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觀眾,我從剛入坑時就常常形容《枕上書》中東鳳的故事是難得一見的「神仙愛情」,這並不單單是指他們本就身為神仙的設定,更是形容他們的性格設定及劇情描寫非常完整細膩。能將一段愛情描寫得這麼鉅細靡遺,我認為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
在這個系列的分析篇中,我會把東鳳的感情透過不同面向的主題統整出來,並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理解,也算是用文字記錄下這段「神仙愛情」帶給我的感動吧!
⚠ 劇透注意 ⚠
以下內容含有大量劇透,會介意者請斟酌閱覽!
▌相似與互補
東華與鳳九能在無緣天命之下互相吸引進而走出一段情緣,最根本的原因是出於他們個性上有著許多相似及互補的地方。
相似點能讓兩人的價值觀更接近、更能理解對方的想法進而產生共鳴;
互補點則可以讓他們在對方身上找到能被依靠及依靠對方的地方,進而互補彼此的缺失一起成長。
▸ 因為「相似」而彼此理解
首先是相似的部分。
他們之間第一個相似處在於同樣肩負著身為上位者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一個是東華帝君、一個是青丘女君,同樣身為「君」的這點讓他們在許多價值觀上會自然而然地不謀而合。
比如對蒼生百姓的守護之責、逢事必須挺身而出的擔當、對所求之物須憑自身努力獲取的毅力、待人處事必須果決的態度……,這些都是身為一位合格的君者必須具備的特質。
所以即使鳳九年紀輕輕,她承擔女君的經歷其實就已經讓她跟東華的距離拉近很多了。
第二個相似處在於他們的個性中都同樣存在著調皮、戲謔這樣反叛不拘世俗的一面。
比如東華會誆小狐狸懷孕、鳳九會誆小精衛懷孕;
東華會用糖醋魚戲弄連宋、司命等人,鳳九會用陷阱捉弄夫子、嫦棣等人;
東華能懟得人有苦難言、鳳九同樣可以懟得天君與知鶴無話可說。
同樣不按牌理出牌、不泥於古板的性格會讓他們彼此之間更有親近感。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相似處,就是他們對自己所愛的態度(感情觀)非常近似。
他們都願意為了對方不求回報的付出,即便對方什麼都不知道也沒關係、即便自己受傷也沒關係。他們的愛是建立於把對方的感受放最高的基礎上,總會優先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後才考慮自己。
二來,他們對待彼此的情感更是非常專一純粹的,即使是見到靈魂相連的其他世,也不會因此模糊所愛之人的模樣。所以鳳九在凡間時才會不自覺避開宋玄仁的親近、東華在鳳九元神進入阿蘭若的身體時不會對她有逾矩的行動。
即便眼前的人有著同樣的容貌,他們仍然不會敞開自己所有的情感對待他。
正因為他們有著同樣強烈、執著、成熟的愛情觀,才得以攜手度過重重劫難,強逆天命爭得情緣並相守一生。
▸ 因為「互補」而互相吸引
講完了相似之處,再來就是互補的部分。
第一個最淺白也最直接的,我想大家應該都有猜到了,那就是「廚藝」!
鳳九廚藝高超,做什麼東西都好吃,這是東華這個老神仙學了幾十萬年都學不會的技能。有句老話套在這時再適切不過:「要抓住男人的心,必須先抓住他的胃!」東華完全就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啊(笑)。
就問這四海八荒有幾個人能讓東華帝君乖乖行禮聽話 XD
第二個則是年齡與閱歷上的互補。
東華是天族最老的神仙、鳳九是青丘最小的帝姬。東華閱歷的豐富會讓初經世事的鳳九心生嚮往、鳳九純潔無瑕的情感付出會讓閱盡滄桑的東華得到一片淨土。
就像片尾曲〈偏偏〉當中代表東華的這段歌詞:
「不知不覺,閱盡了滄桑的眼只待妳輪廓的線。」
正因為有著閱歷上的差異,所以反而東華會像孩子一樣去索求鳳九的關愛、鳳九則會為了東華變得更成熟懂事。這是支撐他們互相扶持、互補缺憾的基礎。
最後一個則是拉近他們二人感情最核心的關鍵,也就是兩個人對愛的接受跟付出。
鳳九出生在充滿愛的環境,會外向地給予別人自己的愛;但東華成長於混亂孤獨的洪荒,對愛的體會非常貧乏,因此會想去渴求別人的愛而不是給予。
然而這幾十萬年來,所有人都只想向他索取關照和保護,沒有人知道他也需要關愛,也沒有人願意反過來為他付出。直到碰上了願意無怨無悔釋放情感的鳳九,他才終於被打動塵心。
▌上天賜與的禮物
在分析東鳳的故事時,我常常覺得他們兩人就像是上天為了完整他們的生命,賜予彼此的一份禮物。只是在得到這份禮物前,兩人都必須付出努力、受過挫折,待得到相應的成長後,這份禮物才會真正歸屬於彼此。
