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我們聊到了《枕上書》中慧黠聰敏、細膩堅韌的女主角鳳九,再來要提的,當然就是劇中高冷腹黑的男主角——東華帝君啦!不得不說,筆者自己真的非常喜歡劇版改編的東華,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因其入坑《枕上書》的。
相較原著裡的東華直到結尾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霸氣倨傲的形象,劇版東華在劇情的改編及演員出色的演繹下,性格色彩變得非常豐富!他不再只是高冷霸道的尊神,也有著可愛、溫柔、熱情的模樣,再加上凡間宋玄仁、梵音谷沉曄這兩世的色彩堆疊,使東華在電視劇裡變得十分立體,大大彌補了小說對他著墨過少的問題。
⚠ 劇透注意 ⚠
以下內容含有大量劇透,會介意者請斟酌閱覽!
▌外冷內熱的天地共主
身為四海八荒的天地共主,東華帝君在六界之中皆享有盛名,總是被人拱著敬著,被當成是傳說一般的神祇、最適合掛在畫像上的神仙,就連天君魔君也須對他禮敬三分。
東華生於幾十萬年前的遠古洪荒,無父無母化世在碧海蒼靈。在那個渾沌無序、弱肉強食的時代裡,他用拳頭拚殺出了一條血路,曾帶領著麾下七十二猛將打贏無數場戰役,開創了四海八荒的和平。
如此赫赫戰果使他坐上了天地共主的寶位,然而,就在天下好不容易歸於太平之時,他卻選擇卸下大權從此避世於太晨宮,過著退休老幹部一般的生活。
東華平日裡最喜歡捉弄人,老愛看他們吃鱉卻不能拿他怎麼辦的表情尋樂;他無論琴棋書畫品茶作詩、打架帶兵破陣製器皆已登峰造極,只要有什麼技能花時間他就越愛鑽研。
以上種種都能看出東華退休後的神生過得有多無聊。他實在走過了太漫長的歲月,見過太多浴血場面、爾虞我詐,基本上這世界的大小事在他眼中都早已見怪不怪了,才總會一臉淡漠慵懶的模樣,尋各種奇葩方法去找樂子打發時間。
不過作為曾經執掌六界生死的上古神祇,東華嚴肅起來也是非常決絕的,一旦狠下心便不會給人半分退路。比如小燕盜取鎖魂玉時、知鶴假冒新娘時、姬蘅拿龍鱗要脅時,他的眼神便會變得格外凌厲,說出的話也字字帶著睥睨,使人不寒而慄。
除了那些踩他地雷的人以外,東華對所信之人的重視其實也帶有同樣的嚴正之氣。可以因著知鶴父母的施飯之恩,屢屢看顧縱容知鶴;因著對猛將孟昊的青睞,多番耗費法力照料其女姬蘅;因著和連宋的相交情誼,開口替他求情、花時間陪他演練昊天塔等。他一直都是這麼一個對外不手下留情、對內願意死心蹋地的仙。
▌心底深處對愛的渴望
在別人眼中,東華是強大、無欲無求的,世上沒有他辦不成的事,也沒有他放得進眼的人,就在四海八荒的傳頌下,他也確實活成了那個樣子。
但這僅僅是他外在堅強的那一面,卻讓所有人以為那是完整的他。
在東華的內心深處,其實還藏了一個對情感有著渴望,希望有人理解他、關愛他的孩子。只是他出生就注定不平凡、注定無法像尋常小孩般受到疼愛,所以這個孩子才會在漫漫歲月中被塵封了起來。
這正是為何他在看到一隻小靈狐衝入十惡蓮花境想去救他的時候會感到驚訝,因為過去從沒有人想過要去保護他。他的絕對強大讓「被保護」成了不可能,沒有人會認為身處巔峰的東華帝君需要保護,但眼前這隻連化形都沒辦法的小靈狐卻義無反顧地做了。
除此之外,這隻小靈狐還會因為看到他受傷而送來木芙蓉花膏、會替他上藥、會吃他做的糖醋魚、會等他回家……這都讓東華在牠身上得到了生命中一直欠缺的關懷跟愛。
因此他才願意毫無保留地向牠分享心裡的脆弱,願意為牠採藥、造涼亭,只要看到牠,心情就會莫名的放鬆。
與小狐狸相處的東華顯現了那個被藏在心中多年的孩子對「愛」的依賴,他並不似外界傳頌得那般無情無欲,還是會因為得到溫暖而開心、會因為有了陪伴而放鬆。小狐狸對他而言絕對不僅僅是寵物,更是一個能走入他心中的陪伴者。
這也是為什麼小狐狸離開後,他會千方百計地尋找牠,甚至不惜耗用法力啟動妙華鏡,因為他好不容易抓住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溫暖,卻轉瞬消失了。
最無法忘懷的從不是因為沒得到過,而是因為得到後卻又失去了。
▌東華的愛,是基於自信的占有
相較於鳳九在愛裡的自卑,東華一直以來都是自信的,他幾十萬年來沒有做不好的事(請先忘記廚藝這部分)、沒有得不到的東西,所以他對愛的態度明顯要強勢主動得多,甚至可以說,其實《枕上書》的主線劇情正是由東華去推動的。
的確這部作品的主視角是鳳九,但綜觀整段劇情,不難發現每個篇章的轉折點其實都是因東華而生。鳳九落入梵音谷是因為東華帶她赴戰、鳳九入夢是因為東華調換了頻婆果、鳳九下凡也是因為東華缺席了婚宴。
基本上《枕上書》的劇情會推演下去,都歸因於東華對鳳九的態度產生了什麼改變,或者他做了什麼事讓鳳九誤解。因此這篇文章我會比較詳細地解析東鳳之間的劇情,並以「東華對鳳九的態度轉變」作為切入點,一段一段進行分析。
▸ 「有趣」而垂青
我想最一開始東華對鳳九的情感,應該是跟對連宋很像的。
連宋其人,能不被東華外在高強的形象所限制,想懟他就懟他、能坑他就坑他,相處起來有趣、逗起來又好玩。但到了該正經的時候,處事絕不拖泥帶水、一眼就能洞悉情況並做出反應。
聰明、有趣、不把他當帝君盲目崇拜,這些點都鳳九都有跟連宋重合到。
在九重天時,少少幾面之緣就讓東華看見了鳳九為逃避相親毫不在意形象的一面、在承天台勇鬥赤焰獸保護人們的一面、被他捉弄而滿臉尷尬的一面、說起刻薄話來不輸人的一面、背地裡講他壞話喊他變態的一面……。正因目睹了這些場面,使鳳九有趣、聰明、勇敢、不按牌理出牌、不把他的威名放眼裡的生動形象種在了他的心裡,而這樣的人格特質讓他覺得親近。
現階段東華對鳳九的情感,就如他所說的是「有趣」。因為有趣,所以想一直出現在她身邊戲弄她,想看到她被戲弄後會有什麼反應。這就跟他對連宋的態度頗為相似,總之就是個「看妳被我捉弄的越不高興我就越高興」的變態心理。
▸ 「小白」的意義
