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在他人痛苦之上的_________

2021/12/1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邪惡,且不應該被漠視。
有感而發,當我看見這個現象,我做的第一件事,是透過私訊把我的想法和立場傳達告知給發文的媒體;奈何截止目前為止,仍然未能取得任何回應。

願將此文獻給受傷的你,
我知道,一時半刻好不起來的;
被看見就能被療癒,
總會有的,總會來的。
事緣日前香港傳媒立場新聞一篇引起不少迴響的報導在我的社交媒體牆上廣受其他友人分享轉載,大讚立場新聞。我屢屢滑過看見這篇報導的推薦,卻有種說不上來的厭惡和不舒服,卻說不上來為什麼。直至昨夜再次滑到這篇報導,我終於點開仔細閱讀,試圖找出令我感到不適的原因。
事先聲明:這不是一篇譴責謾罵而寫的文章,我們的世界已經夠搖晃動盪了,我們不需要更多的互相指控和廝殺;我們需要看見傷口,釐清傷害的源頭,擁抱彼此,僅此而已。
看過報導內容,無論是影片或是採訪手記,都非常正面的探討女性對自我的身體認知、社會長久以來對性器的污名與嘲諷等等。
明明是身體的一部分,世人卻視「陰部」二字如低俗、污穢的粗口。 — Amanda,倒模陰部、正視自我 — 我與那「不能說」的身體部位見面
而讓我覺得不舒服的原因,跟報導本身無關,而是立場新聞在社交媒體上所製作的那張圖。
圖片來源:畫面擷取自立場新聞instagram
邵音音?
立場新聞的記者Amanda如此溫柔細膩的為陰部正名,但立場新聞卻用一張圖來凸顯我們的社會是如此迫切的需要被教育。
不管今天探討的課題為何,不管他的意識形態如何,立場新聞一邊講述陰部如何被社會噤聲被避而不談,顯然知道社會文明尚有偌大進步空間;另一邊卻毫無顧慮的將一位女藝人的姓名和陰部做直接連結,稍嫌失妥。

摧殘後的璀璨

邵音音,這個名字似乎永遠跟「三級片」脫離不了干係,她的生命故事充滿驚濤駭浪,「國民黨」、「船」、「脫星」、「整容」、「離婚」、「官司」.....數之不盡命運的變數及捉弄,因委身聚光燈之下太多不由己,經媒體渲染報導,許多或許她從未說過的成了描繪她的娛樂頭條,太多不是她本意的成了別人嘲諷她的道理。
從影超過半個世紀的邵音音,從甜美俏佳人在螢光幕前被鎂光燈摧殘至滿頭銀髮,而她的堅毅始終如一,始終和生命的變數抗衡,甚至和多舛的命運共生共存。步入中年,邵音音憑藉真誠精湛的演技兩度奪下香港金像獎,更憑藉許多獨立製作問鼎世界各地影后。年過半百的邵音音似乎沒有跟世界脫節,拍電影期間她的專注與投入絲毫不輸給努力維持身材樣貌的年輕女演員,自知已非閉月羞花芳華正茂的年紀,其他女演員在維持體態和美貌上努力,她則是在表演上精進自己。
邵音音有臉書、有instagram,都是她靠著向年輕人討教和自學回來的。她從來不在拍攝片場攪擾其他演員,都是靠著沒拍戲的空檔,請周遭的年輕人教她。有別於一般長輩的健忘,邵音音自知如果忘記還得再詢問再麻煩別人,於是她千方百計牢記,就算真的記不住,那也得自己嘗試摸索,按圖索驥找回軌跡。
不管是拍戲還是打牌,她堅持不遲到不早退,只要答允了別人拍戲的檔期,無論如何都一定設法以最佳狀態現身完成,從未給自己任何藉口。一次她人在台灣,原本排定在香港拍攝電影的檔期因故必須提前數日進行,邵音音的機票又無法變更,而且香港拍攝當天在台北還有一場已約好的採訪。眼下無論如何都必須做出取捨,而她最終仍然兩邊都沒有失信,朝台夕港,時間啱啱好。
這樣一位敬業樂業的女藝人,實在令人想不透,為何媒體總是將負面詞彙加諸在她的身上,如同在她雙腳綁上千斤重石將她丟如輿論大海沈淪般責難。她為人和善,交由廣闊也不與人結怨,就算明知別人佔盡便宜,利用她消遣她,她仍顧及對方顏面自尊不戳破不說穿,永遠留條路給別人方便;但嘲笑和羞辱在她生命裡從沒缺席間斷過,在她脫下外衣拍電影之前,或是那些獎項加冕之後都一樣。整個社會對她的責難和凌辱,彷彿拍過三級片比殺人全家更罪不可赦一樣。無論她做什麼說什麼,一句「三級女星」足以蓋過一切所有。殺人全家了不起判處死刑終身監禁,拍過三級片的邵音音,卻因此連帶家人、朋友子女都一同受難,這是她一輩子的痛。
邵音音似乎早已看透世態炎涼,人生百態。面對驚濤駭浪她都處之泰然,氣定神閒。那是表象。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知道總是武裝包裝自己的剛毅軀殼底下,受傷的心是如何承載這些嘲諷和罵名。
有一回,一名媒體人撰寫了一篇有關她的往事,留言處無不是稱讚她為人的肯定,有人轉發這些留言給她,她卻連忙拒絕,終將吐出一句:「不要不要,我怕被別人罵。我不想看到那些,不用不用,謝謝你。」
她對電影表演的熱衷不難從她的電影作品裡看到,近年常演出男女主角的媽媽或是婆婆;只要參與電影的演出,她就百分之兩百的全神貫注。文筆細膩的邵音音趁拍攝空檔記錄拍攝過程點點滴滴,電影宣傳上映之時,她便自製圖文發表於社交媒體,為電影宣傳之餘,也為觀眾補足攝影期間趣事等螢光幕前看不見的花絮。很多人以為她出道的早成名得早,老來眷戀鎂光燈才不惜繼續拍電影,實際上,看著她在拍攝現場的認真和專業敬業,你會知道,其實現在的她更像是剛出道十幾二十歲的新晉演員,積極把握機會,努力堅持完美。

