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獸吃書 #好書迴享

#你吃過雞但你了解雞嗎

#雞是一種恐龍

各位常常在吃的雞,不只是恐龍的後代,整個 #鳥類族群實際上就是恐龍。用恐龍後代來稱呼鳥類,會讓人誤以為鳥和恐龍是不同類群,實際上鳥類是恐龍眾多次類群中的其中一個,牠們擁有共同的祖先,換句話說 #恐龍不只可以養還很好吃

#雞居然可以吃辣椒

關於雞有趣的冷知識,還有#雞不怕吃辣,因為雞不像人類能感覺到辣椒帶來的刺痛感,這些 #刺痛感是源自於觸覺而非味覺,就如人類皮膚接觸到辣椒一樣會感受到灼熱刺痛感。這一切來自於 #共同演化 下的神奇結果,哺乳動物的消化道會消化辣椒子,使辣椒子無法發芽;但 #鳥類的消化道無法完全消化辣椒子,而且能將辣椒子播種至很遠的地方,於是辣椒變得又紅又辣,讓哺乳動物必退三舍,吸引對紅色敏感的鳥類,為不怕辣的鳥類提供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協助它們傳播到更遠的地方,真的是很厲害的合作關係!

作者從台北遷居到宜蘭後,在自己空地養起了雞。她細膩的觀察雞、與雞互動,將養雞經驗集結成冊,帶讀者認識雞的冷知識,思考人類如何看待身兼經濟動物和寵物的雞。

《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作者|李盈瑩

出版|玉山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獸書屋的沙龍
16會員
170內容數
這世界有太多知識,有一些看似無用,但是卻在某些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這裡將不定期的供應有趣的動物、環境小知識,從熱門到冷門,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個廣闊的世界。
小獸書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30
獸編每次在整理書櫃的時候總是會發現:某幾本書被推至書櫃深處 這些書感覺是刻意被推至很後面的,若只是一兩本還不覺得奇怪,但很多時候這個情況會遍佈整間書店的書櫃,獸編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獸編對此現象做出了以下4種猜想 ➀ 讀者對此書非常感興趣,想要下次再來買所以做個記號 ➁ 讀者討厭這本
Thumbnail
2025/01/30
獸編每次在整理書櫃的時候總是會發現:某幾本書被推至書櫃深處 這些書感覺是刻意被推至很後面的,若只是一兩本還不覺得奇怪,但很多時候這個情況會遍佈整間書店的書櫃,獸編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獸編對此現象做出了以下4種猜想 ➀ 讀者對此書非常感興趣,想要下次再來買所以做個記號 ➁ 讀者討厭這本
Thumbnail
2025/01/20
這本書就像一部精彩的紀錄片,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和優美的筆觸,將我們帶入了黃石公園的神奇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哀愁,生命的複雜和自由。書中的插畫讓我們更加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這個生態系統中。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狼群返鄉的故事,更是一本提醒我們保護大自然的書籍。它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生物
Thumbnail
2025/01/20
這本書就像一部精彩的紀錄片,作者用生動的文字和優美的筆觸,將我們帶入了黃石公園的神奇世界。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哀愁,生命的複雜和自由。書中的插畫讓我們更加身臨其境,彷彿置身於這個生態系統中。 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狼群返鄉的故事,更是一本提醒我們保護大自然的書籍。它教育我們要珍惜每一個生物
Thumbnail
2025/01/16
#反性侵 #熟人侵害防治 《蝴蝶朵朵》的故事還沒結束,剩下的希望讀者們可以去翻一翻繪本,若是你煩惱身旁的朋友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辦,那麼請往下閱讀: ▌練習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 「你不舒服、不喜歡,怎麼不拒絕?」「他(叔叔、阿姨)不是這種人,是不是你太敏感啦?」 這些話是當受害人勇敢說出
Thumbnail
2025/01/16
