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輯✨三百年的台灣新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除夕當天會殺黑鴨來拜神,並且在紙糊的老虎裡面塞鴨血,在門口燒掉以後代表壤除不祥。
『除夕前數日,以各種生菜沸水泡甕中,以供新歲祭祀之用;餘則待發變後食之,名曰來年菜。除夕殺黑鴨以祭神,謂其壓除一歲凶事;為紙虎,口內實以鴨血或豬血、生肉於門外燒之,以禳除不祥。』

三百年前的元旦

初一時,人們會準備紅白的米糕來祭拜,並且在「四、五鼓」,也就是半夜一點到五點時,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子。
所以今年初一的半夜一點,知道要做什麼了嗎?

三百年前的元宵

看花燈是一定要的,熱鬧的燈市會持續大約兩個禮拜。⠀⠀⠀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神奇的傳說:「如果十五歲之前的少女,偷折別人的盆摘被罵了,就代表今年會有婚姻;平民如果損毀了別人家的圍牆、偷竊雞欄,就會『一年大利』」。
(請勿在現代模仿,後果恕不負責。)

三百年前的端午

端午節時,臺灣人不只會送親友粽子,還會送西瓜。可以說是非常臺灣的禮物。
並且當時過端午節,並不是只過「端午那一天」。從三月結束那天、四月的朔望、五月初一~初五,各寺廟及海岸各船都會敲鑼打鼓,叫做「龍船鼓」,據說可以帶來好運興旺。
也就是三百年前的台灣人在端午之前,起碼會聽到各個寺廟的敲鑼打鼓七次。給三百年前的臺灣人Respect。

三百年前的七夕

除了我們過去時常介紹,保佑婦女手藝與孩童的「七娘媽生」。三百年前的臺灣人過七夕時,還有叫「結緣」的習俗。這個習俗來自閩南一帶的「分豆結緣」,例如福州一帶,會在七夕時分享蠶豆。
但臺灣習慣將糖拌炒黃豆,並且和芋頭、龍眼等等當季水果一起分送給親友。可以說是一種因地制宜了。

三百年前的中元節

如今中元節究竟什麼水果可以拜、什麼水果不能拜,還是眾說紛紜。然而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拜的是:「餅餌(餅類食物)、香櫞(佛手柑的親戚)、柚子、蕉果、黃梨、鮮姜」(似乎都是黃色的水果),還要「堆盤高二、三尺」。
不同於如今一堆的鬼月禁忌,當時的中元節簡直就是同樂會,到處都是賭局,在中元節結束後,還會請人來演戲,人鬼一起開趴。

三百年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屬於文人雅士的節日,文人們會把筆、墨、硯台、香囊等文具擺設成小市集。
然而即使是文人雅士,還是改不了賭徒的習性,於是他們的攤位旁會放置骰子,贏了可以帶走墨寶,輸了要賠錢。

