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來質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同事跟我分享,他說高雄旗山區某議員的質詢內容蠻親切的。

比如說,講到偏鄉少子化,該議員主張,除了學子的受教權要顧之外,教育資源也不要浪費。但該議員不會去講冷冰冰的數字來帶問題,而是採用「講、故、事」的方式。

他說:「小朋友本來都考第一,結果這次第三,爸爸說他退步了。但這小朋友卻請爸爸放心,因為不會再退了。結果,有天爸爸去學校看,慘了,一班只有三個。」

這當然有點像是網路笑話。不過沒關係,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質詢時採用這種說法其實蠻有趣的。

那你以為這樣就沒了嗎?不,該議員繼續接力,再分享一個現象。他說:「那個國小人少到想跟人家吵架都不行。我自己是在跟人家吵架打架的環境中成長的,結果現在那個學校班級,只有一兩個人,是要吵什麼架?」

所以有時候質詢時,數據圖表什麼的固然重要,但有時候案例分享得恰到好處的話,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如果民代本人又是很會利用自己的人格形象跟特質來鋪陳,反而能讓人更進入狀況,因為這位民代的形象就像隔壁親切的講古老阿伯那樣。

不過,拿找不到人吵架作為併校理由,老實說,還蠻哭的。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也要看是那質詢,因為議員質詢有分時間,有的是多位議員共用,有的是借用其他議員時間,還要看他有沒有先跟質詢對象套招過。
洪啓堯-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3
1. 基本上市府會透國聯絡員跟議員了解質詢議題,這在每個縣市都會有,就是種行禮如儀的作法。至於市府知道議員的講題後能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2. 高雄市的部門質詢是一個議員十到十五分鐘,不能再多,就算是聯合質詢,也是這個時間乘以議員人數。但有一點比較有趣的是,通常原縣(好吧就是偏鄉)議員比較不會跟人共用,因為在地議題自己最知。像這位旗美議員,基本上不會跟人共用。 3. 如果長期關注質詢的話,會發現講故事質詢跟套不套招無關,那就是很自然的質詢方式。就像知不知道考題,不影響寫出來的筆跡跟行文語句的習慣。
avatar-img
洪啓堯的沙龍
70會員
196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洪啓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9
高中特殊選才已經走上=技能通膨」之路
2024/12/19
高中特殊選才已經走上=技能通膨」之路
2024/12/05
我不討厭瓊瑤;我討厭的,是她的代言人們。
Thumbnail
2024/12/05
我不討厭瓊瑤;我討厭的,是她的代言人們。
Thumbnail
2024/07/31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2024/07/31
「文字」成為社群平台的主流媒材,似乎成為不可抗拒的趨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在德內儿服務的第三年,定期到南投偏鄉學校進行多元課輔教學。山上的孩子多由布農族組成,與他們相處時能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還有滿滿部落文化的保存。 在某次的課程中,我設計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學習安排家事,想藉機傳達「家事應該由家人共同分擔」的理念。忽然有個孩子很
Thumbnail
我在德內儿服務的第三年,定期到南投偏鄉學校進行多元課輔教學。山上的孩子多由布農族組成,與他們相處時能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還有滿滿部落文化的保存。 在某次的課程中,我設計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學習安排家事,想藉機傳達「家事應該由家人共同分擔」的理念。忽然有個孩子很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原本應該要親近的關係 孩子卻離得很遙遠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靠近孩子的鑰史 - 尊重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你今天在學校是不是不乖?」 「你今天在學校好嗎?」 「今天有沒有認真上課?」 這些都是每天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最常問的問題,小寶貝上學了,家長們都會很關心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但是如果問題過於廣泛,可能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分享,尤其是年紀很小不善表達的孩子,於是就很單純的回答「好」、「還可以」,或甚至閉口
Thumbnail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回到我一直強調的平等,如果你把鏡子擦乾淨了,就能好好的對待小孩,小孩一開始也會聽任自己心裡的聲音,就像浪花一樣,隨著潮起潮落生滅,又似花開花謝,念念遷變,一時一時沒個定著;但漸漸淘汰雜音後,他心裡深層的志器就會對上某個特定的頻調產生唱和,發出共鳴,那就是了。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Thumbnail
和很多民代一樣,大砲議員選民服務做得超認真,卻忍不住感嘆,服務再好,許多柱仔腳、選民達成目的就忘了,四年一度改選,選舉到來時樁腳費,甚至局部「壓票桶」買票錢,還是得花。
Thumbnail
和很多民代一樣,大砲議員選民服務做得超認真,卻忍不住感嘆,服務再好,許多柱仔腳、選民達成目的就忘了,四年一度改選,選舉到來時樁腳費,甚至局部「壓票桶」買票錢,還是得花。
Thumbnail
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Thumbnail
用不同方式來質詢,可以讓人家願意聽下去。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Thumbnail
 跟不同時代的人聊政治,或社會議題,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若不是雙方是屬於類似的「同溫層」,不然不歡而散的機率非常高。  這也是很多家長無法跟自己孩子討論政治議題的原因,在這個太過複雜的世界要區分「事實」與「意見」已經很難,何況事實還有「部分事實」及詮釋事實的角度之差異。  記得前幾天跟孩子聊到這
Thumbnail
 跟不同時代的人聊政治,或社會議題,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若不是雙方是屬於類似的「同溫層」,不然不歡而散的機率非常高。  這也是很多家長無法跟自己孩子討論政治議題的原因,在這個太過複雜的世界要區分「事實」與「意見」已經很難,何況事實還有「部分事實」及詮釋事實的角度之差異。  記得前幾天跟孩子聊到這
Thumbnail
在前兩天的「小孩好難教?──給百種小孩的百種養殖攻略」講座裡,有開放一個線上提問的網址,這篇是對現場來不及提問的兩個問題來回應。
Thumbnail
在前兩天的「小孩好難教?──給百種小孩的百種養殖攻略」講座裡,有開放一個線上提問的網址,這篇是對現場來不及提問的兩個問題來回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