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樂中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例如分食月餅,久已相沿成習。不過,就如同其餘「被」發明的傳統,因熟悉而彷彿自始即然的種種慣習,也許相對晚近才成形。

據對岸故宮出版社《宮裡過中秋》一書,「月餅」其名溯自宋朝,其物作祭月之用,並不限於特定節令,至有明一代「才真正與中秋節結合起來,並逐漸具有了象徵團圓的美好寓意」。呂毖《明宮史》紀載:「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餽送………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

而在月餅瓜果之外,關漢卿曲文另有中秋片魚生吃的描寫:「這魚不宜那水煮油煎,則是那薄披細切。」魚膾求鮮,卻也不是全然未經調理,空口嚼食。托名劉伯溫的《多能鄙事》不只講究細切,調料亦見名堂,藉酸辣脆爽的滋味和口感襯托生鮮:「以蘿蔔細剁,布紐作汁,薑絲拌魚入碟,雜以生菜、胡荽、芥辣、醋澆。」

到了現代,炙烤成了台灣人過中秋的另一項傳統。但縱令晚近若此,溯源時亦難免人云亦云,多歸因於特定品牌燒烤醬的商業宣傳。民俗研究者溫宗翰獨排眾議,將台灣人中秋烤肉的遠源回推至一九六○年代,而烤肉醬一九八六年方在臺上市。

最有意思,細想又覺理所當然的是,烤肉這項活動會特別與中秋節相聯結,說到底仍是冀望月圓人圓:「烤肉共食有很直接且密切的人際互動,藉此可凝聚家人,維持這個時節的文化需求,這也是它快速地被運用在中秋節的原因。」所謂「眾樂樂」,前提是相聚成眾,尤其是重新調緊被距離扯鬆了的人情,接著才談得上樂之又樂的各式花樣。烤肉不僅取樂,又能回頭鞏固聚眾這項前提,難怪成為中秋會聚的全民活動,同時遙接「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的古風。

中秋團聚,於富貴豪門別具景象。三五之夕,《紅樓夢》賈府「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餘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這座敞廳。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莊。於廳前平臺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圍屏隔做兩間。凡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

一般人家不會有峰脊賞月的奢華,如今也多半不會有似賈府後續那般擊鼓傳花的風雅。然而紅樓之夢固憑奢雅動人耳目,其所以引發一代代人共鳴,卻在如夢之世中人與人的情感及分際。畢竟,賈府當時已是花至荼蘼、勝景凋萎,過節與其說是享樂,不如說是固執維繫著有形屋宇之下呵護族人的「家」,從而減去幾分熱鬧,多出幾分清趣,幾分清哀。乃至「那壁廂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吹出笛聲來。趁著這明月清風,天空地淨,真令人煩心頓解,萬慮齊除,都肅然危坐,默默相賞」。

於是,月圓之夜,口舌所品者,或是山珍野蔬,或為詩詞酒令,終究是在不為人暫留的歲月中隔出憶念的時光,短暫阻絕繼來的橫逆頓挫,記取片刻同聚同歡。中秋之樂,本不在月餅瓜果魚膾炙烤。


