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末日科技 - 銀鳥空天轟炸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代還原數位想像圖

「Silverbird」-「銀鳥」象它的名字一樣,在86年前,它的外型是那樣的前衛脫俗,幾乎不像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其身上完全看不到當時其它二戰飛機那種陳舊的身影,其實不僅僅是外型,當你們了解了它的作戰構想和技術特點後,就會了解這是一件真正逾時代的偉大作品,它就是二戰德國末日科技的最高傑作 - Sänger 『Silverbird』空天轟炸機。

也許有人對空天飛機這個概念不甚了解,其實,它就是一種可以水平起降,單級高速入軌的高性能飛行器(SSTO),也就是人類目前正在使用的太空梭的下一代進化版本。空天飛機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水平起降,借著自身的動力自行進入太空軌道,其高效率和低成本都是現有的笨重運載火箭和太空梭所難以比肩的。

在20世紀80年代末,歐美國家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空天飛機計畫,比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X-30,英國的「霍托爾」,德國的「桑格爾」等空天飛機。可惜難度過大,當人類真正使用這種先進飛行器的時代,怕是要等到21世紀中葉了。

開發經過

1936年,來自奧地利的尤金.桑格博士在德國高層授命下開始發展所謂的「美洲轟炸機」,代號「銀鳥」。這種所謂轟炸機雖然還未能完全離開大氣層(極限飛行高度約280公里),但在太空發展史上可說具有先驅者的地位。

比起傳統意義的轟炸機,它更像洲際飛彈,或者應該歸類為太空梭。它是一種可以水平起降,單級高速入軌的高性能飛行器(SSTO)。

根據方案,轟炸機應長28米,冀展為15米,機身結構應簡單明了,採用直線式機翼。

當時開發的設計草圖

在軍事方面,空天飛機將是一種「明日的戰機」,美國於2013年開發的下一代B-3轟炸機或是所謂的「全球攻擊平台」其實也就是一種空天飛機,藉助超過10倍音速的高速,「全球攻擊平台」將能在2小時內攻擊全球任一地點目標。空天飛機可說是比當時的F/A-22更有魅力的先進機種,可這種先進飛行器的真正「始祖」,竟是來自60年前歐洲那個戰火紛飛的納粹計劃....

「空天轟炸機」和V1飛彈一樣藉助長長的滑軌起飛。滑軌起飛其實和現在的垂直發射一樣,也是一些高速飛行器的有效起飛方式之一,長長的軌道將給飛行器以極高的初速。當進入軌道後的開始轉入平飛,它的飛行高度比今天的太空梭稍低,也就是大約距地表約90~100公里的高空,也就是說,「銀鳥」也是一種亞軌道飛行器。

當年設計模型

「銀鳥」的設計思想要求飛機充分利用超高速飛行中所產生的激波的巨大能量,使飛機就像海邊衝浪的人們一樣借著這股巨大的能量順利飛抵數千千米之外的目標(要是僅靠飛機自身的燃料肯定是遠遠不夠的)。「銀鳥」的這個構想與美國未來的「全球攻擊平台」完全一致,後者還有一個別稱就是「環球乘波轟炸機」。值得注意的是,「Silverbird」的機體選型十分合理,其外表光滑圓順,與後世的許多高速實驗機十分相似(比如美國後期的一些X系列實驗機種),也就是說,如果「銀鳥」能夠製造出來,僅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極為前衛的構形足以使它完成那同樣極為前衛的任務,當它到達目標上空(也許是莫斯科或是華盛頓),打開彈倉投下了核彈。

當年設計樣本

「銀鳥」前面幾步的構想都十分合理,不過在這一步卻露出了破綻,我們今天已經知道,戰機在高速飛行中的彈藥投放並不是一件易事,F/A-22在超音速狀態下的彈藥投放就是藉助巨大的彈力來將飛彈『強行』推出機外,要是僅依靠飛彈自身的重力下墜,那飛彈將不會下墜而是緊緊的吸附在機體上。「銀鳥」的速度超過10倍音速,它是不能採用常規投彈這種方式的,不說投彈,就是打開彈倉門這個動作本身都會對超高速飛行的飛機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