自嘲不代表你可以

邵音音藉著「低俗喜劇」扮演真實世界的自己,片裡許多玩笑梗不斷的自嘲搞笑,甚至重提《官人我要》和過往軼事,電影大膽的玩笑,誇張的劇情引觀眾哄堂大笑。但似乎從來沒有人真的關心過從事笑口常開愛認真搞笑的邵音音笑容底下的傷口如今還好嗎。
有一回邵音音和苗可秀隨著獨立製作的導演雲翔到台灣宣傳電影,清早就起床做運動整裝準備的邵音音打開報紙一看,驚見台灣媒體因苗可秀抵台宣傳,再度挖出苗可秀昔日與李小龍的緋聞大做文章,邵音音馬上請工作人員協調把報紙藏起,千叮萬囑工作人員,絕對不能讓苗可秀看到報紙上的報導。交代完畢,邵音音雙手緊握工作人員雙手:「多謝曬你呀,金多謝!歹勢!謝謝!幸好有你!」
也許你會問:不就是重提往事,苗可秀早已見慣不慣,這點小事何須大費周章?這就是邵音音的溫柔與善良。她從那個年代走來,自然知道這件事對苗可秀而言,已非新鮮事。但一而再再而三發生的齟齬,難道會因為不斷連續的發生而變得不痛不癢嗎?難道不合理的事件因為一而再的發生,就應當視為常態扭曲得將歪理奉為真理嗎?
現今社會彷彿真的如此:明明荒之大謬最終卻奉如圭臬。

你的名字,我的器官

NO。No matter what and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NO !
無論那個器官多麼的難以啟齒或是習以為常,無論多麼芬芳優雅與否,不。請把姓名還給姓名的主人,請把器官的名稱還給器官本身。陰道、陰部、下面、那個、這個、那邊、這邊:都無所謂,但沒有人應該或被允許拿別人的姓名來稱呼自己或是別人的器官。如若稱呼的器官屬於你,請器官的主人為器官正名;如若器官屬他人所有,請讓他的主人為自己的器官決定他的稱呼。
就算是罪該致死應當千刀萬剮的十惡不赦之人的姓名,也只能用來稱呼他本人而不該用來稱喚其他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性器官。
我不樂於嚴詞批判立場新聞的舉措失妥,因為我願意相信立場新聞並非懷著惡意恥笑邵音音;我亦毋須再贅詞撰述這行為有多不合理或不妥當,因為它確確鑿鑿的有所失當。只需要對調身份,你是否樂意讓立場新聞在描繪性器官的時候,把你的名字放在描述性器官的詞組,答案即水落石出。
也毋須辯解此舉是因為邵音音飾演過什麼電影,或者她名字的諧音如何又如何;不妥當,就是不妥當。與其爭執到戾橫折曲,我認為我們更應該探討的是:我們何以會做出如此不當的行為而未察覺此舉失當?是什麼樣的脈絡導致我們錯而不自覺,甚至不覺得有錯?
我想,這才是話題要探討的開端。
作為專業的傳媒,個人淺見:立場新聞應藉此機會好好反思,真誠的向邵音音女士道歉,藉此寶貴機會為社會為讀者做一次教育示範,這樣過錯才不會只是個錯。
燈下黑
燈下黑
我的黑不過黑,你的燈使我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