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影像體系—來自 Instagarm 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我們攤開視覺影像的發展軌跡,能發現近年的變革異常劇烈,各種技術傾巢而出。傳統相機大廠從無所不用其極,想去拉攏使用手機的客群,但卻徒勞無功,漸漸由單純拍照轉變成為影片錄製市場。我想應該毫無異議,手機無疑就是現今最為普及的攝影工具。雖說有人認為是手機攝影功能的提升,顛覆了整個影像產業的舊有思維。而我覺得幕後更重要的推手,是社群平台崛起。其中以 Instagarm 建構出的不同以往的攝影體系,能被作為年輕世代影像傳達語彙的範本。
Instargarm 社群發展的十年道路,基本上就是伴隨這股日新月異科技洪流,被衝上岸頭。發展至今,坐擁 5 億日活躍用戶,10 億月活躍用戶。每日的相片與影片都超過上億次上傳,若跳脫社交功能的話,Instagarm 絕對能說是當今規模最大的影像平台之一。自己作為早期加入的 Instagarmer,也見證了它對於當代視覺影像驚人的影響力,一步步改變新世代對於影像的觀點。然而我們在討論 Instagarm 為何至此前,應該先梳理它起步的時空背景。
回望 2010 年, Apple iPhone 4 在六月發表,而 Instagarm 在十月於 iOS 平台推出。iPhone 4 搭載五百萬像素的相機與 Retina 顯示器。【1】隔年已然在受專業攝影師喜愛的 Flickr【2】社群中,輕而易舉地超越所有拍攝裝置,成為最多人使用的攝影工具。雖說 iPhone 4 五百萬像素的相機規格,以今日來說並不稀奇。但當時搭載的 Retina 顯示器所呈現的品質,已媲美許多數位相機照片,成像終於擺脫數位噪點的干擾,讓手機首次迎來內外兼修的高品質成像。
【1】Retina 顯示器(Retina Display)是由蘋果公司設計和委託製造的顯示器,本身具備高像素密度,使得肉眼無法分辨出單獨像素點的液晶螢幕。
【2】Flickr 是一間提供網路相簿服務的公司,特色為私人圖片授權與標籤(tag)分類,讓使用者能作為部落格,建立交流社群。早期作為 Web 2.0 成功案例,深受專業攝影師喜愛。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0 年也是全球數位相機出貨的頂峰,之後的銷售量幾乎每年下降,能視為一個數位影像工具轉變的分水嶺。【3】手機相機的出現,無疑衝擊了低階數位相機市場,近一步瓦解複雜的攝影工具所築起的科技壁壘。換句話說,當手機兼具了攝影與展示功能,便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傳統影像時常被切分為攝影與展示兩端,前者強調創作,後者強調影像被放置的脈絡。手機成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載體,個人能自由的選擇展示的影像,或者說自己想要觀看什麼樣的影像。我想這可能是手機拍攝成為當今主流影像的創作方式的原因之一,但它同時深刻地影響了當代影像的發展。
【3】 Felix Richter。Digital Camera Sales Dropped 87% Since 2010[statista]。https://www.statista.com/chart/amp/5782/digital-camera-shipments/

如果說手機的相機改變影像拍攝,那應用程式(APP)則讓影像的編輯變得極為簡單。從暗房到 Photoshop,再到美圖秀秀,現在不用底片只要套上濾鏡,人人都可以輕易地、快速地生產符合自身審美的影像。猶如 Instagram 這個單詞由 Instant 與 Telegram 兩個詞組成,所代表的意義就是「即時電報」,能將圖片即時的發送。創辦人聲稱發明靈感來自即時成像相機(Instant Camera)。呼應它最初類似於寶麗萊相機(Polaroid)的 LOGO 設計【圖1】,還有參考 Polaroid SX-70/600 的 3.1 × 3.1 英寸的一體式底片規格,所以最初 Instagram 上的照片只能以1:1 規格發布。
【圖1】Instagram LOGO 變化
