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諮議與後見之明| 從漢末情勢談三國文學中的「隆中對」(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明朝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僅在當代曾被改編成許多動漫、遊戲和戲劇節目而為人所熟知,就連滿清王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都稱其從中學得許多戰爭謀略。
然而,三國演義究竟不是正史,而且許多現代人應該可以同意,即便是讀所謂正史,也只需當其為一種參考文獻,不必全然採信之。讀史時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磨練對世事的判斷與思辨能力,以求適時修正自身不合時宜的觀念或心態。
歷史雖然是不能改變的過去式,卻可以啟發我們寫下有助未來發展的現在式,創造有希望實現的未來式。
「三國演義」固然很精彩,但是三國時代畢竟與羅貫中相差一千多年,而我們又與羅貫中相差六七百年,所以,我們還是很有空間可以重新檢視三國歷史,思索不一樣的「三國文學」相關議題。
要了解三國時代的局勢,有很多種切入的方式,但是遵循三國演義的方式,從漢朝末年的「黃巾之亂」談起,或許算是最能理解三國發展脈絡的方式。由於黃巾之亂是由太平道教主張角所發起的革命,所以當中不免有些神秘主義的元素,如畫符誦咒,勸人悔過,為人治病的儀式在內;因此,要形容「黃巾之亂」和清末的「太平天國之亂」一樣,是以宗教為主調的農民反抗大概是可信的。
不過,要說這類暴動純粹是農民的盲目躁動,所以終究難以成事,也未必盡然。實際上,就在黃巾之亂爆發的前十多年,漢朝曾經發生兩次黨錮之禍,當時被鎮壓的所謂清流派(也就是儒家理想主義者)因為被朝廷當局列為黑名單,所以有不少知識界的文人不得不開始過起隱居生活,而當「黃巾起義」引發風潮時,他們很可能就加入了其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革命行列。
只是,黃巾之亂的領導人張角後來(可能是染疫)病死了,後繼者沒有他的明星魅力,再加上朝廷讓一些頗有領袖氣質的儒教官僚掌握了平亂的主導權,所以暴動就被鎮壓下去了。
所以,要檢討黃巾之亂為何沒能成功? 義軍運氣不好,遽失領導人,可能是一,但儒教知識官僚仍舊傾向力挺漢室,也是重要因素。
那麼,為什麼這些儒家知識官僚會如此「捨不得」背棄漢室呢?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自然是儒家對學子的教育講求「君臣之道」,為人臣子多自認盡力輔佐君王,成就帝業才是儒生的本分,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家族的血脈」也就很自然的成為帝國穩定的重要力量,而「外戚大臣家族」也因此得到相應的保障,畢竟,只要皇帝家族還在,大臣家族的特權也會獲得一定保障。如此一來,君臣之間很自然地就會為共同利益而合作,即使是較外圍的儒教官僚有機會掌權,也不敢輕易離開。
畢竟,儒教在漢武帝時成為「正教」之後,就很自然成為「經理人」的宗教,而「儒教經理人」是要在「大型政府機構」才能發揮行政和議政才華的。如果輕易「罷免」不適任的君主,而又只有一人能夠成為「新皇帝」,剩餘的「儒教經理人」若是不能被新皇帝所喜,個人前途依舊茫茫無憑。在這種情形下,即使君主不適任,只要別太過妨礙政府運作,大多「儒教經理人」還是會選擇繼續與君王共治。這時有人意圖「篡奪」皇帝家業,反而會成為儒教知識群中的重罪,當共同聲討之。
另一方面, 因血統而坐上皇位的皇帝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關係,本就很容易形成「互相依賴」的關係,所以,不論對清流派或濁流派的儒教人士而言,他們都不會希望「宦官集團」的勢力過大。只是,東漢的皇后既多是「外戚儒臣集團」所推舉,皇帝如果希望皇室可以擁有更大的權力,自然就會偏向「宦官集團」尋求合作。
在這種情況下,宦官集團在儒教知識份子圈的名聲自然不會太好,而這種情況下也往往令不甘被大臣們挾持的皇帝與宦官集團更為靠近。
不過,權力人士間這種互相傾軋的情況久了,帝國結構不免受到破壞,等待黃巾軍起義時,登場的各路英雄,不免各有打算,無法齊心協力、共同打拼。
只是,到底要怎麼處理「解體中」的漢帝國呢?要恢復、重建、還是另起爐灶呢?大多人似乎只能在「戰」與「和」間做出選擇,走一步算一步,沒能對天下的未來做出更多的規劃。
