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天氣不佳無緣看見太陽從海上升起,
吃過早餐啟程前往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經過昨天長時間健行互動,
團員間互動更熟稔熱絡,
等候團員上洗手間的時間,
訴說著過往村內收購魚苗畫面的彩繪牆,
是大夥開心玩拍照的第一選擇。
圖畫中的石頭伯正是房屋的主人。
在養殖業尚未興起之際,
漁民們乘著「竹排仔車」(舢舨)出海,
捕撈的魚苗賣給批發商,
打入氧氣後趁新鮮趕緊轉運至西部,
石頭伯的家就是交易中心。
那是大武社區居民,
海洋經濟生活興盛的一段時光。
社區發展協會為活絡社區經濟,
朝向社區低碳小旅行方向前進,
改造石頭伯閒置的空屋為遊客服務中心,
保留其牆面、老窗、八卦鏡,
於室內進行整修、改裝及彩繪。
故事牆懸掛大武的老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有著對故鄉的記憶和情感。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今天我們沒有要進去社區巡禮,
而是要走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經過「大武小書屋」從階梯往上走,
來到林務局大武工作站,
這裡其實是大武神社的舊址,
神社通常選在村子裡地勢較高的位置,
而剛剛走的階梯就是參道。
林務局大武工作站往前走一小段,
就是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北端入口。
號稱是全臺灣最迷你的國家步道,
全程大約1.1公里,
步道大多以枕木鋪設。
沿途自然生態豐富,
植被種類多樣,
所以有「台灣後花園」的美稱。
森林步道沿途設有講解牌,
詳細說明植物種類及地形介紹。
觀景平台位於大武溪南側山麓的突出處,
天氣好時還能看見蘭嶼和綠島。
大武溪出海口畔設立濱海公園,
我們11月初去那裡欣賞藝術季作品。
今天能見度不佳,
眺望著太平洋海岸線,
團員們討論著曾走過的阿塱壹,
到底在哪一個方位呢!
一列南迴線列車從大武溪上經過,
回憶起搭乘「藍皮解憂號」的閒適。
列車緩緩開過大武溪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山洞與大海漸行漸遠
我們從南端入口出來,
往北走下坡,
右下方是大武氣象站。
經過林務局宿舍又回到北端入口。
沿路看到不少草本科耐旱植物瓊麻,
瓊麻是有名的纖維植物,
瓊麻葉所含硬質纖維,
可做繩纜、人造絲、高級紙、魚網、麻袋、
繩索及相關日用品及工業用品的原料。
大武曾經也是瓊麻工業時代的受益者,
後來因人造纖維替代而漸漸沒落。
大武老街
下坡盡頭來到彩虹橋公園,
彩虹牆因為重新粉刷搭蓋了鷹架。
太麻里鄉以南的數十公里內,
唯一的一間麵包店「良發」,
團員用力用新台幣將「封仔餅」下架。
「封仔餅」過去是大武鄉內居民中秋節的月餅,
與台東早期物資缺乏有關,
現在這個內包綠豆餡的餅,
反而成為台東的名產。
良發麵包店繼續往前走,
一排仿歐式小木屋的住宅群,
是八八風災被強制遷村,
富山部落居民所居住的永久屋。
大武鄉早期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
舊稱「巴塱衛」,
排灣族語意即「拿棒子打」。
早年排灣族自山區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時,
為避開無法利用的沼澤、溼地,
