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Buddha 最著名的經典之一
是觀音信仰的精華 如果以文學來讀 也是簡短優美的文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渡ㄧ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亦空 空不亦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說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ㄧ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説咒曰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64內容數
Muse Gard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導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現前,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離一切相,即生滅而無生滅,心無生滅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所誦持的經典,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幫助。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透過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前言:  從〈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至〈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佛陀揭示般若妙理,亡分別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導讀:【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來現前,諸法如義,如其本然真如法性,法性無生,凝然常住空寂,於是清淨心中,離一切相,即生滅而無生滅,心無生滅
Thumbnail
※經文: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經文導讀:   【聞說是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空寂如如之心,聞如是之法,如來無說無示,聞者無取無得。   【深解義趣】: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不有,無相可得
Thumbnail
《金剛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導讀講到「隨說是經」,提到了「三輪體空說般若」。什麼意思?茲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自見自性三身佛」,以及《金剛經》佛陀的教示,整理如下:   若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則是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自見自性三身佛。自性如來善付囑,轉相開示,傳佛心印,隨說是經,「無
Thumbnail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經文導讀: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不執有法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作有佛果可取之念想,心不取相,不著有無,離卻二邊,於念而無念,則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多人日常早晚課所誦持的經典,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幫助。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透過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