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借了王小波的题,大抵是因为他也是学生物出来,后来转的文字。另一个从生医转文的名人是冯唐。我对他文字本无感,看了他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直接想吐了。人贵在有点自知之明,得意而不忘形。

我早年文科远比理科好,却还是因为五斗米的缘故去学一门"手艺"。在协和那几年,有2个夏天是呆在北大:一年是为北大生物系办的分子克隆班,一年是在那个校医院做临床。后来靠生物拿的奖学金出了国做基础研究,转来转去还是做回临床相关的工作,大概是觉得饭碗端着比较安心,年俸也不差。后来死皮赖脸的又去做mental disease 和psychiatry,是因为这个specialty 能让我窥人性。

医院

北大好多学生老师可能都不知这一处院落,我甚至也记不住在哪个方位。有院墙,墙上爬满绿植,我每临近午餐时间,脱下白大褂去附近的食堂,走出院门,仿佛从阴间到阳间,三伏天一身冷汗就干了,阳光满身,心也暖和些。学生从墙外匆匆路过,没人会多看一眼。医院大概20-30个床位,大概1/3给北大的空巢老教授,有些名望但长期生病却又不能在大医院得到长期的床位和看护。我犹记得其中一个身形极高的病人,植物人状态,好象译过古希腊罗马的mythology,长年累月的躺在那里,没见过儿女来,一个雇来的护工长年做基本的清洁和翻身。我那时想若是他或子女,只怕老早就作好palliative treatment 的安排。

死亡

过早的见证病痛和死亡,不知是福是祸。

医院另外2/3是对外开放的,因为专家会诊比较容易,病入膏肓会因口口相传而来。病人中有个据说是青年才俊,三十多岁却胃癌晚期,据说工作太拼命,有胃病也不好好养,终到无可救药。消化道癌症极痛,痛的时候,脊椎弯曲象张弓,我想起史书里对"千机"那个毒药的形容,杜冷丁打上能舒服些。病人没能撑多久,一个晚上走的。我早晨上早班的时候,床位已经打扫干净了。我记得那天我在食堂买完午饭后,于周围喧闹中枯坐很久,眯眼看着进进出出的生机蓬蓬的学生,和逆射进来的阳光,滴米未碰。活了二十年,第一次觉得死亡是最好的安排。

财富

也有人散近千金也要续命。一个病人乳癌,术后扩散,一直在医院定期做化疗,紫衫醇在2000年在大陸是进口药,钱不是问题。每次来化疗,紫衫醇因为油性,滴得极慢,她就会唠叨她没化疗时又去了哪里哪里,泰国是她常去的地方,我当时幼稚认为那是个有伤风化的地方,却不知也是个为所欲为的天堂。为所欲为大概是她极好的形容,胳膊上的金手镯,脖子上的金佛,缅翡翠,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姐有钱"。她的病,用药只是续命而已。多少的财富也不过是在有限的生命尽可能享受生话。也没什么不好。

老人

老人是京郊的,儿孙满堂,又都富足孝顺,得了胶质脑瘤,认知和记忆都有些问题。儿女就送来了医院,长期住着,我每次查房,他都会给我一个不同的姓,今儿小张医生明儿小王医生,但不忘小字。天真的象小孩。我陪他去北大医院做核磁,一路就没有停过说话,却是前言不搭后语,零散的却是他的回忆。这样也好,没有逻辑却令人快乐,而不会忧生忧死。

