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即可辨識的「黑」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臉書粉絲專頁原文發表於 2021 / 12 / 28 )


在思考「島嶼錨固」方案【註 1】時,我曾碰到一個問題:離岸多遠處才能捕捉到黑潮動能 ?

我原先的想法是,要透過多次實驗,以逐步延長連結纜的方式,來測試黑潮水流的分布。後來我在網路上看到多張附圖這樣的圖片【註 2】,覺得應該不用這麼麻煩。畢竟,黑潮是如此的「肉眼即可辨識」,且再輔以現在已很成熟的空拍機技術,要找到黑潮水流似乎一點都不難 ?

但,由於我沒有現場親眼看過黑潮,不敢保證上述說法是否屬實,希望日後能有機會驗證。




【註 1】

黑潮發電的「島嶼錨固」方案

【註 2】

蚵畫人生 - 海洋環境教育頻道(附圖出處)

下列網址點進去也都能看到類似的圖片:

飄洋過海來台灣──洋流與島民的生活

黑潮三部曲 在波濤壯闊的生命舞台上 展現永恆的智慧與傳奇

黑潮與沿岸海的顏色差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晏的沙龍
6會員
84內容數
.
劉文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7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6/26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2022/05/25
在網上翻找綠島和蘭嶼的資料時,無意間看到「小蘭嶼」,覺得可能是個理想的著手處。 某次交流我倡議的「島嶼錨固」方案時,有朋友提醒,跟居民溝通往往就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建議我別太樂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在昨天的貼文中才剛提到黑潮資料庫,今天馬上看到一篇貼文,從裡面提供的線索可點擊到一個「物理海洋」黑潮資料庫,這樣未免也太巧: https://www.odb.ntu.edu.tw/adcp/display/traj/......
Thumbnail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篇論文,裡面有很豐富且細緻的關於黑潮的數據,覺得對我幫助很大,在此很開心地跟各位分享: 沈軒志,台灣東南岸台東 - 綠島間海流運動受水深地形影響之研究
Thumbnail
政府有關部門在看到我倡議的「黑潮發電的島嶼錨固方案」後,若願意嘗試付諸實驗,時程最快、成本最低的選項,可能是找台灣大學郭振華教授的團隊合作。畢竟,船和發電機都已經有現成的【註 1】。
Thumbnail
政府有關部門在看到我倡議的「黑潮發電的島嶼錨固方案」後,若願意嘗試付諸實驗,時程最快、成本最低的選項,可能是找台灣大學郭振華教授的團隊合作。畢竟,船和發電機都已經有現成的【註 1】。
Thumbnail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Thumbnail
附圖是由國家海洋研究院所公布的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註 1】,從中可以看出,東岸在離岸不遠處,海水深度已達數千公尺(圖中深色的部分),對發展黑潮發電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條件。
Thumbnail
在思考「島嶼錨固」方案【註 1】時,我曾碰到一個問題:離岸多遠處才能捕捉到黑潮動能 ? 但,由於我沒有現場親眼看過黑潮,不敢保證上述說法是否屬實,希望日後能有機會驗證。 下列網址點進去也都能看到類似的圖片:
Thumbnail
在思考「島嶼錨固」方案【註 1】時,我曾碰到一個問題:離岸多遠處才能捕捉到黑潮動能 ? 但,由於我沒有現場親眼看過黑潮,不敢保證上述說法是否屬實,希望日後能有機會驗證。 下列網址點進去也都能看到類似的圖片:
Thumbnail
附圖是前幾天寫文蒐集資料時,在下面這篇報導中看到的: 獨家》洋流發電再突破!國家級測試場與基地港完成規劃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10410 當時只是將這
Thumbnail
附圖是前幾天寫文蒐集資料時,在下面這篇報導中看到的: 獨家》洋流發電再突破!國家級測試場與基地港完成規劃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10410 當時只是將這
Thumbnail
先前曾略提及,我原本的人生軌跡和黑潮發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只因看了一篇報導引起興趣,就一頭栽入至今【註 1】。這過程中,因為我不是學界中人,除少數機會曾向學者專家請益,我對黑潮發電的了解,大多數都是閱讀媒體上的公開資料所得。 以下簡要輯錄部分近幾年的資料,供讀者參考: 【一】2016
Thumbnail
先前曾略提及,我原本的人生軌跡和黑潮發電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只因看了一篇報導引起興趣,就一頭栽入至今【註 1】。這過程中,因為我不是學界中人,除少數機會曾向學者專家請益,我對黑潮發電的了解,大多數都是閱讀媒體上的公開資料所得。 以下簡要輯錄部分近幾年的資料,供讀者參考: 【一】2016
Thumbnail
前文末尾提及,黑潮主流包覆綠島、蘭嶼全島,此處略舉一例證。 由下述報導可知,從台東的大武漁港出發航行到綠島,就得要克服黑潮的挑戰: 從台東到綠島 IRA成功渡黑潮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476557 蘭嶼位在綠
Thumbnail
前文末尾提及,黑潮主流包覆綠島、蘭嶼全島,此處略舉一例證。 由下述報導可知,從台東的大武漁港出發航行到綠島,就得要克服黑潮的挑戰: 從台東到綠島 IRA成功渡黑潮 https://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2.aspx?unid=476557 蘭嶼位在綠
Thumbnail
想發展黑潮發電,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如何錨固發電機?」的難題。這個難題得到理想解決後,才能透過洋流發電機,將黑潮的動能源源不絕地轉換為電能,否則,洋流發電機隨時有順流漂走的危險,黑潮發電就只能始終停留在「概念研究」的層次,難以商轉。 在下述影片中,除了簡介關於黑潮的基本知識,也有說明錨固的難題,
Thumbnail
想發展黑潮發電,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如何錨固發電機?」的難題。這個難題得到理想解決後,才能透過洋流發電機,將黑潮的動能源源不絕地轉換為電能,否則,洋流發電機隨時有順流漂走的危險,黑潮發電就只能始終停留在「概念研究」的層次,難以商轉。 在下述影片中,除了簡介關於黑潮的基本知識,也有說明錨固的難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