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的今昔之別

綽號的今昔之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的綽號現在還有人在叫嗎?還是被另個綽號給取代了呢?

最近申請一些帳號平台,資料欄裡有一欄位是要輸入申請者的「暱稱」。且這欄位通常一定要寫,不寫還不給申請。

通常我都是直接把本名填一填趕快申請趕快通關。但今天我面對同一欄位時,決定仔細思考一下,從小到大,我到底有過哪些綽號。然後擠出了兩個:「章魚」和「齊曉」。

「章魚」這個綽號大概是從國中高中開始的吧。真正取代本名的時期是在高中,大學時期只有少數幾個比較好的朋友會這樣叫我。碩士班時期只剩一位日本同學知道我有這綽號。因為我向她搭訕時為了讓她留下鮮明的記憶點,就直接以「我叫 Tako」來自我介紹。於是,從彼時到今天,我們彼此在線上聊天時她也一直以「Tako桑」來稱呼我。還加敬語呢。

會被叫章魚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會擠出一張「章魚的臉」— 鬥雞眼加嘟嘴。其實這表情每個人都做得到。不信的話各位看倌可以自己試一下再自拍下來看看。

第二個綽號「齊曉」是我現在的同事們在叫的,但不是他們取的。這樣講可能看不懂,所以我補段故事:有一次同事們一起去餐廳吃飯,點餐方式是跟服務生說需要的餐點以及自己的名字。過一會,送餐點的服務生送來餐點並叫我的名字時,服務生喊:「洪...洪齊...曉?齊曉先生您的餐點好囉!」

「齊曉?」

「三小?誰啊?」

「阿幹是在叫我吧?」

「應該是叫啓堯吧?」

「啊抱歉,是洪啓堯先生。抱歉抱歉。」

然後從那之後,就有一個同事就一直齊曉齊曉地叫。起初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綽號,但也沒特別去反抗。久了,我就被叫齊曉了。

不過,真要我選一個綽號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被叫Tako,或是章魚。畢竟這綽號乘載了許多熱血、羞澀又青春的回憶。現在會以Tako這綽號稱呼我的,只剩我的高中同學們、比較好的大學朋友,以及那位正在印尼當志工的日本同學惹ㄅ。

大家小時候的綽號,長大後還有繼續使用嗎?還是隨著成長環境的改變,被其他綽號給取代了呢?

avatar-img
洪啓堯的沙龍
70會員
191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洪啓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希望小孩以後,要能謀生,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合法,對得起良心的方式好好賺錢,並且好好生活。遇到問題,能夠先思考怎麼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真無法自己解決,也要懂得找人幫忙。
這件事我回想起來,讓我比較訝異的其實不是最後阿彬當下崩潰,而是全班都有受到阿彬威脅,但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制止他。可當我反擊時,大家卻卯起來對抗他。我就想,當初如果我沒有站出來反擊,是不是大家的童年記憶裡會有這麼一塊不好的回憶?
我看到裡面介紹台南有些地區是豆菜麵,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毫無意外地是新營跟白河一帶。不過說真的,我還真的不是很喜歡吃豆菜麵。為什麼?我只能說,這完全是《中華一番》害的。
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當各種答案都講完後,老師就說:「『一傳十、十傳百』的下一句還可以怎麼寫?『百傳千、千傳萬』?」那時候我以為,原來還可以這樣寫。結果...
上一秒在台下交代事情,下一秒在台上跟鄉親搏感情。雙面嗎?不,我認為這是一種長年積累下來的政治習慣與專業。
希望小孩以後,要能謀生,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合法,對得起良心的方式好好賺錢,並且好好生活。遇到問題,能夠先思考怎麼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真無法自己解決,也要懂得找人幫忙。
這件事我回想起來,讓我比較訝異的其實不是最後阿彬當下崩潰,而是全班都有受到阿彬威脅,但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制止他。可當我反擊時,大家卻卯起來對抗他。我就想,當初如果我沒有站出來反擊,是不是大家的童年記憶裡會有這麼一塊不好的回憶?
我看到裡面介紹台南有些地區是豆菜麵,最具代表性的地區毫無意外地是新營跟白河一帶。不過說真的,我還真的不是很喜歡吃豆菜麵。為什麼?我只能說,這完全是《中華一番》害的。
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當各種答案都講完後,老師就說:「『一傳十、十傳百』的下一句還可以怎麼寫?『百傳千、千傳萬』?」那時候我以為,原來還可以這樣寫。結果...
上一秒在台下交代事情,下一秒在台上跟鄉親搏感情。雙面嗎?不,我認為這是一種長年積累下來的政治習慣與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