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侯孝賢,1985): 死生亦大矣

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童年往事 (侯孝賢,1985)
辦公室的同事都說我有老靈魂,雖然年紀是最小,但是滿腦子不合時宜。在台北搭捷運,最喜歡的是文湖線經過忠孝復興、南京復興那一帶,兩旁聳立多棟看起來老舊的大樓。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舅舅有蒐集古董的習慣,一樓客廳、餐廳、地下室全部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品收藏,走進屋內,撲鼻而來的便是一陣霉味,伴隨一些年久堆積的灰塵,但我卻嗜聞那樣的氣味,就像喜歡地下室的氣味。
這個世界的步調很快,許多景物逐漸被淘洗殆盡,曾經熟悉的景物,總在不知不覺中就成為遺跡,成為泛黃相片中的一角。步調越快,越想放慢下來,回頭看看過去曾經的模樣,幸好這些,都有電影幫我們記錄下來了。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訴說一幢家屋中人事的興替,兩代的逝去,與後代的成長。簡單的故事線,也是每個人生命中必經的歷程。時間對於我們都是公平的,海德格說:「人是向死的存在」,而龍應台也曾在《目送》中寫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緣分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失去乃是必然。
死生循環如同太陽的朝升與夕落,莊子認為死生乃是氣的聚散,因此人因初生而高興,也不該為了死去而過於悲傷,一切都只是自然的循環。在這部電影裡,描述主角童年至大學聯考前之回憶,帶有自傳性的色彩,且從中可以看到該年代的集體樣貌,這部片我同我母親觀賞,在看到低矮的屋瓦、用柴燒的廚灶、未鋪柏油的街道時,母親都說跟她童年的景色是一樣的,因此藉由這部電影,也讓出生於1990後的我,對於父母親的童年有更多的理解。
電影中的主軸除了描寫主角家中的親情,也對於主角的成長過程有所著墨。從小的頑皮不成熟,一直到多次經歷家人的過世後,逐漸成熟長大,雖然在作者考上大學前電影就結束了,但仍依稀可以感受到,每一次面對死亡,都是讓人成長的蛻變契機。
在目睹幾幕親人接連過世的畫面時,不自覺潸然淚下,被演員真摯的情感打動,片中可以看見一些演員年輕時的樣子,包括資深演員梅芳,及前陣子演過〈做工的人〉的游安順,何孝炎是他的第一個電影角色。
電影中雖然描寫死,卻同時描寫生,家屋由原本的大人主掌,到片尾剩下成長後的小孩,由這些長大的小孩主掌新的家屋。在同一空間之下,生命的來來去去,也讓我想到加斯東巴舍拉在《空間詩學》中提出的概念,人類棲居的空間不只是一個客觀的空間、容器而已,而是容納了棲居者的情感、回憶與想像,由空間與人互相交融。
家屋同時也成為一種侷限,祖母與父親念念不忘回去中國,卻終其一生無法達成,他們的生命在家屋中興盛蓬勃,卻也在此畫下終點。片尾留下一個令人深思的場景,祖母躺臥在地上一個多月,被子孫發現時,卻早已死去,手上佈滿了螞蟻的形跡,透過收屍者的斜眼瞥視,意圖顯現子孫的不孝,然而,我認為相較於父親、母親的死,祖母的死反而是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無聲無息回歸土地,最後在昆蟲的啃咬與分解中,重新回歸自然的循環中。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在生生不息的時光流轉中,我們失去了些重要的人、深刻的事、褪去的物,卻也重新成為一個煥然的自己。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失去/那些曾經在睡夢中將妳驚醒的惡夢, /渴望/無數次在偌大的城市裡,尋覓與渴望的眼光。 在愛與被愛間無限輪迴, 用文字記錄下愛情的百態與蒼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昨天〉2013,蘇忠源 電影不只是放在電影院裡播放,也能放到美術館裡成為一件館藏。電影不只是商業的票房,而是一種單純的、反映心靈感受的藝術。 蔡明亮導演出生於馬來西亞,這部紀錄片探尋他電影的啟蒙,自小跟隨著喜愛電影的外公外婆身邊,穿梭於家鄉的電影院,進而在電影中找到了不被升學壓力限制的自由,在
