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驗如何形塑潛意識裡的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想當然爾,校門口已關上。

腦中想到出門前翎的慢動作

我感到生氣,很想開口罵兩句

但,我閉上了我的嘴。

再送翎到她的學校時,

印入眼簾的,是另一個緊閉的校門口

看著翎悠哉揹起書包、毫無困擾的身影

我心裡浮上一個聲音,想要數落翎:

「門都關了,一直遲到,妳不覺得丟臉嗎?」

嗯,我再次成功的踩住煞車

(感謝我擁有「閉嘴」的特質)

突然間,一個覺察進來

是我覺得丟臉

孩子並不覺得哪裡丟臉啊!

原來我想把這個丟臉的包袱丟到孩子身上,

要她與我一起承受

「遲到很丟臉」這句話

其實沒有在溝通,也不是表達界線

而是在指責

我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對孩子來說,客觀事實就是:

媽媽載著她到了學校,門口是關的。

媽媽按了門鈴,老師笑笑地來開門。

孩子走進去,加入教室,團體如常進行。

9:15就是9:15,沒有其它意義。

若我數落了孩子,

孩子看見的世界,就會多了:

媽咪生氣、媽咪罵我。

翎大概只會記得媽咪生氣,

不知道自己哪裡需要修正

因為她得要花力氣來應對我的生氣和指責

就無法思考能如何調整自己的行動了

如果我說了

我也為孩子賦予了「遲到」的意義!

當我強加我的觀點予孩子,這句:

「遲到了,門關了,妳丟不丟臉啊?」

很可能會成為孩子未來在遲到時

心裡會冒出來批判自己的聲音。

謝謝這個遲到的經驗

讓我有機會試著從翎成人後的角度回頭檢視

童年經驗如何形成一個人的觀點及信念。

日常中大人們對孩子講的話

很可能都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腦袋裡的聲音

這些聲音,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影響的時間,很可能是…一輩子。

★身為孩子的媽媽,我正在為孩子植入某些聲音

期待自己繼續覺察並修正

把負向指責的話語攔截下來

讓「自我批判」的聲音

停在我這一個世代

我想為孩子植入腦袋的,

是接納、理解、包容、正向、有愛的聲音

這些努力,不只是為了孩子,

也灌溉了我的成長

讓我不斷遇見那個內在深刻的自己。

圖為等待翎時~把握時間看書的燁

#育兒教會我的事

#fb:高小露的育兒學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0會員
273內容數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5/01
當孩子哭鬧、生氣、退縮、尖叫、崩潰 我們常常心想: 「現在要怎麼讓他停止?」 「我要怎麼讓他改正?」 當父母的心思在「處理問題」, 而不是靠近孩子的經驗 當我們想解決問題,我們的心是緊的、急的 眼裡就變得只看得見『結果』:孩子正在哭 而看不到孩子此刻的感受與需要。 然後我們會忙著處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很多人以為,生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是個好父母。 曾經我也是這樣以為的:愛孩子,不就夠了嗎? 有時候,他們也會說:「以前我們爸媽也沒學過,不是也把我們帶大了?」 是的,帶大了。 但你仔細看,真的沒有留下傷嗎? 真的懂得好好愛自己、接納自己嗎? 還是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討好、壓抑、害怕衝突
Thumbnail
2025/04/30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過動?」 「孩子害羞內向,是不是亞斯?」 「孩子愛生氣且哭很久,是不是情緒有問題?」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要吃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大人也急著把孩子的行為歸類、貼標籤。 彷彿貼上標籤,有了解釋,就好像心安了。 「不是我的教養或教育
Thumbnail
2025/04/30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過動?」 「孩子害羞內向,是不是亞斯?」 「孩子愛生氣且哭很久,是不是情緒有問題?」 「孩子坐不住,是不是要吃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 大人也急著把孩子的行為歸類、貼標籤。 彷彿貼上標籤,有了解釋,就好像心安了。 「不是我的教養或教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以真實行動讓孩子「了解愛」,真真切切的「被愛觸及」。 教孩子明白真正的「善解」,讓孩子知道在犯錯當中,仍然能夠擁有「愛」。
Thumbnail
以真實行動讓孩子「了解愛」,真真切切的「被愛觸及」。 教孩子明白真正的「善解」,讓孩子知道在犯錯當中,仍然能夠擁有「愛」。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這陣子連上了6天工作坊 我的心思偏重於自己的學習上 在孩子的生活層面 就相對落了一些 這陣子孩子上學經常晚到 老師都寫聯絡簿提醒了 被老師關切後,媽媽我也感到有點壓力 意識到需要為生活重新找回平衡 - 這天,翎一樣是動作最慢的那個 我和燁準備好後,又等了翎15分鐘 先送燁,到校時已是9:05
Thumbnail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Thumbnail
晚上燁完成所有routine時,已經21:01 我:「超過9點囉,我下班了,今天沒有陪睡囉!」 燁突然崩潰狂怒! 聽見這好久不見的heavy metal哭聲 我淡淡的說:「你可以去冷靜角(小孩房)哭,如果你要在這哭,會吵到我,那我要進書房了。」 這句惹怒我了! 不過這個哭聲真的讓我敬而遠之
Thumbnail
通常身為老師或家長,總覺得自己應該要對孩子有無比的耐心,在內心火山快要噴發時,試著深呼吸、從1數到10、想像世界多麼美好又和平!我絕對不失控,但是,這真的一點也不實際,也不可能作到。 但經驗告訴我,打完屁股,只是發洩我個人的情緒而已,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所以今天早上,我嘗試用另一種方式。
Thumbnail
通常身為老師或家長,總覺得自己應該要對孩子有無比的耐心,在內心火山快要噴發時,試著深呼吸、從1數到10、想像世界多麼美好又和平!我絕對不失控,但是,這真的一點也不實際,也不可能作到。 但經驗告訴我,打完屁股,只是發洩我個人的情緒而已,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所以今天早上,我嘗試用另一種方式。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家的孩子會不會這樣? 就是,事情做不好、遇到挫折了 第一個反應是:哭、生氣 第二個行動是:跑來找媽媽 這樣的事,最近在我們家…翎天天發生 晨起,翎前一秒還開開心心地去刷牙 後一秒哭著跑來找我 「媽咪…嗚嗚…」 『怎麼了?』 如果不刻意覺察自己的反應,我的慣性通常是: 2. 教導孩子怎麼做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家的孩子會不會這樣? 就是,事情做不好、遇到挫折了 第一個反應是:哭、生氣 第二個行動是:跑來找媽媽 這樣的事,最近在我們家…翎天天發生 晨起,翎前一秒還開開心心地去刷牙 後一秒哭著跑來找我 「媽咪…嗚嗚…」 『怎麼了?』 如果不刻意覺察自己的反應,我的慣性通常是: 2. 教導孩子怎麼做
Thumbnail
#練習記錄 #書僮小露推薦 #家庭裡的對話練習 平常我習慣在孩子幼兒園下課後,關心: 「今天還好嗎?」 「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嗎?有什麼難過的事嗎?」 與孩子聊聊天、關心一下感受創造連結 這陣子讀了張輝誠老師的新書 對於親子間的對話,書上有許多分享 連假結束,終於與孩子有短暫分隔的時候 就這樣
Thumbnail
#練習記錄 #書僮小露推薦 #家庭裡的對話練習 平常我習慣在孩子幼兒園下課後,關心: 「今天還好嗎?」 「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嗎?有什麼難過的事嗎?」 與孩子聊聊天、關心一下感受創造連結 這陣子讀了張輝誠老師的新書 對於親子間的對話,書上有許多分享 連假結束,終於與孩子有短暫分隔的時候 就這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