在鳳九被東華帶去參觀(?)符禹山之戰,而後一個不小心掉下梵音谷時,東華第一次叫了她「小白」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我真的覺得設計得非常有趣,不是指它聽起來很像寵物這點(笑),而是這個名字背後的緣由跟代表的意義很有趣。
為什麼要叫「小白」?是因為鳳九的姓氏有個白字嗎?當然這或許是其中一個理由,但絕不是最主要的。
我認為這名字背後最主要有兩個成因:一是鳳九自凡間回來後,就因為要替葉青緹守孝而身穿白衣;
第二個可能則是因為鳳九化身的帕子是白色的。
無論真身或化形、不管小說或劇本,都有特別著墨這時期鳳九身著白衣的形象,即使電視劇的造型嚴格說來都不算純白,但也的確都以淡色系為主,因而我才認為「小白」這名字的由來會與這樣的視覺印象有關。這其實就跟四海八荒會以「紫衣神尊」去形容東華一樣,這在三生三世系列裡是很常見的借代手法,只不過鳳九只單純是因為守孝才穿著白衣而已。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東華對「小白」這個名字的執著在自從得知除了自己沒人這麼叫後就開始「非常」常出現,尤其電視劇裡更被放得特別明顯。
東華並不是一個喜歡稱呼別人名字的人,他講話一向俐落簡潔,與人相對時能稱呼「你」就不會叫名字,這個習慣就連連宋也不例外。整部戲裡他在連宋面前稱呼過他名字的情況大約不到五次,但他卻叫了小白這個名字百餘次。
這個名字體現了他對鳳九最初步的佔有慾,因為這是屬於他們兩人之間的稱呼,無關他人,這是他想拉近跟鳳九的距離,並排除其他人跟她的關係的方式。
▸ 「動心」而佔有
前段有提到東華最初對鳳九的情感是「有趣」,也就是老愛捉弄她看她有何反應的屁孩態度。而第一個使他態度轉變的關鍵,就是當梵音谷中緲落的攻擊襲來,鳳九毫不猶豫擋在他面前的那一刻。
「天下蒼生尋我庇佑者,從未間斷,異想天開起念要來保護我的,這麼多年倒是第一次遇到。」
這是東華鬥完緲落後的內心獨白,也是他初動塵心的信號。
身為一個孑然走過亂世、從此縱橫天下幾十萬年的強者,他一直以來都希望有人能給予他關懷、溫暖,而不只是乞求他的庇佑,所以他才會對眼前這個願意挺身保護他的女孩感到驚訝、被她無私的行為所感動。
這份多年來頭一次遇到的溫暖催化出了東華對鳳九的佔有慾,他想要得到她更多的關懷,因此會開始故意示弱,死皮賴臉地要她幫自己包紮暖手;同時也開始會因為鳳九身邊的人吃醋嫉妒,希望她能只對自己好,即使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想。
東華在男女情感上完全沒有實際經驗,即使能從書裡或旁人的經驗中得知相關的「知識」,但感情的問題並不是單靠知識就能解決的,這導致他在面對自己的情感時顯得非常笨拙。
他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渴望得到她的注意、不曉得自己為什麼不想看到她跟其他人要好、不曉得原來這樣的心情就是喜歡、更不曉得如果自己喜歡她應該要做什麼。
這一切的不曉得,讓他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只能任憑直覺作出選擇。比如他想跟鳳九相處,就毅然決然跟小燕換了院子;想得到鳳九的關注,就要她來服侍自己;不想鳳九跟小燕膩在一起,乾脆設下禁閉不許人出入;不爽鳳九偷偷跑出去,就故意加大訓練強度為難她……。
這些幼稚的反應都顯示東華是很直接按照自己想要的「結果」去做事的,就像個小孩一樣,想要什麼就做什麼,絲毫不會考慮過程。
此時的東華會認為鳳九對自己沒有什麼好感,因為鳳九對小燕、萌少等人總是會嘻嘻鬧鬧、喝酒聊天,甚至對小燕的口味記得特別清楚,對自己卻不是想逃就是不耐煩。
即便她在鬥緲落時挺身相救,但他也見過鳳九在承天台時救人的一幕,或許她只是因為身為青丘女君,才會反射性地守護每個人而已。對此他可能會覺得不甘心,但他是東華帝君,這世上從來沒有他做不好的事,這樣的自信讓他比起成全別人,更會想辦法主動爭取鳳九的好感。於是他便替她拿到了參加宗學競技賽、奪得頻婆果的機會,這大概是這階段的東華難得做對的一件事吧。
也許有些人會疑惑東華為何不像之後直接給姬蘅那樣,直接將頻婆果要來給鳳九就好,我覺得這是起源於東華對鳳九的態度本就與對她人不同。
他一直都將鳳九視為與自己平等的存在,因此會同樣以對待君者的角度對待她。
所謂君者,凡事依靠的都是自身實力,會坦坦蕩蕩地爭取、正大光明地獲得,就算要偷也得靠自己去偷,而不是靠著關係走後門。
他不會將鳳九與其他只會向他渴求的小輩畫為同類(比如前面說的姬蘅,還有之前東華願替其出戰的知鶴),她在他心中一直都跟自己平等,所以最後也只有她有資格承受起帝后之位。
在訓導過程中,主要有兩件事持續推動了東華的感情昇華。
一是對承得起自己魔鬼訓練的鳳九發自內心的讚賞;二是對跟鳳九更多肢體接觸的渴望。
像東華這樣一路靠拳頭拚殺過來的強者,會對跟他同樣努力而經得起磨難的人青眼有加,而鳳九的快速成長確實證明了他並沒有看錯人。因此他才願意拿他細心珍藏、百年前小狐狸為他做的藥膏替鳳九療傷。
而鳳九從雪樁落下,東華本能去接她的兩次經歷,也讓他的佔有慾開始不只有對情感的佔有,更有了對身體接觸的渴求。他會想去觸碰她的臉、會任由她撲倒自己不反抗、會輕輕摟住她的腰不讓她摔倒……這些過去他從未體驗過的、與心儀之人的肢體碰觸使他對愛情又多了另一層次的理解。
當東華對鳳九的情越來越深,他對她身邊的一切也越來越容易胡思亂想,特別是對小燕這個假想情敵積累的敵意。
東華一直誤會鳳九奪取頻婆果的目的是為了做糕點給小燕吃,所謂關心則亂,在被醋徹底灌暈的情況下,他完全沒那個心思去仔細思索鳳九爭取頻婆果的真正原因,只知道自己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件事發生卻毫無動作。於是便在賭氣之下,直接將雪樁比劍的獎品換成了蟠桃。
