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著電視劇的熱播與討論,【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搬上了劇場的舞台。好奇編劇會如何濃縮精華的部分,以及聽說觀眾可以跟著投票決定最後的結尾,於是想親自體驗參與感。
本文不討論劇情延伸的議題,單純依照觀看的感覺與大家分享。
以下是故事工廠釋出的片段,而文章部分可能會有劇透的部分。
在開演之前,主辦單位會請大家連結LINE BOT,並先回答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能夠引導觀眾快速進入劇情並產生連結,而開始思考自己對這幾個狀況的看法。
─ 看過電視版的【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版嗎?
─ 支持死刑嗎?
─ 是否贊成殺人者因為在犯案當下精神疾病發作,而有可能減刑或是無罪?
本場舞台劇有2個讓觀眾參與的問題,而這2個投票會影響整個劇情的發展。
讓觀眾參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是否應該執行死刑?
本場舞台上請了真正的法官和演員一同參與,也開放現場觀眾提問。我記得當天的提問中,有人詢問法官是如何判斷犯人思覺失調或是精神疾病是否為真,法官針對問題給了相對應的回答。這個互動環節讓人覺得自己有實際加入這個劇情,而不是只有單向觀看。唯一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當天2、3樓並沒有準備麥克風讓觀眾提問,所以提問的人只能靠自己的音量大聲說出他的問題。
本場觀眾回答「是」的人多於「否」,因此決定行刑。行刑的當下「砰!砰!砰!」每一下槍聲彷彿讓空氣瞬間凝結,聲聲打進我的心裡,每一聲都讓人感覺特別糾結,當下的情緒也瞬間感到沉重。
讓觀眾參與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你覺得是否應該立刻停止直播?
當時社工師正在安撫情緒不穩的應思聰,無意間透過電視發現社工師不斷有和警察聯繫,因此情緒更加激動。這邊是讓大家決定你是否會覺得題材很轟動而繼續觀看,這場大家選擇了停止繼續觀看。看到電視停止直播的應思聰,情緒漸漸平穩了下來。
但在散場的時候,聽到許多人表示如果是平常一定還是會看下去的,只是想看看劇情怎麼發展,加上喬安的台詞,讓人覺得好像非選「停止觀看」不可。
整齣舞台劇中,劇情的編排十分精彩,並且有幾個地方特別讓我熱淚盈眶
媽媽與大芝的互動
「媽媽沒本事,只存到這樣,以後你要自己想辦法」
「大不了我和你哥去陪你爸,你一定要重新開始」
媽媽讓大芝改完名字以後,講出來的這些話讓人感到鼻酸不已,他是需要經過多大的煎熬,經過內心多少掙扎,才能講出這些話。
兩個演員的感染力十足,講出台詞的語氣立刻就能讓人陷入那個情景,很揪心很難過,尤其是大芝從後方抱住媽媽的舉動,讓人可以感受到彼此的不捨。
宋喬平與應思聰的互動
「如果你把每個社會事件的責任都攬在身上,宋喬平你不累嗎?」這是社工師宋喬平的老公,精神科醫生對她講過的一段話。宋喬平總是希望對每個個案負責,對待每個人都希望以同理心對待。
在他和應思聰對峙時刻,雖然在停止直播後應思聰有相對緩和,但真正卸下武裝的是宋喬平講出了「我也很想念我的媽媽........」,那瞬間彷彿突破了應思聰的心房,從原本的激烈揮刀漸漸轉換成平穩。
這一幕除了讓我感受到演員情緒上的轉折,也能感受到有一方認真且真心在為另一方著想。
看完演出可以感受到故事工廠的用心,節目單裡面也整理了近期的相關新聞事件和採訪相關單位,以及劇組和演員是如何為這齣舞台劇進行的努力。但有幾個地方可以加強。
精神科醫生的意見
從一開始的劇情,律師就希望新聞媒體可以製作專題,讓大眾理解思覺失調者。而會影響實際判決的,大多都是鑑定醫生的證明。雖然明白戲劇大多闡述是和媒體輿論以及大眾觀點比較相關,但既然特別邀請了法律以及醫療相關的人員到場,而專業人士的回答大多都圍繞著精神科醫生的判斷,劇情的內容是不是也可以增加一點這樣的觀點。
應思悅的重要性
作為應思聰的姊姊以及李大芝的房東,這個角色是很重要的,他是除了律師以外和雙方都有關係的連結。不管是在法院外為了捍衛弟弟的吶喊,以及為了家人般的大芝和弟弟而和未婚夫的爭執,在我心中的份量都是很重的。但或許是舞台劇的時間配置,應思悅的情緒一直無法清楚傳遞到我的心中。
舞台劇的最後台詞是
「不管是什麼人,好人、壞人、有錢人、窮人,我們都看著同一片星空,看得到黑暗,也看得到希望。」
希望看完這齣戲,你也能帶著這句話以及這份感動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