学生

医院收了一个学生的父亲,肝癌晚期。会诊的时候,提到要导管治疗。那是靶向给药的一个procedure,在2000年全中国能做肝导管的医师有数的,我想家属是做什么生意的。友谊医院请来的专家,做导管那日我见到病人的女儿,瘦瘦小小的一个女生,穿着朴素的近乎乡愿,比我大不了几岁,听说还在北大读书。后来专家为这次导管只收了车马费,算是免费做。那时候人心还是肉做的,善良和有责任感是令人尊敬的,病人的女儿和专家都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nchen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Lin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9
我本来以为用中文写些随感,找个中文平台很容易就发了,也不求流量,也不要打赏,纯粹想说个话。还是太天真,查了一圈大陆的写作平台,居然一个都发不上去。 豆瓣:注册需要手机号。用海外手机连注册也过不去. 简书:用email 建了个帐号,轮到发文章时,被告知需要大陆手机号收取验证码,否则发不出去。临门一
2023/09/29
我本来以为用中文写些随感,找个中文平台很容易就发了,也不求流量,也不要打赏,纯粹想说个话。还是太天真,查了一圈大陆的写作平台,居然一个都发不上去。 豆瓣:注册需要手机号。用海外手机连注册也过不去. 简书:用email 建了个帐号,轮到发文章时,被告知需要大陆手机号收取验证码,否则发不出去。临门一
2021/10/07
这两天整理书柜的时候翻出来的,我忘了从哪里买的,一直没有看过。 写东西的时候看了看序和跋,有了兴趣。 小说文学性很强,文字干净婉约动人。我读完近乎中篇“那些夏天里我们的蛹”, 有些怅然, 好是好,不晓得现在谁还会有时间和耐心看这种文字。难怪她说她不打算做作家, 写字只是为自我疗愈。
2021/10/07
这两天整理书柜的时候翻出来的,我忘了从哪里买的,一直没有看过。 写东西的时候看了看序和跋,有了兴趣。 小说文学性很强,文字干净婉约动人。我读完近乎中篇“那些夏天里我们的蛹”, 有些怅然, 好是好,不晓得现在谁还会有时间和耐心看这种文字。难怪她说她不打算做作家, 写字只是为自我疗愈。
2021/10/07
最早在网路上看到, 后来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是因为波士顿台湾影展 (2021)。记忆深刻的一句台词是说男主对小孩说,将来遇到糟糕或者不解的事情, 不要认为是自己的错。  很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要服从, 要和大家一样, 如果不一样,就要反省自己的过错。 可是年纪见长, 一样米养百样人, 生来如此,
2021/10/07
最早在网路上看到, 后来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是因为波士顿台湾影展 (2021)。记忆深刻的一句台词是说男主对小孩说,将来遇到糟糕或者不解的事情, 不要认为是自己的错。  很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要服从, 要和大家一样, 如果不一样,就要反省自己的过错。 可是年纪见长, 一样米养百样人, 生来如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Thumbnail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問題,以及教授和學生在研究實驗室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不公。同時,也提到了相關的期刊和專利議題,以及因果和合理化的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高等教育系統中的問題,以及教授和學生在研究實驗室中所面臨的種種困境和不公。同時,也提到了相關的期刊和專利議題,以及因果和合理化的探討。
Thumbnail
動機: 其實住院對我來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高中時我就住過加護病房了,也曾在治療期間服用過毒性強烈的藥物。大學時更是為了測試眼睛的能耐做了各種實驗,發現黑暗是我的天敵後,多次作壓力測試。 比起台大書卷畢業,在投資部門工作,這種普遍被世人承認的成就,我覺得跟病魔相處努力維持日常生活才更加勇敢。
Thumbnail
動機: 其實住院對我來說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高中時我就住過加護病房了,也曾在治療期間服用過毒性強烈的藥物。大學時更是為了測試眼睛的能耐做了各種實驗,發現黑暗是我的天敵後,多次作壓力測試。 比起台大書卷畢業,在投資部門工作,這種普遍被世人承認的成就,我覺得跟病魔相處努力維持日常生活才更加勇敢。
Thumbnail
整理照片時,看到一張年輕時在804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院服務的照片,醫院對面就是「赤崁樓」。那年是民國52年才畢業一年。那個年代醫療水平還較差。 有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他罹患癌症年紀還很輕是家中唯一男孩。那時得癌症等於判了死刑無藥可救,家人想盡辦法希望奇蹟出現。除正規中西醫治療外也信一些民間偏方,或到
Thumbnail
整理照片時,看到一張年輕時在804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院服務的照片,醫院對面就是「赤崁樓」。那年是民國52年才畢業一年。那個年代醫療水平還較差。 有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他罹患癌症年紀還很輕是家中唯一男孩。那時得癌症等於判了死刑無藥可救,家人想盡辦法希望奇蹟出現。除正規中西醫治療外也信一些民間偏方,或到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這天午後去了石牌榮總,對我來說這是個傷心地,家母家父都在這裡看病在這裡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為什麼這裡看起來每天還是有這麼多生老病死,來大醫院走走就會讓人要想到人為什麼來世上走這麼一遭。 返程就繞去陽明交大校園散心也探訪好久不見的芙蓉花,途中經過山腳下的社區,安靜美麗的社區,有很多大院子種了美麗的花。
Thumbnail
這天午後去了石牌榮總,對我來說這是個傷心地,家母家父都在這裡看病在這裡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為什麼這裡看起來每天還是有這麼多生老病死,來大醫院走走就會讓人要想到人為什麼來世上走這麼一遭。 返程就繞去陽明交大校園散心也探訪好久不見的芙蓉花,途中經過山腳下的社區,安靜美麗的社區,有很多大院子種了美麗的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