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歷坵社區

聰頭夫妻趴趴go-avatar-img
發佈於步道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天氣不佳無緣看見太陽從海上升起,
吃過早餐啟程前往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經過昨天長時間健行互動,
團員間互動更熟稔熱絡,
等候團員上洗手間的時間,
訴說著過往村內收購魚苗畫面的彩繪牆,
是大夥開心玩拍照的第一選擇。

raw-image

圖畫中的石頭伯正是房屋的主人。
在養殖業尚未興起之際,
漁民們乘著「竹排仔車」(舢舨)出海,
捕撈的魚苗賣給批發商,
打入氧氣後趁新鮮趕緊轉運至西部,
石頭伯的家就是交易中心。
那是大武社區居民,
海洋經濟生活興盛的一段時光。

raw-image

社區發展協會為活絡社區經濟,
朝向社區低碳小旅行方向前進,
改造石頭伯閒置的空屋為遊客服務中心,
保留其牆面、老窗、八卦鏡,
於室內進行整修、改裝及彩繪。
故事牆懸掛大武的老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有著對故鄉的記憶和情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今天我們沒有要進去社區巡禮,
而是要走大武國家森林步道。
經過「大武小書屋」從階梯往上走,
來到林務局大武工作站,
這裡其實是大武神社的舊址,
神社通常選在村子裡地勢較高的位置,
而剛剛走的階梯就是參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林務局大武工作站往前走一小段,
就是大武國家森林步道北端入口。
號稱是全臺灣最迷你的國家步道,
全程大約1.1公里,
步道大多以枕木鋪設。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沿途自然生態豐富,
植被種類多樣,
所以有「台灣後花園」的美稱。
森林步道沿途設有講解牌,
詳細說明植物種類及地形介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觀景平台位於大武溪南側山麓的突出處,
天氣好時還能看見蘭嶼和綠島。
大武溪出海口畔設立濱海公園,
我們11月初去那裡欣賞藝術季作品。
今天能見度不佳,
眺望著太平洋海岸線,
團員們討論著曾走過的阿塱壹,
到底在哪一個方位呢!
一列南迴線列車從大武溪上經過,
回憶起搭乘「藍皮解憂號」的閒適。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從南端入口出來,
往北走下坡,
右下方是大武氣象站。
經過林務局宿舍又回到北端入口。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沿路看到不少草本科耐旱植物瓊麻,
瓊麻是有名的纖維植物,
瓊麻葉所含硬質纖維,
可做繩纜、人造絲、高級紙、魚網、麻袋、
繩索及相關日用品及工業用品的原料。
大武曾經也是瓊麻工業時代的受益者,
後來因人造纖維替代而漸漸沒落。


raw-image
raw-image

大武老街

下坡盡頭來到彩虹橋公園,
彩虹牆因為重新粉刷搭蓋了鷹架。


raw-image
raw-image

太麻里鄉以南的數十公里內,
唯一的一間麵包店「良發」,
團員用力用新台幣將「封仔餅」下架。


raw-image
raw-image

「封仔餅」過去是大武鄉內居民中秋節的月餅,
與台東早期物資缺乏有關,
現在這個內包綠豆餡的餅,
反而成為台東的名產。
良發麵包店繼續往前走,
一排仿歐式小木屋的住宅群,
是八八風災被強制遷村,
富山部落居民所居住的永久屋。


raw-image
raw-image


大武鄉早期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
舊稱「巴塱衛」,
排灣族語意即「拿棒子打」。
早年排灣族自山區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時,
為避開無法利用的沼澤、溼地,
便會以棒子敲打加以鑑定,故得名。
因位於台灣東西部重要的聯絡要道,
現在大武鄉居民來自四面八方,
是個小型的民族大熔爐,
有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和新住民,
各種文化在此萌芽發展。
大武老街也曾經繁華過,
在60年代因伐木業、魚苗批發,
又有公路客運轉運站,
最多有6~7家旅社開業、
還有南台東最大的戲院。
現在的大武老街是寧靜放鬆的地方。

