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取決於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老公:「我是跟他說,如果有時間的話!」

我:「哦…」

我心想,要上班,怎麼可能有時間呢?


不久後,燁已經準備好了,

情境變成:燁在催促爸比快一點

在燁呼喚幾次後,爸比起身開始換裝

此時,是燁在等爸比。

我繼續準備著自己,也協助翎起床和更衣。


又過了好一會兒,時間已是8:15

老公跟燁說:「塞車耶,我上班時間來不及,媽咪載你去哦」

我心想『這時間本來就不可能來得及先載燁去啊!』

我看了爸比一眼,我的眼神在說:

「幹麻亂答應孩子?」


出乎意料地,燁聽完後居然沒有起任何情緒反應!

只是繼續耐心地一邊玩玩具,一邊等待。

這…不太像燁吶!


最後,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出門,

打開門的那一霎那,

我感覺到自己有點不開心…

在等電梯時,我問自己「我在不高興什麼?」

「老公明知道做不到的事,還承諾孩子」

我自己很少會應允孩子我不想做、

或我很清楚那是我做不到的事。

但事主~燁也沒有生氣啊,

那我在氣什麼呢?

我想起了兒時…

爸爸開車載我們出遊時,經常要開好遠的車

開到後面我和弟弟等不及了,

就會問爸爸:「還要多久才會到?」

爸爸總是回覆:「再5分鐘就會到了!」

半小時過了,不論我和弟弟問了幾次

爸爸的回覆永遠都一樣:「再5分鐘就到了!」

類似的事不斷上演。

後來我再也不相信爸爸口中的「5分鐘」了

我生氣爸爸總是敷衍我們

我不知道哪一次的5分鐘是唬攏的?

哪一次是真的?


回到現實,叮,B1到了,

我帶著2個孩子們騎車上學去,

老公也開車上班去了。


我看見自己了:

我被勾起的情緒,來自兒時的爸爸。

他明明沒辦法5分鐘就開車抵達,

卻一直要跟我們說「再5分鐘就到了」

我很常處於『得到了希望、又不斷失望』的循環中

對我來說,早上的老公

明知道時間不可能來得及載燁先去,還給燁承諾

就像我記憶中兒時的爸爸一樣


除此之外,我還不高興

我覺得:燁對老公比較寬容!

如果是我答應了「可能可以載燁去」,

最後卻沒辦法

以過往的經驗來說,

燁八成會為了期待失落而生氣

而且會用很大的情緒張力來跟我表達抗議


我很不爽

為什麼燁對我和對爸比不一樣?

仔細想想,

難道因為燁知道媽咪很重視應允孩子的承諾嗎?

那我更不爽了

因為我比較願意遵守承諾

在我偶爾沒辦法做到時,

孩子就會亂發牌氣?

老公因為變動性比較高,

孩子對他期待比較低,

因此就算老公讓孩子失望了

孩子也不會一直用不理性的方式向爸比討?


這什麼邏輯啊?!


因為孩子知道我說到做到,因此孩子對我期待高,

反而對我的要求也比較高?

不允許我做不到!

那我豈不是很辛苦嘛!

比較認真的人總是被要求得更多、

被期待要做得更好?


我想到,在家庭之中,

可能許多父母也是這樣期待手足的…

假如老大成績好,父母就要求他要更好

在他們考90分時,眼裡只有那miss掉的10分

要孩子續續努力用力唸書。

若是老二成績較差

父母就覺得:『啊算了啦!他不是唸書的料』

因此就算老二只考30分

卻可以在老大被要求坐在書桌前埋頭唸書時

跑出去打球或閒晃!

而當老二偶爾考了60分時

父母可能誇張地褒獎老二的進步!


那誰還要當表現得比較好的那一個呢?


這週在阿德勒教養課堂上

我們討論著「如何落實鼓勵孩子」的議題

我分享道:「要大大鼓勵孩子有做到的部份,不論孩子是的表現,在我們眼中,是30分還是90分」

像是:

「謝謝你早上自己把書包、碗袋都收捨好,讓我們能順利地出門」

「謝謝你尿尿之前有把馬桶蓋先掀上來,讓我要上廁所時不用再擦一次!覺得很乾淨也很安心」

「謝謝你有想到我,留了一口跟我分享,知道你有把我放在心上,我很開心」

「謝謝你抱著我跟我說我愛你」

有家長困惑:「那會不會過度鼓勵了孩子他本來就應該要做的部份?」

我:「就是要這樣!我們學習轉換視角,練習把我們認為孩子的『應該』給拿掉,當我們不強加這麼多『應該』在孩子身上,我們就比較容易看得見孩子的亮點,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大的鼓勵!」

身為媽媽,我希望孩子鼓勵我的付出和努力

而不是認為:媽咪妳本來就『應該』要說到做到。

「媽咪,妳不是說要…嗎?怎麼沒有?」→這是氣餒

「媽咪,謝謝妳帶我去…!我很開心」→這是鼓勵

那…我是不是在要求燁和翎時

也明顯有不同、也不合理的期待呢?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呢…

每天早上出門前的routine

一個令我不快的小事件

因為省思,我得到:

01

理解到自己不開心的

不是老公的做為

也不是我認為燁對我和對老公的要求不一

而是因為我過往的生命經驗

正在影響著現在的自己

02

原來我生氣爸爸總是給我們希望又讓我們失望。

現在,我當了媽媽

能理解當時的爸爸

大概是捨不得讓孩子們失望

因為沒有辦法讓車程縮短

只好先用「再5分鐘」來安撫孩子

其實,那份錯誤的安撫方式,背後不就是愛嗎!