說實話,東華會拿蟠桃而非其他不能吃的寶物來替換,代表他終究不希望鳳九會因為他破壞她的計畫而討厭他,才選擇了一個既可以滿足「做糕點」這個目的,又可以拉遠他們距離的做法,只是這個心思完全放錯了地方。
換掉頻婆果後,東華帶著姬蘅撿來的小靈狐回到九重天,順便問了重霖如何能兵不血刃解決小燕又不會讓鳳九傷心(再次為辛苦維持帝君形象的專業小公關重霖獻上 respect),這段莫名有點搞笑的劇情其實背後點出了東華愛人的方式:就算再霸道再幼稚,他也不會用讓鳳九傷心的方法去奪取他想要的愛。這也呼應了他之後在阿蘭若之夢中,會和鳳九坦白吃醋而非直接對沉曄動手的劇情。
另外,我認為這個橋段也象徵了東華並不曉得鳳九與小狐狸的關聯。他會救那隻形似小狐狸的靈狐,是出於過去對小狐狸喜愛的移情,如果他知道鳳九就是小狐狸,那他的移情對象就會是鳳九而不是與之相似的靈狐。
▸ 「喜歡」而不顧一切
讓東華發現自己對鳳九的感情就是「喜歡」的時刻,我想就是連宋告知真相及鳳九困蛇陣的這段了。
他之前一直困在鳳九不喜歡自己的結裡出不去,直到聽了連宋的話後,才豁然明白為何鳳九總躲著自己、為何第一次見面就知道自己愛捉弄人、為何那麼執著頻婆果、為何會絲毫不畏地衝去救他、為何會擔心自己的羽化……,過去他解不開的問題,終於在這一刻得到了解釋。
其實他渴求的關愛,她早就給過了,只是是在他根本不認識她之前。原來過去讓他得過到溫暖的小狐狸就是她,而他現在也真真正正喜歡上了她。
但得知鳳九也喜歡他的東華,卻沒有時間沉浸在原來他們兩情相悅的喜悅裡,因為得知真相後他深知自己這次做下的事情麻煩了。
當他蹙眉思索該怎麼辦的時候,連宋和小燕的指責讓他對鳳九的消失感到了恐慌。他深知她的性子,所以明白這件事會對她造成多大的傷害,而她的不知所蹤代表她極有可能跑去做了傻事。果不其然這時解憂泉便傳來了叫聲,東華一聽就知道是鳳九出事了,趕緊步履急促地奔過去。
東華整部劇裡亂了腳步的時刻不多,可以看出他難得的恐慌
看到被捲入夢中身受重傷的鳳九,東華此時才終於看清楚了眼前這個人對他的重要性,也才明白鳳九過去會不惜性命出手相救的原因:明白為什麼喜歡一個人會像傻子一樣義無反顧。所以這次,該換他義無反顧去救她了。
當他卸下九層法力邁入蛇陣時,他就不再只是為蒼生而活的東華帝君,而是單純想為自己所愛之人活著的東華。
在蛇陣裡邊緩步前進、邊抬首望著鳳九時,他是後悔、害怕的,後悔自己過於獨斷的處事讓她陷入生死關頭、害怕她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失去性命;
而在穿越蛇陣後看見鳳九緩緩睜眼望向他時,他則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不再像過去一樣帶著戲謔,而是如風一般和煦的笑。
誰能想到一向「冰塊臉」的他也會這樣溫柔地看著一個人,會輕輕地擁著她、靜靜地在她額頭落下一吻後,毅然決然與她同困於這個凶險的夢境之中。
入夢後鳳九醒來以為自己在作夢的那個吻,可以說是為東華解開感情表達的笨拙、讓他開竅的一把鑰匙。
原來自己過去不自覺想觸碰她、不討厭她不小心親上自己的原因,就是因為喜歡她;原來兩情相悅後的悸動與親密感,會這麼讓人難以自拔。
因此在這之後,東華的行動就明顯變得主動很多。不管是會故作想親她的樣子去戲弄她,或在聽她訴苦後將她直接摟在懷裡,這些變化都能察覺他在得知鳳九心意後的舉止是比過去更加親暱的。
鳳九在沉睡前與東華的對話內容我自己還蠻喜歡的,除了可以欣賞帝君一本正經講幹話還完全不會心虛的功夫以外,這段劇情其實還能看出很多他們對待這段感情的想法與癥結點。最主要是因為此時鳳九只有小狐狸的記憶,並不記得之後的是是非非,所以她不會像過去一樣對東華有所隱瞞或假裝,每句話每個反應都是最真實的心聲,而東華本就不會特意偽裝自己,因此這段交流可說是他們相處以來第一次真正交心的時刻。
當鳳九從東華口中得知自己身受重傷時,她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只喃喃念著自己怎麼又受傷了,便不再在意似的問了他其他問題。
然而,鳳九過去受的重傷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東華受的,可此刻她卻從未想過要去抱怨或責怪眼前這個傷她最多的人,這代表鳳九就算已經習慣自己時不時在受傷,卻從未想過要主動告知東華她過去的付出,不想造成他任何困擾。
當然,這個反應是奠基在東華並不知道真相的前提下,倘若東華已經得知,她也不會刻意隱瞞自己的委屈,畢竟那道傷的的確確就在那裡,但她依然不會選擇將矛頭指向他,而是會自己在心裡為東華找到合理的理由,讓自己能看開又不會因此埋怨於他。
說實話,這是個需要高度情商才能做到的自我療傷辦法,但這個辦法會潛藏一個非常大的隱患——當她腦補的狀況並不符合現實的時候,她會困在自己的胡思亂想裡繞出不去,最後導致自己跟別人都受傷。結局那段分別兩百年後的重逢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鳳九說的這幾段話對東華而言,更多的是加深他的自責和心疼。
他自責自己過去的不知情讓她受了這麼多次傷,以致於她一個好端端的女孩子居然已經習慣於面對重傷;
他也心疼鳳九即使受了這麼多傷卻依然沒有放棄過對他的保護,甚至會為他找理由使自己不去責怪他。這樣的心態為他之後對鳳九越來越深的保護慾埋下伏筆。
後面帝君講幹話誆鳳九他們已經成親的片段,也能明顯看出他們兩人對待感情上的差異。
對東華而言,既然知道自己喜歡她、她也喜歡自己,那出夢後最重要的事自然就是把她娶回家。既然早晚都要娶回家,那他現在的誆騙也就不算誆,身為結果論者的東華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而鳳九這時的反應就很可愛了。
即使喜歡了帝君兩千多年,她也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嫁給他,我想東華看到她的反應應該是有點失落的,才會再次確認地問了她:妳不是喜歡我嗎?
