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筆記(2) 《童年往事》《戀戀風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

拍攝自我家族與成長記憶,是當時侯孝賢探索電影風格下合理的創作轉變。或許是放入了深刻的私人情感,電影前段的童年段落可說是侯孝賢自然寫實風格的極致,透過鉅細靡遺的生活場景重建,用遠觀卻也私密的鏡頭視角,一幕一景幾乎將觀眾帶回過去的時空。看似散漫的情節,卻不斷以失根離散、疾病衰老的情境來描述家族長輩的悲劇命運,尤其後段角色的成長與家族的淍零疊合一起,成為一則哀傷疏離卻也感人至深的生命紀事 。或可經由本片一窺侯孝賢的生命態度,也讓人聯想到之後《悲情城市》,或是早期是枝裕和模仿的《幻之光》。

場景放在日式房舍,片中的固定景框偶爾會讓人聯想到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比如透過門窗的框線形成構圖和觀看視角,或是鏡頭中以物思人地承載角色的情感。然而拍攝本片時,侯孝賢其實還沒看過小津的作品,甚至從創作方式來看兩位也是截然不同的創作者,但從這些印像上的連結稍可感受日本觀眾對侯孝賢作品的情感從何而來 。配樂和錄音上的技術瑕疵不少,在侯導後續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當時台灣電影工業技術的持續進化。

raw-image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6)

侯孝賢從自己的童年往事轉向去拍別人的青春往事,他寫人寫情寫景的功力顯得更為洗鍊。前作外省家族的政治、死亡、離散,換到本片屬於本省家族的生命經驗,雖然解開了大敘事的背景,卻能以一個情感「兵變」的故事,擴展到屬於一個時代台灣男性的生存狀態。從家庭關係、交通地景、城鄉對比,到工作、愛情、軍隊經驗,最後將意境提升到大自然的風、雲和包裹一切的天地。從陳明章的配樂、李屏賓的攝影,到對演員、敘事的調度掌控,我認為是侯孝賢這個階段在創作和技術上最完熟的作品。

男主角王晶文的演出,可能是侯孝賢作品中形像最人戲合一的角色之一,幾場戲中他的沉默與凝視很有效地撐起了電影的情感能量,也避開了前作《童年往事》一些角色話多可能會有的問題(這幾乎是台片的通病)。劇本處理王晶文角色和其女友辛樹芬的關係時,兩人純樸的愛情中一直藏著不安的緊張感,隱約的拉址張力到頭來卻不流於只是男性被背叛的敘事。作用在角色身上的,一直是整個社會與家國所建構的男性困境,或是如侯導在《侯孝賢畫像》中所說的,是他對傳統男性的執迷,和拉開距離下的深刻觀察。

平溪十分車站的小火車老街景觀是重要場景,尤其電影開場火車從黑暗的隧道駛出的鏡頭,立刻讓我意識到李滄東《薄菏糖》那幾乎一樣的火車隧道穿越鏡頭從何而來。火車的運動是時間的穿越,也是永不停歇的時代轉變,隧道也有往回憶黑洞探去之意,相似的意像又被奉俊昊借用到《殺人回憶》的結尾高潮戲。不確定此時侯孝賢是否看過了小津的《東京物語》結尾那令人難亡的火車段落?在2003年的《珈琲時光》中身為電車迷的侯導,致敬了小津火車的意像,做為對現代東京的觀察。

(2022/9/17)