便會以棒子敲打加以鑑定,故得名。
因位於台灣東西部重要的聯絡要道,
現在大武鄉居民來自四面八方,
是個小型的民族大熔爐,
有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新住民,
各種文化在此萌芽發展。
大武老街也曾經繁華過,
在60年代因伐木業、魚苗批發,
又有公路客運轉運站,
最多有6~7家旅社開業、
還有南台東最大的戲院。
現在的大武老街是寧靜放鬆的地方。
金龍湖
為了讓團員上洗手間,
臨時加了一個景點-金龍湖。
金龍湖是大武附近農田主灌溉水源,
因此也稱為「大武水庫」。
金龍湖位於雙峰夾峙的山凹,
湖面略呈葫蘆形,
宛如一塊靜臥山中的璞玉,
舊名為「大埤湖」,佔地6公頃。
小胖說環湖一周只要十多分鐘,
但是沒有時間嘗試,
拍拍照就離開了。
經過大武濱海公園正在整修中,
「就是愛你」滿足了團員拍照的快樂。
歷坵社區
要去歷坵社區吃午餐了,
下了車聰嫂才往社區地標移動,
就被來迎賓的部落族人羅安聖阻擋。
原來進入部落需要特殊的淨身儀式。
羅安聖已事先生起火堆,
把七里香葉放到火堆中焚燒,
燃起的煙有祝福的意義,
也是在稟報在地的祖靈,
請祂們不要受到驚嚇,
也保護賓客的安全。
每個人先摘七里香葉片含在嘴巴,
羅安勝會用一把七里香打賓客的屁股,
賓客要大聲喊「瑪拉潤」表達感謝,
再把口中的七里香葉丟入火中,
這樣就完成淨身儀式了。
透過淨身儀式也讓賓客放下原有的偏見,
進到部落後體驗並尊重部落的文化。
聰嫂排在較前面完成儀式,
部落口的瞭望台有兩個小朋友,
童心大發跟著他們往上爬,
樓梯接近垂直角度,
往上容易往下可就有點怕怕了。
部落也有打屁股儀式的壁畫,
羅安勝說成年禮都要被打屁股,
男孩子用七里香打,
女生用茅草打,
七里香的藤很柔韌,
當然比茅草打起來還要痛。
他還開玩笑,
如果又剛好被七里香的刺扎到,
可就不好玩了。
跟著羅安聖走到他的工作室,
整片牆掛著碩大琉璃珠項鍊,
工作室裡裡外外都可見到藝術品,
開始端出午餐,
裝盤的器皿也都是手工製作的。
沙拔壤Saparang(意指根)部落裡只有他家可以使用這個詞
這頓風味餐使用的食材真的很「原住民」,
包括山羌、蝸牛、荖葉雞湯、奇拿富、
刺蔥丸、山芋頭、地瓜和現採野菜。
還有飲料小米酒和洛神花果汁。
有團員在其他地方吃過山羌肉,
印象是腥味非常重,
但今天的山羌肉完全沒這個問題,
羅安聖說處理山羌肉需要時間,
至於處理過程就不為外人道。
蝸牛口感脆脆的,
山芋頭外型較圓而結實,
不是入口即化的鬆軟,
是需用力咀嚼後才感受到綿密和鮮甜。
吃飽飯大家自己去找甜點,
「少妮媱烘焙坊」是金峰人氣美食獎得主,
樹豆常應用於原住民佳餚,
在原住民生活當中,
被認為是幸福物的代表,
吃個「樹豆檸檬塔」沉醉在幸福裡。
禮麻屋嗎古房
兩點鐘集合由羅安聖開始導覽,
歷坵村舊名「魯拉克斯」(Rulakes),
原住民語為很多樟樹的地方,
由排灣族與魯凱族人共同組成部落,
排灣族戶數有一百多戶,
魯凱族只有七戶。
羅沙工作室是由魯凱族的爸爸羅忠早,
和排灣族的媽媽沙美智所創建。
文物館「禮麻屋嗎古房」全家人一起打造,
收藏了超過18000件的古物,
從清朝飾品到魯凱族傳統器物。
還有多種類的動物獸骨、小米、
石版屋模型、原住民傳統服飾、
琉璃耳飾、項鍊、編織……等。
外行人看熱鬧,
如果是讓我自己參觀,
可能就是走馬看花逛一圈,
但經過羅安勝的解說,
可以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智慧。
入門先看到一隻小山豬的標本,
那是他14歲抓到的第一隻山豬。
在部落裡要獲得成年的認證,
必須一年內抓到五隻山豬,
山豬的大小還有標準的呢!