既然彼此互相喜歡,成親是理所當然的事,身為天地共主的帝君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但婚事一直被家裡人安排東安排西的鳳九就不會想得那麼簡單,於是她才會反問成親當下自家人的反應去查證到底是真是假,只是鳳九終歸還是太過單純,東華簡單呼攏一下她也就相信了。
再來就是姬蘅的問題了,這大概也是這兩人之間自始自終最大的誤解。
鳳九一直篤定認為姬蘅是東華的心上人,但東華卻一臉不解,他壓根沒想過自己和姬蘅會有這種可能,自然會疑惑鳳九怎麼會這麼想。
他從來都不知道姬蘅曾對鳳九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所以每次聽鳳九說到姬蘅的名字時都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何她會一直提到這個人、糾結這個人,而鳳九也不曾打破砂鍋問到底過,東華也只能在一次次的疑惑後把這件事自然而然忽略了,不曾想過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會釀成最後的分離。
鳳九進入沉睡後,元神跑到了比翼鳥族二公主阿蘭若的身上。在元神回歸前的這段劇情,我其實更喜歡劇版改編的版本,也就是東華很早就發現鳳九的元神是在阿蘭若身上而非橘諾胎中。這顯示東華對鳳九活潑狡黠的性子有著很透徹的了解,才會因為阿蘭若像鳳九一樣調皮的舉止會心一笑,並對她特別留心。
在月令花開的夜晚,當他凝視她的眼睛說出自己心中喜歡的人是什麼樣的時候,比起小說,劇版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他對鳳九的第一次告白。
「很漂亮,長大了會更漂亮。性格也好、也很能幹,哪方面都很能幹。」
「總之哪裡都很好,我挑的,自然哪裡都很好。」
他的告白一如既往地帶點自負得意,然而,此時的鳳九卻因為失憶,非但沒有意會到他面具下的凝視,反倒記起了自己過去零碎悲傷的記憶。在斷斷續續說了些傷情的話語後,東華也第一次向她坦白了對過去屢屢錯過的後悔。這段自白同樣是劇版因著鳳九元神的改編所新增,也是一個新增得很不錯的地方。
它使劇版東華對鳳九的愧疚感有了一個很好的起點,也讓之後鳳九受困九曲籠的劇情中,東華會在聽完她的自白受到很大打擊的反應有跡可循。
鳳九即使失憶,卻依舊記得他帶給她的悲傷痛苦;即使心裡還喜歡他,卻已經累到不想繼續執著的無力疲憊,都讓如今才得知一切的東華十分痛心,連帶導致他從這時開始,便選擇把自己的情感壓抑起來,不希望她再受到刺激。
既然她不想見他,那就不要讓她知道自己是誰。
知道她怕蛇,就暗自把青殿的問題解決掉;知道她需要自己的赤金血養傷,那就借蘇陌葉的手就好。
只要她平安快樂,即使她不記得他也沒關係。
然而這段時間的壓抑,並沒有讓他的愛有半分減退。
我常常在想,在被鳳九遺忘的日子裡,東華會不會常常想起過去跟鳳九相處的日子?會不會嘆息自己當時的遲鈍?會不會懷念小白朝他喊「帝君」的感覺?