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九月五日初稿,
        十二月二十七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以筆名「南鵲」發表於《皇冠》雜誌第八三五期(2023.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7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地華人習俗與台灣相近,如春節拜年、清明掃墓、端午吃粽子,讓我很安心。惟獨中秋節提燈嚨令人疑惑,台灣的中秋節就是賞月吃月餅,烤肉是經濟起飛後,因商人炒作而風行一時的活動,至少我童年的中秋節,沒有烤肉這個節目。提燈籠明明是元宵節的活動,中秋節搶走燈籠,大馬華人怎麼過元宵節? 網友曾住過北京,中秋
Thumbnail
本地華人習俗與台灣相近,如春節拜年、清明掃墓、端午吃粽子,讓我很安心。惟獨中秋節提燈嚨令人疑惑,台灣的中秋節就是賞月吃月餅,烤肉是經濟起飛後,因商人炒作而風行一時的活動,至少我童年的中秋節,沒有烤肉這個節目。提燈籠明明是元宵節的活動,中秋節搶走燈籠,大馬華人怎麼過元宵節? 網友曾住過北京,中秋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中秋行樂,不論古今,大抵皆是動手又動口。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中秋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就連周遭非華人的國家,都有紀念中秋節的活動。 而中秋節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之一就是吃月餅。但是在台灣「烤肉」卻成為最重要的慶祝活動。 很多人以為是當初一則醬油廣告造成,不過本文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 台灣的「中秋節」是如何演變成「烤肉節」的各種原因。
Thumbnail
話說很快便到中秋節了,我們在此談談兩地的人,在中秋節所做的事當中,有什麼異同之處。 首先我們說說,日本部份人會重視中秋節。中秋節是由中國傳到日本,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日本的貴族會在中秋當日,在船上設宴賞月(つきみ/月見)。而說到平民開始慶祝中秋節,則要說到江戶時代了。另外,因為月亮在農曆15日是滿月
Thumbnail
話說很快便到中秋節了,我們在此談談兩地的人,在中秋節所做的事當中,有什麼異同之處。 首先我們說說,日本部份人會重視中秋節。中秋節是由中國傳到日本,在日本的平安時代,日本的貴族會在中秋當日,在船上設宴賞月(つきみ/月見)。而說到平民開始慶祝中秋節,則要說到江戶時代了。另外,因為月亮在農曆15日是滿月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在台灣,中秋到來意味著「三節獎金、烤肉、連假」三個願望都能一次滿足。反觀馬來西亞,除了華人三大節日中的農曆新年被列為國定假日以外,端午和中秋都不會放公假,公司也不會額外發放三節獎金(哭.jpg)。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中秋節一向是大家很期待的大節慶 2023的中秋節是9/29,從29號開始有三天的連假!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的由來是《禮記》! 中秋節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八月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 原本稱作「仲秋」,後改為「中秋」 而中秋一詞最早的文獻紀載是出現在《禮記》: 「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
Thumbnail
大家知道月餅的由來中秋節(Moon Festival)又稱作「月節」,是我們台灣人文化中的重要節日之一,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月餅經典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習俗之一:為什麼要吃月餅 關於月餅的習俗,我們就要從歷史故事說起了!月餅的起源有許多說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流傳就是元末明初是公元1364-1368年
Thumbnail
大家知道月餅的由來中秋節(Moon Festival)又稱作「月節」,是我們台灣人文化中的重要節日之一,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月餅經典的傳說故事! 中秋節習俗之一:為什麼要吃月餅 關於月餅的習俗,我們就要從歷史故事說起了!月餅的起源有許多說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流傳就是元末明初是公元1364-1368年
Thumbnail
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對於華人而言,吃月餅和家族團圓是共通的習俗,中秋節也是不少東亞、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日。如日本、越南和韓國等,他們其實也有慶祝中秋,但風俗習慣和華人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農曆8月15日是中秋節,對於華人而言,吃月餅和家族團圓是共通的習俗,中秋節也是不少東亞、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日。如日本、越南和韓國等,他們其實也有慶祝中秋,但風俗習慣和華人是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時間久了,人們也慢慢懷念起親近大自然的時光,同一時間,美式文化在台蓬勃發展,其中露營活動更是慢慢盛行起來,不少商家也賣起了帳篷、生火工具等相關的露營器材,民國76年,台灣迎來解嚴,一系列放寬人民限制的政策一一出爐,露營活動也不再像是1950年代那時候那麼一板一眼的軍事教育活動了。
Thumbnail
時間久了,人們也慢慢懷念起親近大自然的時光,同一時間,美式文化在台蓬勃發展,其中露營活動更是慢慢盛行起來,不少商家也賣起了帳篷、生火工具等相關的露營器材,民國76年,台灣迎來解嚴,一系列放寬人民限制的政策一一出爐,露營活動也不再像是1950年代那時候那麼一板一眼的軍事教育活動了。
Thumbnail
過節人人愛,自從萬家香與金蘭醬油強打烤肉活動之後,台灣人的中秋節就和它密不可分。且中秋節是台灣人最愛過的節日第三名,僅次於農曆新年與情人節,人均贈禮消費金額更是達到3193元,僅次於新年、母親節、父親節。 但是除此之外,你有意識過早在元朝的中秋節時,就已經出現經典的行銷思維嗎?
Thumbnail
過節人人愛,自從萬家香與金蘭醬油強打烤肉活動之後,台灣人的中秋節就和它密不可分。且中秋節是台灣人最愛過的節日第三名,僅次於農曆新年與情人節,人均贈禮消費金額更是達到3193元,僅次於新年、母親節、父親節。 但是除此之外,你有意識過早在元朝的中秋節時,就已經出現經典的行銷思維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