我們回看寶麗萊從發明至今,都是藝術家們鍾愛的攝影工具,立即成像有如一股魔力般,吸引著創作者。如同攝影集《The Polaroid Book》【4】搜羅大量藝術家使用寶麗萊即時成像底片,包括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漢姆特‧紐頓(Helmut Newton)、讓盧普‧西夫(Jeanloup Sieff)等。又或是集結出整本寶麗萊攝影集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圖2】、風光攝影師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5】、照相寫實主義藝術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都用寶麗萊作為創作工具。而去年台灣亞紀畫廊與今年香港 SHOP Taka Ishii Gallery ,還分別舉辦荒木經惟與森山大道的寶麗萊展覽。寶麗萊填補起影像需要時間沖洗的鴻溝,原本的等待被消除掉,成為立即可見的影像。我發現到這種具有即時性的影像特質,至今帶給人們的影響從未弱化,近一步被 Instagram 繼承與擴大。拍照轉變成現代人生活記錄的即時性儀式,我們在吃東西之前要先給相機享用,就連人最原始的生理需求,現在也得放在影像之後。
【圖2】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使用寶麗萊相機(Polaroid)
【4】Barbara Hitchcock(2019)。The Polaroid Book。Taschen America Llc:USA。
【5】參考資料:寶麗萊的沒落與攝影大師的情懷 http://linlu.siyuefeng.com/article/13099
2016 年模仿自 Snapchat 的限時動態(Stories)正式上線,使得即時性影像在 Instagram 被推向高峰。每則貼文 24小時內自動消失,如同銜尾蛇般,一段接著一段,將到期的影像給吞沒掉。彷彿是屬於影像的異質空間,帶有開放與封閉的雙重特質。限時動態產生出更多無序的影像,說明了新世代對於影像的觀點,所追求的不再是單一幾個影像,而是全面融入生活的影像體系。
Instagram 建構出新型態影像體系,能從其展示方式開始看起。它提供了不同於實體展覽的影像展示模式。傳統展示模式是由藝術家精心篩選出的影像去做編排,無論是在實體展覽中,或是報章雜誌上,觀者都能仔細瀏覽,感受影像提供的內容。而 Instagram 似乎改變了我們影像展示的邏輯,過去以來視覺經驗都已派不上用場。我們看到 Instagram 參考 Pinterest 發明的瀑布流(Masonry Layout)【6】,介面設計讓影像從需要移動鼠標、點擊、等待,變成輕輕一滑。影像就接續不斷,無止盡的展示在觀者眼前。它所提供的影像卻如同宇宙繁星般,且一閃即逝,有時我們要回看同張影像也很困難,直接消失在海量貼文中。
【6】翔說什麼(2020)。數位媒體用「瀑布流」追求流量成長時,是在吃毒藥還是解藥?。https://shian.tw/article/2223
另外,個人主頁以方形為基準的九宮格排版,也成為特殊的展示方式,例如:臺南美術館所做的橫向【圖3】。影像所攜帶的資訊,幾乎被拆解到十分破碎,我們很難透過單張照片去理解其內容。點回主頁後,本以為這樣才能重塑整個帳號的內容脈絡,但往往遍尋不著。其實也不必意外,攝影常被當作蒐集與整理素材的工具,只是現在這些素材因拍攝門檻降低,變成人們瑣碎的大量日常影像。
【圖3】臺南美術館的 Instagram
以我自己的觀點來看 Instagram 的主流影像,它所蘊含的力量絕非是紀實攝影以影像為主的真實敘述眼光。也非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那種人為主的素人紀錄視角。而是被科技給校正出來的全新影像語彙,既私密又公開。裡面揭露了個人的私生活,同時也投射出大眾的幻想 。 Instagram上的影像讓人很容易就抓住它所要營造的氛圍,譬如相似性高的色調與構圖。使用者開始力求整齊,且風格一致的版面,例如:攝影師小菅亮輔(@rkrkrk)黑色調攝影風格,被許多人仿效【圖4】。而許多研究也表明,統一色調版面能提高關注度。當然,這種相似性成為一種當代類型學影像。只是現在取景者不再是攝影師,而是演算法。受歡迎的場景在頁面上顯示,逐漸成為打卡熱點。我們點進某個景點,先觀看別人如何拍攝,再做類似的複製,在景點標籤下完成類型學牆面。如同 @insta_repeat 整理出 Instagram 上相似性極高的風景攝影。【圖5】
