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為何冬至要吃這些食物,又有何講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冬至,又稱亞歲、冬節、短至,是中國24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最漫長的一天。從這天開始,白天會逐漸增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將開始回暖。每年的冬至的日期並沒有一定,但幾乎落在12月21到23日之間,是陰氣最重即將升陽的日子。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後漢書》曾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事,擇吉辰而後省事。”這天漢代官員也會因為冬至而放假一天。《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表明了古人對冬至的重視。

今天是冬至,許多人一早就感受到了溫暖的氣息,不是因為天氣而是因為食物。一早起床,家裡準備了湯圓、水餃、羊肉湯,吃在嘴裡,暖在心裡。中國人是注重吃的民族,所謂“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在在表現我們對吃的重視。那麼為何冬至要吃這些食物,又有何講究?

我們先來看湯圓。每年冬至,電視上各種廣告,賣場上主打的莫過於湯圓。大的、小的、甜的、鹹的、有包饀的、沒包饀的,還有各種不同的口味。湯圓在臺灣是最具象徵性的食物。

raw-image

湯圓又稱"湯糰"或"浮元子",起源於宋朝,當時的明州(現在浙江寧波)一帶,是古代人民對幸福生活的一種期盼和嚮往。

由於華人重視團圓,所以冬至吃湯圓有象徵團圓、圓滿的意思,而紅湯圓代表金,白湯圓代表銀,吃湯圓要成雙成對,不要落單。

傳說古代冬至時,家家戶戶都山珍海味、歡騰慶祝,但有戶窮人家的媳婦卻沒錢買好吃的,於是靈機一動將家中的米磨成粉,搓成一顆顆小圓球,再加入一些菜當佐料,煮成湯圓孝敬公婆。

公婆覺得十分美味,逢人便稱讚媳婦的巧手,此後一些當地的媳婦為了討公婆的歡心,也學著在冬至這天爭相做湯圓給公婆吃,於是便傳出去也一代代流傳下來。雖然只是個故事,卻可以看見中國人以孝為本的傳統。

其次是水餃。臺灣比較少吃水餃,但在中國北方則以水餃為主食,認為水餃是冬至不可或缺的食物。有句諺語說道:"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足以見到水餃在冬至所占的地位。

raw-image

據說吃水餃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東漢時期,張仲景辭官返鄉,當時正值冬天,他看到許多鄉親饑寒交迫,連耳朵都凍爛了。於是他讓隨從們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將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中藥材一起放在鍋裡熬煮。他將羊肉和藥物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了像耳朵一樣的“嬌耳"。

張仲景將這些藥材和食材煮熟之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個“嬌耳”,和一大碗肉湯。許多人在吃了喝了這碗"嬌耳湯"後感到全身溫暖,耳朵發熱,原本凍爛的耳朵都好了起來。後人也學著“嬌耳”的樣子用麵皮將食物包在其中,就成了今天的“餃子"。

由於當時正好時逢冬至,所以冬至吃餃子也沿續至今,為的是紀念“醫聖”的恩情,也是中國人重情重義的表現。

至於喝肉湯則是源於中國北方。一些地方冬季喝肉湯驅寒,尤其是陝西等西北地方。中原喝湯的習慣則是源於唐朝,東都洛陽城的習俗傳到了長安一代。

raw-image

到了明清,皇帝在冬至時會例行舉行祭天大典,也就是“冬至郊天”,儀式非常隆重。在民間,人們則為了養生和驅寒,無論貧富都會吃肉、喝肉湯,甚至以肉饋贈親友。由於在這天家家戶戶都吃得特別豐盛,也形成了大人小孩都期盼冬至的到來。

由於羊肉是溫熱的補品,特別適合冬天食用,還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鈣、鐵等營養,具有祛寒保暖、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也就自然選擇更好的食補。至於羊肉湯要怎麼吃?中醫師建議,不妨和當歸、紅棗一起燉煮,簡單又補氣。