或許正因為這段時間的分離,他才第一次嚐到了相思的滋味。所以一當看見鳳九的元神回歸,他的喜悅才會那樣地溢於言表。這邊有一個小細節是當緲落的攻擊襲來,他也不再像之前符禹山之戰時一樣選擇轉身迎戰,而是反射性地抱住她替她承受了攻擊。
水月潭邊鬥緲落時,在鳳九提醒後卻選擇了替她承受攻擊
我有看到很多仙友覺得東華是為了博取鳳九同情才故意受傷,不過我自己是不這麼認為。東華的反應其實更像是他已經將保護鳳九這件事轉化成了本能,因此對襲向她的攻擊有著反射性的保護動作,就像過去他會在鳳九掉落雪樁時飛身撲救一樣,只是那時的他還看不明白自己的心。
東華與緲落的這場戰鬥一路從水月潭打到了深山中、也從晴朗的白天打到了夜晚。
當他在山洞裡看見鳳九不遠千里來尋他,當下的心情想必既澎湃又複雜吧。
對於鳳九元神的回歸,他雖期待已久但又覺得不可置信,不敢相信他的小白真的回來了;而看見不敢走夜路的她不顧一切淋著雨趕來深山時,他就明白她心裡還是有他的,即使從前有過好幾次的心灰意冷,但她終究沒有放下他。
懷抱著濃烈的情緒以及過去累積的思念,他不自覺伸出手去碰了碰她額間的鳳羽花印,那是鳳九的象徵,也是證明眼前的一切都不是錯覺的方式。
面對他反常的觸碰,鳳九略帶遲疑地喚了他一聲「帝君」。
不再是「息澤大人」,而是熟悉的「帝君」,這聲呼喊讓東華更加確信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緩緩撫過她的眉眼、臉頰,去感受她的一切;在碰到她的嘴唇時,壓抑已久的情感終於再也忍受不住,不顧一切將她壓到牆上深深吻了上去。
這時的鳳九對帝君的印象應該還停留在梵音谷裡總是懟來懟去的互動模式,所以面對帝君的強吻,她才會反射性地想去推開。但他不給她任何機會逃離,反而把她按得更緊,這才讓她築起來的防備逐漸打散,漸漸沉淪在這個深吻當中。
在戀戀不捨地結束這個吻之後,努力保持理智的鳳九還是想去推開他,然而東華內心的那個小孩卻在這時毫無顧忌地跑出來了。
他開始跟她撒嬌示弱,用受了傷的理由繼續靠著她黏著她,而極富同情心的鳳九果不其然在看到他滿肩的血之後,就嚇得完全忘記自己應該推開他的這件事。
從這時開始,東華在鳳九面前就不再會繼續隱藏心裡那個像小孩一樣的自我,不只臉上表情變得更豐富,也多了很多可愛的小動作。
那份過去因為肩上重責而被迫埋藏起來的、像孩子一般的天性,現在都在鳳九面前有了一個展露的出口,因此這時他說的疼,我也不完全認為是為了誆鳳九的關懷裝出來的。
他過去不會說疼,是因為從小到大沒有人會聽到他說疼而心疼他,久而久之也就不認為這個疼字說與不說會有任何區別。但現在不一樣,她會因為他受傷而擔心、會因為他說疼而心軟,那他也就不需要像過去一樣什麼感受都自己一個人默默吸收了。
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向她索取關愛和柔情、可以向她剖白自己過去的孤獨、可以向她大方地說自己吃醋……這樣與鳳九相處的日子,使東華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與幸福,也正因為這份過去幾十萬年不曾擁有過的幸福,讓東華的佔有慾自始自終都比鳳九要強很多。
東華不管碰到什麼事都講求一份「俐落」,他不像鳳九會有很多內心的糾結,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而這份俐落當然也不例外地展現在告白這件事上。
他知道現在的鳳九是因為頻婆果之事氣他,若不是見他受傷,她即便不生氣也會像在九重天上一樣能逃他越遠越好。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他簡潔誠懇地向她道歉、坦白說出了「吃醋」這個理由,然後便順勢地向她告白。
他不知道如何說好聽的話、不曉得該怎麼做才能讓鳳九相信自己喜歡她,才會很認真地問她是不是剖心就能讓她相信自己。
因為他理解她過去有多心灰意冷,所以看到鳳九不清不楚的態度時,他才會感到著急,害怕她會真的放棄他、害怕自己會從此錯過。因此他不再給她機會閃躲,直接霸道地將她拽入懷中,闡明自己希望得到她的回應。
只可惜這時的鳳九因為元神剛歸位神思不清,加之過往實在傷得太重,使她完全無法給予回應,一向不願意強迫她的東華自然也就決定暫時擱下這件事,決定等出夢後再慢慢解開她的心結。
山洞告白後到圓房前的這段日子,比起沉溺在情愛裡,東華思慮更多的是必須趕緊帶鳳九出夢。
既然已經知道緲落化相能夠入夢,也知道她對鳳九身上紅氣的意圖,在少了九層法力下在夢裡多待一日,鳳九就多危險一日;加之她對他的誤解太深,這些心結也必須等出夢後才能一一化解。
因此在抱鳳九回府隔天,他就馬上去尋了製作妙華鏡的材料並傳蘇陌葉(專業工具人)上山幫忙,要不是鳳九之後送來糖狐狸,我想東華是會一直跟蘇陌葉待在神宮繼續製鏡以求快速出夢的。
前面有提到,東華在告白後並沒有得到鳳九的正面回覆,因此當他收到她做的糖狐狸時,才會那麼地開心。
或許對鳳九而言,糖狐狸只單純是想為他一圓遺憾的零嘴;但對東華而言,這更是鳳九對自己情意的回應。
他原本以為要等出夢解釋完誤會,鳳九才會接受自己,卻沒想到她這麼快就諒解了他,還為他做了蜜糖,這份喜悅讓他直接拋下了製鏡的大事,下山帶她去過了女兒節(再次為陌少 QQ)。
女兒節的遊歷是他們第一次以情侶的相處模式在外互動的時刻,在碰到緲落之前,東華幾乎整段都是笑著的。無論是看見她戴上自己做的花環、看見她對漫天花雨的驚喜、看見她對外界事物的好奇、看見她對自己的醋意……鳳九所有的反應都能讓他流露出或深或淺的笑意。
比起鳳九對女兒節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東華的注意力一直都只放在鳳九身上。他會任她把自己當小孩一樣寵著、任她帶著他東跑西跑,只要能這樣看著天真活潑又開心的她四處玩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吊橋上的求婚,我認為東華並非事先就有打算,他雖有意出夢後娶她,但劇裡的這段求婚更像是他被鳳九所說的話深深打動而決定直接說出口。
聽她說著小時候捉弄人的趣事時,他會因為他們之間的相似而感到有趣;
聽她因為自小的崇拜而對他有諸多了解時,他會帶著些許自豪而感到高興;
聽她訴說對自己的理解時,他會因為有人真心理解他而感動;
