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兇手》理解了這些病症,才能明白沈雨對於夏木來說有多可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眼看到《誰是兇手》這個名字後,都會很自然地為他加上一個問號吧?

也許會有更多的人,以為這將是一部尋找犯罪嫌疑人的破案劇集。

可是,當你在看過幾集之後,或許會發現劇情中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出現了好多關於精神類疾病的名詞。

raw-image

雖然《誰是兇手》的女主角沈雨,直到第3集的後半部分才姍姍來遲。

可她的出場與劇中的職業,無疑將觀眾引向了精神類疾病這一領域。

而後續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不僅劇中許多角色或多或少都存在精神問題,而且這也成為了沈雨中手中的「利劍」。

或者說「兇手」並不一定是人,而可能是一種病、一種現象呢?

raw-image

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現實中「精神病」這個詞多少都會被「妖魔化」。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無法正視自己或許也患有精神類疾病這種可能性。

更多的人也無法將「精神病」與普通的感冒、發燒劃上等號。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的現實狀況,才讓《誰是兇手》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兇殺案」成為以人為最終兇手的追查事件。

raw-image

創傷後壓力綜合徵(PTSD、創傷後遺症)

這是一種在《誰是兇手》中被作為故事主線的一種精神疾病,他的產生或引發通常是有特定條件的。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普通人一般不會因為經歷過某些創傷事件,導致出現創傷後遺症。

raw-image

患有創傷後遺症的人群,除了自身會遭受這一病症的痛苦之外,最麻煩的地方是這些患者或受害人,很容易轉變成加害者。

像是戰場上開槍殺人的士兵(彈震症),刑場上執行死刑的警察,屠宰場裡屠宰動物的工人等等。

這種被稱為「加害者創傷壓力」的患者,在轉變成加害者之後,對自身所造成的心理創傷更加嚴重。

raw-image

夏木這個角色如果可以充分利用這疾病的設定其實可以在故事情節與表演上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

像是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夏木,在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上,都可以更好地貼合這類疾病患者的特徵。

raw-image

當然,如果想要點評夏木在劇中的演技好壞,也可以通過創傷後遺症的一些顯著特徵作為參考。

創傷後遺症的主要症狀包括:

做惡夢、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感)、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暴躁易怒、過度警覺、肌肉痙攣、失憶和易受驚嚇。

raw-image

人格分裂(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多重人格障礙)

許多人會將人格分裂與精神分裂症搞混,認為這兩者其實是一回事,或是認為這是一種與創傷後遺症伴生的疾病。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患有人格分裂的患者會出現兩個或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分,就像是在一個身體裡住著完全不同的人一樣。

而這種疾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被認為是極其罕見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raw-image

更多的現實情況是,由於太多人對這種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從而導致了不少的誤診。

再加上許多患者因為對精神科醫生的忌諱,或是迷信、信仰等因素的關係,所以才會出現對這種病症的漏報或少報。

最終讓這種疾病變成了只會出現在影視作品的「神秘疾病」,如果他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會像影視作品中那樣正確對待他。

raw-image

所以當沈雨在接受冷小兵與夏木的詢問時,說肖華軍患有人格分裂並伴有暴力傾向時,就有了做假口供的嫌疑。

除非沈雨將人格分裂與精神分裂症兩者給搞混了。

否則她很可能是故意將警方的查案方向引向錯誤的方向。

果然「大BOSS」沈雨的演技與心機是深不可測的呀!

raw-image

暈血症(恐血症、懼血症)

正常情況下的暈血症並不會與其他疾病伴生出現。

這種疾病大多數都是一種天生性疾病,而這種疾病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

一種是天生的,只是怕見到自己的血液。

另外一種是無論任何人或動物的血,都會引發暈血症的發作。

raw-image

在醫學不斷發展的今天,對於暈血症的理解已經有了更高的認知。

這種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所以也有人將其稱之為「癔症」。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知,在暈血症的診斷與治療上開始往精神類學科這一領域靠攏。

raw-image

當患者曾經有過受傷、死亡等其他的恐怖經歷之後,會因此產生壓抑或恐慌等精神上的感覺。

而這種精神感覺會誘發生理上的反應,最直接的後果便是「血管迷走神經」的強烈反應。

所以當暈血症發作時,就會出現前期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後期的心率與血壓又會同時下降。