▸ 將執著刻入血中換得的禮物
東華對鳳九而言,是用她刻骨銘心的主動追尋換來的禮物。
鳳九是個各方面都沒有什麼缺憾的女孩,她在愛裡活得燦爛、不拘世俗活得自由。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會執著努力地想去追求、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即便被人罵也不想因著壓力去學習。
她的生命中不乏有人愛她、她也從不吝嗇付出自己的愛,她的生命是完滿的,所以會勇於向外面追夢。
但即便她成長於完滿幸福的環境,她對所愛的執著卻絲毫不輸給任何人。
她可以為了見他一面,拋下自己尊崇的身分,即便受到欺侮也不放棄;
可以為了陪在他身邊,即便被誆走皮毛化身小靈狐也不後悔。
雖然在這之後她因為受傷而選擇放手成全,但連她自己都沒有發現這些年來,她早已把這份執著刻在了骨血中,化成了本能。
她會本能地去注意他的一舉一動、思索他的一言一行;也會本能地在他有危難時出手相救、在他受傷時緊張擔憂。
那些在過去兩千多年之中受過的傷,是讓她成長茁壯的劫。正因為有了這段深刻的成長,她最後才能成為一個讓東華注意到並且愛上的女孩。
鳳九會得到東華的愛從來不是一個奇蹟或好運,那是她無怨無悔的付出、刻骨銘心的執著以及愛人的高度成熟所換來的回報。
▸ 將一生奉獻給蒼生換得的禮物
鳳九對東華而言,更像是因他打從出生便肩負天下蒼生,而被上天賜予的禮物。
東華是為天下而生的一個孩子,他的生命跟蒼生安危是繫在一起的,生為天下、死為天下就是他出生的意義。
他看似擁有很多東西,整個天下都要對他俯首稱臣、四海八荒盛名遠播,但這些外在的功名利祿從來不是他最想要的東西。
他其實只希望有人能真正去理解他、真心地關愛他,但在戰功赫赫的滿地功績中,這樣的渴望從來沒有人看的到。
就這樣等了幾十萬年後,鳳九出現了。
她在他所創的盛世太平中出生,他打下來的和平化成了她平安幸福成長的養分;他的赫赫功績砌成了她對他自小的崇拜敬仰;他的出手相救種下了她對他深刻執念的種子。
鳳九的初心、追尋、受傷、成長……讓她不知不覺成為了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存在,彷彿這個女孩天生就是為他而來、因他而生。
那些他所隱藏起來的情緒都因她而有了釋放的出口,會因她而笑、為她而哭。
他漫長的生命中不再只有守護蒼生的重責大任,鳳九的出現讓他擁有了一個過去未曾有過的「家」,一個能給予他溫暖懷抱、能讓他喘口氣的家。
若說鳳九兩千多年受的傷是她的劫,那東華因誤會而錯過的那兩百年就是他必須經歷的劫。
沒有這兩百年,鳳九永遠不會曉得他對她的愛有多深、不會曉得他對「保護」和「天命」的心結;
東華也不會因為分離而剖心為戒,鳳九就無法進入星光結界與他共同擊破緲落與濁息,更沒有之後的相愛相守。
東華經歷的劫讓他得以打破自己的心結,也改寫他們的天命,讓兩人能夠破除阻礙,一同攜手繼續前行。
鳳九的劫為他們種下相愛的種子;
東華的劫讓他們爭得相守的情緣。
▌獨一無二
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很愛看梵音谷篇章中,明明身邊的人都或多或少察覺東鳳對彼此的心意,但他們卻遲遲沒發現對方待自己不同的曖昧。
這裡便想來好好統整鳳九與東華之間,到底有哪些待彼此「獨一無二」的地方。(簡稱雙標特輯)
有些之前已經提多次,也分析很深的部分這次就不會特別再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過去我寫的
東華及
鳳九的角色分析文章。
▸ 鳳九
報恩
鳳九對東華的報恩可以說是開啟他們情緣的最初起點。雖然鳳九原本就是重情重義、受恩必報的人,但她對東華的報恩更多了一層自小崇拜的心理加持,不僅只是單純的「報恩」而已。
真正的報恩,應該是像她為葉青緹奪頻婆果那樣:既然欠了他一條命,就努力還他一條命。為了還他的命可以吃下所有的苦、拚上性命;但在還完之後也就彼此兩清,不會再被這份債所束縛。
在小說中,鳳九對待「報恩」的差異有透過謝孤栦對重生後的葉青緹的對話描述出來。
鳳九在九天瑤池替葉青緹洗滌凡塵,正式了卻對葉青緹的恩
但鳳九對東華的報恩就如她凡間歸來後所說:其實從不只是報恩,而是心放不下。
因為放不下,所以即使遍體鱗傷,還是想去追、想去求;即使報完了恩,還是沒辦法眼睜睜放著他不管。
與其說是報恩,不如說是鳳九對東華的執念,償還時沒有沉重的壓力、還清也不代表真的兩清。
擔憂
鳳九對東華的放不下,另一方面也體現在看到他受傷的反應。
