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日本文化系列||浮世繪(2)-19世紀的歐洲哈日族

#69日本文化系列||浮世繪(2)-19世紀的歐洲哈日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上一篇我們提到浮世繪的內容,多是很接地氣的主題,相當於江戶地區(現今的東京)老百姓的電影宣傳海報、時尚雜誌、旅遊書籍、乃至於YOUTUBE頻道等的功能。這樣的流行風潮也逐漸藉由各式各樣的管道,開始擴散至日本各地,甚至也傳到了遙遠的歐洲,並在當地興起了一陣哈日族的風潮。

最佳伴手禮:從江戶到全日本

之前我們曾提過德川幕府為了管控各地的大名(諸侯),而頒布的許多制度,其中,有一項就叫做「參勤交代」。在「參勤交代」制度之下,各地的大名必須頻繁地往來於自己的領地與江戶(東京)之間,在去江戶給將軍看的時候,他們會帶上家鄉的頂級伴手禮去送給將軍;相反地,等他們要回到自己的家鄉的時候,也會買些江戶才有的伴手禮回去送給鄉親父老們。

有關參勤交代的引申閱讀:#24日本神社系列||伊勢神宮之江戶時代的旅遊業太強大了(上)

試想看看,如果你是當時的大名,你會選擇甚麼來當伴手禮呢?如果完全沒有概念的話,你可以想成現在如果你可以出國到歐洲,你會帶甚麼回來給你的親朋好友呢?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好了,之前我去過交通時間最長、轉機次數最多、行李限制最多毛的旅遊,大概就是到中南美洲那一次了。每當我在逛大街的時候,難免會看到許多賣伴手禮與紀念品的小店,項目琳瑯滿目,項鍊、鑰匙圈、手工化妝包、鞋子、皮包、樂器、咖啡豆、當地傳統服飾、帽子...等等,尤其是以當地手工編織而成的布料做成的東西,我真的很想通通都搬回家。但每當要下手的時候,我腦袋裡的愛買小惡魔跟理智小天使就會跑出來辯論一番。

小惡魔:「挖塞!這東西超特別的,台灣絕對找不到,一定要買一個回家紀念一下這一趟旅程啊!」
小天使:「嘿~你知道如果現在買了它,接下來三十天的旅程裡你可是每天都要扛著它走。而且照這樣買下去,你非常有可能因為行李超重,而最後不得不把它留在機場...」。
小惡魔:「唉唷!想這麼多幹嘛?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了那個店了!不買一定會後悔吼!」
小天使:「買了才會後悔好嗎?你的肩膀跟腰會在接下來的旅程裡不斷提醒你的!」

你們猜,在如此的掙扎之下,我最後買了甚麼回來?我買了一堆頭帶、小化妝包還有羊駝鑰匙圈XD。這些小體積、好攜帶(重量輕又不易壞)、低成本又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就是在小惡魔與小天使的激烈討論後達成協議,並批准我自己買的東西。回到台灣後,這些東西除了自己留著紀念與使用之外,也拿來分送給朋友,甚至還帶了部分去市集擺攤,賺一些旅費回來。

所以,我想當時江戶時代的大名,應該也跟我有一樣的煩惱,每天都在苦苦尋找著符合「小體積、好攜帶(重量輕又不易壞)、低成本又具有當地特色」的伴手禮。就這樣,他們注意到了浮世繪這個東西。只有大約A3大小的浮世繪,不僅重量輕,捲起來也方便攜帶回去,重點是每張的價位不高(畢竟來回江戶一趟要花好多錢,能省則省啊),可以買很多來分送給親朋好友,還能順便讓他們看看當今江戶最流行的文化是什麼。因此,浮世繪就在這樣的制度底下,在沒有網路的年代裡,藉由各個地方大名的移動,從江戶開始擴散至日本各地。

