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個很寂寞的城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起來蠻好笑的,我常常覺得跨年這件事情是個偽命題。

人在海外,越來越覺得,倫敦好像感受不到一點溫情,別管我投進去多少努力,最後回報給我的都是一群問號,小到這封郵件該不該發,大到猜測我到底在堅持什麽,諸如此類。當然其實也不是全然無解,比如突然在某一個時刻,我會想到一種解法,嘗試去做做,接下來便渺無音信,看似有解,實則只是無解的一個子集。

“讓我覺得乏味”


raw-image

怎麽樣才算有趣呢,我又不懂了。做個有趣的人應該是什麽樣子呢,我偷偷想,至少不應該是現在的樣子。跨年,辭舊迎新,好像每年都是這麽一副說辭。被丟下的,不過是舊的心情,舊的故事,舊人。諾大的倫敦,似乎真的連一樣舊東西都容不了。又或者說,是我容不下了。

忽然想起來很久很久之前的故事,在我曾經長大的那個世界裏,最不缺的就是爭吵。明霞路,區區幾百米,卻能困住我很多年。外公外婆在小小的房子裏無休止地爭吵,砂鍋掉在地上碎裂,門被一腳踹的咣咣響,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哐當,好像一副末日光景

媽跟我說,這又怎麽樣,她小時候不也是這麽過來的。

他倆在吵架的時候,她就躲在墻角偷偷看熱鬧,竊竊地笑。


原來大家都是受害者,何必爭個你對我錯。我和媽也經常吵架,往往沒什麽大事,有時候竟也能為了一頓飯吵得天翻地覆,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但最後也都和好了。和好有這麽容易嗎,我想是吧,和好就和好嘍,一家人總不能太計較吧。想要讓生活維持下去,就只能維護這僅有的情誼,或者不再付出真心——免得被摧殘的一幹二凈。

要說真的一點愛也沒有,我也不信。倫敦和青島八個小時的時差,外公總掐好時間給我打電話,他怕我在外面受委屈,我知道。他更怕我在外面不夠堅強,長不成一顆參天大樹,不能給自己遮風擋雨。

那樣就太可怕了。我連想想都不敢。

做人要堅強,這是我從小就明白的至理名言。而今在倫敦,曾經留下的舊東西都讓我覺得恍如隔世。也就是這段日子,我似乎懂了一個道理,人生在世,能舍棄掉的東西太多,但能忘記的又有幾個?我留有溫情,只是永遠在等人打開它罷了。

倫敦是個很寂寞的城市。因為繁華,襯的寂寞更加不可饒恕,不可忍耐。同學們都三兩結伴地走,我猜我還是更喜歡一個人吧。

「哪怕三分之一的時光感到痛苦,那我起碼還快樂了一大半,沒虧。」


raw-image

現在是晚上十二點,我在UCL的Student Center 惺惺作態地寫著Essay,這裏剩下的幾乎全是華人面孔(好像寂寞的人都愛躲在這裏?

2022會是2021的Plus版本嗎,我不知道。起碼當秒針走過最後一下的時候,街上的Homeless一個都不會少,Deliveroo送外賣的人也不會停下腳步,明年的deadline也不會憑空消失。新年的魅力,可能只在社交平臺上演吧。

老是聽人說,就把所有的不快樂都留在今年吧。我覺得少了半句話:

準備收拾收拾迎接明年的不快樂吧。


raw-image

總歸,新年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udrey_Zhang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音樂和光線撞擊著我們的感官神經,震動著體內狂妄的細胞。我們擴張著瞳孔,嘶吼著嗓子,和對面的人喧囂著一切酸甜苦辣。 一瓶啤酒就差不多了,畢竟只是週三夜晚,明天還要上班呢。 我在意識很清晰的時候,離開酒吧。
Thumbnail
音樂和光線撞擊著我們的感官神經,震動著體內狂妄的細胞。我們擴張著瞳孔,嘶吼著嗓子,和對面的人喧囂著一切酸甜苦辣。 一瓶啤酒就差不多了,畢竟只是週三夜晚,明天還要上班呢。 我在意識很清晰的時候,離開酒吧。
Thumbnail
也許人總會碰到一個耗盡自己能量的城市。對於莉茲而言那個地方是香港。對於蘇菲而言那是北京。而對我來說,甚至弔詭,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都柏林。
Thumbnail
也許人總會碰到一個耗盡自己能量的城市。對於莉茲而言那個地方是香港。對於蘇菲而言那是北京。而對我來說,甚至弔詭,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都柏林。
Thumbnail
倫敦是很寂寞的。人在海外,越來越覺得,倫敦好像感受不到一點溫情,別管我投進去多少努力,最後回報給我的都是一群問號,小到這封郵件該不該發,大到猜測我到底在堅持什麽,諸如此類。當然其實也不是全然無解,比如突然在某一個時刻,我會想到一種解法,嘗試去做做,接下來便渺無音信,看似有解,實則只是無解的子集。
Thumbnail
倫敦是很寂寞的。人在海外,越來越覺得,倫敦好像感受不到一點溫情,別管我投進去多少努力,最後回報給我的都是一群問號,小到這封郵件該不該發,大到猜測我到底在堅持什麽,諸如此類。當然其實也不是全然無解,比如突然在某一個時刻,我會想到一種解法,嘗試去做做,接下來便渺無音信,看似有解,實則只是無解的子集。
Thumbnail
午餐時間很快過去,這時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心裏有一種鄉愁,很想與人親近。 這是每次我與不同人散去都會浮起的感覺。 「還不足夠!」,孤獨,「甚麼也不知道!」,無助,「距離很遠!.....」
Thumbnail
午餐時間很快過去,這時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心裏有一種鄉愁,很想與人親近。 這是每次我與不同人散去都會浮起的感覺。 「還不足夠!」,孤獨,「甚麼也不知道!」,無助,「距離很遠!.....」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闊別四年回到曾經成長的地方,一切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最荒唐的是,必需花時間重新適應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城市。
Thumbnail
        2020年,我還在英國。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
Thumbnail
        2020年,我還在英國。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喜歡街燈瀰散出的色澤,暈黃的、安然的,和我身上所著的外套交融在一起,引領路的方向,然後相隔著幾個街口,又再出現。 跨年夜的夜晚,我沿著街道走了多長,淚水就流淌了多久而未止過,奇怪的是,當我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擦乾雙眼,我似乎越看清了自己的樣子。
Thumbnail
我一直都很喜歡街燈瀰散出的色澤,暈黃的、安然的,和我身上所著的外套交融在一起,引領路的方向,然後相隔著幾個街口,又再出現。 跨年夜的夜晚,我沿著街道走了多長,淚水就流淌了多久而未止過,奇怪的是,當我一次又一次地試圖擦乾雙眼,我似乎越看清了自己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