她知道東華身為曾經的天地共主,這個時代的小打小殺根本傷不了他,所以一旦看見他受傷,她的反應就會非常巨大。即便這個當下可能還有其他顧慮,但最終都會被擔憂他的反應給蓋過去。
在鳳九與東華真正相識以前,她的這個本能就已經體現在小狐狸看見他手受傷後為他做木芙蓉花膏,以及在凡間看見宋玄仁受傷的緊張上。
而兩人相識後,鳳九幾次無意間流露的本能反應更是在東華發現後,被他抓得死死的,常被他用來撒嬌討關愛。
比如梵音谷鬥緲落後,鳳九原本一心只想要趕快出去盜頻婆果,對東華甚至還有些不耐煩。但一當知道他身上的傷是真的之後,就被嚇得忘了這些事,手忙腳亂地替他包紮。
之後東華搬到疾風院,鳳九見到他手上傷口的反應也是。
原本她對東華抱她的舉動還帶著一點彆扭,但在看到他手上的傷後,這些情緒馬上就被拋諸腦後了。
雖然後來對話的重點被體重帶偏(?),不過從她之後特地送藥給東華這件事,還是能看出她仍然很介意他這次的受傷。
除此之外,當東華為她抹藥並提到羽化時,她即便還在因為他將自己扔到梵音谷置氣,但瞬間就被他輕描淡寫的「羽化」二字震驚,焦急地詢問他為何會羽化?何時會羽化?等問題。
對從小崇拜東華的鳳九而言,他的存在就如日升月落一般,是亙古不變的鐵則、習以為常的認知。「東華帝君也會羽化消失」無異於是她最無法想像也最難以接受的事實。
最後就是阿蘭若之夢裡,當鳳九看見東華被緲落襲擊而受傷時,即便當下她對東華有記起過往的不悅、占她便宜的不解,但一看到他肩上滿滿的血後也就完全忽略那些事了。
比較特別的是東華這次的大傷,讓鳳九在之後與他的相處中,總會特別關注他的恢復狀況。
像是東華告白後,即使她腦袋一片混亂無法回應,但仍會第一時間為他裂開的傷口緊張;
女兒節看到東華鋪下滿城幻景後,即使當下因為眼前的美景而驚喜,但仍然首先注意是他的傷勢是否好全?如此施法是否害他再度耗費心神?
這些都是她重視東華身體狀況的表現,也是鳳九的情和貼心展露地最明顯的地方。
講完了鳳九見到東華受傷的反應,那自然也要來講講她見到其他人受傷的反應了。
首先,凡間的情況會比較特殊,這個在仁九的角色分析篇也有提過。因為凡間她身旁的眾人(沐芸、青緹等)對鳳九而言不僅是朋友,更存在著被她私自下凡而被拖累的因素在,所以她會尤其重視凡間眾人的安危,畢竟他們受的傷極有可能就是因為她的任性導致的。
也就是說,凡間眾人的安危對鳳九而言多了一份「責任」,這個擔在她肩上的重責讓她對他們的安危有著一定的壓力,無法像對其他人一樣淡然。
若撇除掉凡間的特殊情況,在其他時候鳳九面對旁人受傷時,同樣會有擔憂,不過明顯不會存在像對東華那樣的焦急。
通常她在確認對方無事後,就不會再多加留意,甚至還會揶揄對方一番。比如在阿蘭若之夢看見狼狽的陌少時,鳳九就調皮地調侃了他;
出夢後萌少被她的真實身分嚇倒時也是,雖然一開始會因為愧疚而帶著擔憂,不過在小燕帶著連宋出去後,也就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吃東西了。
放不下
無論是報恩還是擔憂,鳳九會有上述這些反應都是源於她對東華的「放不下」。即便她不停地受傷、不停地告訴自己必須放下,但她仍然無法做到棄他不顧。
如果真的放下了,她就不會對東華的一舉一動糾結、不會被他的一言一行影響、更不會再因為他受那麼重的心傷。
這也是為什麼潔綠會認為鳳九是因為喜歡東華才會介意姬蘅、謝孤栦會嘆息地說:「她同帝君糾纏了數千年,說放下也說了無數次,卻沒哪一次是真放下了。」的原因。
同樣身為好友的他們對鳳九灑脫的個性再清楚不過,因而深知她倘若真的放下,絕不會對東華有如此反應。
簡而言之,鳳九對待東華與其他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她的「糾結」。
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她的態度是比較灑脫的,待人處事不拖泥帶水,該重視的重視、該放手就放手,這樣的灑脫讓她幾乎不曾被什麼事困擾過。
可一旦面對東華,她的心境就變得複雜很多,總會胡思亂想、不知所措。
她的喜歡、付出、重傷、害怕讓她無法像面對其他人一樣瀟灑,總是存在著不安和疑惑。這也是為什麼小說中的東華會因為自己在夢中欺騙鳳九感到頭疼,進而決定修改鳳九記憶。
「小白她在我的事情上……一向有些糾結,此時若讓她想起我在阿蘭若之夢裡瞞了她,後頭不曉得會鬧出什麼來。」
以命相付
最後一個、也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鳳九總是願意用自己的命去換取東華平安這件事。
她對東華的以命相付並不像凡間要保護沐芸青緹,或是奪頻婆果那樣帶著責任感或壓力,而是非常純粹的本能。
也正因為這份本能,即便旁人都認為東華這樣絕對強大的神仙根本不需要她的出手相救、即便知道眼前的敵人要比她強上幾萬倍,她也不曾退縮、不曾猶豫。