聽她低頭訴說自己為阿蘭若難過時,他會因為自己害她墜入夢境,必須替阿蘭若活著而自責。
這段對話讓東華更了解到鳳九是個什麼樣的女孩,也讓他更堅決認定這個女孩就是唯一能承起他帝后之位的人選。既然認定了,那就不需要再拖泥帶水,直接就將帝后的位置應許給她。
「出去後,我便娶妳做我的帝后。」
他不會去問「妳願意嫁給我嗎?」,而是直接給出出夢就娶她的承諾。
他許諾從不會許自己做不到的事,他的諾言是鄭重的,就像他剛入夢時向鳳九許諾自己一定會帶她回家一樣。
面對鳳九對他突然求婚的驚愕,東華沒有留給她餘地拒絕,而是直接起身吻了她。
他明白她心中還是有許多不安,所以當她迷茫說著自己是不是在作夢時,他只是輕輕地將她抱在懷中,溫柔地向她再次證明自己的心意,並保證這次不需要她再煩惱,該換他為她付出一切了。
女兒節過後,當東華面對緲落的威脅時,不難看出他非常兩難。他不希望鳳九知道緲落的事,又害怕她會因為不知道這件事而受傷。最保險的解決辦法當然是盡速製鏡出夢,但若自己回到神宮製鏡,那又無法時刻確保鳳九的安全。
在多番考量下,東華才決定搬去跟鳳九同居,畢竟神宮還有一個蘇陌葉能跑製鏡的進度條,可鳳九若是被傷那就無法挽回了。
(當然這或許也包括了他不只一點的私心啦。)
待在鳳九府上的這幾天,東華非常努力地去減少她心中的不安全感,時時刻刻陪著她、逗她開心,頂著夢裡夫妻的身分光明正大享受兩人甜蜜的時光。
再來就要聊聊東華對沉曄的心結了。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東華對沉曄的醋意要比對小燕萌少等人強那麼多,我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是源於他對鳳九越來越強的保護慾。她過去因他受過很多次傷,甚至幾度想放棄,即便她現在對他親近起來了,但那些過去是不會改變的事實。
他知道鳳九想要一個能在她危險的時候出現救她的人,可在鳳九的過去他從不是那個人,這是東華一直耿耿於懷的事。
雖然在認出鳳九後,他很努力地想去成為那個保護她的人,不過在阿蘭若之夢中沉曄兩次救鳳九(九曲籠一次、靈梳台勉強算一次)的經歷會成為他心中的一個疙瘩。
其次是他明白鳳九對曄蘭感情的共情程度非常重,他是非常理性的人,無法體會鳳九為何會那麼投入阿蘭若的情感。正因為無法體會,才會害怕鳳九過度入戲而真的喜歡上沉曄。
其實這時東華的反應跟他入夢前調換頻婆果有部分類似。站在旁觀的角度,鳳九對他的情表露得十分明顯,但由於他的占有慾實在太重,以致於都會放大檢視她對其他人的好,而忽略對自己的好。
更何況沉曄的情況更麻煩的是他親耳聽到了鳳九的告白(嚴格來說鳳九確實還沒有明確回應過他的感情),甚至還看見了他抱她的畫面,這讓東華的打擊會比從前吃醋還要大得多。
見到他這樣誇張的吃醋反應,只會讓旁觀的人(包括鳳九)覺得又好笑又有點莫名其妙,明明她都已經答應求婚了,怎麼可能還會去喜歡別人,只是當局者迷的東華無法看清楚這點。
鳳九直到聽完帝君可憐兮兮地吐完苦水後,才終於意識到他心底到底在糾結什麼──她的「回應」。
意識到這點後,她努力忍住自己既想笑又帶了點得意的心情,輕輕在他耳邊將自己的心意明確地告訴他,然後主動送了他一個吻,化解他的心結。
基本上在聽到鳳九的表白後,東華的心結就解了,他終於可以毫無疑慮地沉浸在兩情相悅的喜悅裡。
我自己是認為東華在洗完澡後,就已經有想跟鳳九更進一步的念頭了。或許是因為他對鳳九終於回應他而產生的悸動;又或許是他對鳳九的占有慾因沉曄的事來到一個高峰,所以想更進一步去擁有她。總之劇版的圓房相較小說是非常甜蜜、沒有任何負擔的。
不過圓房前的對話還是可以看出東華對這件事還是有在認真躊躇,畢竟他們還沒有正式成婚,這樣的行為對鳳九而言會不太尊重。因此他有意無意地去試探她的意願,若不願意,那他也絕不會強迫她。
他的第一個試探,就是看她是否會抗拒兩人共枕而眠。
一開始鳳九可能多少對他的心思有點緊張,但很快就被沉曄的話題帶走思緒了(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東華明明沒繼續吃醋還提這件事的原因)。
她以為他還沒脫離沉曄的心結,一心放在解釋上,卻沒注意到東華老早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在聽她說話了。
而對東華而言,既然她並不反對跟自己待在同一張床上,甚至可以接受一起睡,那再來就是試探她對自己觸碰的反應。
從手、臉到身體,他一步一步慢慢去試鳳九的意願,這樣的小心翼翼可以看出他是很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衝動傷害到她的。不過當他看到鳳九對這些試探沒有任何拒絕或排斥時,也就不會再壓抑自己的渴望。
結果沒想到天生特別容易跑錯重點的鳳九卻在這個時候推開他,這應該讓東華頗為意外。
更可愛的是她推開他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拒絕他的親近,而是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不好。看到這種情況的東華哪能再繼續忍下去,丟下一句「不管了」就利索把棉被蓋上了。
圓房之後,劇版其實有蠻多細節都能看出他們之間關係的昇華。
比如東華會開始直接抱著她入睡、吃紫薯餅的時候會用嘴巴遞給鳳九、去市集前會讓她坐在自己懷裡玩手、在外面會十指交握牽著手、鳳九走累了會幫她揉腳……等,可以看出他們的互動相較之前變得更外放、也更親近。
另外,這裡也有一個劇版相較小說多出的情節,是東華親口對鳳九說出自己卸下九層法力入夢救她的事。
這段劇情體現了鳳九對東華身體狀況的觀察入微,她很早就察覺到他的法力在夢裡變弱很多,因此一聽到他對施法破夢的計畫帶著遲疑,很快就猜出他受傷了。
其實鳳九一直以來都不希望東華事事瞞著她不說,如果之後東華都能像現在一樣將一切坦然告之,或許兩人之間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誤會。
前面有說到,在圓房之前東華比較傾向趕緊製鏡出夢,但在圓房後,可以很明顯感覺到他會貪戀起跟鳳九相處的時光,就算蘇陌葉已經來信表明法器到了收尾之期,他也完全沒有離開的意願(再再次為可憐的陌少 QQ)。直到鳳九發現這件事並催促他,東華才終於依依不捨地回到神宮製鏡。
