿重要的。但有個跟環境有關的議題,或許大家不知道,透過本文跟大家分享,也讓我們自己思考一下,對於未來農業,是否應該要做些調整。 劇中小茶農因為購買不到進口化肥,而想要燒茶樹,利
那碳稅(費)會造成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什麼影響呢?  GDP簡單比喻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期間內金錢的流動所產生的價值總和,也就是計程車司機跟麵包店買200元麵包,麵包店老闆坐計程車花了250元,這樣產生了450元的價值,換言之,只要金錢的轉移有產生價值,
目前世界對「永續發展」的公認概念,其定義源於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並於聯合國第四十二屆大會公佈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 如同外部性(externality)所定義的,一個人的行為直接影響他人的福祉。因此,當代人的
日前網路報導藍芽耳機兩耳電池電力大不同問題,而一付真無線藍芽耳機要幾百元到近萬元,但當不小心掉了一支,或是真的發生兩耳電力大不同問題,我們到底要一氣之下再買一付,甚至還有新的充電盒;還是就忍受單聲道呢? 那淘汰的耳機,是丟垃圾桶還是消失在深不見底的抽屜中呢? (聯想到APPLE 推Air Tag的影
前言:  影響力核實調查(Impact Due Diligence) 在影響力投資上越來越重要,影響力衡量與管理(IMM, Impact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使用越來越普及與熟練,但大部分的投資者更專注於投資決定之後所產生的績效,而非投資前被投資者的價值主張是否與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金錢與生活態度息息相關,財務思維不一定能夠複製貼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次閱讀的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從古代人類史開始探討我們的祖先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求生存,以及這些生存的本能在現代中如何影響我們的金錢行為。透過這些歷史和心理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所以你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 「你有問過,金錢的根源是什麼?金錢是一種交換工具,除非有了生產出來的商品以及生產商品的人,錢就不可能存在。人們若希望彼此打交道,必須透過貿易進行交易,並以價值換取價值,金錢只不過是彰顯這項原則的物質形式,只有生產者,才能使金錢的存在成為可能。這就是你認為的邪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狄帕克‧喬布拉的《豐盛》一書的心得,內容包括金錢的業力、業力的解法、雙重束縛、金錢與工作等。透過對業力的認識及改變,讓金錢和幸福流進生活。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金錢是現在的光影照落在你的身上,不斷的變幻,也不斷地呈現各種變幻光影的美麗,在大自然中就是在變幻之中。金錢的契約精神,讓你忽視了金錢是可以跳舞的,他可以充滿變幻,充滿喜樂,它可以充滿人情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洪椿旭深入分析了金錢如何影響人類的自利行為,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他以歷史事件為例,探討過去與現代在經濟行為上的相似之處,並指出國家如何透過金錢政策形成其歷史路徑。文章也提到新興國家與富國之間的關係及其對未來經濟走向的影響,展現了金錢的深遠內涵及其於人類行為中的重要角色。
從很早以前還沒有金錢的時代開始,人們要生活都是用換物的方式在進行。 有了金錢好方便既定價值的方向,畢竟在每個人心中對單物品或生物(雞、豬等)都有不同程度上來衡量,所以會導致上既定價值的偏差。 有了金錢後,就是要訂製系統來人們在換取該日常生活之用。 但金錢不是憑空下來的,其實最大的根本誘因是「勞
Thumbnail
金錢與生活態度息息相關,財務思維不一定能夠複製貼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本次閱讀的進化致富本能的「金錢猛獁象」,從古代人類史開始探討我們的祖先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求生存,以及這些生存的本能在現代中如何影響我們的金錢行為。透過這些歷史和心理
Thumbnail
過去人類不斷追求高經濟成長率,高度仰賴大量製造來創造獲利,而消費者也習慣用完即丟,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和消費習慣,為地球創造大量的廢棄物。 為了減少碳排放量,企業紛紛揚棄高汙染模式,轉型循環經濟。世界經濟論壇更是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前帶來4.5兆美元產值,蘊含著龐大的商機。 「高碳排
Thumbnail
「所以你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 「你有問過,金錢的根源是什麼?金錢是一種交換工具,除非有了生產出來的商品以及生產商品的人,錢就不可能存在。人們若希望彼此打交道,必須透過貿易進行交易,並以價值換取價值,金錢只不過是彰顯這項原則的物質形式,只有生產者,才能使金錢的存在成為可能。這就是你認為的邪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狄帕克‧喬布拉的《豐盛》一書的心得,內容包括金錢的業力、業力的解法、雙重束縛、金錢與工作等。透過對業力的認識及改變,讓金錢和幸福流進生活。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以物易物的行為出現,以物易物 ,又稱物物交換,什麼是以物易物呢?就是用自己擁有的物品或服務與別人交換,以換取別人的物品或服務。以物換物不同於買賣,並沒有使用任何金錢作交易的工具,所以以物易物不一定是一場公平的交換。 而到了後來,開始使用貝幣,貝幣是
金錢是現在的光影照落在你的身上,不斷的變幻,也不斷地呈現各種變幻光影的美麗,在大自然中就是在變幻之中。金錢的契約精神,讓你忽視了金錢是可以跳舞的,他可以充滿變幻,充滿喜樂,它可以充滿人情味。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錢的本質,以及通膨如何侵蝕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