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行程紀錄—八唐縱走兩天一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文遊記請見登山手札內容
日期:2021/10/2-3
人數:4人;男女比:1:1;老新比:1:1;天數:2天
D1 八仙松鶴登山口→遊樂區岔→八仙山主峰

0837 騎車至谷關,將一台機車移至唐麻客棧後,回到八仙松鶴登山口啟登

0854 第一電塔

0917 第二電塔,於電塔正下方的空地大休

0935 出發

1003 疊石平台h1125

1035 石瀑後轉稜處平台小休

1050 出發

1128 上緩坡區h1500小休

1135 出發

1200 開始明顯爬升

1215 平緩處午餐

1254 出發

1300 遇到大哥說山頂有水,立刻掏出1公升公的水倒掉

1308 遊樂區岔

1317 涼亭

1344 陡上開始處小休

1355 出發

1445 5k後平緩處休息

1455 出發

1503 流籠頭

1510 神木前拍照休息

1555 八仙山三角點紮營

D2 八仙山主峰→唐麻丹岔→蝴蝶谷岔→唐麻客棧

0726 出發

0746 裡冷林道岔

0821 h2176鳥山頭小休

0831 出發

0838 地上出現鋼纜

0921 平緩處小休

0927 出發

0947 展望點,視野很好

1008 山頭

1035 h1700處小休

1045 出發

1138 地面上出現深色的水管

1140 水管後平緩處午餐

1240 出發

1305 唐麻丹岔,重裝爬升又陡下實在有點吃不消,陪著Fely在岔路休息等隊友去唐麻丹山回來

1318 出發

1343 蝴蝶谷岔

1356 裡冷岔

1415 唐麻客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1路公車│The 11th Bus
60會員
82內容數
2019年開始接觸登山活動的筆者,喜愛台灣的山林,也喜歡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足跡從高山百岳到中級山遺跡探勘都涵蓋,參與的活動則從溯溪、攀岩、到攀樹都有所囊括,雖看似樣樣通但實則樣樣不精。此處紀錄筆者的戶外生活體驗,希望透過文字刻劃自己的回憶,傳達依靠己力追尋愛好的理念,並期許文章能自娛娛人。
2024/04/23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2024/04/23
南起庫哈諾辛、北至卑南主山的中央山脈南一段,因水源與植被的關係而被山友視為一段難纏的路線,這次我們從南橫的進涇橋登山口起登,至小關山後直接下切神池,中途離場,走了南半段的南一段,也因此把路線定名為小南一段。此為較詳實的文字行程紀錄,供需要的山友取用。
Thumbnail
2024/03/07
中橫四辣之一的畢祿山,因有著絕美的稜線和展望而聞名,這次我們選擇途經同樣頗負盛名的小完美谷,由卯木山路線上畢祿山,若有足夠的體能與經驗,是一條滿足程度遠超過傳統路線的選擇。巧遇了來自斯洛伐克的健行者,我們在這條美麗的山徑上譜寫了一段難忘的故事,也提供相關紀錄供山友參考。
Thumbnail
2024/03/07
中橫四辣之一的畢祿山,因有著絕美的稜線和展望而聞名,這次我們選擇途經同樣頗負盛名的小完美谷,由卯木山路線上畢祿山,若有足夠的體能與經驗,是一條滿足程度遠超過傳統路線的選擇。巧遇了來自斯洛伐克的健行者,我們在這條美麗的山徑上譜寫了一段難忘的故事,也提供相關紀錄供山友參考。
Thumbnail
2024/02/05
2023年春季,我初次以獨攀的方式進入山林,目的是造訪八仙山林場遺跡所在的東八仙山一帶。正常一天的行程刻意被我拆分成兩天,以重裝的方式緩慢推進、細細品味山林給予的一切。本文為詳細的文字記錄,或許有其他山友某日也想嘗試重裝登東八仙山,本文大致能提供一些行進速度上的參考。
Thumbnail
2024/02/05
2023年春季,我初次以獨攀的方式進入山林,目的是造訪八仙山林場遺跡所在的東八仙山一帶。正常一天的行程刻意被我拆分成兩天,以重裝的方式緩慢推進、細細品味山林給予的一切。本文為詳細的文字記錄,或許有其他山友某日也想嘗試重裝登東八仙山,本文大致能提供一些行進速度上的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唐麻丹山步道位於大甲溪南岸,是谷關七雄中海拔高度最矮的一座,可以算是非常適合新手走的步道。 上午8點-唐麻丹山裡冷登山口 這座山是七座唯一一座具有瀑布的山,那座瀑布就是蝴蝶谷瀑布,我們就是為此而來。但是沒想到通往瀑布的觀景橋損毀了,貌似被杜蘇芮颱風弄壞了,不過我們沒有氣餒,先走過去看看再說。
Thumbnail
唐麻丹山步道位於大甲溪南岸,是谷關七雄中海拔高度最矮的一座,可以算是非常適合新手走的步道。 上午8點-唐麻丹山裡冷登山口 這座山是七座唯一一座具有瀑布的山,那座瀑布就是蝴蝶谷瀑布,我們就是為此而來。但是沒想到通往瀑布的觀景橋損毀了,貌似被杜蘇芮颱風弄壞了,不過我們沒有氣餒,先走過去看看再說。
Thumbnail