如此一來便會直接導致大腦出現缺血性症狀,情況嚴重的還會引發休克。

raw-image

這也是為什麼在《誰是兇手》中的夏木,在看到大量的血液或帶有血液的豬肉後,會產生身體上的反應甚至是眩暈。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夏木努力抑制自己不要服用的藥物是什麼,但從他的症狀來看,很有可能服用的是控制內分泌水平的藥物。

另外,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夏木還很有可能會產生抑鬱症的問題,這對他來說將會是一場多重打擊。

raw-image

當我們了解到這些有關於精神類疾病的症狀與機理之後,就能更加理解夏木在很多時候的反應與做法。

同時,也能更深入沈雨的內心活動,以及她在對付冷小兵與夏木時的細枝末節。

raw-image

作為一個知名的精神疾病醫生,沈雨在第一次見到夏木時,就察覺到了他的特別之處。

這將讓沈雨在面對夏木時,處在一個「絕對」的制高點。

而冷小兵對於往事的糾結與悔恨,在之後的劇情發展中,也非常有可能被沈雨加以利用。

raw-image

從沈雨的一些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她所作所為的原因與出發點。

雖然還不好說她的做法是對是錯,但在欣賞一眾演員的精彩表演時,或許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下《誰是兇手》背後的隱喻。

那些現實中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的精神疾病患者,應該得到社會與大眾的平等對待。

