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in Paris 中有一句話:「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回家的感覺,而是為了迷失自我並且找到新的冒險。」(We didn’t come here to be who we are back home. We came here to lose ourselves and find adventure.)這正是維也納Hotel Motto經營者的心境寫照,即便身在藝術百花齊放的奧地利,他仍不滿足,並試圖將異國風情帶入這個已然多彩城市,這一次,他把巴黎帶來維也納了!

複刻過去經典美好的金屬質電梯

所有燈飾都是由法國麗池酒店而來

來自巴黎麗池酒店的各種燈飾,復刻了1920的所有「曾經」

奧地利流蘇燈罩

Gierer 的磨石地板
在頂樓的餐廳“Chez Bernard Restaurant et Bar”,光線充足,綠樹成蔭,分佈在兩層樓,您可以在玻璃圓頂下坐下享用法式與奧地利傳統美食。皮革休閒家具營造出舒適的客廳氛圍。巧妙佈置的綠色植物懸掛在天花板上。走到戶外區,還有整個維也納的古城美景盡收眼底。

Chez Bernard Restaurant et Bar 頂樓餐廳提供各式法式和奧地利料理

古城美景盡收眼底
91 間客房和套房都是以“植物”或“動物”為主題。專門為酒店設計的布質牆壁和地毯、家具、瓷磚和燈具以溫柔的氛圍穿過整個房子,營造出一種不同尋常的懷舊感。低調,但內斂優雅,老板 Bernd Schlacher 談到他對酒店房間設計的想法時說,為了支持奧地利的經濟,旅館計畫案的執行過程都是以奧地利伙伴優先考慮,如金屬工人、鎖匠、室內裝潢師和木匠,都來自當地。

雅緻的客房 (100-150 歐元)

飯店位地鐵出口,但她卻低調到讓你找不到她的存在。飯店的鳳梨屋頂造型,不違和地融入城市。照片: Der Standard
正是無盡的融合,不管是跨時代、各種風格、甚至是不同國家,在維也納你可以盡享一切,她精緻地展現所有面貌,這正是我愛上這個城市的主要原因。在不同中,見其獨特。
Hotel Motto: Mariahilfer Straße 71A, Schadekgasse 20, 1060 Wien
Phone: 01 5814500
Website: https://www.hotelmott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