他們的生命裡,都有海。廖鴻基執行了黑潮101漂流計畫,順著黑潮的流動,漂泊在海面,以保冷箱為書桌,搭起簡單的遮雨棚,或坐或躺,開啟了海洋流浪計畫。廖鴻基的文學不走想像路線,不是關在家中兀自想像的故事,而是寫實際發生在海上的經驗。他說:「海洋文學是一個行動的文學,而不是關起門來,用燃燒生命的方式去寫作
1991年,蔡明亮導演在街頭遇到了沒考上大學的重考生李康生,以他的故事為架構,拍出了這部片,此後蔡明亮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看見李康生的身影。 八零年代初,這部電影與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都表現出新人類與都市人群的飄泊浮沉感,是屬於一代新人類的故事。 這群新人類如今大多也是社會的中間分子,
什麼樣的電影最賺人熱淚? 無須跌宕多姿的劇情,微小而深化的情感也能在觀眾心中發酵成巨大的能量,不禁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這麼一部神奇的電影,它的情節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核心,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黑白畫面,對話也特別的簡單。然而,在一切的簡單與質樸中,卻深深勾起了觀影者心中一股,對於愛
 一部故事主線看起來是講「同性戀」題材,但是重點不放在同性之愛的心聲、苦難、拉扯,而是放在儒家傳統底下的家庭制度。 這部片有看過兩個版本的片名,一個是喜宴,一個是囍宴。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後者的名字,覺得更增添意境。身為一部描寫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李安導演並未讓這一部蒙上憂鬱與悲傷陰影,反而給它做了圓滿歡
〈昨天〉2013,蘇忠源 電影不只是放在電影院裡播放,也能放到美術館裡成為一件館藏。電影不只是商業的票房,而是一種單純的、反映心靈感受的藝術。 蔡明亮導演出生於馬來西亞,這部紀錄片探尋他電影的啟蒙,自小跟隨著喜愛電影的外公外婆身邊,穿梭於家鄉的電影院,進而在電影中找到了不被升學壓力限制的自由,在
他們的生命裡,都有海。廖鴻基執行了黑潮101漂流計畫,順著黑潮的流動,漂泊在海面,以保冷箱為書桌,搭起簡單的遮雨棚,或坐或躺,開啟了海洋流浪計畫。廖鴻基的文學不走想像路線,不是關在家中兀自想像的故事,而是寫實際發生在海上的經驗。他說:「海洋文學是一個行動的文學,而不是關起門來,用燃燒生命的方式去寫作
1991年,蔡明亮導演在街頭遇到了沒考上大學的重考生李康生,以他的故事為架構,拍出了這部片,此後蔡明亮的多部電影中,都可以看見李康生的身影。 八零年代初,這部電影與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都表現出新人類與都市人群的飄泊浮沉感,是屬於一代新人類的故事。 這群新人類如今大多也是社會的中間分子,
什麼樣的電影最賺人熱淚? 無須跌宕多姿的劇情,微小而深化的情感也能在觀眾心中發酵成巨大的能量,不禁潸然淚下。  《我的父親母親》就是這麼一部神奇的電影,它的情節很簡單,幾乎只有一兩個核心,片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黑白畫面,對話也特別的簡單。然而,在一切的簡單與質樸中,卻深深勾起了觀影者心中一股,對於愛
 一部故事主線看起來是講「同性戀」題材,但是重點不放在同性之愛的心聲、苦難、拉扯,而是放在儒家傳統底下的家庭制度。 這部片有看過兩個版本的片名,一個是喜宴,一個是囍宴。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後者的名字,覺得更增添意境。身為一部描寫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李安導演並未讓這一部蒙上憂鬱與悲傷陰影,反而給它做了圓滿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回憶學生時期的生活,出現最多的竟是小學。 入學第一天剛進大門口時的懵懂;擺在教室角落的導師辦公桌;放學時看到別人家長來接小孩的欣羨;科展時同學們的認真;第一次遇到校園霸凌,家長到學校找老師瞭解狀況;在同學家不小心睡著,晚上九點多才回家,家人嚇到差點報警;寒暑假期待全家一起出遊的心情;開學前全家幫著
Thumbnail
這是國小一年級的事情了。 聖誕節大家都會玩交換禮物,那時候的老師就請我們每個人都要交上一份禮物來交換。 以前我是跟爸爸一起住,回家告訴爸爸這件事。 於是爸爸帶著我一起去買禮物,那時候爸爸選了一對小雪人作為禮物,包裝的很精美讓我帶去學校。 到了學校最後一節課了開始玩交換禮物,老師讓我們寫下自己
