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體驗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年,我還在英國。

raw-image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望這種事情發生,但在每天只有壞消息推播的生活,轉個念,會隔離得舒坦一些。

我是英國腦粉,來到英國生活是美夢成真。與其說是築夢踏實,更是感謝爸媽願意投資,我有爸靠我驕傲。在身邊的朋友因為各種日常而想把倫敦炸掉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真的有想炸過倫敦嗎?答案是沒有。嗯,朋友們都不可思議的說:「是真愛。」

來到英國即將邁入帶三年,各方面才真正算是進入穩定狀態,也許是可以記錄生活了。我自己其實對於來英國半年一年就能出書的人感到不以為然,但有寫下來就是比我放空廢爛的強一百萬倍。於是在許多人鼓吹之下,決定依自己的生活步調和非常偏頗的日常觀察,寫下自己的英倫生活。

大家可能會失望的是,敝人骨子裡還是台灣人,還是愛吃亞洲菜、看日劇、聽台灣獨立樂團、平常講最多的還是中文、在倫敦台灣朋友還是比歐洲人多。我即將在這裡寫的,也稱不上是闢謠,而是身為社會反指標的偏激言論。

嗯對,我是社會反指標,從小就愛唱反調,大學期間同學給我取了這個封號,意外自在。於是,如果你有不認同我的文字,非常正常,畢竟我是反指標。

所以,不會有標題殺人,不會有專業分析,更不會有美圖分享。打完預防針了,謝謝你看到最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社會反指標的沙龍
10會員
17內容數
旅居英國的生活觀察,作為英國腦粉與社會反指標的偏頗紀錄。
2022/10/30
《百花》是今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了。看完想到的第一個形容詞是「溫潤」,滋潤的感覺和當年第一次看《海街日記》很接近,但這部又給了一種剛剛好的濕潤與溫暖,源自於這對母子之間不言而喻的終於互相理解、相思也相忘於此。
Thumbnail
2022/10/30
《百花》是今年看過最喜歡的電影了。看完想到的第一個形容詞是「溫潤」,滋潤的感覺和當年第一次看《海街日記》很接近,但這部又給了一種剛剛好的濕潤與溫暖,源自於這對母子之間不言而喻的終於互相理解、相思也相忘於此。
Thumbnail
2022/10/28
Q:A Night At The Kabuki 以下亂槍暴雷,自己斟酌。
Thumbnail
2022/10/28
Q:A Night At The Kabuki 以下亂槍暴雷,自己斟酌。
Thumbnail
2022/06/20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2022/06/20
自認不是草間彌生的狂粉,只是單純因為奶奶她太紅了,有展不看太反社會情節,所以有記憶中,大概是看了三次草間彌生的展,最近迎來了這第三次,還是最衝擊的一次,於是久違的掃掃方格子上的灰塵,作為2022的第一篇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一個人,提著行李到了英國 人生地不熟,只想要一個從頭開始的START OVER 與其說是打工度假,或許更像是場與自己的對話旅程。
Thumbnail
在英國工作後,我變得更有企圖心,更有自信。但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目前所擁有的。本來來英國,是希望為以後的工作做打算,但待了一年後,才發現是為自己的人生鋪路。工作終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擁有屬於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才能知道並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該讓面試官來選你,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成為面試官。
Thumbnail
在英國工作後,我變得更有企圖心,更有自信。但同時也能好好享受目前所擁有的。本來來英國,是希望為以後的工作做打算,但待了一年後,才發現是為自己的人生鋪路。工作終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擁有屬於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才能知道並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該讓面試官來選你,而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成為面試官。
Thumbnail
倫敦是很寂寞的。人在海外,越來越覺得,倫敦好像感受不到一點溫情,別管我投進去多少努力,最後回報給我的都是一群問號,小到這封郵件該不該發,大到猜測我到底在堅持什麽,諸如此類。當然其實也不是全然無解,比如突然在某一個時刻,我會想到一種解法,嘗試去做做,接下來便渺無音信,看似有解,實則只是無解的子集。
Thumbnail
倫敦是很寂寞的。人在海外,越來越覺得,倫敦好像感受不到一點溫情,別管我投進去多少努力,最後回報給我的都是一群問號,小到這封郵件該不該發,大到猜測我到底在堅持什麽,諸如此類。當然其實也不是全然無解,比如突然在某一個時刻,我會想到一種解法,嘗試去做做,接下來便渺無音信,看似有解,實則只是無解的子集。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要如何面對封城  最近的疫情把不少人原本的生活節奏都打亂了。 特別是在外地的留學生和旅居人仕,離開了家人,離開了熟悉生活環境,需要獨自面對這次疫境是一件很無助的事。英國可怕的對抗政策一出,不少旅人和留學生人馬上回家。但堅持留下來的人便需要面對疫情,努力生活,有的是因為工作,有的是因為
Thumbnail
這場疫情像是一場全球性的龍捲風,把整個世界從根部拉起、捲入風暴,再重重摔到地面上。在這個旋渦中,每個人都失去了掌控原先日常的能力,任憑風暴將自己拋高並甩到不曾駐足的位置,掉落在陌生的地方還心有餘悸之時,就得擔心尚未走遠的龍捲風會不會轉個彎又向原路襲來
Thumbnail
這場疫情像是一場全球性的龍捲風,把整個世界從根部拉起、捲入風暴,再重重摔到地面上。在這個旋渦中,每個人都失去了掌控原先日常的能力,任憑風暴將自己拋高並甩到不曾駐足的位置,掉落在陌生的地方還心有餘悸之時,就得擔心尚未走遠的龍捲風會不會轉個彎又向原路襲來
Thumbnail
沒有比較好,只有比較適合而已。就像談戀愛,要找的不是更好的人,而是更適合自己的人。這是我的基本觀念。所以對我來說,台灣很好,日本很好,英國也很好,他們都有自己特色的好,而沒有一個地方,能面面俱到的完美,而我這篇寫下的,是我所觀察到我自己喜歡英國的理由。
Thumbnail
沒有比較好,只有比較適合而已。就像談戀愛,要找的不是更好的人,而是更適合自己的人。這是我的基本觀念。所以對我來說,台灣很好,日本很好,英國也很好,他們都有自己特色的好,而沒有一個地方,能面面俱到的完美,而我這篇寫下的,是我所觀察到我自己喜歡英國的理由。
Thumbnail
以前在台灣時,從家裡窗外看出就是遠方的山脈,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見白色的積雪在頂端,那是我媽最自豪的景色,每當有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帶他們到窗邊參觀這幅風景,她總說這美景讓她可以每天保持好心情。
Thumbnail
以前在台灣時,從家裡窗外看出就是遠方的山脈,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見白色的積雪在頂端,那是我媽最自豪的景色,每當有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帶他們到窗邊參觀這幅風景,她總說這美景讓她可以每天保持好心情。
Thumbnail
        2020年,我還在英國。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
Thumbnail
        2020年,我還在英國。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