如果能用自己的命換他平安,她義無反顧;如果無法救他,那就陪著他慨然赴死,也不枉此生。
總體來說,鳳九對東華的獨一無二可以簡單用「本能」二字概括。本能不會被外在條件和理性思維干預,是完完全全依照內心想法付諸行動的表現。
鳳九多年的執念讓她對東華的愛早已深刻轉化成了身體的本能,會反射性地想去照顧他、保護他、擔心他。即便她的個性本就外放,但我們仍能透過她出於本能的習慣感受出她的執著。
▸ 東華
相較情感外放的鳳九,個性內斂的東華待鳳九的不同上帝視角的我們看起來就要明顯得多。
接近
東華對鳳九的第一個不同就是他總會想「主動接近她」這點。
東華對待別人一直很是冷漠,尤其是對他有明顯意圖的人,即便這個人是恩人託孤的知鶴也不例外。這讓幾十萬年來幾乎沒有女仙能接近得了他的身,更遑論能讓他主動去接近對方了。
但鳳九就是這幾十萬年出的唯一特例。她頑皮有趣、活潑愛鬧,又老是不把他放在眼裡,鮮明有趣的性格讓他匆匆幾眼就對她產生了興趣,進而想主動去接近她、戲弄她,這份好奇心甚至驅使他連重霖都沒通知就逕自跑去梵音谷尋她。
這也是為什麼知鶴很快就會對鳳九產生敵意。在東華身邊多年的她非常明白東華對一個女仙如此的青眼是過去不曾有過的,而與東華相識多年的連宋也有察覺。
不設防
「想主動接近」後,東華再來對鳳九的特別就是「不設防」。
就像之前提過的,東華對待別人一直都非常有距離,就算有人直接爬上他床,他都能面不改色把人丟出去。
但從鳳九在梵音谷裡兩次把東華壓在身下的無心之舉,就能發現東華對她從沒有設下過防線。
身為擁有強大實力的尊神,四海八荒能有幾個人可以輕易把他推倒?只怕連接近他的機會都不曾有過。他會乖乖任她擺布,不過是因為他不曾對她有過防備心,一直都很接受她的親近。
而鳳九在雪樁練劍時不小心親上他,他即使驚訝卻沒有推開、以及剛入阿蘭若之夢時,他任她一把把自己摟過去親的這兩件事也是同樣道理。
東華並不是一個容易被別人佔便宜的人,換作旁人只怕連要碰到他的手都難如登天,更別說佔便宜了。鳳九能屢次佔到便宜,不過是基於他從不對她設防的前提之下才會發生。
這也是為何他一直都很樂於接受鳳九的親近。像是遇到鳳九被魘住後自然抓住他的手、抱著他的腰的情況,他不會想要像過去對其他人一樣把她推開,反而樂於享受她的投懷送抱。
觸碰
如前段所述,東華對於鳳九的觸碰一直很能接受,甚至自己也會想去主動觸碰她,這樣出自身體的直覺反應也凸顯了鳳九對東華而言,從一開始就非常不同。
這個不同最早可以追溯到九重天上鳳九去找他討鐲子時,他並不排斥鳳九碰到他。
入梵音谷後,這樣的不同也隨著他們相處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明顯。
最一開始的觸碰比較細微,像是鬥茶後他會溫柔地幫鳳九拿掉頭上的茶葉。
但在鬥緲落後,就能看出東華對觸碰的渴望越來越強。開始會故意想枕在鳳九膝上、看見鳳九要摔倒時會抱住她、要她幫自己擦藥等。
即便這時的他還沒意識到自己喜歡她,但這樣的直覺反應無異於是他初動塵心的證明。
入阿蘭若之夢並互明心意後,他對觸碰的渴望便有了更深一層的轉化,從原本曖昧不明的依戀,轉化成了對所愛之人的情感釋放。這時候他所索取的觸碰更加親密、也更加直接。
不過即使享受與鳳九的接觸,在確認她的心意前,東華仍會守著男女之間身體碰觸的底線,絕不會在鳳九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逾矩的行為。像是當她意識不清要抓著他的手往懷裡帶的時候,會慌張地把手抽出來。
這是他尊重她的表現,同時他的不好意思也側寫出了鳳九跟別人的不同。
他過去把其他女仙丟出去或是抱著的時候,仍然是一副穩如泰山、平靜如水的樣子,彷彿在他懷中的根本不是一個人。但這樣的他卻會在碰觸鳳九時產生「不好意思」的情緒,間接佐證了她在他心中確實有著跟其他人不同的意義。
情緒
再來就是情緒表現的部分了。
我想看完劇的觀眾都能明顯感受到東華在認識鳳九前後有著「非常巨大」的反差;就算在認識鳳九之後,他對外跟對內也有著極大的溫差。
對待旁人,他就是那個冷冰冰、面無表情的尊神,只要笑就準沒好事。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不拖泥帶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帶著天地共主的氣魄;
但對待鳳九時,他就變得像個孩子一樣會跟她撒嬌、討關愛。除了會笑會吃醋,也會說好聽的話、做浪漫的事討她開心,讓人幾乎忘了他是那個站在整個天下之上的尊神。
「情緒」也是最能看出東華身上同時存在神格及人格兩面性的表現,因此下面也會特別聊聊東華的情緒轉折。
先從東華的笑容開始討論吧!
