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筆記(2) 《童年往事》《戀戀風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童年往事》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
拍攝自我家族與成長記憶,是當時侯孝賢探索電影風格下合理的創作轉變。或許是放入了深刻的私人情感,電影前段的童年段落可說是侯孝賢自然寫實風格的極致,透過鉅細靡遺的生活場景重建,用遠觀卻也私密的鏡頭視角,一幕一景幾乎將觀眾帶回過去的時空。看似散漫的情節,卻不斷以失根離散、疾病衰老的情境來描述家族長輩的悲劇命運,尤其後段角色的成長與家族的淍零疊合一起,成為一則哀傷疏離卻也感人至深的生命紀事 。或可經由本片一窺侯孝賢的生命態度,也讓人聯想到之後《悲情城市》,或是早期是枝裕和模仿的《幻之光》。
場景放在日式房舍,片中的固定景框偶爾會讓人聯想到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比如透過門窗的框線形成構圖和觀看視角,或是鏡頭中以物思人地承載角色的情感。然而拍攝本片時,侯孝賢其實還沒看過小津的作品,甚至從創作方式來看兩位也是截然不同的創作者,但從這些印像上的連結稍可感受日本觀眾對侯孝賢作品的情感從何而來 。配樂和錄音上的技術瑕疵不少,在侯導後續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當時台灣電影工業技術的持續進化。
《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 (1986)
侯孝賢從自己的童年往事轉向去拍別人的青春往事,他寫人寫情寫景的功力顯得更為洗鍊。前作外省家族的政治、死亡、離散,換到本片屬於本省家族的生命經驗,雖然解開了大敘事的背景,卻能以一個情感「兵變」的故事,擴展到屬於一個時代台灣男性的生存狀態。從家庭關係、交通地景、城鄉對比,到工作、愛情、軍隊經驗,最後將意境提升到大自然的風、雲和包裹一切的天地。從陳明章的配樂、李屏賓的攝影,到對演員、敘事的調度掌控,我認為是侯孝賢這個階段在創作和技術上最完熟的作品。
男主角王晶文的演出,可能是侯孝賢作品中形像最人戲合一的角色之一,幾場戲中他的沉默與凝視很有效地撐起了電影的情感能量,也避開了前作《童年往事》一些角色話多可能會有的問題(這幾乎是台片的通病)。劇本處理王晶文角色和其女友辛樹芬的關係時,兩人純樸的愛情中一直藏著不安的緊張感,隱約的拉址張力到頭來卻不流於只是男性被背叛的敘事。作用在角色身上的,一直是整個社會與家國所建構的男性困境,或是如侯導在《侯孝賢畫像》中所說的,是他對傳統男性的執迷,和拉開距離下的深刻觀察。
平溪十分車站的小火車老街景觀是重要場景,尤其電影開場火車從黑暗的隧道駛出的鏡頭,立刻讓我意識到李滄東《薄菏糖》那幾乎一樣的火車隧道穿越鏡頭從何而來。火車的運動是時間的穿越,也是永不停歇的時代轉變,隧道也有往回憶黑洞探去之意,相似的意像又被奉俊昊借用到《殺人回憶》的結尾高潮戲。不確定此時侯孝賢是否看過了小津的《東京物語》結尾那令人難亡的火車段落?在2003年的《珈琲時光》中身為電車迷的侯導,致敬了小津火車的意像,做為對現代東京的觀察。
(2022/9/17)
(整理自 giloo 線上平台:凝視侯孝賢|導演專題影展 的觀後筆記)
avatar-img
11會員
27內容數
有別於放在其他地方的觀影記錄或影評文字,這裏會試著放一些影片研究的筆記,做為個人學習與分享之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侯孝賢畫像》HHH,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1996)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3)
《斷腸春夢》There's Always Tomorrow (1955) 《苦雨戀春風》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從這部片當年在台灣上映以來,我在大銀幕看過了三次,但一直沒法真的進入其中,直到這第四次,我才感覺找到了新的眼光來理解這部片。或許這也代表了這部片就親近觀眾和影評而言,並不真的那麼成功。 就我看來,《風帶著我來》就像是「科克三部
《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相隔二十多年重看,記下自己的感受以及和影友討論後的心得。
《地老天荒不了情》Magnificent Obsession (1954) 《深鎖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凱莉萊卡特是一位極富特色的美國導演,她常年堅持小成本的獨立製作,根源於對美國當代政治與歷史敘事的反思,創作出一系列主流電影視野之外的美國故事,在安靜細緻的寫實況味下,呈現出特出的生命力與批判性。
《侯孝賢畫像》HHH,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1996) 《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 (1983)
《斷腸春夢》There's Always Tomorrow (1955) 《苦雨戀春風》Written on the Wind (1956)
《風帶著我來》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從這部片當年在台灣上映以來,我在大銀幕看過了三次,但一直沒法真的進入其中,直到這第四次,我才感覺找到了新的眼光來理解這部片。或許這也代表了這部片就親近觀眾和影評而言,並不真的那麼成功。 就我看來,《風帶著我來》就像是「科克三部
《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 (1997) 相隔二十多年重看,記下自己的感受以及和影友討論後的心得。