山豬的年紀除了看頭骨大小,
還要看磨損程度。
羅安盛推廣用陷阱獵捕,
他認為犬獵和弓箭射獵都不環保,
所謂的不環保就是會讓獵物受到凌遲。
原住民狩獵的傳統是為了生存,
所以不會濫捕獵物,
讓生態可以維持平衡而得以永續。
用陷阱捕捉必須了解生物的生活習性,
以及生存法則。
看到白榕就知道附近有水鹿、
有山豬的窩。
看到黃藤就可以了解附近有多少野生植物,
相關繁衍的動物。
採用自然的素材苧麻製作陷阱,
掌握動物行走的獸徑,
苧麻是植物纖維,
動物較容易接近,
不須特別做掩飾 。
苧麻堅韌但不耐磨,
獵人若未能在獵物掙脫之前發現,
獵物就可以逃脫且不會受傷。
這樣的技術全台灣不超過5個人會。
羅安盛擁有國際追蹤師執照,
目前台灣有兩個國際追蹤師,
另一位是外籍人士。
國際追蹤師必須學習氣候、植物、
動物的變遷與移動的課程內容,
完全與原住民傳統獵人的山林智慧不謀而合。
羅安盛開設【走山的人】山林課程,
透過規劃設計追蹤遊戲的方式,
讓參與者沉浸於山中,
打開感官,
體驗山中求生的技能,
探詢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光是動物頭骨就好多是學問,
聰嫂隱約記得豬是全顎,
而牛是半顎。
台灣獼猴的頭骨像「賓士」圖騰。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飲食的重要食材,
中午吃的奇拿富和小米酒,
就是使用小米製作。
羅安盛說種小米不挑土壤,
只要排水良好均可栽培。
小米都綁成一手握成一把,
剛好適合一家人一餐的食用量。
原住民的一家人大約6-8人。
小米都綁成一手握成一把, 剛好適和一家人一餐的食用量。
小米快要收成前,
會掛6-8把小米在屋樑,
這幾把小米外面壞掉裡面是好的,
讓小鳥往內啄去吃飽,
而不要去吃田裡將收割的小米。
從小鳥吃小米的情形,
還能預測明年的收成。
如果小鳥都不來吃,
可能暗示明年收成不佳,
要留著明年再來吃。
屏東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羅安盛以石板屋模型解說它的優點。
真正依循古法的魯凱族石板屋,
雖然沒有樑柱,
屋子還是十分堅固,
而且透過在適當的位置、
適當地留縫隙,
屋子在通風外,
還會隨地震擺動。
它是原住民族祖先發明的「綠建築」,
是會呼吸的房子,
能夠做到冬暖夏涼。
可是要蓋好一間石板屋,
慢工出細活要花6年時間。
腦容量有限,
時間也有限。
推薦想深度了解原住民文化,
可以來羅安盛的沙拔壤民宿喔!
沙拔壤Saparang這個用語,
是他們家族才能用,
在魯凱族意指「根」,
因為家族曾征戰立下戰功,
在部落裡有特殊的地位。
サービス(贈送)行程
表上的行程都已走完,
小胖加碼帶大家到曙光公園,
雖然11月才來過這兒,
此時的曙光公園遊客很多,
特地拍一張很多人當背景的照片留念。
再到華源觀景台試膽量,
爬上水塔拍網美照。
來到台東不能不買釋迦,
釋迦又稱番荔枝,
拜佛組的時候稱「䆀(台語醜)梨仔」。
釋迦還沒變軟不能冰,
土釋迦冰過表皮會變黑,
為了外銷才培育「鳳梨釋迦」,
因為鳳梨釋迦冰過不會變黑。
雖然稱作鳳梨釋迦,
但是由「冷子釋迦和土釋迦」混育。
釋迦越大顆價錢越貴,
買釋迦只要找固定店面,
依照每次可以吃完的量選擇大小。
當場試吃到飽,
喜歡再打包。
台東火車站解散發晚餐,
有緣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