而這種平等不該只停留在口頭與行動上,更要從自我的內心去實踐才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晨光暮曲的沙龍
1會員
17內容數
《誰是兇手》由愛奇藝和星光國韻聯合出品的一部懸疑、刑偵、罪案類網絡劇集。 該劇由孫皓執導,趙麗穎、肖央、董子健領銜主演。 該劇於2021年12月5日在愛奇藝迷霧劇場播出。
晨光暮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4
案情越來越有意思了,冷小兵、夏木等人都成了無關緊要的角色。 相比起誰才是「海舟案」真兇,我更想知道沈雨的親生父親真是沈海洋嗎? 這個與幾乎沈雨看過完全相同書籍的胡山泉,將筆者的目光吸引到了「小猴子找爸爸」的故事當中。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河底撈上的骸骨在DNA比對上與沈雨幾乎是100%一致的。
Thumbnail
2021/12/24
案情越來越有意思了,冷小兵、夏木等人都成了無關緊要的角色。 相比起誰才是「海舟案」真兇,我更想知道沈雨的親生父親真是沈海洋嗎? 這個與幾乎沈雨看過完全相同書籍的胡山泉,將筆者的目光吸引到了「小猴子找爸爸」的故事當中。 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河底撈上的骸骨在DNA比對上與沈雨幾乎是100%一致的。
Thumbnail
2021/12/17
原以為外表文靜的沈雨,只會在腦細胞質量上「碾壓」冷小兵、夏木等人。 沒想到這個從小便有「神童」稱號的、多才多藝的沈雨,還是一個行動力極強的主。 當她察覺到夏木與冷小兵對自己產生懷疑後,便開始了一場為自己父親脫罪的縝密計劃。
Thumbnail
2021/12/17
原以為外表文靜的沈雨,只會在腦細胞質量上「碾壓」冷小兵、夏木等人。 沒想到這個從小便有「神童」稱號的、多才多藝的沈雨,還是一個行動力極強的主。 當她察覺到夏木與冷小兵對自己產生懷疑後,便開始了一場為自己父親脫罪的縝密計劃。
Thumbnail
2021/12/12
由趙麗穎飾演的沈雨有著太多的秘密,也有著太多的「不合理」。 從她的父親沈海洋失蹤之後,她的人生經歷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謎團。 比如說: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是如何獨自一個人生活的呢? 關於這一點,目前從劇中我們還無法得到一個較為明確與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2021/12/12
由趙麗穎飾演的沈雨有著太多的秘密,也有著太多的「不合理」。 從她的父親沈海洋失蹤之後,她的人生經歷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謎團。 比如說: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是如何獨自一個人生活的呢? 關於這一點,目前從劇中我們還無法得到一個較為明確與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近期上架 Netflix 的漫改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由朴寶英領銜主演,聚焦精神疾病這項主題,細膩且治癒地講述了一段段康復的故事,甚至以宏觀的角度闡述:疾病帶來的衝擊,何以經常不僅止於情緒,更會威脅到一個人的生存。 當然,參照診斷手冊,精神疾病高達數百種,光靠一部影集本就不可能盡數介紹
Thumbnail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Thumbnail
改編日本知名小說的《模仿犯》在上線前就得到很多關注和討論。導演和編劇團隊很有企圖心,除了懸疑驚悚,也在乎社會層面的表達,不願意流為形式的警匪追兇。然而實際看完劇後,卻感覺改編後的劇情,無論是社會問題的討論、人物的刻畫,還是推理線索的鋪陳,都不是那麼完整...
Thumbnail
懸疑氣氛極之出色,但可惜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懸疑氣氛極之出色,但可惜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眼看到《誰是兇手》這個名字後,都會很自然地為他加上一個問號吧? 也許會有更多的人,以為這將是一部尋找犯罪嫌疑人的破案劇集。 可是,當你在看過幾集之後,或許會發現劇情中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出現了好多關於精神類疾病的名詞。
Thumbnail
我想,大多數人在第一眼看到《誰是兇手》這個名字後,都會很自然地為他加上一個問號吧? 也許會有更多的人,以為這將是一部尋找犯罪嫌疑人的破案劇集。 可是,當你在看過幾集之後,或許會發現劇情中有個顯著的特點。 那就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出現了好多關於精神類疾病的名詞。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或許,《共犯》打從一開始便無「推理」的意圖,反而是藉由這樣的包裝,讓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霸凌行為,其實能讓一個人看似不明不白地死去,殊不知,兇手其實就是每一個冷眼旁觀的平凡人,而我們身處的社會,其實一直都處在「共犯結構」之中,只是因為我們也恐懼,所以漠視。
Thumbnail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2020走紅的韓劇之一,它用童話般瑰麗浪漫的愛情故事包裝了精神疾患者與其家屬,是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原初的psyche並非指精神疾病,而代表了靈魂、是受盡折磨的美麗心靈,也許在劇中也寓意了,這些得到在醫療診斷上異常標籤的人們,只是一群受苦的美麗靈魂。
Thumbnail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2020走紅的韓劇之一,它用童話般瑰麗浪漫的愛情故事包裝了精神疾患者與其家屬,是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原初的psyche並非指精神疾病,而代表了靈魂、是受盡折磨的美麗心靈,也許在劇中也寓意了,這些得到在醫療診斷上異常標籤的人們,只是一群受苦的美麗靈魂。
Thumbnail
梳理基於生理及社會性別差異而造成引發 PTSD 的兩性區別後,再回過來看《香水》這部德國影集,我們便能發現《香水》中的人物設定在性別及創傷的關聯性上進行了顛覆。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香水》中的主要角色幾乎都帶著來自童年的創傷經驗,而他們成年後的行為也顯示了創傷情境的固著⋯⋯
Thumbnail
梳理基於生理及社會性別差異而造成引發 PTSD 的兩性區別後,再回過來看《香水》這部德國影集,我們便能發現《香水》中的人物設定在性別及創傷的關聯性上進行了顛覆。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發現《香水》中的主要角色幾乎都帶著來自童年的創傷經驗,而他們成年後的行為也顯示了創傷情境的固著⋯⋯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必看之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繼《沒關係,是愛情啊》、《Kill Me Heal Me》後, 又一部以精神病為主題的韓劇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以黑色童話開場,故事內容由 反社會人格者、自閉症患者與精神照護者圍繞著,演繹情緒勒索等難題。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必看之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繼《沒關係,是愛情啊》、《Kill Me Heal Me》後, 又一部以精神病為主題的韓劇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以黑色童話開場,故事內容由 反社會人格者、自閉症患者與精神照護者圍繞著,演繹情緒勒索等難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