最後我想提的是在這個階段,東華對鳳九的情感其實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他的愛除了原本的「佔有」,額外多了一層「保護」。
(可以從他開始很常講「有我在,怕什麼」這件事看出端倪。)
他知道了鳳九過去的付出與痛苦,所以不允許她再受到任何傷害。
會出現這樣的轉變一半是基於東華對她的愛以及對自己的自信;另一半則是基於對他過往不知情而生的愧疚。尤其在九曲籠及靈梳台兩件讓鳳九重傷的大事後,東華對她的愧疚感又被放大了不少。
「明明是想從此守護好她不再受傷,卻親眼看著她再次受了重傷」這份無力感催使東華對鳳九的保護慾越來越強、對鳳九的受傷越來越害怕,甚至成了他在這份愛裡的心結。
當他出夢前看見鳳九再次因緲落受傷,這份無力和自責再次衝上心頭、重重打擊了他,使他開始質疑為何她一碰上自己便一直受傷。
後來在九重天上,東華從天命石處得知了他們天命無緣、經不起波折,因此為了守護他們的緣,他便選擇將極度危險的緲落之事隱瞞起來,不讓她知道。
▸ 「愛」而放手
出夢後,不難看出東華不再像之前一樣總是一派氣定神閒。因為緲落奪回紅氣,他開始有了對未來的擔憂,而且隨著時間推演越來越強。
出谷前萌少來找鳳九的時候,可以看到東華對吃醋的態度已經寬和很多了,不再會把鳳九隔絕不讓人靠近,而會尊重她並給予適當的空間;也不再會因為鳳九跟別人的親近而耿耿於懷。可能他也知道他們的關係一旦公開,這世間也沒幾個人敢去跟他搶人啦(笑)。
兵藏之禮前,東華對緲落的擔憂還不算太強,因此他的心思主要還是放在鳳九身上。
(說個題外話,每次我看到這段都會忍不住想,當重霖這個太晨宮忠心小管事看到去趟梵音谷回來就變成一座望妻石的帝君,不知道有多震撼 XD。)
第一個強化東華擔憂的時刻,大約就是兵藏之禮上劈斷聶初寅劍的時候了。
雖說他是為了替鳳九出口惡氣教訓他,但出力劈斷一把劍就能讓他感覺不適,可見就如司命所說,他的身體狀況一直沒有恢復,還如雪上加霜一般不停增添新的傷。
或許東華自己也有意識到身體狀況不如過去樂觀,才會在折顏替白奕討要承諾時,給了一個「願給她自由」的許諾。
「小白性子活潑,本君願由她由著自己的心性任意生長。」
「只要本君為她的夫君一日,便不會強迫她做任何事,小白所做的任何決定,皆由她喜歡。」
這個承諾除了顯示東華對鳳九天性的理解,更多是代表了他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知道自己肩負四海八荒安穩的責任,而如今緲落與自己的狀況讓他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給鳳九一個幸福安穩的未來。
就如之前所說,他的許諾從不會許自己做不到的事,而這份承諾是現在的他能給她最好的誓言,而這個誓言也為他之後的放手埋下伏筆。
在碧海蒼靈的日子,是東華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這個時候他是他、她是她,他們在大婚前夕一起回了自己從小生長的老家。即便在外有緲落的威脅,但與鳳九在碧海蒼靈生活就像回到他心中最溫暖的家。
碧海蒼靈雖是他自小生長的地方,卻沒有什麼歸屬感。他孤苦無依地長大,即便坐上了天地共主的位置,能走進他心的人依然寥寥無幾,所以他不知道「家」的感覺是什麼,也不會認為自己住的地方就是「家」。
但跟鳳九相處的過程中,他明白了擁有一個「家」的感覺:那是心中溫暖的源泉、是累了倦了能讓自己休息的天地、是跟所愛之人一起過著平凡日子的城堡。
原來他一直渴求的,就是擁有一個家。
只可惜,這段幸福的時光對東華漫漫的神生而言實在太短了。
在大婚的誤會後,我有看到蠻多人可惜沒有拍出東華尋鳳九的場景,但我覺得依照劇裡的設定,或許東華真的沒有餘力像小說一樣翻遍四海八荒。
劇中緲落的事被放得非常大,關乎天地的安危,更何況還有梵音谷王族們為此犧牲的情分在,作為天地共主,東華勢必得以這件事為重。
另一方面,東華在劇裡的身體狀況也比小說差很多,他也清楚按他現在的身體情況,若真與緲落決鬥會非常不樂觀,加之鳳九的離開也間接證明他們的確天命無緣。既無緣,也為了她的安全,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他當初答應白奕的,還她一個自由。
▸ 兩百年,我過得不好
在分開的這段時間,東華相比鳳九是過得非常不好的。
(不是指鳳九的日子一定過得特別好,這部分我在鳳九的分析有說到,只是相較之下東華確實是過得比較不好的那方。)
第一是身體的折磨,他原本修為就沒有完全恢復,秋水毒更是讓他恢復的速度變得更加緩慢,他還必須費力處理緲落的事,根本沒辦法休息調養;
第二是內心的折磨,對他這個從前沒享受過溫暖的人而言,活在回憶裡是非常痛苦的事,更何況他曾經那樣的幸福過,不難想見他面對「失去」的打擊有多大。
他或許有猜到鳳九離開是因為他在婚宴上的缺席,他雖然選擇放她自由,卻不希望她在那個沒有他的未來忘了他。因而決定在赴死前剖心為戒,一來證明自己的心一直只有她;二來讓自己最後的一絲氣息仍能在離開後繼續陪著她。
▸ 我不過是想再見妳一面
青雲殿的重逢對東華而言,是在赴死前想見她最後一面的執念。他努力遮掩自己身體的病弱,對她露出一如既往的微笑,為的是不讓她發覺自己的異樣。
面對她的疏離冷漠,他知道自己終究還是被她放棄了;而面對她的質問,他沒有辦法將緲落的事說出口,只能不停證明自己的心裡一直都只有她。
在他疲憊地說著「我過得並不好」的時候,或許他心底泛起了一絲絲能向她求得關懷的希望;
在聽到她要和離的時候,他堅決果斷地拒絕了,這是他最後能握住的一點堅持:至少在羽化前,自己都是她的夫君。
說完對她最後的叮嚀,他吻著她的手,想把她的一切牢牢記住,而後便將自己的真心化在手心裡交付給了她。
完成對她最後的託付後,過去一直喚她「過來」的他,對她說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走吧」。
他擔心自己繼續下去終究會承受不住,只能任由她決絕的背影離開視線,然後在沒有人看到的角落裡低頭落下眼淚。
過去拋下人的人如今成為了被拋下的人,最後望著桌上的半心戒流下眼淚的東華,不再像過往一樣自信倨傲。他似乎又變回了那個孤單而寂寥的孩子,渴望著能被愛、被關懷,卻明白這些都不可能再擁有了。