【圖4】小菅亮輔(@rkrkrk)黑色調攝影風格
【圖5】@insta_repeat 整理出 Instagram 上相似性極高的風景攝影
有人說 Instagram 的出現,將當代視覺影像都打造成類似的模板,有一套受歡迎的公式可循。【7】然而其原因可能不是表面上那麼簡單,我們所看到是基於演算法慢慢建立的個人化版型。如果自己越常看到某類型影像,通常意味著你這類型影像有偏愛。我們不能否認,人類的行為已告訴我們,或許真的有種接近理型的影像,至少普遍能被認同風格存在。我們也必須承認,現今要對抗由演算法整理而成的人類的視覺偏好,有太多困難。已經分不清人類天生如此,還是被科技所引導。這就是當代影像有趣之處,我們更容易陷入某種影像類型迴圈中,但卻忘了在迴圈外的廣袤沃
【7】Field Mag(2017)。How Social Media Perpetuates Cliché Photography。https://www.fieldmag.com/articles/instagram-trends-outdoor-cliche-photography
我們討論 Instagram 上的影像的話,會發現它像是超載的記憶體,並伴隨著斷片,海量的破碎資訊將會接踵而至。因此,我偏好用生態體系的角度來討論。它似乎難以用幾個影像給概括。恐怖之處在於,我們在批判 Instagram 影像的同時,得先想想。因為當影像基數夠大,總能有一張符合你的需求,只是你尚未看到而已。
時至今日,新世代的已然處於影像爆炸的階段,年輕世代難以在影像上共感,誠如蘇珊桑塔格在《旁觀他人痛苦》所言:「對不少身處現代文化的市民來說,亂砍亂殺的娛樂性實多於其嚇唬力。」【8】人們想擺脫平庸的影像,作為視覺動物,仍盼望著刺點(Punctum)出現。而大量影像的出現,伴隨著影像創作靈感窮盡,我們只能轉往科技創新帶來的突破的死循環中。興許這也是為何關於技巧又被拉回檯面的原因。幾家非光學起家的新創公司,像是 GoPro、DJI(大疆創新)、Insta360(影石科系)等,都為社群平台上的影像提供了新的視覺感受。而這些公司的共通之處,都是將平常人難以企及技術下放,降低成本與使用門檻。現在潛入深海攝影不用笨重的防水裝置,空拍不需要租昂貴的直升機,合成360度環景也不需要軟體知識了。攝影技巧在此呈現出弔詭狀態,變得既重要卻又不重要,一邊期盼著它帶來新刺激,另一邊卻能被人輕易使用。
回到影像本身,如同汪正翔所談論 Instagram 的「均質」概念。 【9】 Instagram 扮演的角色,無疑是把影像均質化的工廠,我們試圖在上面尋找深度,但卻不自覺的被壓縮成平面。從哲面向來說,大多數人對 Instagram 的看法,用擬像、超真實等角度來做出提醒與警告。【8】而我自己認為,其實並不用太悲觀的看待 Instagram 建立的影像體系,這一切只是在完全融入元宇宙(metaverse)前的影像中繼站而已。其實影像本質不曾改變,真正在不停改變的是裝載它的媒介,隨著科技進步,影像永遠會陷入觀念與技術普世化的脈絡裡。尤其在人類真出現腦機接口後,未來的影像體系會在真實與虛擬的層面上,真正的無孔不入。
【8】賴怡禎(2021)。IG 照騙:擬真的不假? — — 從布希亞談社群媒體 [哲學新媒體]。https://philomedium.com/blog/81534
【9】汪正翔(2020)。這大概就是代溝:為什麼我一直不想談IG攝影
avatar-img
19會員
13內容數
目前全職經營「三人日常」YouTube頻道,與「屁啦!無尾熊」Podcast節目。曾任職社交APP與電商新創公司、藝廊、展演機構、出版社與文化基金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年輕一代的抽象繪畫,能踏上怎樣的道路?將陳劭彥作品抽絲剝繭後,串連出有趣的發展脈絡。他應用當代數位創作的概念,拆解出許多子集,並展示在抽象繪畫中。我們知道許多數位情境裡的抽象性質,仍難以使用新媒體、科技媒材來詮釋,無法具體體現思維與感知。如果從源頭去思考,為何要以抽象作為創作方法,或許能夠作為當