一開始在身為天地共主的他的臉上,幾乎看不見任何情緒。表情總是淡漠疏離,即便偶爾會笑,也都是因為戲弄別人而產生帶著戲謔的笑。
就連剛在九重天遇見鳳九想戲弄她的時候,這樣的笑也有出現過幾次。
這樣的笑容是尚在神格階段的東華臉上唯一會出現的笑,也是他漫漫長生裡只能用戲弄別人打發無聊的象徵。
他的臉上第一次出現有溫度的笑容,是遇見小狐狸的時候,而這個難得一見的笑容也讓身為好友的連宋受了不小的驚嚇。
這個笑不再是出於戲弄別人帶來的爽感,而是談及自己喜愛事物時的自豪。
在真正遇見鳳九後,他則是多了很多出於對一個人的喜歡、眷戀而有的笑容。
這樣的笑跟遇見小狐狸時又不太一樣,是那種想起喜歡的人時會不知不覺勾起嘴角的喜悅,完完全全出自於人格的情緒。
起初兩人感情尚未明朗時,東華的笑仍然是淡淡的,是第一次體驗到曖昧的微甜喜悅,這時候的笑幾乎都是在鳳九不知情的情況下,無意間流露出來的;
而入夢兩人感情明朗之後,他的笑就更加外放了。不再像之前一樣平淡隱藏,開始會毫無保留地在她面前流露自己的高興,每個笑起來的反應都像拿到糖的孩子一樣天真外放。基本上這個階段的東華已經完全過度到了人格那一面。
不過當然,東華溫柔的笑容也只有在鳳九面前會出現,看看同時期對陌少的笑,那根本叫一個笑的你心裡發寒。
講完了笑,再來就是哭。
(原諒我不想邊寫邊虐自己,就不截圖了 XD)
東華在劇中總共有四次落淚,分別是歷劫歸來後、青雲殿看著鳳九離開後、碧海蒼靈回憶過往時、星光結界裡(嚴格來說星光結界應該算兩次,抱著鳳九一次、倒在地上後一次)。
東華的四次流淚都是因為鳳九。
他從沒有在其他人事物上流過眼淚,因為他過去眼中不曾有過景色、心中不曾有過執念。即便目睹孟昊之死,他也僅僅只是震驚不解外加些許不捨,從未掉過眼淚。
他曾經是個不受外物影響情緒的尊神,卻在擁有過鳳九給予的溫暖與幸福後,體會到了喜怒哀樂這些身而為人的基本情緒。
東華難得落下的每滴淚水背後都隱含著巨大、壓得人喘不過氣的的傷痛。
那些不曾流過淚、不曾喊過痛的人流露出脆弱時,往往才最是震撼人心。
不過我自己在看後面幾集東華落淚的畫面時,除了被虐得體無完膚,其實還帶了一點的欣慰。
因為當他哭泣的時候,我再次看見了過去被天地共主的威嚴倨傲隱藏起來的東華,是過去不曾被看到過的真實的他。
這跟在鳳九面前撒嬌的那一面又有些許不同。這時的他更像是一個無助、不曉得該怎麼做,又沒有辦法跟人述說,只能默默落淚的孩子。
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前,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也曾經因為困苦的環境、危急的經歷而流過無助的淚水,但那些脆弱卻被迫得在亂世之中埋藏起來。
幾十萬年後,當他再次落下眼淚的那一刻,也許才真正找回了那個過去被遺忘在歲月中的自己吧!