浮世繪的國內擴散/圖片來源:NANA特製

浮世繪的國內擴散/圖片來源:NANA特製

飄洋過海的泡泡紙:從日本到世界、由配角變主角

在西元十五世紀以前,原本銷往歐洲的東方瓷器,是以明瓷最為有名;然而,由於中國在明末清初時期動亂頻頻,後來更因鎖國政策,導致這些喜愛東方陶瓷器的歐洲貴族們面臨斷貨的危機。此時,他們注意到就在中國隔壁的日本,也有生產美麗的陶器與瓷器,尤其以伊万里港出口的伊万里燒最吸引他們,因此,原本應該下在中國的訂單,就開始轉單到了日本。稍微題外話一下,這裡提到的伊万里燒,指的是從「伊万里港」出口的陶瓷器,其中不只有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有田燒,還包含許多不同產地的作品喔;這道理就跟「神戶牛」一樣,早期所謂的神戶牛,指的是從神戶港出口的牛,而不是在神戶長大的牛喔。於是,日本人為了怕這些陶瓷器在運送到歐洲的船程中遭受碰撞,總是得拿一些泡泡紙把陶瓷器保護起來。而在那個年代被用來當作防撞泡泡紙的包裝材料之一,就是浮世繪本人(過期雜誌的概念?)。據說中國人的泡泡紙是豆芽菜XD,他們會在陶瓷器的周圍撒上豆子,然後這些豆子就會在運送途中發芽,形成一層同時兼顧防災食品與防撞的兩用泡泡紙。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慢慢到十九世紀的中期,浮世繪就隨著大量的伊万里燒漂洋過海地登陸歐洲(當然也有透過像是長崎荷蘭商館的館長、醫師等,藉由人的移動而將浮世繪帶回歐洲的正常管道)。當歐洲的貴族們收到了期盼已久的網購商品之後,當然是興奮地趕快打開塞滿泡泡紙的箱子,胡亂地將泡泡紙拿出並亂丟一地後,專心地欣賞著買來的陶瓷器。此時,在一旁幫貴族們服務的畫家反而眼睛一亮,直盯著那些五顏六色的泡泡紙看,然後跟主子詢問是否可以將這些泡泡紙帶走。對於貴族們來說,泡泡紙就相當於要丟棄的垃圾一樣,所以二話不說就將浮世繪賞給了這些畫家們帶回去;畫家們則如獲至寶一般,每天研究這些浮世繪,想像著他們從未到達過的神祕國度「日本」、臨摹著他們從未使用過筆法與線條、學習他們從未採用過的構圖方式。因此,浮世繪便開始在歐洲的藝術界裏開始廣為流傳,以葛飾北齋最著名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為例,目前在世界各地流通的大概有 200 多幅呢。如此藉由陶瓷器交易而意外由配角逐漸躍昇為主角的浮世繪,自此開始於歐洲掀起了一陣被稱為「Japonaiserie」的哈日風潮(有人將其翻譯為「日本主義」,意指當時日本對歐洲藝術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印象派的畫家無不為之著迷,浮世繪也因此間接地影響了印象派的畫風。

騷動:藝妓從畫裡走出來了!

時間來到1853年(江戶幕府末期),被日本人稱為「黑船」的美國艦隊,在培理總司令的命令之下,強行進入東京灣,並開始了一連串要求日本開國、開港的交涉。日本因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只與中國、荷蘭交易的半鎖國時代。而由德川家世代領導的江戶幕府,也因此被認為領導無能、聲勢逐漸下滑,為了重振幕府的聲望,他們在1862年的倫敦萬國博覽會中,派出了使節團到歐洲考察,這是歐洲人第一次可以看到這麼一大批的日本人,所以對他們充滿了好奇。五年後(1867年)的巴黎萬國博覽會,在法國駐日公使的說服之下,江戶幕府正式帶了一堆他們認為可以代表日本的展品參展。當年,他們帶去的1356箱的寶貝,包括武器、書籍、陶瓷器、浮世繪版畫、和服、漆器等等,全在巴黎銷售一空。

又過了五年,時間來到了1873年的維也納世博會,此時日本的當家雖然已經從江戶幕府換成了明治天皇,但他們仍持續透過參與國際盛事來推廣日本。他們這次除了帶了日本的寶貝們去參展之外,還帶了三位茶屋的藝者(藝妓、舞妓)一同前往,並在展覽會的現場重現了日本茶屋的空間,由三位藝者為每一位前來參觀的客人服務。此舉可說是讓巴黎人驚艷不已,紛紛大喊大叫說:「挖塞!原來我們一直在畫裡看到的日本藝妓是真的!!她們走出來了!!真的是太美了~」。

歐洲哈日族的COSPLAY

在上述的維也納世博會(1873年)之後,歐洲的的哈日風潮(Japonaiserie)來到了最高潮,這些哈日族們不僅大量地收集日本的陶瓷器、漆器、家具、屏風、扇子,當然還有一堆的浮世繪。甚至還不知道怎麼弄來了COSPLAY服裝,穿起了和服在房間裡拍起寫真集來(當時的拍照,當然是請畫家來畫嘍)。從下面幾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歐洲的這些阿斗仔們都身穿華麗的和服、站在日式櫥櫃旁、手拿扇子、背後裝飾著日本的掛軸與屏風,唯一的共同點大概就是,她們穿和服的時候,都不能好好地穿,一定都要露出事業線才行(恩?)。

梵谷與莫內也都是超級哈日族

在歐洲的的哈日風潮之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梵谷與莫內也都是超級哈日族,以莫內家裡的黃色餐廳為例,你可以看到他的櫥櫃上放了許多日本瓷器,也在牆上掛滿了浮世繪,這些多以東洲齋寫樂、喜多川歌麿以及歌川広重的作品為主(先不要覺得昏頭,我們會在後面的集數將這幾位介紹出場的)。如果我們把這空間裡的瓷器換成日本動漫的公仔、把浮世繪換成海報與電腦桌面,根本就是現代哈日族的房間嘛!