金龍湖

為了讓團員上洗手間,
臨時加了一個景點-金龍湖。
金龍湖是大武附近農田主灌溉水源,
因此也稱為「大武水庫」。

raw-image

金龍湖位於雙峰夾峙的山凹,
湖面略呈葫蘆形,
宛如一塊靜臥山中的璞玉,
舊名為「大埤湖」,佔地6公頃。


raw-image
raw-image

小胖說環湖一周只要十多分鐘,
但是沒有時間嘗試,
拍拍照就離開了。
經過大武濱海公園正在整修中,
「就是愛你」滿足了團員拍照的快樂。

raw-image


歷坵社區

要去歷坵社區吃午餐了,
下了車聰嫂才往社區地標移動,
就被來迎賓的部落族人羅安聖阻擋。
原來進入部落需要特殊的淨身儀式。
羅安聖已事先生起火堆,
把七里香葉放到火堆中焚燒,
燃起的煙有祝福的意義,
也是在稟報在地的祖靈,
請祂們不要受到驚嚇,
也保護賓客的安全。


raw-image
raw-image

每個人先摘七里香葉片含在嘴巴,
羅安勝會用一把七里香打賓客的屁股,
賓客要大聲喊「瑪拉潤」表達感謝,
再把口中的七里香葉丟入火中,
這樣就完成淨身儀式了。
透過淨身儀式也讓賓客放下原有的偏見,
進到部落後體驗並尊重部落的文化。

raw-image




聰嫂排在較前面完成儀式,
部落口的瞭望台有兩個小朋友,
童心大發跟著他們往上爬,
樓梯接近垂直角度,
往上容易往下可就有點怕怕了。
部落也有打屁股儀式的壁畫,
羅安勝說成年禮都要被打屁股,
男孩子用七里香打,
女生用茅草打,
七里香的藤很柔韌,
當然比茅草打起來還要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他還開玩笑,
如果又剛好被七里香的刺扎到,
可就不好玩了。
跟著羅安聖走到他的工作室,
整片牆掛著碩大琉璃珠項鍊,
工作室裡裡外外都可見到藝術品,
開始端出午餐,
裝盤的器皿也都是手工製作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頓風味餐使用的食材真的很「原住民」,
包括山羌、蝸牛、荖葉雞湯、奇拿富、
刺蔥丸、山芋頭、地瓜和現採野菜。
還有飲料小米酒和洛神花果汁。
有團員在其他地方吃過山羌肉,
印象是腥味非常重,
但今天的山羌肉完全沒這個問題,
羅安聖說處理山羌肉需要時間,
至於處理過程就不為外人道。
蝸牛口感脆脆的,
山芋頭外型較圓而結實,
不是入口即化的鬆軟,
是需用力咀嚼後才感受到綿密和鮮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吃飽飯大家自己去找甜點,
「少妮媱烘焙坊」是金峰人氣美食獎得主,
樹豆常應用於原住民佳餚,
在原住民生活當中,
被認為是幸福物的代表,
吃個「樹豆檸檬塔」沉醉在幸福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禮麻屋嗎古房

兩點鐘集合由羅安聖開始導覽,
歷坵村舊名「魯拉克斯」(Rulakes),
原住民語為很多樟樹的地方,
由排灣族與魯凱族人共同組成部落,
排灣族戶數有一百多戶,
魯凱族只有七戶。
羅沙工作室是由魯凱族的爸爸羅忠早,
和排灣族的媽媽沙美智所創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文物館「禮麻屋嗎古房」全家人一起打造,
收藏了超過18000件的古物,
從清朝飾品到魯凱族傳統器物。
還有多種類的動物獸骨、小米、
石版屋模型、原住民傳統服飾、
琉璃耳飾、項鍊、編織……等。
外行人看熱鬧,
如果是讓我自己參觀,
可能就是走馬看花逛一圈,
但經過羅安勝的解說,
可以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智慧。


raw-image
raw-image

入門先看到一隻小山豬的標本,
那是他14歲抓到的第一隻山豬。
在部落裡要獲得成年的認證,
必須一年內抓到五隻山豬,
山豬的大小還有標準的呢!
山豬的年紀除了看頭骨大小,
還要看磨損程度。
羅安盛推廣用陷阱獵捕,
他認為犬獵和弓箭射獵都不環保,
所謂的不環保就是會讓獵物受到凌遲。