自傷
最後要談的就是東華的「自傷」,這裡談的自傷並不單單指故意讓自己受傷,還有將原本不該由他承受的傷轉嫁到自己身上。
不過這部分跟前面談論的幾個點會不大相同,因為東華自傷的個性其實一直都存在他身上,只是遇見鳳九後被放大了很多,導致他後期不斷地受傷甚至到了差點羽化的地步。
認識鳳九前的東華會受傷,大多都是出自於「義」。
不管是對天下蒼生的大義、對部下朋友的小義,肩負重任又重視情義的他隨時都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而他那過於強大的能力也讓他一直過度輕忽自己受的傷,總是抱持著「反正自己很強大,受傷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濫用自己的力量。
其實依東華的情況而言,他唯一因著使命「必須」得承受的傷就只有調伏妙義淵以及清除三毒濁息,這是他不能逃避掉的責任。
但他卻在承擔這份責任的同時,又屢屢承受其他本不該承受的傷害(不僅限於身體上的受傷,還有名譽、情緒等各方面)。
比如他因著孟昊生前的囑託而屢次耗費修為醫治姬蘅的秋水毒、不惜自己名譽掃地去幫助姬蘅逃婚這兩件事(嚴格來說就連當初會應下魔族婚事也是考量到天魔兩族的和平才會同意)。
我覺得東華為全孟昊的義而屢次醫治姬蘅秋水毒的部分,跟鳳九為還葉青緹的命而奪頻婆果是很相似的,都是了卻人情的報恩。差別只在於姬蘅的秋水毒會因為她沒照顧好自己而惡化,東華就必須再多耗費修為幫她醫治。
就像開頭說的,東華做事絲毫不顧自身的行徑在遇見鳳九之後,明顯被更加放大,尤其在他發現鳳九對人極富同情心的個性之後,更是常常利用自己的傷去索取她的關愛。
第一次是在鬥緲落時故意將自己的手臂弄傷。
其實就像鳳九之後幫他擦藥時說的,單單一個緲落化相根本無法傷到他,他會受傷完全只是因為想求得她的關愛才故意為之。
第二次則是在阿蘭若之夢幫鳳九擋下緲落攻擊後。
雖說這次不像上次一樣只是為了博取她的關愛而故意受傷,但他在受傷後還是將自己的傷當作了向她撒嬌的工具,利用得淋漓盡致。
第三次大概就是吃沉曄醋而跑去淋雨了。
東華會去淋半天雨,除了真的在思考該怎麼解決沉曄以外(帝君真的對自己的影子好狠),我想更多是希望再次利用自己的脆弱去求得解釋跟關愛。
東華是打遍天下的強者,連連宋都說他過去在戰場上浴血奮鬥時可是連眉毛都不動,這樣的強者怎麼可能會因為淋雨就動不了(要真動不了大概連房也圓不成),他只不過是想再次透過鳳九的同理心去求取柔情罷了。
不過這三個自傷相較之下都算是小傷,所以東華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地表現在鳳九面前。
當碰到真正的重傷時,他反而會選擇什麼都不告訴她,一則不想讓她過於擔心、二則也擔心她若知道反而會害她陷入危險。
第一個例子就是卸下九層法力入阿蘭若之夢。
從入夢前東華對連宋的託付就可以得知,他是抱持絕對的覺悟保證鳳九能平安歸來,即便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是東華對鳳九第一次的隱瞞重傷,即便他後來在鳳九的疑心跟追問之下將卸去法力的事坦然告知,但這件事可以說是為他之後隱瞞一切的舉動埋下伏筆。
第二個例子則是出夢之後因鳳九紅氣被奪而跑去找緲落算帳。
先別提他先前卸下的九層法力這時是否完全恢復,光是在夢裡他就耗費法力製作妙華鏡、又急忙跑去思行河畔救鳳九、甚至還跟緲落化相打了一場架。
在精力尚未完全恢復的狀態下跑去算帳,無異於是讓自己的身體多承受一次負擔。
第三個則是兵藏之禮硬是劈斷聶初寅劍的時候。
這跟上一個對付緲落雷同,都是為了替鳳九算帳而過度耗費法力。但從劈斷劍之後東華明顯感到不適甚至握緊拳頭的反應,就可以知道他過去受的傷一直都沒有恢復,還不停增加新的傷。
但這時的他還是沒有正視把傷全部歸在自己身上的嚴重性,仍一派淡然地說只要調息恢復便可。
第四個例子就是把秋水毒渡到自己身上。
因為無法忍受姬蘅用龍麟脅迫自己,於是直接將秋水毒渡在自己身上,把孟昊的人情還掉。這在東華法力已經被大幅削弱還有緲落威脅的情況下,更是讓他的身體狀況雪上加霜。
尤其秋水毒會讓修為恢復的速度變得緩慢,將毒直接渡到身上的做法,會直接讓他打算用調息恢復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個例子是在鳳九離開後,在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差的情況下,仍然選擇為她剖心為戒,以及耗費法力幫小燕鑄劍。