我很喜歡另一位仙友引用 Emily Dickinson 的詩句去形容這時的東華: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的,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可如今,太陽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涼。」
在他無盡的生命中,鳳九就像太陽照亮了他的世界,可那些曾照耀著他的陽光,卻在她離開後,讓他知道了沒有太陽的世界有多麼孤獨。
▸ 謝謝妳,忘了我吧
目送鳳九離開後,東華就明白自己即將迎來最後一場決戰了。
他回到了他曾經的那個「家」──碧海蒼靈,漫步地走著、懷念著過去的一切。
在佛鈴花瓣飄落時他伸手去接了一把,讓他想起了過去鳳九看見他給她一場漫天花雨時的喜笑顏開。
「我喜歡聽妳說我們家,一直都喜歡。」
他喃喃地說著,就像個失落的孩子一樣。而當這片花瓣也被風吹離手心,他便明白「告別」的時刻即將來臨了。
他再次落下了一滴眼淚,彷彿在對過往的美好一切道別,而後便毅然決然地開啟碧海蒼靈的禁制。
在星光結界裡,他變回了那個守護蒼生的東華帝君,選擇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八荒六合的安寧。
就像緲落所說,他對自己一直都很無情,才會認為把鳳九推得越遠對她會越好、把一切都瞞住不讓她知道她才會安全,卻不曾想過他若真的羽化,鳳九多年後得知真相的反應絕對不會比現在好到哪裡去。他也不曾想過得知真相的鳳九,會直接戴著他的半心戒無所畏懼地進入星光結界。
在看見鳳九手握陶鑄劍向緲落攻擊時,他著急地亂了分寸。
他深知還年輕的鳳九根本不是魔尊緲落的對手,他對自己無情,卻並非無所畏懼,他不怕死,卻會害怕鳳九的死。所以看到鳳九想將自己的心頭血沾上蒼何劍時,他才會反射性地制止她,他想要她好好的、平安的活下去,卻不明白鳳九真正想要的是能與他攜手並肩、同生共死。
「帝君,別總趕我走。」
直到聽到鳳九說的話後,東華才終於明白自己過去過於強大的保護慾,才是把她推離自己的根本原因。
她想要一個她有危險會出現救她的人,但同時,她也會是個願意在心愛之人面臨危險時奮不顧身的人,她害怕的從來不是受傷,而是被拋下,但這些事,東華直到這一刻才終於明白。
當他放開了她的手,兩人用盡全力攜手解決掉緲落後,東華將身受重傷的她輕輕抱在懷中,語帶疲憊地告訴她不該來到這裡,他過去的隱瞞忍耐,就是不想看到眼前的場面,可她最後還是來了。現在他即使想送她走也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她的生氣在懷中漸漸消失。
雖然無力,但此時的東華也是無比釋然的,他不用再瞞著她任何事,可以老實地告訴她自己其實一點都不想跟她分開、到哪都想帶著她。只是他終究捨不得她年輕的生命就這樣跟著自己殞落。
劇本裡也解釋了正片最後東華倒地鳳九突然醒過來的不連貫,我是傾向認為東華最後是真的把自己的仙力度給了鳳九。
星光結界的規則在小說裡是這樣寫的:
「置身於星光結界之中,除非殺掉設界之人,否則誰也走不出去。而設界之人一旦造出此結界,自己想要脫困,則唯有將所困之物一概滅掉一途。」
我覺得劇版東華最後會將自己的仙力度給鳳九,是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死了,星光結界就會開啟,外面那麼多人鳳九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謝謝妳,忘了我吧。」
最後東華對鳳九說的這句話,有人會覺得突兀、崩壞帝君的人設,不過我並不這麼認為。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分享了東華這段話的完整內容:
「謝謝妳讓我知道愛的感覺、謝謝妳讓我能在有生之年遇見妳、謝謝妳給了我一個家。」
「忘了我吧,等他們救出妳之後,我已經羽化了,從此世上再無東華帝君,不要再牽掛我。」
我並不認為這是劇本安排的橋段,畢竟台詞太冗長了,不可能是將死之人能說的話,但這段內容我認為是非常符合當下東華的心境的。
他的謝謝,不是身為天地共主的東華帝君所說的,而是真正的東華想對鳳九說的話。
他謝謝她的出現,溫暖了他幾十萬年來孤獨寒冷的心;
謝謝她給了他一個從不曾有過的家;
謝謝她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有保護跟責任。
而他最後能給她的,只有一份自由,他不希望她在沒有他的未來還在因他的離開痛苦,所以要她忘了自己,不再牽掛。
▌回歸平等的愛
濁息最後被東華的赤金血和鳳九的心頭血所淨化,進而破除星光結界的改編我個人非常喜歡,我覺得這個改編讓整個故事更聚焦在東鳳兩人與天命相爭的主題上。
經過星光結界的生死與共後,東華會明白愛並不是一方過度保護就能走得圓滿,而需要兩人互相信任、攜手患難。
這段故事的最後,便是東華和滾滾父子相認的橋段了。
在看見滾滾邊喊娘親邊跑過來的時候,東華一時沒反應過來而問了他是誰。這時的他不會想到這個孩子跟自己有任何關聯,畢竟跟鳳九重逢後,她絲毫沒有說出有關滾滾的事,他不可能會知道鳳九有他的孩子。
一直到滾滾篤定地說自己是娘親的兒子的時候,他才終於反應過來這個孩子的身分。
原來大婚之後她明明要他去青丘解釋卻獨自跑到凡間,是因為這個孩子;
原來即使自己再怎麼傷她,她還是會選擇生下他們的孩子好好去愛他;
原來她到底還是沒有放棄他。
在滾滾身上,可以看到東華的影子(外貌、沉穩的個性、愛吃糕點),也可以看到鳳九的影子(看到花海而開心、遊船時對第一次到碧海蒼靈的反應),這是劇版呈現很棒的部分。
這個孩子讓東華的世界開啟了嶄新的一頁,他過去沒有家人,孑然一身地長大,但現在他身旁有了心愛的人、有了他們的孩子、更有了一個完整的家。而在經歷重重磨難後的現在,他們也終於可以相守一生,使他綻放出了更開懷的笑容。
.文中所有劇情畫面皆截圖自電視劇正片
.索取劇本、詢問問題請見【END】觀劇分析總結&常見問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