「模仿/抄襲/挪用」等等詞彙三不五時就就會出現在藝術圈,當然討論的觀點一路聊到珠穆朗瑪峰,太遠、太廣、太多層面能討論。想以自己的觀點好好梳理一下這些定義。這邊將被視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為前提,而非習作,不然乾脆說最大的抄襲事件應該就是大學術科考試,每個人畫出的東西都一樣。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目前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是要在完全開放規則在自由市場底下運作,還是像中介者們提供具有完善制度的策展架構。在平台上被刪除的作品恰好反映資本主義中的弔詭狀態,以市場而言應該是提供最大利益,但在層層體制的淘洗之後,反而拋棄了利益去選擇了符合當政者的選項。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台灣年輕一代的抽象繪畫,能踏上怎樣的道路?將陳劭彥作品抽絲剝繭後,串連出有趣的發展脈絡。他應用當代數位創作的概念,拆解出許多子集,並展示在抽象繪畫中。我們知道許多數位情境裡的抽象性質,仍難以使用新媒體、科技媒材來詮釋,無法具體體現思維與感知。如果從源頭去思考,為何要以抽象作為創作方法,或許能夠作為當
「模仿/抄襲/挪用」等等詞彙三不五時就就會出現在藝術圈,當然討論的觀點一路聊到珠穆朗瑪峰,太遠、太廣、太多層面能討論。想以自己的觀點好好梳理一下這些定義。這邊將被視為具有「藝術性」的作品為前提,而非習作,不然乾脆說最大的抄襲事件應該就是大學術科考試,每個人畫出的東西都一樣。
每到藝博又是我攀親引戚的時節,2020台中藝術博覽會是疫病爆發後,台灣第一場大型藝術博覽會,是否能帶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呢?以觀賞者的角度選出藝博中4件我覺得有趣的作品,雖然還是口袋淺淺,掏不出任何一毛錢,沒有要幫誰廣告,因此文章等藝博結束後發(燦笑)。
「藝起加油ART作品展覽平台」目前可能面臨的困境,就是要在完全開放規則在自由市場底下運作,還是像中介者們提供具有完善制度的策展架構。在平台上被刪除的作品恰好反映資本主義中的弔詭狀態,以市場而言應該是提供最大利益,但在層層體制的淘洗之後,反而拋棄了利益去選擇了符合當政者的選項。
這邊我想更進一步用「毀滅/重生」來討論他們在此次展覽中的作品。在聖誕節前後書寫關於毀滅與重生真的是再適合不過,因為西方基督宗教信仰基本就是建構在此之上,從諾亞方舟、巴比倫之囚、耶穌復生等等眾多聖經故事,都是闡述著毀滅的力量,然後透過神蹟的方式重生。
  ​觀者時常對於抽象藝術望而生畏,然而為何是如此呢?難道抽象藝術只是屬於一種形而上的西?超出了人類經驗可感知的範圍?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明顯的知道答案並非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流行至今,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而照相功能,一直是各種手機評比時的重點。 (事實上,有多少人會天天需要拍出一億畫素的照片?) 面對通訊軟體中,朋友們發來此起彼落的美照,老安通常都是說:「很美」、「好看」、「太強了」…..充分展現了詞彙貧窮的窘境。 不過現在可以利用chatGPT4o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The Polaroid Proje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展示即時攝影技術對美學影響,逾120名藝術家的約300件拍立得作品,從不同角度觀賞然超越日常成為藝術載體
Thumbnail
2009-2011年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的時候,我當時在澳洲,每天扛著我的單眼到處拍照。 2011年回到台灣,當時的台灣智慧型手機開始普遍,有了手機之後單眼就漸漸被我遺忘,變成了古董裝飾品,拍照也成為我們的日常。 人都是貪心的🤣,我常常覺得手機方便似乎有些拍照功能也受限,例如:我先生是足球教練,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在這個大螢幕手機滿街跑的時代,小螢幕手機似乎成了稀有品,目前大多數螢幕尺寸就是6吋起跳,很難看到6吋以下的手機,並且許多廠商也不太願意繼續推出這類的產品,所以也就逐漸淡出了一般消費者的視野這篇,自然而然的小螢幕手機似乎就變成了小眾產品。 那......如果再次拿起小螢幕手機呢?