最後,就是他選擇將所有的一切隱瞞鳳九,導致連多年以後在青雲殿重逢時,只能聽著她決絕的話語、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將所有心傷承受下來。
其實東華屢屢自傷的行為在一段感情當中是很不理智的,尤其是後面幾個出於保護的自傷。
他會選擇獨自承受傷害除了自恃過高外,他過去碰到事一貫自己解決的習慣也是原因之一。
因為太過習慣自己快狠準地下判斷,導致連在相愛後碰到跟鳳九有關的事,他都選擇逕自幫她做決定。就是一個「我認為這對你好,就決定替你這麼做」的概念。其實這就跟父母常常會對子女說「我這是為你好」,但子女自己根本不覺得好的狀況是一樣的。
東華忽略了對鳳九而言好不好的決定權是握在她手上,不論自己認為哪樣的方式最好,將選擇權交還給她才是對彼此公平的態度。
在這部分青丘白家人對鳳九的態度就要明智很多。
像是白奕即使希望鳳九跟滄夷神君成婚,但他會選擇將婚書交由鳳九讓她做決定;
白真白淺即使希望鳳九能藉相親找到好人家,但他們只會將場面安排好,剩下全部讓鳳九自己決定怎麼應對;
折顏在得知鳳九有孕後,為她送來保胎丸跟墮胎丸,由她自己選擇要走哪條路,而不論她做什麼決定,他都會義無反顧支持她……。
這樣將決定權交還給她,才是愛一個人應該要有的態度。其他人可以給她建議、幫她分析,但不能干涉或者逼迫她做決定。不得不說青丘的家庭教育真的是我看過最模範的案例!
總體而言,東華待鳳九的特別是出自於「本性的釋放」。
若說鳳九愛的表現是將外部的執念轉化成了內在的本能;那東華愛的表現就是將內在的本性釋放到了外在的表現上。
他的喜怒哀樂、脆弱渴望一直被束縛在清冷尊神的形象背後,從不顯示在外人面前。而這份愛讓他的情緒終於有了出口,讓他可以卸下與生俱來的責任,肆無忌憚在她的懷裡做回一個天真的孩子。
▌涓涓細流與熊熊烈火
之前我曾聽過有人說他感受不出鳳九對東華的執著,我認為會有這個感受並不是鳳九的愛比較淺,而是因為她種下愛的時間要比東華長得多。
鳳九從崇拜轉化成愛的時間歷經了兩千多年,這中間有過好幾次的熱烈追尋、又有好幾次的重重受傷,漫長的無望讓她對追不到帝君這件事已經習以為常。
所以當她真的追到後,比起高興,更多的是訝異跟小心翼翼;當她再度失去後,也不會有過重的絕望,因為過去兩千多年沒有帝君的日子她也照樣走過來了。
跟東華比起來,她的愛更像是已經在歲月中流淌已久的涓涓細流,在起初有過幾次短暫的湍急後,逐漸平息下來靜靜淌過一切。
她的愛不再是強烈的佔有,取而代之的是細膩的關懷與默默的守護。
但這並不代表她的愛不深,她仍會為了東華觀察入微、擔憂害怕、甚至豁出性命,只是她在愛裡的時間實在太長了,沒有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前後對比而已。
東華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對鳳九的情感從有趣、動心、追求到相愛的時間過渡得非常快速(一年不到),加之他過往幾十萬年的生命中從未體驗過愛的感覺,這些因素讓他的愛一迸發就像熊熊烈火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他會想主動地去佔有她、親近她,想把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她。
在愛的表現上他是非常外放熱情的,因為他想牢牢抓住這份初次體驗到的美好,但這樣的患得患失同時也代表他面對失去時的痛苦會非常強烈。
感情路上進展的快速讓他無法承受失去的痛苦。所以相對鳳九,我們更能感受出東華愛的深刻。因為他愛上鳳九、失去鳳九前後的對比實在太過強烈,以至於讓觀眾情緒更容易被他影響。
但不論是涓涓細流或是熊熊烈火,他們對彼此的愛無疑都是十足深刻的,只是不同的成長經歷與追愛時間的長短導致他們有了不同的表現。
▌付出與接受
一段能走得長遠的愛,勢必是兩人之間存在著平衡點。彼此都有付出、彼此也都接受對方的付出。不會有人永遠是付出的一方、也不會有人永遠是接受的一方。
而東鳳的愛真正到達平衡的時刻,我認為是在星光結界之後。
在那之前他們的付出都是不完全對等的,就像傾斜的天秤一樣一直有一方特別重,只不過隨著故事演進,重的那方角色變換了。
先前有說過東鳳二人在愛的付出上價值觀很是相似,他們不會主動向對方闡明自己的付出以奪取對方的愛,而是將對方的感受擺在第一位。
「只要他平安、快樂就好,不希望將自己的付出宣之於口去綑綁對方」,這也就是所謂的「說多是錯,多說是劫」。