另一方面,如前分析,由於儒教的影響,「保留劉家皇室」仍然成為許多人的重要謀略之一。也因如此,因黃巾之亂在潁川一帶開始展露頭角的曹操即使後來政治與軍事力量雄厚,也不敢貿然稱帝,而且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獻帝為后,成了漢室的外戚。
從這點看,曹操確實是相當忌憚儒教文人圈的影響力的。另一方面,由於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所以,他的家族與宦官集團的關係也是很密切的。這讓他的身份顯得特別矛盾而複雜。某種程度上,他似乎與各方勢力都牽得上線,但卻又無法得到任何一方勢力的真正認同與信任。
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告訴劉備的:「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比起袁紹,曹操的出身其實是很不好的,他能夠打敗出身良好的袁紹靠的不僅僅是佔了天時,其謀劃能力也是很強的,所以才能成為一方之霸,現下天子既在其手中,實在不宜與其爭鋒。
當然,上述的說法是出自於陳壽所編的「三國志」,后為三國演義所引用而為人所知。先不論這段話的真實性如何,但似乎點出了當時(赤壁之戰前)的情況 —— 曹操既有雄心,也有實力,卻不為「清流派」的儒士與名士們所喜。
簡單地說,曹操雖然很想得到儒教文士圈的支持,但其許多作為又讓文士圈無法信任他,所以有許多人不願歸附於他。(相關文章:小時了了,大有異見 |從「孔融讓梨」談漢族世家的大歷史。)
這句話,其實也可以看成是諸葛亮向劉備表明心志:曹操雖權傾一時,但他並不想也不會為曹操效力。
那麼,孫權呢?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是這麼說的:「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用,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
在這裡,諸葛亮的意思也很明確,孫家在江東經營已有一段時間,培養與任用了不少賢能人才,民心歸附並且地勢險要,所以這地方可以當作外援,但不是可以圖謀取得的地區。」
在這段話中,諸葛亮的意思就比較含混了⋯⋯ 據有江東的孫權似乎是位明主,那麼諸葛亮怎不投靠他呢?
關於這點,也許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孫家在江東的經營始末,再做判斷。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所謂「三世」,指的應該是孫家從孫權的父親孫堅開始在江東地區的經營。雖說孫堅自稱為春秋戰國時代助吳滅楚、以兵法拜將,「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的後代,但很多後人懷疑這說法的真實性,然而,孫堅卻又確實從少年時代起就頗有兵家膽識,曾因對抗海賊有功,被當地太守任命為「假尉」,代理縣尉,負責治安,後來又協助朝廷,平定許多地方暴亂,許多官吏與鄉民都願與之親近,對於來投靠的鄉里少年,也盡心盡力安排食宿,接待周到。待「黃巾之亂」爆發時,孫堅協助鎮壓有功,而且因數次頗有「先見之明」的建言贏得「名將」的名聲,其後更因成功收復洛陽,將董卓趕到長安,而聲名大噪。孫堅縱然不是孫武之後,卻似乎對「孫子兵法」頗有興趣,熟悉「用兵之道」。
然而,孫堅雖為朝廷立下大功,關東聯軍卻開始內鬨火拼,而孫堅也在進攻荊州刺史劉表時,被劉表的部將黃祖射殺於襄陽城南,終年三十七歲。孫堅死後,十七歲的長子孫策,渡江居於江都,廣交英雄,其中包括了與其同年的舒人周瑜。因為周瑜的勸說,孫策將家遷到舒城(在今安徽境內),收合江、淮間人士,逐漸形成一個政治集團,其後,又從袁術手中領回父親的一部分舊部,轉戰江都,進一步開拓孫家的政治舞台。不過,孫策雖與孫堅一樣作風強悍,是戰場上的常勝軍,但也因此與人結怨,加上喜愛獨自出巡,最後沒能躲過暗槍,死時僅二十六歲。
十九歲的孫權從兄長的手中接過家業時,相當謹慎、不僅極力留住與孫策生前交好的重要大將,而且刻意求才,所以招募到了幾位名士如魯肅、諸葛瑾以及呂蒙等,讓江東成為諸葛亮口中「可外援、不可圖謀」的地區。
從這段敘述來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孫吳政權的評析不僅僅是「評議」更是「諮議」了——他認爲沒有根據地的劉備不該「肖想」取下江東,但卻可以與之合作。
當然,在這裡諸葛亮其實也對劉備表明心跡了,孫權雖是明主,但他卻無意投靠東吳,這又是為何呢?
