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日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年的生日,你們都怎麼過呢?
我,從沒認真過過生日,直到今年…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羨慕身邊那些每年家中都會幫忙過生日的同學。在那個時候,生日時能擁有一塊蛋糕、一群愛你的家人朋友們的祝福,彷彿就擁有了全世界!那是種單純美好的感受。而我最後一次經歷這樣的感受,是在我五歲生日的那年。
我已經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原因,家人漸漸淡忘"過生日"這件事,只知道隨著年紀增長,家中大人們之間的狀況越發混亂,家中氣氛時常處於不是太好的狀態。而母親因工作忙碌無法時常回來,一回來也只會問我考試考得如何,清算著她不在的這段時間,我又做了哪些事。一但發現考試成績落後、做錯事,結果就是一頓責罵、一頓毒打。慢慢的,母親成了我眼中具有威脅性存在,恐懼的來源。但與此同時,我卻又渴望著母親的關愛,如此矛盾的情結,令我變得更加封閉。
我開始不願意說出感受,因為我知道,大人們非但不會把它當一回事,我還會因此被臭罵一頓、被大人們指責我不懂事。我開始學會隱藏,因為我知道,唯有讓他們看到好的那一面、符合他們心中期待的那一面,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讚賞、才能夠有機會與他們好好的說說話。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我的心裡才能感受到踏實。漸漸的,我開始以他們的目標為目標,以他們的目的為目的。所以想當然,無論我心中有多想要再過一次生日,我也從不主動要求。
直到某一年的生日,印象中是我國小的時候吧!不曉得哪根神經不對,我真心不懂,生日當天一塊蛋糕、一頓飯,一根蠟燭、一首歌,到底有什麼困難?以前沒過,我還能理解,或許是因為母親為了賺錢養家,沒有空也沒那個精力來幫我過生日。但當時母親早已改嫁,我們已經擁有完整的家了(至少母親是這麼告訴我的),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正常"家庭一樣,在生日當天一起吃塊蛋糕、唱首生日快樂歌呢?於是我不明究理的跑去問母親,母親說道:過什麼生日?你不知道你出生那天是母難日嗎?你曉不曉得當初你媽我為了要生你養你,吃盡了多大的苦頭?我犧牲了我的人生,你現在非但沒有感激我,還要我幫妳過生日?沒有!我們家沒有在過生日的!要過也只會過你爸(繼父)的生日,一切以你爸為主!你把你這些時間拿去讀書比較實在!你曉不曉得你每學期的學費、補習費花了你爸多少錢?你爸跟你沒有血緣關係,他願意養你你就要偷笑了!現在又有弟弟,你這個當姐姐的怎麼這麼不懂事?你怎麼不想想你以後要怎麼賺錢來養我們、報答我還有你爸?阿你弟弟咧?你不用幫忙照顧嗎…‥
你猜結果怎麼著?我被說服了!
我不只被說服,我還深深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愧疚感及罪惡感!自此之後,生日對我來說,不再是美好單純的體驗,相反的,它變成了一種既矛盾而又不可抹滅的事實…。
沒錯!一個躲避不掉的事實!
我的出生於我母親而言,是一場災難,也是無止盡的犧牲!
每當身邊有好友主動幫我過生日時,這個慶生會當下有多開心,事後我的愧疚感就有多深!因為一直以來與母親的矛盾情結,和多年前的那段對話,始終圍繞在我心裡,如同詛咒般,久久無法散去…。
在人生即將邁入三十大關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生病了!不是身體生病了,而是心理生病了。開啟我這個認知的是一本書籍 –「阿德勒的心理學講義」。因為這本書,我開始研究所謂的"原生家庭",這才發現,原來我人生所有的一切,無論是邏輯思維、行為模式,亦或是情緒狀況、身體感受,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其來有自。了解這一切的我,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心中充滿著震驚,卻也同時解了我多年的怨氣。因為在這之前,我時常苛責自己,我沒辦法接受自己犯錯,一犯錯就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覺得自己的世界要崩塌了。我總是指責自己哪裡不夠好,只要有一點不近乎人意的地方,焦慮、憤怒、失落等負面情緒,就像海嘯一樣,一波接著一波襲擊而來,沒有喘息的空間,直到這一切淹沒了我…。可我沒有任何解套的方法,最後,只能選擇逃避!在人前,我會縱情玩樂掩蓋這一切,回到家後,就算難過到哭出來,我也會告訴自己"我沒事、我很好!"、"我很獨立"、"我不需要任何人幫忙,我自己可以"。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大半人生,於此,無限循環…
其實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無所不在,若非自身有所覺察,就算你遠離了原生家庭,影響依舊存在。所以年輕時候的我,情緒管理一直是我克服不了的大障礙,而它確實也影響了我人生的方方面面。雖然找到了原因,心裡似乎也好過些了,但我依舊找不到解套的方法…。
2016年,我的大女兒誕生了,看著這個如同天使般的小生命,我笑了!她的到來,像是給我的人生帶來了一份大禮:一個希望,和一個全新的開始!突然覺得,為人母的我,有義務要翻轉這一切,我不能讓以前一代影響著一代的"傳統"延續下去,我得相信自己有能力、也必須有能力來走出原生家庭的陰霾。而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我都要幫我的小孩過生日!因為首先,我要讓他們知道:妳∕你的到來,是一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妳∕你的生日,不是我的母難日,而是我的重生日!這麼有意義的日子,當然值得慶祝!
隨著大女兒漸漸長大,三年前又多了一個火星來的小兒子,透過一年又一年小朋友們的慶生,我逐漸找回垂髫時期,期待自己生日時的那種悸動。於是,我開始思考一件事:生日於我而言,到底存在什麼樣的意義?成年人的生日,又是為了什麼而慶祝?