#反性侵 #熟人侵害防治 《蝴蝶朵朵》的故事還沒結束,剩下的希望讀者們可以去翻一翻繪本,若是你煩惱身旁的朋友遇到類似的事情該怎麼辦,那麼請往下閱讀: ▌練習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 「你不舒服、不喜歡,怎麼不拒絕?」「他(叔叔、阿姨)不是這種人,是不是你太敏感啦?」 這些話是當受害人勇敢說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固定行為模式 許多動物經常會被特定條件觸發特定行為。 例如有一種肉食螢火蟲a會捕食另一種螢火蟲b。 a會在b的繁殖季發出b種雌蟲的光,然後b就會自動飛過去送頭。 另一個例子則是火雞,火雞馬麻會對一種幼火雞特殊的嘰嘰叫產生反應並做出育兒行為。 富有實驗精神的科學家就用火雞天敵——臭鼬的形象做了個會發出
Thumbnail
固定行為模式 許多動物經常會被特定條件觸發特定行為。 例如有一種肉食螢火蟲a會捕食另一種螢火蟲b。 a會在b的繁殖季發出b種雌蟲的光,然後b就會自動飛過去送頭。 另一個例子則是火雞,火雞馬麻會對一種幼火雞特殊的嘰嘰叫產生反應並做出育兒行為。 富有實驗精神的科學家就用火雞天敵——臭鼬的形象做了個會發出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人類進沒進化,邱穎熙不太確定,但知道有種在野地存活的吸血蝙蝠,生命週期只有約九年。假設有研究機構,研究該物種數百年,是有機會能看到『該物種』的『進化』。還有,這次她學聰明,不做無謂的思考,不懂就問。就問三件事,人類可有進化實例、反例與實證。 這次她一樣很快收到回覆,答案也簡單,是諺語、俗語。『
Thumbnail
相當喜歡這個富含創意的題材,作者設定是古生物來到現代,生活在現代環境,且是如何被捕獲後經現代料理手法成為現今人類桌上的佳餚的內容。
Thumbnail
相當喜歡這個富含創意的題材,作者設定是古生物來到現代,生活在現代環境,且是如何被捕獲後經現代料理手法成為現今人類桌上的佳餚的內容。
Thumbnail
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菜脯蛋 變成 小強蛋!!! 吃起來很脆 像帶殼的蝦子 毫無怪味 還一口接一口 真"涮嘴" ( 愈食愈紲喙 ) 如果不喜歡吃帶殼蝦口感的, 就不推薦了! 可以先炸酥一點嗎? 建議可以先裹粉再炸 視覺上可能會較親和一點! 因為他吃的都是自己養殖的杜比亞蟑螂 , 都吃乾淨飼料長大
Thumbnail
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菜脯蛋 變成 小強蛋!!! 吃起來很脆 像帶殼的蝦子 毫無怪味 還一口接一口 真"涮嘴" ( 愈食愈紲喙 ) 如果不喜歡吃帶殼蝦口感的, 就不推薦了! 可以先炸酥一點嗎? 建議可以先裹粉再炸 視覺上可能會較親和一點! 因為他吃的都是自己養殖的杜比亞蟑螂 , 都吃乾淨飼料長大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說到漢堡裡的蟑螂屍體,我才想起兩件事, 其實蟑螂是可以吃的,當然不是沾醬油生吃,也不是夾在漢堡裡吃,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家老爺爺小時候住台北艋舺,附近有個小女孩,聽說嚴重挑食,結果營養不良導致肚子腫脹,台語似乎是說“大肚kui”,後來父母採用民間療法,蟑螂煮黑糖給她服用,我當時隨便聽聽。
Thumbnail
說到漢堡裡的蟑螂屍體,我才想起兩件事, 其實蟑螂是可以吃的,當然不是沾醬油生吃,也不是夾在漢堡裡吃,我聽到的故事是這樣的, 我家老爺爺小時候住台北艋舺,附近有個小女孩,聽說嚴重挑食,結果營養不良導致肚子腫脹,台語似乎是說“大肚kui”,後來父母採用民間療法,蟑螂煮黑糖給她服用,我當時隨便聽聽。
Thumbnail
今天3月9日,剛看到一條讓人吃驚的新聞,也許會讓你吃不下晚餐,或者讓你變大胃王。 原來東京新聞報導了日本茨城縣某市的一種飲食文化:生吃烏鴉肉。
Thumbnail
今天3月9日,剛看到一條讓人吃驚的新聞,也許會讓你吃不下晚餐,或者讓你變大胃王。 原來東京新聞報導了日本茨城縣某市的一種飲食文化:生吃烏鴉肉。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的新聞是請注意禽流感,柬埔寨11歲少女感染H5N1禽流感死亡,她父親也檢測陽性,世界衛生組織有點擔心。 少女16日發燒咳嗽喉嚨痛22日死亡。
Thumbnail
今天想分享的新聞是請注意禽流感,柬埔寨11歲少女感染H5N1禽流感死亡,她父親也檢測陽性,世界衛生組織有點擔心。 少女16日發燒咳嗽喉嚨痛22日死亡。
Thumbnail
「閱讀能力的培育很重要!」 這句頻繁到快成「老生常談」了, 在我耐心對兩小諄諄教誨一番, 鼓勵他們多看一些長篇書籍, 減少沈溺手機的時間, 女兒終於坦承一件事: 「媽咪,我第一次聽到,施比受更有福, 我以為施比受是一種獸,類似鴨嘴獸那種⋯⋯ 直到六年級我才搞懂真正的意思。」 #自己有危機意識是好事
Thumbnail
「閱讀能力的培育很重要!」 這句頻繁到快成「老生常談」了, 在我耐心對兩小諄諄教誨一番, 鼓勵他們多看一些長篇書籍, 減少沈溺手機的時間, 女兒終於坦承一件事: 「媽咪,我第一次聽到,施比受更有福, 我以為施比受是一種獸,類似鴨嘴獸那種⋯⋯ 直到六年級我才搞懂真正的意思。」 #自己有危機意識是好事
Thumbnail
《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作者|李盈瑩 出版|玉山社
Thumbnail
《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作者|李盈瑩 出版|玉山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