raw-image
raw-image

原住民狩獵的傳統是為了生存,
所以不會濫捕獵物,
讓生態可以維持平衡而得以永續。
用陷阱捕捉必須了解生物的生活習性,
以及生存法則。
看到白榕就知道附近有水鹿、
有山豬的窩。
看到黃藤就可以了解附近有多少野生植物,
相關繁衍的動物。
採用自然的素材苧麻製作陷阱,
掌握動物行走的獸徑,
苧麻是植物纖維,
動物較容易接近,
不須特別做掩飾 。


raw-image

苧麻堅韌但不耐磨,
獵人若未能在獵物掙脫之前發現,
獵物就可以逃脫且不會受傷。
這樣的技術全台灣不超過5個人會。
羅安盛擁有國際追蹤師執照,
目前台灣有兩個國際追蹤師,
另一位是外籍人士。
國際追蹤師必須學習氣候、植物、
動物的變遷與移動的課程內容,
完全與原住民傳統獵人的山林智慧不謀而合。
羅安盛開設【走山的人】山林課程,
透過規劃設計追蹤遊戲的方式,
讓參與者沉浸於山中,
打開感官,
體驗山中求生的技能,
探詢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光是動物頭骨就好多是學問,
聰嫂隱約記得豬是全顎,
而牛是半顎。
台灣獼猴的頭骨像「賓士」圖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飲食的重要食材,
中午吃的奇拿富和小米酒,
就是使用小米製作。
羅安盛說種小米不挑土壤,
只要排水良好均可栽培。
小米都綁成一手握成一把,
剛好適合一家人一餐的食用量。
原住民的一家人大約6-8人。


raw-image

小米快要收成前,
會掛6-8把小米在屋樑,
這幾把小米外面壞掉裡面是好的,
讓小鳥往內啄去吃飽,
而不要去吃田裡將收割的小米。
從小鳥吃小米的情形,
還能預測明年的收成。
如果小鳥都不來吃,
可能暗示明年收成不佳,
要留著明年再來吃。


raw-image


屏東魯凱族石板屋聚落,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羅安盛以石板屋模型解說它的優點。
真正依循古法的魯凱族石板屋,
雖然沒有樑柱,
屋子還是十分堅固,
而且透過在適當的位置、
適當地留縫隙,
屋子在通風外,
還會隨地震擺動。
它是原住民族祖先發明的「綠建築」,
是會呼吸的房子,
能夠做到冬暖夏涼。
可是要蓋好一間石板屋,
慢工出細活要花6年時間。


raw-image
raw-image

腦容量有限,
時間也有限。
推薦想深度了解原住民文化,
可以來羅安盛的沙拔壤民宿喔!
沙拔壤Saparang這個用語,
是他們家族才能用,
在魯凱族意指「根」,
因為家族曾征戰立下戰功,
在部落裡有特殊的地位。


raw-image


サービス(贈送)行程

表上的行程都已走完,
小胖加碼帶大家到曙光公園,
雖然11月才來過這兒,
此時的曙光公園遊客很多,
特地拍一張很多人當背景的照片留念。


raw-image
raw-image

再到華源觀景台試膽量,
爬上水塔拍網美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來到台東不能不買釋迦,
釋迦又稱番荔枝,
拜佛組的時候稱「䆀(台語醜)梨仔」。
釋迦還沒變軟不能冰,
土釋迦冰過表皮會變黑,
為了外銷才培育「鳳梨釋迦」,
因為鳳梨釋迦冰過不會變黑。
雖然稱作鳳梨釋迦,
但是由「冷子釋迦和土釋迦」混育。