三百年前的重陽節

中國習俗在清明節時會放風箏,而臺灣人則習慣在重陽節放風箏。
除此之外,如果有應考的學生,則會在隔天用狗頭祭拜大魁星君,並且考生們一起分食狗肉,祈求好運。
(請勿…模仿…狗勾…那麼…可愛……QQ)
我們參考了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從1722年開始,他就陸陸續續記錄了不少臺灣當時的風俗民情,可以說是留下了不少羅漢腳時代的颯爽風景。
《臺海使槎錄》的歲時介紹,也差不多在這裡告一段落了,重陽節之後就可以等待除夕的到來,再來過這一年前的豐富盛典。
臺灣服飾誌,再次祝大家新的一年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4會員
77內容數
台灣歷代服飾誌與繪師合作,重現各年代的官員、名人、士農工商服飾,搭配細部分解與介紹。   我們會在初期每個年代各發布四到八張,結束後再逐漸依年代資料不同增加補充,期望能讓大家在找尋資料時更為方便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灣服飾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960-70年代,台灣有一波「奇裝異服」的取締,像是「長髮」、「蓄鬍」、「露背裝」、「喇叭褲」與「男穿女裝」等等,都很容易在街頭被警察盯上,其中針對長髮男子的取締尤其嚴苛,但留長髮為什麼要特別取締?這就要說回那時候的國際情勢了。
在這次新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中,我們介紹了四十四件,從荷西時期到日治時期的穿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書中節選十多件每個年代的代表服裝,希望大家可以在看完之後對以前的台灣服裝有更多的印象。
以前在粉專發布的〈日治晚期:女子高校水手服〉,這次書籍的版本裡,我們將戰爭時期的水手服褲裝改為裙裝,增加日治時期女子西式制服的發展與演變;並在書中另設一章,介紹戰時的「決戰服」,說說燈籠褲與台灣女學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耗時一年集結成冊!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鄭成功平常上班要穿龍袍嗎?日治時代的台灣女性會穿和服嗎?傳統客家女性的禮服也有南北之分?支那風情的長衫原來就是旗袍?台灣中學生也愛帥氣的立領校服和俏麗的水手服?
一九四九年的三月中,師範學院(今台師大)與臺大學生因腳踏車違規雙載,遭到警察取締與毆打,引發了全臺學生串連的抗議運動......四月六號時,配槍的士兵進入臺大校園與師範學院拘捕學生,許多學生與教職員受到處分與判刑。這件事和「制服」,有什麼關係呢?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1960-70年代,台灣有一波「奇裝異服」的取締,像是「長髮」、「蓄鬍」、「露背裝」、「喇叭褲」與「男穿女裝」等等,都很容易在街頭被警察盯上,其中針對長髮男子的取締尤其嚴苛,但留長髮為什麼要特別取締?這就要說回那時候的國際情勢了。
在這次新書《福爾摩沙時尚圖鑑》中,我們介紹了四十四件,從荷西時期到日治時期的穿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書中節選十多件每個年代的代表服裝,希望大家可以在看完之後對以前的台灣服裝有更多的印象。
以前在粉專發布的〈日治晚期:女子高校水手服〉,這次書籍的版本裡,我們將戰爭時期的水手服褲裝改為裙裝,增加日治時期女子西式制服的發展與演變;並在書中另設一章,介紹戰時的「決戰服」,說說燈籠褲與台灣女學生的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耗時一年集結成冊!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鄭成功平常上班要穿龍袍嗎?日治時代的台灣女性會穿和服嗎?傳統客家女性的禮服也有南北之分?支那風情的長衫原來就是旗袍?台灣中學生也愛帥氣的立領校服和俏麗的水手服?
一九四九年的三月中,師範學院(今台師大)與臺大學生因腳踏車違規雙載,遭到警察取締與毆打,引發了全臺學生串連的抗議運動......四月六號時,配槍的士兵進入臺大校園與師範學院拘捕學生,許多學生與教職員受到處分與判刑。這件事和「制服」,有什麼關係呢?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星辰鯊鯊之舞 🦈 🌌✨在宇宙的深淵中,一隻鯊鯊孤獨游弋,凝視星辰,也被星辰凝視。牠沒有同伴,唯有混沌與寂靜為伴。牠不懼孤寂,因為牠明白——唯有擁抱內心的混沌,才能誕生跳舞的星辰。
Thumbnail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過年這個時候吧! 不只可放假,還能領年終!
Thumbnail
職場霸凌生存指南:剖析10大常見職場霸凌奧步,提供因應策略與反制方法,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化被動為主動,捍衛專業與尊嚴。另有職場生存全攻略、職場雙贏攻略、職場驅鬼指南等專題,以及食馬者篇、伯樂相馬篇等實踐篇章,助你破解職場困境,創造雙贏局面。
Thumbnail
✨12月米莎芳香身心靈療癒課程表✨ 又來到今年最後一個月了,想準備耶誕禮物的朋友們,別錯過本月的DIY課程喔! 🌈脈輪&色彩能量自我療癒課程-眉心輪VS靛色 🧘心靈成長工作坊-限制性信念&負面訊息 🌹 芳香精油手作療癒課程-唯美耶誕禮-金箔暖心皂DIY 🌿冬季暖暖香草茶の饗宴
Thumbnail
童里12月策畫或參與的活動也陸續公告了,不但有講座、讀書會,也會有一檔新展覽,以及北中南市集唷,歡迎有空來玩!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農曆過年的氣氛是一直到元宵節才算過完年,俗稱小過年的這一天,和端午、中秋節等節慶都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節慶活動,各個地方也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但近年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燈會這個節慶活動漸漸變得「有燈無會」,可以看到不同燈組的展示,但卻少了兒時提著牛奶罐鑽洞自製燈籠的歡慶集會,或是上元日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星辰鯊鯊之舞 🦈 🌌✨在宇宙的深淵中,一隻鯊鯊孤獨游弋,凝視星辰,也被星辰凝視。牠沒有同伴,唯有混沌與寂靜為伴。牠不懼孤寂,因為牠明白——唯有擁抱內心的混沌,才能誕生跳舞的星辰。
Thumbnail
每年最期待的就是過年這個時候吧! 不只可放假,還能領年終!
Thumbnail
職場霸凌生存指南:剖析10大常見職場霸凌奧步,提供因應策略與反制方法,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化被動為主動,捍衛專業與尊嚴。另有職場生存全攻略、職場雙贏攻略、職場驅鬼指南等專題,以及食馬者篇、伯樂相馬篇等實踐篇章,助你破解職場困境,創造雙贏局面。
Thumbnail
✨12月米莎芳香身心靈療癒課程表✨ 又來到今年最後一個月了,想準備耶誕禮物的朋友們,別錯過本月的DIY課程喔! 🌈脈輪&色彩能量自我療癒課程-眉心輪VS靛色 🧘心靈成長工作坊-限制性信念&負面訊息 🌹 芳香精油手作療癒課程-唯美耶誕禮-金箔暖心皂DIY 🌿冬季暖暖香草茶の饗宴
Thumbnail
童里12月策畫或參與的活動也陸續公告了,不但有講座、讀書會,也會有一檔新展覽,以及北中南市集唷,歡迎有空來玩!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搶孤: 「搶孤」是台灣傳統的民間活動,通常在節慶或廟會中進行,參加者會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爭搶一個放在高處的「孤」,這個「孤」通常是一個裝滿香火和祝福的物品。這項活動常見於農曆七月或其他重要的節日,目的是祈求安、健康和好運。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農曆過年的氣氛是一直到元宵節才算過完年,俗稱小過年的這一天,和端午、中秋節等節慶都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節慶活動,各個地方也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但近年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燈會這個節慶活動漸漸變得「有燈無會」,可以看到不同燈組的展示,但卻少了兒時提著牛奶罐鑽洞自製燈籠的歡慶集會,或是上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