★每當我回溯過往的早年回憶

只需要加上觀點的轉換

我就一直不斷地在心中與爸爸和好,

以前對爸爸有的「生氣」、「討厭」、甚至「無感」

都漸漸地轉化為「愛」的體驗了

#歡迎預約鼓勵諮詢

03

有了上面這兩層理解

我不再生氣老公對孩子承諾他壓根做不到的事

我看見老公「有心」承諾燁的那份心意

老公忙歸忙,他還是知道燁期盼早點到學校。

我跟老公說:「雖然後來時間來不及,還是我載,不過你是理解燁的,也有心想做點什麼,謝謝你的這份心意。」


阿德勒說:

#萬事取決於觀點

當我有了覺察

就有機會到自己的「潛意識」裡

取一點珍珠,放到「意識」的層面

帶著不同的眼光

一件早上出門前令我生氣的事

變成了一份

有著3個驚喜的禮物


看似每天都一樣的日常生活

其實並非一成不變!

而這一切,都始於…

覺察!


最後,

因為看見了燁似乎對媽媽的期待比對爸爸高(?)

我懂了…

我可以更刻意地鼓勵燁

關於那些他早已做得很好的部份呢!

#萬事取決於觀點

#一顆展現生命力很有韌性令人肅然起敬的樹

(圖片取自網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0會員
273內容數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2
前陣子回母校,教授提汲:「現在的大學生因為 AI 的關係,對未來充滿迷茫和焦慮。」 我聽著,感受到老師們想幫忙,卻不知可以怎麼幫助這群困惑的年輕人。 回家路上,我反覆想著這件事。 腦海裡浮現出十幾年前,當時面臨即將畢業的我們,不也是一樣焦慮嗎? 那時沒有 AI,但對未來的迷惘與不確定感,一點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以為深諳孩子個性的我,竟也犯了個大錯,心急時程規劃,也不該如此誤解孩子的用心,甚至竟對他的要求感到不耐,即便身為父親也不能對熱心助人的孩子如此無禮。
Thumbnail
本以為深諳孩子個性的我,竟也犯了個大錯,心急時程規劃,也不該如此誤解孩子的用心,甚至竟對他的要求感到不耐,即便身為父親也不能對熱心助人的孩子如此無禮。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Thumbnail
每天我都會在孩子們下課後與他們聊天,今天也不例外。標配問候第一句就是: #你今天過得好嗎? 不知怎的燁今天心血來潮,用分數來形容他的心情: 燁:「我今天過的好是9分、過不好是6分。」 接著開始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換翎分享時,她也學燁用分數來說: 「我過得好10分,過不好3分」 . . . .
Thumbnail
#不一致的一致-中篇 前天晚上,燁因為要創作的緣故,需要切割報紙 我陪著他練習,但孩子動作很慢、笨手笨腳的 我當時大概只剩1分的電力(若總分是6分的話) 我還是續繼在一旁教燁使用刀片 教著教著,不耐煩的感覺一股而上 我:「拜脫…你刀片都拿不好,是要怎麼割??」 我深呼吸了一下,感到自己的背很痛 /
Thumbnail
#不一致的一致-中篇 前天晚上,燁因為要創作的緣故,需要切割報紙 我陪著他練習,但孩子動作很慢、笨手笨腳的 我當時大概只剩1分的電力(若總分是6分的話) 我還是續繼在一旁教燁使用刀片 教著教著,不耐煩的感覺一股而上 我:「拜脫…你刀片都拿不好,是要怎麼割??」 我深呼吸了一下,感到自己的背很痛 /
Thumbnail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Thumbnail
#一顆長得畸形怪異甚至醜陋的樹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我:「哦…」
Thumbnail
一打二的週未咻一下地又過去了 這才有空記錄前兩天與孩子們的相處記事 週六一早起床,燁就問:「媽咪,為什麼妳晚上都跟翎睡?」 我心想,我沒有”都”。 但是我知道,我不需要解釋。 那是燁看見的,它不是事實。 #孩子總是看見爸媽對另一個手足比較好 我感到有點氣餒 #手足果然是個難解的題 然而,事情沒完,
Thumbnail
一打二的週未咻一下地又過去了 這才有空記錄前兩天與孩子們的相處記事 週六一早起床,燁就問:「媽咪,為什麼妳晚上都跟翎睡?」 我心想,我沒有”都”。 但是我知道,我不需要解釋。 那是燁看見的,它不是事實。 #孩子總是看見爸媽對另一個手足比較好 我感到有點氣餒 #手足果然是個難解的題 然而,事情沒完,
Thumbnail
#每週一句系列 前些天,早上7點 我聽見燁用極度挫折且痛苦的哭聲: 「嗚~~爸、比、我沒有圍兜可以穿了…嗚…啊…」 正在浴室梳洗的爸比安穩地回:『你有仔細找了嗎?』 「我找不到」 『那你找了哪裡了?主臥那堆衣服裡有嗎?』 「我沒看到」 『你有找嗎?』 「嗚…啊…」燁哭著衝出浴室,跑到主臥 看來是沒找
Thumbnail
#每週一句系列 前些天,早上7點 我聽見燁用極度挫折且痛苦的哭聲: 「嗚~~爸、比、我沒有圍兜可以穿了…嗚…啊…」 正在浴室梳洗的爸比安穩地回:『你有仔細找了嗎?』 「我找不到」 『那你找了哪裡了?主臥那堆衣服裡有嗎?』 「我沒看到」 『你有找嗎?』 「嗚…啊…」燁哭著衝出浴室,跑到主臥 看來是沒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