《地老天荒不了情》Magnificent Obsession (1954) 《深鎖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凱莉萊卡特是一位極富特色的美國導演,她常年堅持小成本的獨立製作,根源於對美國當代政治與歷史敘事的反思,創作出一系列主流電影視野之外的美國故事,在安靜細緻的寫實況味下,呈現出特出的生命力與批判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繼《小畢的故事》之後 民國72到75年間,描寫台灣社會寫實與農村生活的電影,也如同雨後烏雲消散的天空,明亮的星星就這樣成群燦爛的冒了出來。 侯孝賢的《兒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 楊德昌的《光陰的故事》、《青梅竹馬》、《恐怖分子》………………
Thumbnail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看了《那夜我們行向彼方》和《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到底為什麼片名都那麼長啊!),可以滿確定的是我對導演藤井道人的小小看法。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Thumbnail
東北的爽快鄉音,舊時鋼鐵廠的故事背景,三個不討喜的大叔主角,一開始這部劇確實很難啃,時空背景和現在的台灣相差甚遠,步調緩慢,以至於一集也才一個多小時,卻可以看好幾天。 一起套牌計程車車禍案件,一個始終躲躲藏藏的車禍傷者,一個刻在王響腦海中20年的背影,一個他此生亟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要談《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並不容易,這個穿越十八年的愛情故事,雖然俗套,卻充滿老派的浪漫。藤井道人喜愛台灣電影,他的爺爺也曾在台南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許因為如此,《青春18x2》除了日系氛圍,還總透出些許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意味。而本片幾處文學/電影的引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繼《小畢的故事》之後 民國72到75年間,描寫台灣社會寫實與農村生活的電影,也如同雨後烏雲消散的天空,明亮的星星就這樣成群燦爛的冒了出來。 侯孝賢的《兒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戀戀風塵》……………… 楊德昌的《光陰的故事》、《青梅竹馬》、《恐怖分子》………………
Thumbnail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看了《那夜我們行向彼方》和《青春18×2 通往有你的旅程》(到底為什麼片名都那麼長啊!),可以滿確定的是我對導演藤井道人的小小看法。
Thumbnail
一部復古溫馨的年代劇,從寧陽開往哈城的蒸汽火車,承載的是一車的人生百態,熙攘的人群見證了從蒸汽車到電力車,再到動車高鐵,以及改革的經濟發展。其中白敬亭與丁勇岱的師徒之情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患難相惜,跟著爺倆一起打擊犯罪,扶助人民,參與大院的熱鬧,日常互懟更是逗得我合不攏嘴。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人很容易興起對「美好的從前」的懷念,幾乎有文字歷史記載以來,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曾如此感歎。   我相信不管任何人,總會有一些過往的影像,包含著一些情緒、某種特定氛圍,會在記憶中留存,侯孝賢導演把這種懷想,稱為『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平成大叔的最後一戰】 惆悵異常的鬼故事,緬懷的是一個靈魂的殞落,是平成大叔時代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努力活到六十歲,領年金過活。」 我很好奇,高野和明睽違十一年的作品《平交道的幽靈》,為什麼選擇帶我們回到三十年前的日本東京,穿越到社會血氣方剛的平成時代,給出一股懷舊又感傷的氛圍呢? #
Thumbnail
東北的爽快鄉音,舊時鋼鐵廠的故事背景,三個不討喜的大叔主角,一開始這部劇確實很難啃,時空背景和現在的台灣相差甚遠,步調緩慢,以至於一集也才一個多小時,卻可以看好幾天。 一起套牌計程車車禍案件,一個始終躲躲藏藏的車禍傷者,一個刻在王響腦海中20年的背影,一個他此生亟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要談《青春18x2通往有你的旅程》並不容易,這個穿越十八年的愛情故事,雖然俗套,卻充滿老派的浪漫。藤井道人喜愛台灣電影,他的爺爺也曾在台南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許因為如此,《青春18x2》除了日系氛圍,還總透出些許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意味。而本片幾處文學/電影的引用,更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2006年小泉德宏執導日本電影 《太陽之歌》是由小泉德宏執導,由YUI、冢本高史主演的愛情電影。 影片改編自香港電影《新不了情》,講述了患有不治之症的少女薰和衝浪男孩孝治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該片於2006年6月17日在日本上映。[1] 中文名太陽之歌 外文名タイヨウのうた 其他譯名午夜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