「銀鳥」的構想雖說有些破綻,但人無完人,在科技遠不如今天的86年前這點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當時的人們還有太多的東西還在摸索之中,以今天的觀點去強求他們是不對的。(美國今天也對這個困難投彈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從高速空天機的尾部投放彈藥,當然是用彈射的了。

小知識

補充小知識,太空梭的速度更快,卻也能安全打開貨倉,而空天飛機則不能。原因是太空梭已經進入了真正的地球軌道(距地表110公里以上的高空,這也是當今發射衛星所必需達到的最低臨界高度,達不到的話衛星將馬上墜毀),此時它雖向衛星一樣繞地球高速運行,但太空梭本身則幾乎是靜止的,加上又是失重狀態,當然可以安全打開貨倉了。而空天飛機大部份時間都在高度稍低的亞軌道上(距地表約90~100公里的高空),其受地球引力的影響遠比高軌道上的太空梭要大(沒有失重)。當然它也可以向太空梭一樣進入真正的地球軌道,不過這時它投下的炸彈也就在失重狀態下成為了一顆『人造衛星』,也許要幾年的時間才能重新落回地面。

數位還原圖

「Silverbird」- 銀鳥 可說是生錯了時代的優秀產物,其身上所體現的優異設計和其所代表的超前思想遠超他國50年以上!雖很難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獲得實現,但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發達的86年前,當時的德國科技人員竟能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拿出與遠在100年後的21世紀中葉才能投入使用的人類未來新銳兵器不謀而合的「Silverbird」,其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將永遠受到後人的讚賞。

