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體驗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0年,我還在英國。
倫敦沒什麼夜景,這是我最愛的唯一一個。
在英國,永遠都能有各種不同的體驗,豐富的生活內容就是倫敦日常,時間永遠不夠用,活動永遠跑不完,然而,2020年3月,突然哪也去不了了,別說是出國旅行,連市區的博物館都關門。有人說,這年來英國的人很衰,我倒覺得,是太難得的人生體驗。當然沒有人希望這種事情發生,但在每天只有壞消息推播的生活,轉個念,會隔離得舒坦一些。
我是英國腦粉,來到英國生活是美夢成真。與其說是築夢踏實,更是感謝爸媽願意投資,我有爸靠我驕傲。在身邊的朋友因為各種日常而想把倫敦炸掉的時候,我都會問自己真的有想炸過倫敦嗎?答案是沒有。嗯,朋友們都不可思議的說:「是真愛。」
來到英國即將邁入帶三年,各方面才真正算是進入穩定狀態,也許是可以記錄生活了。我自己其實對於來英國半年一年就能出書的人感到不以為然,但有寫下來就是比我放空廢爛的強一百萬倍。於是在許多人鼓吹之下,決定依自己的生活步調和非常偏頗的日常觀察,寫下自己的英倫生活。
大家可能會失望的是,敝人骨子裡還是台灣人,還是愛吃亞洲菜、看日劇、聽台灣獨立樂團、平常講最多的還是中文、在倫敦台灣朋友還是比歐洲人多。我即將在這裡寫的,也稱不上是闢謠,而是身為社會反指標的偏激言論。
嗯對,我是社會反指標,從小就愛唱反調,大學期間同學給我取了這個封號,意外自在。於是,如果你有不認同我的文字,非常正常,畢竟我是反指標。
所以,不會有標題殺人,不會有專業分析,更不會有美圖分享。打完預防針了,謝謝你看到最後。
旅居英國的生活觀察,作為英國腦粉與社會反指標的偏頗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YES. You read it right. I'm probably the first person to say that London is boring. 大概只有我覺得倫敦無聊了吧。 這是第二次來倫敦,雖然是以遠距工作的方式,只有下午四點後才有下班後的探索時間,但好歹還在倫敦,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這兩年在倫敦的生活跟當時在讀研究所的生活比起充實太多了,但現實總是偏難看(?) 5年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上課、排練、寫劇便是自由,已經是夢寐以求的生活了(到底誰想上班工作?),更別說座標是在曾經離我很遠的英格蘭。
Thumbnail
把握空檔時間,去牛津走⼀趟。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不知不覺英國的生活就只剩一個月了,每天都覺得很捨不得。我以前很少出現捨不得的心情,或許這可以說明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這裡的作息。
Thumbnail
那是一種渴望見到深愛的人一般的思念,我會為了它打長長的一篇文章,傾訴我的想念。
Thumbnail
上一個龍年我在倫敦,離家半年,出國前染的頭髮已經退成布丁頭,倫敦是我的最後一站。如果沒有在異鄉過年,我可能真的不會懂過年到底要幹嘛,不會理解圍爐如何讓彼此更靠近,也不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歸屬感。
Thumbnail
常和人說起,我擁抱英國的一切,包括經常為人詬病的天氣、食物,雖然因為習慣不同而偶有抱怨,但這都不會讓我討厭此地,唯獨交通,是至今仍每每讓我氣得咬牙切齒、覺得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要留在這個城市的必爆彈。
Thumbnail
待在倫敦幾日,和友人R在車庫抽菸,望著綿密的雨勢我忍不住抱怨起天氣,R説,妳看,妳也跟倫敦人一樣開始抱怨天氣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YES. You read it right. I'm probably the first person to say that London is boring. 大概只有我覺得倫敦無聊了吧。 這是第二次來倫敦,雖然是以遠距工作的方式,只有下午四點後才有下班後的探索時間,但好歹還在倫敦,
Thumbnail
由於還在疫情期間,市場上找房的人較少,也因此暫時供給大於需求,大明有想過人都在倫敦了,是不是應該要乾脆點找個英式風格的兩層樓House感受一下英倫生活,但考慮到還需花心力整理花園以及會超出預算,所以一開始就先務實地鎖定兩房Flat。
Thumbnail
這兩年在倫敦的生活跟當時在讀研究所的生活比起充實太多了,但現實總是偏難看(?) 5年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上課、排練、寫劇便是自由,已經是夢寐以求的生活了(到底誰想上班工作?),更別說座標是在曾經離我很遠的英格蘭。
Thumbnail
把握空檔時間,去牛津走⼀趟。
Thumbnail
結束了我生活了1年多的布萊頓小鎮...開始開啟了尋找自己的生命旅程...從英國布萊頓出發、坐上火車後向北移動...這中間拜訪了古老的大學城牛津、劍橋、約克、曼徹斯特,或者是在蘇格蘭觀賞火焰之舞...當旅費不夠時,我會停下腳步留在喜歡的城市工作...
不知不覺英國的生活就只剩一個月了,每天都覺得很捨不得。我以前很少出現捨不得的心情,或許這可以說明我在這裡過得很開心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這裡的作息。
Thumbnail
那是一種渴望見到深愛的人一般的思念,我會為了它打長長的一篇文章,傾訴我的想念。
Thumbnail
上一個龍年我在倫敦,離家半年,出國前染的頭髮已經退成布丁頭,倫敦是我的最後一站。如果沒有在異鄉過年,我可能真的不會懂過年到底要幹嘛,不會理解圍爐如何讓彼此更靠近,也不會意識到自己需要歸屬感。
Thumbnail
常和人說起,我擁抱英國的一切,包括經常為人詬病的天氣、食物,雖然因為習慣不同而偶有抱怨,但這都不會讓我討厭此地,唯獨交通,是至今仍每每讓我氣得咬牙切齒、覺得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要留在這個城市的必爆彈。
Thumbnail
待在倫敦幾日,和友人R在車庫抽菸,望著綿密的雨勢我忍不住抱怨起天氣,R説,妳看,妳也跟倫敦人一樣開始抱怨天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