雖然這樣的初衷是出於對對方的尊重,但這樣因為愛而處處保留的態度,會非常直接造成兩人間的落差,讓兩人無法坦然站在平等的地位之上。
▸ 入阿蘭若之夢前:鳳九付出,東華不知
進入正題前,我們先來列出鳳九究竟對東華有過哪些付出以及受過哪些傷:
透過表格可以明顯看出鳳九的付出大多是在前期,而且每一次付出所承擔的代價都不小,數次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甚至差點沒命。
因此自凡間歸來後,她對東華就收起了大動作的付出,基本上一直到阿蘭若之夢前,她的重心都是放在還葉青緹命的主軸上,對東華的態度則是能避就避、能閃則閃。
但即使如此,這時的感情天秤仍對鳳九不平衡,因為此時她對東華的感情還是取決於他如何看待自己。
他的每句話、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會深深影響鳳九的情緒。會因為東華跟她親近而喜悅、也會因為誤會東華僅將自己視作玩伴而傷心。
雖然這時的她不像過去一樣眼中只有帝君沒有自己,但她對他的喜歡還是導致她很容易因為帝君打落自己的定位。
這也是為何小說中的鳳九會因為這件事徹底放下對東華的情感。
為了愛一個人,將自己打得毫無尊嚴帶來的傷是非常沉重的,重到讓她明白唯有真正的放下才能不再讓自己受傷。
「就算這些時日東華他僅將自己當做一個取樂的新鮮玩伴,她自認自己這個玩伴做得還算稱職,如果他願意將果子分她一些,她可以繼續當他的玩伴,而且他讓她做什麼她就可以做什麼。」
他們之間的不平衡一直到東華從連宋口中得知鳳九的過去後,才暫時回歸平衡。
過去因為自己的不知情、鳳九的不言明在東華心中產生的結被一一打開,讓他瞬間明白了很多事,也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心。
▸ 入阿蘭若之夢後:東華付出,鳳九不知
在東華卸下法力入夢後,他們之間便不再只有鳳九單方面的付出、東華也不再什麼都不知情,兩人都看明白了自己的心意。這時候的吻是他們第一次來到平衡點,終於兩情相悅的重要象徵。
但在這之後,天秤就開始慢慢往另一個方向傾斜,換成東華一直在付出,而鳳九什麼都不知情,就像以往鳳九的付出東華全不知情一樣。
進入正文前,同樣先列一張東華的表格:
同樣地,根據表格也能明顯看出東華的付出幾乎都是在入夢後。
但他的付出跟鳳九有個本質上的差異:東華的付出多了一份因為「愧疚」產生的補償心態。
鳳九過往的付出跟傷痕成了他擺脫不了的心結,為了彌補自己曾經的錯過,所以想把她圈在懷中好好呵護她、好好愛她,並獨自替她擋掉所有威脅。
這個心結讓他選擇將所有會對鳳九不利的事隱瞞起來,自顧自去解決問題。即使鳳九因為他的隱瞞有了誤會,為了她好,他也不會把事情說出來。
另一方面,這個階段也可以發現東鳳之間不再像前篇一樣只有鳳九會糾結自己的定位,東華也會開始在意自己在鳳九心中的位置。
過去在梵音谷中他比起在意自己在鳳九心中的地位高不高,更傾向是在意其他人的地位是否比自己高。
比如他不希望鳳九一直在意小燕,所以將頻婆果拿走,卻沒有想過他這樣做會大幅降低自己在她心中的地位。
但入夢明白自己的心意後就不同了。他就算吃沉曄的醋而跑去淋雨,最後卻還是選擇乖乖跟鳳九攤牌,而非像過去一樣自作主張地做事。
這個改變,顯示他現在更為看重自己在鳳九心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而非別人。
▸ 星光結界後:彼此付出,互相接受
東鳳之間第二次回歸平衡的關鍵時刻,就是在星光結界中,鳳九將自己的血抹在蒼何劍上的瞬間。
鳳九說的那句「別總趕我走」,我想對東華內心的震撼是非常強的。
她其實一點都不怕受傷,她只怕他趕她走。
他終於明白是自己過去的過度保護才讓她離他越來越遠,所以聽完她的話後,他放開了她的手,不再一味地在她面前保護她,而是讓她陪著自己一起奮戰、比肩而立。
他的放手象徵他接受她的保護,而不僅是給予她保護。
在這樣一個彼此之間不再有誤會、不再有不知情、不再有誰單方面給予或接收的情況下,他們的愛才總算來到了完美的平衡上。
到達平衡點後,他們之間就不再會像過去一樣容易產生誤會、容易對對方有疑慮或不安全感,取而代之的是堅韌的信任。在這份信任之下,他們的未來會走的更安寧、更圓滿、更幸福。
.文中所有劇情畫面皆截圖自電視劇正片
.索取劇本、詢問問題請見【END】觀劇分析總結&常見問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