Thumbnail
聽到「喀嚓」、「喀嚓」聲,你想到什麼? 樹枝斷了?剪頭髮?還是按下照相機快門的聲音? 照相機長怎樣?若不是專業攝影師,也許很多人幾乎沒看過也沒碰過照相機,近十年以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手機相機漸漸取代數位照相機,「喀嚓」聲也多半從手機聽到。 說到照相史,1827年,全球出現第一張相片,當時一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恩物,可以倚賴的功能實在非常之多。就我個人而言,通訊聯絡之外,最大宗的用途還是「影像紀錄」。不知你喜不喜歡「自拍」? 我雖非狂熱的使用者,但自拍的次數已是與日俱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流行至今,已有十年以上的時間,而照相功能,一直是各種手機評比時的重點。 (事實上,有多少人會天天需要拍出一億畫素的照片?) 面對通訊軟體中,朋友們發來此起彼落的美照,老安通常都是說:「很美」、「好看」、「太強了」…..充分展現了詞彙貧窮的窘境。 不過現在可以利用chatGPT4o
Thumbnail
目前攝影的學習曲線,因為器材功能的進步,而變得迅速,就像手機自從有了拍照和錄影功能後,似乎,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這影響到兩個層面,第一是攝影工作的薪酬不再穩定,太卷了;第二是攝影藝術性再度受質疑,它變得如AI生圖一般爆發的原創性受到質疑。 目前單眼數位相機,不,應該說是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它
Thumbnail
「The Polaroid Project: At the Intersection of Art and Technology 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展示即時攝影技術對美學影響,逾120名藝術家的約300件拍立得作品,從不同角度觀賞然超越日常成為藝術載體
Thumbnail
2009-2011年智慧型手機還不普遍的時候,我當時在澳洲,每天扛著我的單眼到處拍照。 2011年回到台灣,當時的台灣智慧型手機開始普遍,有了手機之後單眼就漸漸被我遺忘,變成了古董裝飾品,拍照也成為我們的日常。 人都是貪心的🤣,我常常覺得手機方便似乎有些拍照功能也受限,例如:我先生是足球教練,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在這個大螢幕手機滿街跑的時代,小螢幕手機似乎成了稀有品,目前大多數螢幕尺寸就是6吋起跳,很難看到6吋以下的手機,並且許多廠商也不太願意繼續推出這類的產品,所以也就逐漸淡出了一般消費者的視野這篇,自然而然的小螢幕手機似乎就變成了小眾產品。 那......如果再次拿起小螢幕手機呢?
Thumbnail
聽到「喀嚓」、「喀嚓」聲,你想到什麼? 樹枝斷了?剪頭髮?還是按下照相機快門的聲音? 照相機長怎樣?若不是專業攝影師,也許很多人幾乎沒看過也沒碰過照相機,近十年以來,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手機相機漸漸取代數位照相機,「喀嚓」聲也多半從手機聽到。 說到照相史,1827年,全球出現第一張相片,當時一
我的第一支iPhone是 iPhone 4S。 iPhone 4S是當時2012年大學三年級的暑假, 與家人前往越南旅遊時在機場的免稅店購入。 有了iPhone 4S後,能夠隨手拍照, 將照片儲存到Google Photo中, 即使是過了12年後的今天, 我仍然能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恩物,可以倚賴的功能實在非常之多。就我個人而言,通訊聯絡之外,最大宗的用途還是「影像紀錄」。不知你喜不喜歡「自拍」? 我雖非狂熱的使用者,但自拍的次數已是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