冬至,仿佛讓人看見黎明前的黑暗,雖然漫長的等待卻終有光明的到來。最黑暗的時刻,也是最光明的時刻,路再長也會有終點,夜再長也會有盡頭。我喜歡“否極泰來"這個詞,每每在低谷時為自己帶來盼望,冬至就給人這樣美好的期待。今天,讓我們不但好好補補自己的身體,也讓心靈預備好迎接幸福的到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 遙的沙龍
24會員
72內容數
青少年是個令父母頭痛的階段,卻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重要時期。在孩子成長之前,父母也必須成長,唯有父母們做好準備,才能夠幫助我們愛的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蕭 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5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你能面對多少人,未來就有多大的成就。"當我們能在眾人面前透過演講和教學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遞知識,讓人認同,就能影響更多的人,甚至成為KOL(關鍵意見領袖)。 但要鼓起勇氣上台演講或教學就很不容易了,還要能講到讓聽眾如沐春風、意猶未盡就更困難了。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更好地幫助
Thumbnail
2023/09/15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你能面對多少人,未來就有多大的成就。"當我們能在眾人面前透過演講和教學表達自己的想法,傳遞知識,讓人認同,就能影響更多的人,甚至成為KOL(關鍵意見領袖)。 但要鼓起勇氣上台演講或教學就很不容易了,還要能講到讓聽眾如沐春風、意猶未盡就更困難了。有沒有什麼好方法,能更好地幫助
Thumbnail
2023/09/05
在《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中,不但告訴你如何斜槓將自己的專長或愛好打造成自己的個人品牌,還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變現,創立自己的一人公司,建構個人品牌,進而創造多元的被動的收入,擁有自己的事業。 再多的夢想不如立即的行動,想想你要發展的核心領域,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願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3/09/05
在《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中,不但告訴你如何斜槓將自己的專長或愛好打造成自己的個人品牌,還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變現,創立自己的一人公司,建構個人品牌,進而創造多元的被動的收入,擁有自己的事業。 再多的夢想不如立即的行動,想想你要發展的核心領域,現在就開始行動吧!願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Thumbnail
2023/03/15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2023/03/15
結婚後的牽手,好比左手牽右手,早已失去新鮮感。更糟的是,現在連左手都不想牽右手... 前幾天和閨蜜碰面,只見她臉色紅潤,整個人美滋滋的,還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又戀愛了。 "不是吧!你都結婚二十年,小孩也不小了,怎麼真想不開要抛夫棄子?"我詫異地問她。 前陣子閨蜜面帶愁容地向我抱怨著,說她和老公的感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氣之一,不僅標誌著一年中最短的白晝,也是重要的祭祀時刻。文章探討了冬至的起源、傳統習俗如吃湯圓與祭祀祖先,還介紹了相關的禁忌。透過瞭解冬至,不僅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深度,也能更好地遵循傳統,與家人一同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Thumbnail
冬至是中國傳統節氣之一,不僅標誌著一年中最短的白晝,也是重要的祭祀時刻。文章探討了冬至的起源、傳統習俗如吃湯圓與祭祀祖先,還介紹了相關的禁忌。透過瞭解冬至,不僅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深度,也能更好地遵循傳統,與家人一同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現今的新年習俗幾乎都能從宋朝找到源頭, 像是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元旦燒香、 貼春聯、放鞭炮、初二回娘家、十五元宵等, 都能和宋朝遙相呼應。 ●宋朝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朝代,這個朝代商業發達,文化繁榮,皇帝有人味兒,大臣有風骨,市井小民的小日子和其他朝代相比,都要舒服得多。在相對寬鬆的政治制
Thumbnail
什麼是清明 二十四節氣中,暨是節數又是中國民俗節日的就只有清明和冬至。有不少人常會問,為什麼清明節好像老是在4月5日,其實這不盡是這天,而是通會介乎在4月4日至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是根據太陽到達黃道15°的時候就定為清明,而2008年開始後的20年中,舉凡逢閏年以及翌年的清明均為4月4日。 `
Thumbnail
什麼是清明 二十四節氣中,暨是節數又是中國民俗節日的就只有清明和冬至。有不少人常會問,為什麼清明節好像老是在4月5日,其實這不盡是這天,而是通會介乎在4月4日至4月6日這三個日子中,是根據太陽到達黃道15°的時候就定為清明,而2008年開始後的20年中,舉凡逢閏年以及翌年的清明均為4月4日。 `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冬至,又稱亞歲、冬節、短至,是中國24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最漫長的一天。從這天開始,白天會逐漸增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將開始回暖。每年的冬至的日期並沒有一定,但幾乎落在12月21到23日之間,是陰氣最重即將升陽的日子。
Thumbnail
冬至,又稱亞歲、冬節、短至,是中國24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最漫長的一天。從這天開始,白天會逐漸增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將開始回暖。每年的冬至的日期並沒有一定,但幾乎落在12月21到23日之間,是陰氣最重即將升陽的日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