~未完待續~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avatar-img
NANA濕婦的沙龍
258會員
197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ANA濕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HOKUSAI」,劇中將日本的浮世繪繪師「葛飾北齋」的故事搬上大螢幕,且劇中演員還會穿上上SOUSOU的服飾,真的讓人期待不已。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就來聊聊浮世繪的相關故事吧。無論是想知道葛飾北齋的故事,還是其他有趣的繪師與畫作,我們都會在這系列的文章中分享。
從上一篇的內容裡,我們可以看到豐臣秀吉在實際上位之後的不安與焦慮,再加上他與千利休各別對於茶道的美學理念差異越來越明顯,進而影響到了兩人之間的微妙關係。而千利休也因此惹來了殺身之禍,被豐臣秀吉命令以切腹的方式,了結他對日本當時與後代極具影響力的一生。
這一次,我們要來看看豐臣秀吉是如何在老大葛屁之後,繼續沿用「茶」這件事來將自己推上王位,而他與千利休之間的友誼在兩人身分地位的變化之後,又有甚麼微妙的變化產生呢?
織田信長想到用茶具來取代土地,以作為獎賞屬下的方法,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可能有點難想像,以下我們可以透過兩個小故事,看看「茶具」究竟在當時這些武將們的心目中是有多麼的重要,而織田信長具體上又做了哪些事情,讓屬下們乖乖地聽話呢?
擁有日本「茶聖」稱號的千利休,在亂世之中逐漸確立了「茶道」,並將原本僅是次文化的「侘茶」逐漸轉化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喝茶文化。然而,茶要喝,飯也是得吃的,所以千利休平常除了喝茶之外,還得靠買賣茶具來為生,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對茶具的鑑賞能力會這麼高了,因為這可是他吃飯的工具(能力)之一啊~
在上流社會的「書院茶」風行潮流之下,這股洪流也擋不住地流向了民間,庶民百姓不僅開始對茶產生了興趣,也瘋迷在「鬪茶」的遊戲裡。就在全國上下「玩」茶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演進,「喝茶」這件事情,竟也喝出了一套規則與哲學。
最近有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HOKUSAI」,劇中將日本的浮世繪繪師「葛飾北齋」的故事搬上大螢幕,且劇中演員還會穿上上SOUSOU的服飾,真的讓人期待不已。在看電影之前,我們就來聊聊浮世繪的相關故事吧。無論是想知道葛飾北齋的故事,還是其他有趣的繪師與畫作,我們都會在這系列的文章中分享。
從上一篇的內容裡,我們可以看到豐臣秀吉在實際上位之後的不安與焦慮,再加上他與千利休各別對於茶道的美學理念差異越來越明顯,進而影響到了兩人之間的微妙關係。而千利休也因此惹來了殺身之禍,被豐臣秀吉命令以切腹的方式,了結他對日本當時與後代極具影響力的一生。
這一次,我們要來看看豐臣秀吉是如何在老大葛屁之後,繼續沿用「茶」這件事來將自己推上王位,而他與千利休之間的友誼在兩人身分地位的變化之後,又有甚麼微妙的變化產生呢?
織田信長想到用茶具來取代土地,以作為獎賞屬下的方法,在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可能有點難想像,以下我們可以透過兩個小故事,看看「茶具」究竟在當時這些武將們的心目中是有多麼的重要,而織田信長具體上又做了哪些事情,讓屬下們乖乖地聽話呢?
擁有日本「茶聖」稱號的千利休,在亂世之中逐漸確立了「茶道」,並將原本僅是次文化的「侘茶」逐漸轉化為引領時代潮流的喝茶文化。然而,茶要喝,飯也是得吃的,所以千利休平常除了喝茶之外,還得靠買賣茶具來為生,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他對茶具的鑑賞能力會這麼高了,因為這可是他吃飯的工具(能力)之一啊~
在上流社會的「書院茶」風行潮流之下,這股洪流也擋不住地流向了民間,庶民百姓不僅開始對茶產生了興趣,也瘋迷在「鬪茶」的遊戲裡。就在全國上下「玩」茶的過程中,隨著時代的演進,「喝茶」這件事情,竟也喝出了一套規則與哲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
這是帶有惡意的詛咒信性質虛構怪談。 這是虛構的創作故事,大家看看就好噢~原故事為知名怪談「昔田舎で起こったこと」 (完整故事如下‼️) 這是第一次跟人講這件事,如果有空的人就看看吧。 先說好,文章很長,文筆也可能很爛,沒有任何情色內容。 而且我大概不會回覆,我真的沒有太多時間。
在古道具展看到一顆像哆啦A夢一樣可愛的鈴鐺,當下覺得「啊這也太可愛了吧」,毫不猶豫就買回家。 誰知道,自從它來到我家,夜裡有時候就會聽見鈴聲響起……像是從那天起,就有什麼東西悄悄跟著我了。 這次我乾脆把這顆詭異的鈴鐺,做成哆啦A夢風的項鍊,自己都越來越有感情。 結果在家裡戴著走廊上走來走去
東京一棟45年歷史公寓的房東將租金調漲近三倍,引發住戶不滿。新房東A公司為一家疑似空殼公司,似乎想以高租金驅逐住戶。文章探討了日本租賃法律對房客的保護,以及房東不合理漲價的案例,並提及該地區的都市再開發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