前言 親人瀕死,因此對死也特別有感。忽想到:丈母娘如果想起自己這一生,不知道她認為最重要也最難忘的會是什麼?聯想到古人的「結繩記事」,還沒有文字,所以把重要的事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來記錄,不知道什麼事是他們認為的重要的呢? 大女憶起童年一事 前段時間,大女回來省親,吃完飯在湖邊散步閒聊時,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童年也就那麼一回生、二回熟的擺過頭去,再也不能收攏回來了。
Thumbnail
對各位來說,什麼食物代表著童年呢? 巧克力條🍫?棒棒糖🍭?果凍🍮? 還是爆米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童年時用絲瓜當作麥克風唱歌的有趣回憶。作者種植夏季蔬菜時回想起這美好的經歷,並分享了與絲瓜有關的童年回憶。文章內容輕鬆愉快,讓人回味起童年時的純真快樂。 絲瓜不僅是美食,更是童年的見證者,留下純真、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我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就住進我現在的家了,因為我以前不會開門,所以每進一個房間,就只能一直待在那個房間裡。當我學會開門後,就天天在整個家裡亂闖,看到死路就往回跑,然後還跑出家門,下樓梯的時候,還知道要用倒著爬下去的,全家人都拿我沒輒,只好整天跟在我屁股後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回憶學生時期的生活,出現最多的竟是小學。 入學第一天剛進大門口時的懵懂;擺在教室角落的導師辦公桌;放學時看到別人家長來接小孩的欣羨;科展時同學們的認真;第一次遇到校園霸凌,家長到學校找老師瞭解狀況;在同學家不小心睡著,晚上九點多才回家,家人嚇到差點報警;寒暑假期待全家一起出遊的心情;開學前全家幫著
Thumbnail
這是國小一年級的事情了。 聖誕節大家都會玩交換禮物,那時候的老師就請我們每個人都要交上一份禮物來交換。 以前我是跟爸爸一起住,回家告訴爸爸這件事。 於是爸爸帶著我一起去買禮物,那時候爸爸選了一對小雪人作為禮物,包裝的很精美讓我帶去學校。 到了學校最後一節課了開始玩交換禮物,老師讓我們寫下自己
前言 親人瀕死,因此對死也特別有感。忽想到:丈母娘如果想起自己這一生,不知道她認為最重要也最難忘的會是什麼?聯想到古人的「結繩記事」,還沒有文字,所以把重要的事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來記錄,不知道什麼事是他們認為的重要的呢? 大女憶起童年一事 前段時間,大女回來省親,吃完飯在湖邊散步閒聊時,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北京城裡的胡同內的小女娃,隨父母搬家至此。從書中五個故事章節鋪陳,描繪陌生的人事景物,春夏秋冬四季輪迴,透過六歲小英子童稚的雙眸,我彷彿跟著她在胡同裡東鑽西繞著,親近認識了左鄰右舍的娘姨叔伯和她的玩伴,一起度過了初來乍到北京的冬天,城南的那些事兒也就擄獲了我的心。 上次閱讀這本兒童繪本版《城南
Thumbnail
童年也就那麼一回生、二回熟的擺過頭去,再也不能收攏回來了。
Thumbnail
對各位來說,什麼食物代表著童年呢? 巧克力條🍫?棒棒糖🍭?果凍🍮? 還是爆米香💥?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童年時用絲瓜當作麥克風唱歌的有趣回憶。作者種植夏季蔬菜時回想起這美好的經歷,並分享了與絲瓜有關的童年回憶。文章內容輕鬆愉快,讓人回味起童年時的純真快樂。 絲瓜不僅是美食,更是童年的見證者,留下純真、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我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就住進我現在的家了,因為我以前不會開門,所以每進一個房間,就只能一直待在那個房間裡。當我學會開門後,就天天在整個家裡亂闖,看到死路就往回跑,然後還跑出家門,下樓梯的時候,還知道要用倒著爬下去的,全家人都拿我沒輒,只好整天跟在我屁股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