(整理自 giloo 線上平台:凝視侯孝賢|導演專題影展 的觀後筆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fredo還不想用沙龍
11會員
27內容數
有別於放在其他地方的觀影記錄或影評文字,這裏會試著放一些影片研究的筆記,做為個人學習與分享之用。
2023/04/20
今年剛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正在院線上映中,電影本身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
Thumbnail
2023/04/20
今年剛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正在院線上映中,電影本身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
Thumbnail
2023/04/13
《外科醫生》M*A*S*H (1970) 導演:Robert Altman 《外科醫生》是一部令人困惑的電影。 本片為名導勞勃阿特曼的成名作,改編自1968年Richard Hooker原著的同名小說,描寫五零年代韓戰時期三位陸軍外科醫生在前線的喜劇故事。改編電影刻意模糊化故事的時代背景,用以指涉拍
Thumbnail
2023/04/13
《外科醫生》M*A*S*H (1970) 導演:Robert Altman 《外科醫生》是一部令人困惑的電影。 本片為名導勞勃阿特曼的成名作,改編自1968年Richard Hooker原著的同名小說,描寫五零年代韓戰時期三位陸軍外科醫生在前線的喜劇故事。改編電影刻意模糊化故事的時代背景,用以指涉拍
Thumbnail
2023/04/07
《永恆的乳房》乳房よ永遠なれ / Eternal Breasts (1955) 導演:田中絹代 日本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出的電影看了不少,很久以前就知道她也曾是五零年代日本少見的女性導演,但沒看過她的作品也很少讀到有人討論。直到今年日本和美國先後舉辦了田中絹代導演的回顧展,才有了不少聲量。適逢女性影展
Thumbnail
2023/04/07
《永恆的乳房》乳房よ永遠なれ / Eternal Breasts (1955) 導演:田中絹代 日本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出的電影看了不少,很久以前就知道她也曾是五零年代日本少見的女性導演,但沒看過她的作品也很少讀到有人討論。直到今年日本和美國先後舉辦了田中絹代導演的回顧展,才有了不少聲量。適逢女性影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午後,一杯咖啡伴隨《風櫃來的人》的老電影時光;甫從澎湖風櫃旅遊返家的我,看著電影畫面的場景,想像昨日我在風櫃移動的光景。雖然才五月,澎湖的陽光會咬人,我開著車從風櫃洞沿著海堤行駛,直到漁港海堤邊尾端的風櫃西港安檢所,回望這片寧靜的風頭水尾,冷清的氛圍尤勝電影裡情景,或許是我前來的時間不對吧 ...
Thumbnail
午後,一杯咖啡伴隨《風櫃來的人》的老電影時光;甫從澎湖風櫃旅遊返家的我,看著電影畫面的場景,想像昨日我在風櫃移動的光景。雖然才五月,澎湖的陽光會咬人,我開著車從風櫃洞沿著海堤行駛,直到漁港海堤邊尾端的風櫃西港安檢所,回望這片寧靜的風頭水尾,冷清的氛圍尤勝電影裡情景,或許是我前來的時間不對吧 ...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騎車經過秀泰,聽到很清楚放送出來的,「悲情城市」電影主題配樂。 這旋律竟讓我像被電擊般,整個情緒被制約,彷彿跌回若干年前。 還是風花雪月的年紀,不是很懂政治面的隱喻,但那也不是我興趣的。 喜歡侯孝賢電影的視覺處理,還有靜謐深沉耐尋味的特色,但這部片真的很悶,劇中每個人都很壓抑,想起學生時代,揹著相機
Thumbnail
《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6)
Thumbnail
《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6)
Thumbnail
本來並沒有預計首演當日就去看的,下午請假看完牙醫後,不知道要幹嗎,想說颱風天就是要看電影啊,查了一下長春國賓戲院晚上六點四十分有一場《他還年輕》,剛好進場看電影之前可以先去附近吃一下好久沒吃的鬼金棒拉麵。想不到這場是導演場,映演完後導演走進來跟大家閒聊,然後才知道現場有九位觀眾。