(部分資料來源來自於網路資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K會員
801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更愛奇奇怪怪的事物,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資訊知識分享、歡迎各路冒險者一起交流,又或是可以一起旅行,將這個世界的新奇之處帶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德國Ta-183戰鬥機項目的研製工作在1942年就開始了,當時革命性的動力裝置 - 渦輪噴氣發動機已經問世,福克.武爾夫飛機公司以工程師漢斯.馬爾特霍普(一個年輕的天才航空工程師)為首的一個設計小組開始構想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高速戰鬥機,並進行了氣動力方面的預研。
德國Ho-229試驗戰鬥轟炸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它的外形和性能即使在當今也相當前衛,也是納粹德國的末日奇蹟武器設計之一,還在漫威電影裡亮相過!
譯自英文 - Blohm&Voss BV14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戰術偵察機,以其罕見的結構不對稱性而聞名。儘管布洛姆-福斯認為BV141的性能良好,但由於無法獲得首選發動機以及另一架戰術偵察機Focke-Wulf Fw189的競爭等原因,它從未被定購為大規模生產。
K-7是蘇聯在1930年代設計的一種巨型飛機。在20世紀30年代蘇聯軍隊一度以製造巨型飛機為空軍的重要發展方向。主要被用做巨型轟炸機和大型客機。因為設計太過激進和巨大,K-7在原型機墜毀後就沒有繼續發展。如果K-7得以進入服役,將會是B-52服役之前世界上翼展最大的轟炸機。
德國Ta-183戰鬥機項目的研製工作在1942年就開始了,當時革命性的動力裝置 - 渦輪噴氣發動機已經問世,福克.武爾夫飛機公司以工程師漢斯.馬爾特霍普(一個年輕的天才航空工程師)為首的一個設計小組開始構想一種以渦噴發動機為動力的高速戰鬥機,並進行了氣動力方面的預研。
德國Ho-229試驗戰鬥轟炸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無尾飛翼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它的外形和性能即使在當今也相當前衛,也是納粹德國的末日奇蹟武器設計之一,還在漫威電影裡亮相過!
譯自英文 - Blohm&Voss BV141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戰術偵察機,以其罕見的結構不對稱性而聞名。儘管布洛姆-福斯認為BV141的性能良好,但由於無法獲得首選發動機以及另一架戰術偵察機Focke-Wulf Fw189的競爭等原因,它從未被定購為大規模生產。
K-7是蘇聯在1930年代設計的一種巨型飛機。在20世紀30年代蘇聯軍隊一度以製造巨型飛機為空軍的重要發展方向。主要被用做巨型轟炸機和大型客機。因為設計太過激進和巨大,K-7在原型機墜毀後就沒有繼續發展。如果K-7得以進入服役,將會是B-52服役之前世界上翼展最大的轟炸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在載客用飛機普及之前,有一種特別的飛行器具主宰當時的天空,即飛船。利用一顆巨型的氣球,加上引擎帶動螺旋槳,成為20世紀初期主流的空中交通運輸工具。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Thumbnail
「轟隆轟隆——」 震耳欲聾的飛機聲響刺痛著我的耳膜。我用手擋了擋當空的豔陽,仰望天際,一架異鄉的客機映入眼簾。 我看見的它是在遙遠天邊的一個白點,再一點點,一點點放大,漸漸看到了身軀、望見了翅膀、瞧見了尾巴,那是一隻在晴空萬里中展翅的雄鷹,英偉而傲然。我眨了眨眼,它劃過我頭頂之上,雪白的
Thumbnail
在開戰早期後,伊朗的雄貓雖然打出赫赫威名,但伊拉克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引進更先進的戰機,並開始構思能夠抗衡的新戰術,也造就了開戰後雙方最精彩的對抗時期 - 歐洲與蘇聯戰鬥機代表作幻象F1和米格23/25,對抗美國代表作雄貓。
Thumbnail
地球面臨終結者號的來襲,巨大的機甲機器人降臨地球,引發了全球恐慌。人類和地球防衛隊奮力抵抗,但面對巨大化的機甲機器人,情勢看似不利。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星宇航空自家的航機拖車好帥! 黑色的車身好酷! 只有用少量土黃色加以點綴! 好看至極! 我還不曾搭過星宇航空! 找個機會體驗一下!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盟军在不断地向战场投入各种重型轰炸机时,比如B-17、B-24或者兰开斯特轰炸机等等,那么,为什么纳粹没有大规模地开发类似的重型轰炸机呢?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制造了大量的多引擎重型轰炸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并没有这么做。其实在当时,德国并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在載客用飛機普及之前,有一種特別的飛行器具主宰當時的天空,即飛船。利用一顆巨型的氣球,加上引擎帶動螺旋槳,成為20世紀初期主流的空中交通運輸工具。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Thumbnail
「轟隆轟隆——」 震耳欲聾的飛機聲響刺痛著我的耳膜。我用手擋了擋當空的豔陽,仰望天際,一架異鄉的客機映入眼簾。 我看見的它是在遙遠天邊的一個白點,再一點點,一點點放大,漸漸看到了身軀、望見了翅膀、瞧見了尾巴,那是一隻在晴空萬里中展翅的雄鷹,英偉而傲然。我眨了眨眼,它劃過我頭頂之上,雪白的
Thumbnail
在開戰早期後,伊朗的雄貓雖然打出赫赫威名,但伊拉克也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引進更先進的戰機,並開始構思能夠抗衡的新戰術,也造就了開戰後雙方最精彩的對抗時期 - 歐洲與蘇聯戰鬥機代表作幻象F1和米格23/25,對抗美國代表作雄貓。
Thumbnail
地球面臨終結者號的來襲,巨大的機甲機器人降臨地球,引發了全球恐慌。人類和地球防衛隊奮力抵抗,但面對巨大化的機甲機器人,情勢看似不利。
Thumbnail
自古以來,翱翔天際一直是人類渴望 已久的夢想。攤開飛行的歷史,從古希臘、中國與歐洲等地的歷史,都有人不斷嘗試製造出飛行工具。而到了 18 世紀,熱氣球出現,利用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的原理,人類終於可以觸及那遙遠的天空。
Thumbnail
請訂閱【飛火米】YouTube頻道!謝謝大家! 星宇航空自家的航機拖車好帥! 黑色的車身好酷! 只有用少量土黃色加以點綴! 好看至極! 我還不曾搭過星宇航空! 找個機會體驗一下!
Thumbnail
  朋友们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盟军在不断地向战场投入各种重型轰炸机时,比如B-17、B-24或者兰开斯特轰炸机等等,那么,为什么纳粹没有大规模地开发类似的重型轰炸机呢?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制造了大量的多引擎重型轰炸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并没有这么做。其实在当时,德国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