這個暑假,我們計畫要去爬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但總不能都沒做準備就去爬上這麼高的山,於是,這個連假,我們為了鍛鍊體力,慕名而來,到了谷關七雄,準備開始挑戰。 在台灣,有一個著名的登山區域——谷關七雄,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山是唐麻丹山,位於台灣中部,海拔高達3,288公尺,因其高度和難度
Thumbnail
這個暑假,我們計畫要去爬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但總不能都沒做準備就去爬上這麼高的山,於是,這個連假,我們為了鍛鍊體力,慕名而來,到了谷關七雄,準備開始挑戰。 在台灣,有一個著名的登山區域——谷關七雄,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山是唐麻丹山,位於台灣中部,海拔高達3,288公尺,因其高度和難度
Thumbnail
谷關七雄老五:東卯山。步道全長:6.7公里;高低落差:899公尺;難度:挑戰級。東卯山是谷關七雄老五,為台電之保線道路,一路起起伏伏堪稱平緩,但仍有碎石路段,登頂後有遼闊的腹地,最後有一小段石瀑須小心通行外,其餘路程都算好走的,只是距離稍長(來回12k),我來回花了5個小時。 好友周日11點半突然來
Thumbnail
谷關七雄老五:東卯山。步道全長:6.7公里;高低落差:899公尺;難度:挑戰級。東卯山是谷關七雄老五,為台電之保線道路,一路起起伏伏堪稱平緩,但仍有碎石路段,登頂後有遼闊的腹地,最後有一小段石瀑須小心通行外,其餘路程都算好走的,只是距離稍長(來回12k),我來回花了5個小時。 好友周日11點半突然來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此行原定由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但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轉而成為了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形成。此為純文字的詳細行程記錄,供山友直接取用,圖文遊記請見登山手札。
Thumbnail
北二段屬於中央山脈縱走行程中,在地形上稍具挑戰性的段落,此行原定由730林道起登後,途經閂山、鈴鳴、無明、甘藷共4座百岳,最後經過耳無溪上切回到730林道,但因天候不佳於東鞍營地原路撤退,轉而成為了鈴鳴閂山4天3夜的奇妙形成。此為純文字的詳細行程記錄,供山友直接取用,圖文遊記請見登山手札。
Thumbnail
八唐縱走可以說是谷關七雄路線中最經典、也最困難的一條,自七雄之首的八仙山沿著稜線下至七雄老么的唐麻丹山,僅約15公里的路程就迅速累積了直逼2000公尺的總爬升與下降。此次在林務局計畫的需求下,刻意走成2天1夜的行程,多了些負重、卻也多了些意想不到的寧靜。
Thumbnail
八唐縱走可以說是谷關七雄路線中最經典、也最困難的一條,自七雄之首的八仙山沿著稜線下至七雄老么的唐麻丹山,僅約15公里的路程就迅速累積了直逼2000公尺的總爬升與下降。此次在林務局計畫的需求下,刻意走成2天1夜的行程,多了些負重、卻也多了些意想不到的寧靜。
Thumbnail
八唐縱走可以說是谷關七雄路線中最經典、也最困難的一條,自七雄之首的八仙山沿著稜線下至七雄老么的唐麻丹山,僅約15公里的路程就迅速累積了直逼2000公尺的總爬升與下降。此次在林務局計畫的需求下,刻意走成2天1夜的行程,在此提供八唐縱走的重裝行程記錄,以供些覺得生活還不夠困難的山友參考XD
Thumbnail
八唐縱走可以說是谷關七雄路線中最經典、也最困難的一條,自七雄之首的八仙山沿著稜線下至七雄老么的唐麻丹山,僅約15公里的路程就迅速累積了直逼2000公尺的總爬升與下降。此次在林務局計畫的需求下,刻意走成2天1夜的行程,在此提供八唐縱走的重裝行程記錄,以供些覺得生活還不夠困難的山友參考XD
Thumbnail
【唐麻丹山】 這是我的第一座中級山,在此之前,我對爬山的陡度沒什麼概念,不懂GPX,更不知道什麼是中級山。 去年雙膝受傷,整整一年都沒辦法好好運動。直到今年1月,開始嘗試接觸公里數長的台北大縱走,也是因為大縱走,讓我爬山的胃口開始變大,在爬完火炎山,確定膝傷沒有復發之後,就被慫恿來挑戰唐麻丹山了!
Thumbnail
【唐麻丹山】 這是我的第一座中級山,在此之前,我對爬山的陡度沒什麼概念,不懂GPX,更不知道什麼是中級山。 去年雙膝受傷,整整一年都沒辦法好好運動。直到今年1月,開始嘗試接觸公里數長的台北大縱走,也是因為大縱走,讓我爬山的胃口開始變大,在爬完火炎山,確定膝傷沒有復發之後,就被慫恿來挑戰唐麻丹山了!
Thumbnail
為了避免被公車關門的冏境,這次決定從風櫃嘴上往清天宮走&四人小隊輕裝出發 出發時間0730(風櫃),到清天宮大約1600,總時間含休息約8hr30min
Thumbnail
為了避免被公車關門的冏境,這次決定從風櫃嘴上往清天宮走&四人小隊輕裝出發 出發時間0730(風櫃),到清天宮大約1600,總時間含休息約8hr30mi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