也許我們可以再了解一下孫吳的情況,以利理解諸葛亮為何願意為劉備獻策,促成劉備與孫權的合作,自己卻不願到東吳發展。
如前所述,孫家對人才其實是一貫相當禮遇的,所以,歷來有許多說法,揣測諸葛亮不願到東吳去,是那裡人才濟濟,自己很難冒出頭。這當然也很可能是原因之一,但還有一種看法也很值得參考,那就是諸葛亮確實想要「恢復」或至少「重建」漢帝國,而孫吳政權卻因為魯肅對孫權的獻策,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魯肅與諸葛亮的共同之處,雖然他們都認為曹操勢力太大,難以去除,但他們也都不願為曹操效力。只是,魯肅認為「漢帝國」已成過去式,孫權應當「竟長江所極」「建高帝之業」,諸葛亮卻認為「劉備」既為「劉家之後」,「信義著於四海、總覽英雄、思賢若渴」,只要謀略恰當,漢帝國的復興就有希望。
所以,諸葛亮並不是隨隨便便就為劉備獻策的,他在見劉備之前,其實就已經替劉備想好「復興」漢帝國的對策,請劉備評估。只要劉備同意這套戰略,他就願意出山為劉備效力。
當然,身為後人的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這番計策最初雖算是成功,但後來卻失敗了。「赤壁之戰」後,如諸葛亮所期盼的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勢,但諸葛亮為何最終又未能輔佐劉備成功復興漢帝國呢?
這就留待下回分析了。歡迎各位繼續關注。
古隆中
相關推薦書目:
三國志的世界:東漢與三國時代 作者:金文京 出版社:台灣商務
江東霸主:孫權 作者:章映閣 出版社:草原文創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2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如果想從戲劇找尋「事變」的緣由,編劇的任務之一自是要將這些「史實」(或/與 「傳聞」)轉化成「合理的戲劇情節」。也就是說,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不斷提醒自身創作的「核心目標」,才不至於在填補(fill-in)這些「歷史圖像」中的「盲點」(blind spot)中迷失在散漫無章的想像風暴中。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如果想跳脫「二元論」者的框架開始戲劇族作,我們自然還是要從發掘不同角色的「對立性」著手,而這也就意味著,編劇一開始就要設定出誰是主角。既然胡太后是「河陰之變」的關鍵角色,我們不妨還是先暫定「胡太后」為女主角,探索胡太后親政的兩面性。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如果想從戲劇找尋「事變」的緣由,編劇的任務之一自是要將這些「史實」(或/與 「傳聞」)轉化成「合理的戲劇情節」。也就是說,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不斷提醒自身創作的「核心目標」,才不至於在填補(fill-in)這些「歷史圖像」中的「盲點」(blind spot)中迷失在散漫無章的想像風暴中。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如果想跳脫「二元論」者的框架開始戲劇族作,我們自然還是要從發掘不同角色的「對立性」著手,而這也就意味著,編劇一開始就要設定出誰是主角。既然胡太后是「河陰之變」的關鍵角色,我們不妨還是先暫定「胡太后」為女主角,探索胡太后親政的兩面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在前面內容研究了淨值的組成內容,還有平準金公式,接著是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條款來研究看看,討論到收益平準金的配發標準。了解規則,幫助自己釐清收益分配的來源跟合理的期待。 大綱  1.平準金與資本損益平準金目的   2.投信決定ETF配息率的三大原則   3.平準金配發標準
前言 到圖書館借書,有本書是黑色封面,書名是:「絶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原名為:「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看書名大概可推估:之所以會"絶望死"乃因"資本主義",所以除探討"絶望死"的事實和成因外,也探討如何改進"資本本義
Thumbnail
最近剛投資AI助手,得到無限使用這些付費模型的機會,於是本著本部落格是投資部落格,於是請四大語言模型助手 Chatgpt4-o Claude 3.5 Gemini 1.5pro Llama 3.1 405B 產生投資建議,並且再請他們評比哪篇部落格寫得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將遊戲視為文本研究對學生的影響,並討論了遊戲的獨特敘事方法,包括新興敘事、環境敘事、互動敘事和機制整合敘事。關鍵詞:電子遊戲、文本、語言藝術、ELA、教室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言 在前面內容研究了淨值的組成內容,還有平準金公式,接著是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條款來研究看看,討論到收益平準金的配發標準。了解規則,幫助自己釐清收益分配的來源跟合理的期待。 大綱  1.平準金與資本損益平準金目的   2.投信決定ETF配息率的三大原則   3.平準金配發標準
前言 到圖書館借書,有本書是黑色封面,書名是:「絶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原名為:「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看書名大概可推估:之所以會"絶望死"乃因"資本主義",所以除探討"絶望死"的事實和成因外,也探討如何改進"資本本義
Thumbnail
最近剛投資AI助手,得到無限使用這些付費模型的機會,於是本著本部落格是投資部落格,於是請四大語言模型助手 Chatgpt4-o Claude 3.5 Gemini 1.5pro Llama 3.1 405B 產生投資建議,並且再請他們評比哪篇部落格寫得好。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將遊戲視為文本研究對學生的影響,並討論了遊戲的獨特敘事方法,包括新興敘事、環境敘事、互動敘事和機制整合敘事。關鍵詞:電子遊戲、文本、語言藝術、ELA、教室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