我突然能夠理解,小時候之所以那麼期待生日,是因為我很清楚,那是唯一能夠得到大人關注的時刻,也是唯一能真正感受到家人的愛的時刻。就算我是單親,就算母親此刻不在身邊,但我還有其他家人們,我依舊是有人愛的小孩。當大家圍繞在我身邊,開心的為我唱著生日快樂歌時,那一刻,我得到家人們無條件的愛!
「原來我是缺愛的小孩!」
我想起了阿德勒書中的一句話:「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的確,現今的我,雖已成年,但孩子的出現,似乎慢慢的激活了我過去童年的傷痛。追朔原生家庭的目的,不為別的,只為能了解問題的根本,然後解決問題,並非推卸責任。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曾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其實,人生一直都是有所選擇的,是我們自己模糊了邊界,讓自己身處迷霧中,任憑自己受外界影響,還理直氣壯地抱怨,認為自己是身不由己。當我體悟到這點時,我知道,是時候該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義了!那些從小到大貼在我身上的標籤,無論是誰貼的,撕掉它吧!讓它和我的過去,一起沉沒!
「就從今年的生日開始吧!」
從今往後,生日於我而言,不再是屬於別人的記憶,也不再是自己過去充滿愧疚與罪惡的回憶。生日於我而言,是屬於自己的"新年",我想把它當作自己的里程碑,一年又一年的,重新為自己寫下精彩的人生。
你呢?屬於你的生日,又存在著什麼樣的意義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在荷蘭的交換課程中,班導師安娜科邀請我們進行團建活動,親身體驗當地生活與文化。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各國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踢足球到木製框架挑戰,每個環節都充滿樂趣。透過互動,我們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還體會了不同文化的融合,這是我在學習過程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每年生日給自己放假這件事,貫徹執行相當多年,不管是一天或是前後延伸成好幾天的假日,總之生日這天就是年度任性的日子。都說生日是母難日,在以往醫學不發達的年代,確實女性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狀況,不過我相信大多數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是痛並快樂著,既然如此,生日這天讓母親一起快樂吧!
Thumbnail
前言 好久不見大家!!(又是這個起手式XD) 消失了幾個月,昨天我發了一篇關於如何申請波蘭學生簽證的文章,也是時候該向大家分享這件事顯化的過程。其實在去年年底時,我已經收到成為波蘭交換學生的通知,確實是我自己顯化出的結果,但距離實際出國還有一段蠻長的時間,所以打算留到時間接近或人已經在歐洲時再來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從單身女子到步入婚姻,成為媽媽的喜悅和人生的價值觀。同時也談到了對生日和死亡的看法,以及在家庭中談論死亡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分享最近頻繁地震,讓自己感到精神崩潰。過去經歷921地震,每次地震都令人毛骨悚然。作者欣慰家中三隻貓咪未見驚慌,反而是自己最緊張。 回想小時候,父母總比自己更緊張小事。如今作為貓媽,作者深有感觸,每當貓咪有任何變化,自己都擔心,但貓咪卻一臉茫然。作者終於明白,父母和自己的過度擔心,都出自愛。
其實我們家不過節或過生日的,因為我個人非常不喜歡被規定在特定的節日,一定要做特定的事,才叫做「在乎」,才代表「有愛」。 「在乎」和「有愛」這種事,就算你不做特定的事,也不會無故消失的。 不過,就在我高呼以上這種論調之時,今年母親節,我和兒子有以下對話:   兒:「那我母親節回家,你不高興嗎?
Thumbnail
五月第二週是母親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節日,但對一些人來說也是痛苦的。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的記憶和感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在荷蘭的交換課程中,班導師安娜科邀請我們進行團建活動,親身體驗當地生活與文化。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各國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踢足球到木製框架挑戰,每個環節都充滿樂趣。透過互動,我們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還體會了不同文化的融合,這是我在學習過程中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每年生日給自己放假這件事,貫徹執行相當多年,不管是一天或是前後延伸成好幾天的假日,總之生日這天就是年度任性的日子。都說生日是母難日,在以往醫學不發達的年代,確實女性很容易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狀況,不過我相信大多數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是痛並快樂著,既然如此,生日這天讓母親一起快樂吧!
Thumbnail
前言 好久不見大家!!(又是這個起手式XD) 消失了幾個月,昨天我發了一篇關於如何申請波蘭學生簽證的文章,也是時候該向大家分享這件事顯化的過程。其實在去年年底時,我已經收到成為波蘭交換學生的通知,確實是我自己顯化出的結果,但距離實際出國還有一段蠻長的時間,所以打算留到時間接近或人已經在歐洲時再來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從單身女子到步入婚姻,成為媽媽的喜悅和人生的價值觀。同時也談到了對生日和死亡的看法,以及在家庭中談論死亡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分享最近頻繁地震,讓自己感到精神崩潰。過去經歷921地震,每次地震都令人毛骨悚然。作者欣慰家中三隻貓咪未見驚慌,反而是自己最緊張。 回想小時候,父母總比自己更緊張小事。如今作為貓媽,作者深有感觸,每當貓咪有任何變化,自己都擔心,但貓咪卻一臉茫然。作者終於明白,父母和自己的過度擔心,都出自愛。
其實我們家不過節或過生日的,因為我個人非常不喜歡被規定在特定的節日,一定要做特定的事,才叫做「在乎」,才代表「有愛」。 「在乎」和「有愛」這種事,就算你不做特定的事,也不會無故消失的。 不過,就在我高呼以上這種論調之時,今年母親節,我和兒子有以下對話:   兒:「那我母親節回家,你不高興嗎?
Thumbnail
五月第二週是母親節,是一個充滿喜悅的節日,但對一些人來說也是痛苦的。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對母親的記憶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