Thumbnail
本來並沒有預計首演當日就去看的,下午請假看完牙醫後,不知道要幹嗎,想說颱風天就是要看電影啊,查了一下長春國賓戲院晚上六點四十分有一場《他還年輕》,剛好進場看電影之前可以先去附近吃一下好久沒吃的鬼金棒拉麵。想不到這場是導演場,映演完後導演走進來跟大家閒聊,然後才知道現場有九位觀眾。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 【3688想入飛飛】2015、【海街日記】2015、【鸛鳥踟躕】1991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 【3688想入飛飛】2015、【海街日記】2015、【鸛鳥踟躕】1991
Thumbnail
侯孝賢透過一個大家族的經歷,道出戰後台灣的歷史故事,反映了其為「亞細亞的孤兒」之處境,「二二八事件」作為「歷史的動力」,把台灣土地上潛藏的省籍衝突、身份認同問題、與國族意識混亂全都捲進漩渦中,然而即便作為二二八事件的「代表電影」,《悲情城市》卻並未直接地將此「動力」呈顯於螢幕上,反而透過一種二手、間
Thumbnail
侯孝賢透過一個大家族的經歷,道出戰後台灣的歷史故事,反映了其為「亞細亞的孤兒」之處境,「二二八事件」作為「歷史的動力」,把台灣土地上潛藏的省籍衝突、身份認同問題、與國族意識混亂全都捲進漩渦中,然而即便作為二二八事件的「代表電影」,《悲情城市》卻並未直接地將此「動力」呈顯於螢幕上,反而透過一種二手、間
Thumbnail
童年往事 (侯孝賢,1985)   辦公室的同事都說我有老靈魂,雖然年紀是最小,但是滿腦子不合時宜。在台北搭捷運,我最喜歡的是文湖線經過忠孝復興、南京復興那一帶,兩旁聳立多棟看起來老舊的大樓。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舅舅有蒐集古董的習慣,一樓客廳、餐廳、地下室全部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品
Thumbnail
童年往事 (侯孝賢,1985)   辦公室的同事都說我有老靈魂,雖然年紀是最小,但是滿腦子不合時宜。在台北搭捷運,我最喜歡的是文湖線經過忠孝復興、南京復興那一帶,兩旁聳立多棟看起來老舊的大樓。每一棟樓,都有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舅舅有蒐集古董的習慣,一樓客廳、餐廳、地下室全部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古董品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電影人的浪漫,致敬戀戀風塵」要不是想知道《天橋》到底有多致敬經典,還真不會翻出來看,看著看著早就被九份的生活給吸進去,突然出現中華商場字樣時還嚇了一跳,想說「欸!中華商場欸!!」,隨即想起自己之所以看這部片的初衷不由得好笑起來。
Thumbnail
老去總在一瞬間,成長也不出如此,侯導創作脈絡中相似的風景,母親葬禮上痛哭失聲的那刻,離島當兵夜裡獨自落淚的那刻,以及在市集中高聲疾呼的那刻,依然為現在台灣仍在經歷的時代縮影,不僅僅是共同乘載的個人情懷,更是每個漂泊遊子的成長烙印,一如朱天文的文字凝視:潮岸不知伸向何方,他們亦將是、其去未知。
Thumbnail
老去總在一瞬間,成長也不出如此,侯導創作脈絡中相似的風景,母親葬禮上痛哭失聲的那刻,離島當兵夜裡獨自落淚的那刻,以及在市集中高聲疾呼的那刻,依然為現在台灣仍在經歷的時代縮影,不僅僅是共同乘載的個人情懷,更是每個漂泊遊子的成長烙印,一如朱天文的文字凝視:潮岸不知伸向何方,他們亦將是、其去未知。
Thumbnail
《童年往事》與《風櫃來的人》是侯導電影中我數一數二喜歡的幾部,像一條不知盡頭在何方的路,有時大霧瀰漫,有時蜿蜒曲折,有時泥濘顛簸,淡淡的鏡頭深深訴說著成長與死亡,緩緩的歌聲悠悠呼喚著哀傷與感慨,誰也說不出成長是什麼,死亡是什麼,但這些事物相伏相倚。
Thumbnail
《童年往事》與《風櫃來的人》是侯導電影中我數一數二喜歡的幾部,像一條不知盡頭在何方的路,有時大霧瀰漫,有時蜿蜒曲折,有時泥濘顛簸,淡淡的鏡頭深深訴說著成長與死亡,緩緩的歌聲悠悠呼喚著哀傷與感慨,誰也說不出成長是什麼,死亡是什麼,但這些事物相伏相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