raw-image

釋迦越大顆價錢越貴,
買釋迦只要找固定店面,
依照每次可以吃完的量選擇大小。
當場試吃到飽,
喜歡再打包。
台東火車站解散發晚餐,
有緣再相逢。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79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9/05
2023/08/15 南投水里馬路馬山步道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8/23
2023/05/17 松羅國家步道 煙波大飯店蘇澳館CHECK IN~ 2023/05/18 蘇東隧道 宜蘭餅發明館 三奇美徑 永鎮濱海公園 虎牌米粉觀光工廠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2023/05/07
2023/04/06雲嘉大尖山+二尖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一大片的 南投 富州休閒農業區 裡有很多不同發展中的農場及園區,今天來到〈青竹文化園區&隱竹別院〉 大車必須停在〈南投沉沙池〉附近的停車場(有廁所),下車後馬上被提醒要開始跟小黑蚊戰鬥了,該穿該擦的,別不聽話! 導覽老師在此與我們會合並開始沿途介紹。
Thumbnail
■一大片的 南投 富州休閒農業區 裡有很多不同發展中的農場及園區,今天來到〈青竹文化園區&隱竹別院〉 大車必須停在〈南投沉沙池〉附近的停車場(有廁所),下車後馬上被提醒要開始跟小黑蚊戰鬥了,該穿該擦的,別不聽話! 導覽老師在此與我們會合並開始沿途介紹。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寫了四篇,另一半看了說:「你寫的東西字太多了,又臭又長,有誰會看啊?」又臭又長?可惡,不過她說的也對,寫網誌這事已經落伍,現在IG、twitter、抖音當道,誰還會有耐性看完一大篇文章啊。「可是我就有文字『慾』,不多寫一點字很難過。好好好,改進,改進。畢竟我時間多,閒來無事練練打字也好。等到忘了或是
Thumbnail
從台26線道南田出阿朗壹後一路沿著台9線北奔,我們沿著蔚藍的太平洋岸一路北上。這一路是路寬、風清、雲淡、太陽大到不像話,但是面對眼前這一大片的台東藍,心情特好,。 車過大武後,迎面天空飛來一片看板上書「大鳥」二字!原來這邊是大鳥村。 我
Thumbnail
從台26線道南田出阿朗壹後一路沿著台9線北奔,我們沿著蔚藍的太平洋岸一路北上。這一路是路寬、風清、雲淡、太陽大到不像話,但是面對眼前這一大片的台東藍,心情特好,。 車過大武後,迎面天空飛來一片看板上書「大鳥」二字!原來這邊是大鳥村。 我
Thumbnail
日期 : 20220507 天氣 : 陰天 登山口 :大漢林道23.5公里處 林道接駁 : 約1小時 温馨提醒 : 1. 林道路窄會車不易, 建議搭接駁 2. 網路或現場辦理入山證
Thumbnail
日期 : 20220507 天氣 : 陰天 登山口 :大漢林道23.5公里處 林道接駁 : 約1小時 温馨提醒 : 1. 林道路窄會車不易, 建議搭接駁 2. 網路或現場辦理入山證
Thumbnail
武界茶園,美麗的山巒襯托晴空更加湛藍。 武界, 為布農族位於南投之一處居地,位於仁愛鄉法治村,海拔700多公尺。具戶籍人口約1200左右。 因與泰雅族為鄰,早年多爭搶獵區互戰,停火議合劃分界線而得名。 上個周末與社團一遊,在地母廟換九人座車進入,展開深度旅遊。 很難形容這次旅程的感想, 與司馬庫斯截
Thumbnail
武界茶園,美麗的山巒襯托晴空更加湛藍。 武界, 為布農族位於南投之一處居地,位於仁愛鄉法治村,海拔700多公尺。具戶籍人口約1200左右。 因與泰雅族為鄰,早年多爭搶獵區互戰,停火議合劃分界線而得名。 上個周末與社團一遊,在地母廟換九人座車進入,展開深度旅遊。 很難形容這次旅程的感想, 與司馬庫斯截
Thumbnail
《打氣粥》/邱彩綢(小典藏) 前陣子有臉友分享《打氣粥》的走讀紀錄,覺得很棒,也購入《打氣粥》和小貝共讀,很喜歡《打氣粥》談的食農教育,包含稻米的自然農法耕種、魚塭的生態養殖等。 《打氣粥》:https://reurl.cc/Q7VGmM 便著手安排今年過年走訪嘉義布袋的江山社區(崩山里/崩山部落)
Thumbnail
《打氣粥》/邱彩綢(小典藏) 前陣子有臉友分享《打氣粥》的走讀紀錄,覺得很棒,也購入《打氣粥》和小貝共讀,很喜歡《打氣粥》談的食農教育,包含稻米的自然農法耕種、魚塭的生態養殖等。 《打氣粥》:https://reurl.cc/Q7VGmM 便著手安排今年過年走訪嘉義布袋的江山社區(崩山里/崩山部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