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艾蜜莉在巴黎,而是巴黎在維也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Emily in Paris 中有一句話:「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回家的感覺,而是為了迷失自我並且找到新的冒險。」(We didn’t come here to be who we are back home. We came here to lose ourselves and find adventure.)這正是維也納Hotel Motto經營者的心境寫照,即便身在藝術百花齊放的奧地利,他仍不滿足,並試圖將異國風情帶入這個已然多彩城市,這一次,他把巴黎帶來維也納了!
複刻過去經典美好的金屬質電梯
已然是維也納餐飲集團巨擘的Motto am Fluss,顯然喜好冒險。幾年前他買下了1872年落成的古老飯店 Hotel Kummer,即便這家精品旅館位在維也納的城市精華區,古典的建築風格再加上四周的華麗建築,想要有客人滿座不是難事,但主人家依然想方盡法購買到法國麗池飯店1920年代的各種傢俱,試圖將Les Années Folles (Roaring 20s) 咆哮年代的華麗巴黎帶入藝文維也納
所有燈飾都是由法國麗池酒店而來
來自巴黎麗池酒店的各種燈飾,復刻了1920的所有「曾經」
走入梯廳,樓梯間寬敞而又富麗堂皇,一切都與1920年代如此相稱,然而你不知的是這一切都是精心打造的複刻,而且努力在法國元素下「在地化」,原本的建築並沒有這麼大的樓梯間,為了讓足夠的陽光灑入建築物,建築師特別在屋頂增添大天窗,並且擴建梯廳,並以復古的風格呈現,讓新建築融合在原本的古老之中。燈具、家具和配件實際上來自古老的巴黎麗茲酒店,而建材則是盡量使用奧地利產品,只與本地設計師合作。例如,帶有流甦的燈罩來自東蒂羅爾公司,水磨石樓梯來自奧地利公司“Gierer”。
奧地利流蘇燈罩
Gierer 的磨石地板
在頂樓的餐廳“Chez Bernard Restaurant et Bar”,光線充足,綠樹成蔭,分佈在兩層樓,您可以在玻璃圓頂下坐下享用法式與奧地利傳統美食。皮革休閒家具營造出舒適的客廳氛圍。巧妙佈置的綠色植物懸掛在天花板上。走到戶外區,還有整個維也納的古城美景盡收眼底。
Chez Bernard Restaurant et Bar 頂樓餐廳提供各式法式和奧地利料理
古城美景盡收眼底
91 間客房和套房都是以“植物”或“動物”為主題。專門為酒店設計的布質牆壁和地毯、家具、瓷磚和燈具以溫柔的氛圍穿過整個房子,營造出一種不同尋常的懷舊感。低調,但內斂優雅,老板 Bernd Schlacher 談到他對酒店房間設計的想法時說,為了支持奧地利的經濟,旅館計畫案的執行過程都是以奧地利伙伴優先考慮,如金屬工人、鎖匠、室內裝潢師和木匠,都來自當地。
雅緻的客房 (100-150 歐元)
飯店位地鐵出口,但她卻低調到讓你找不到她的存在。飯店的鳳梨屋頂造型,不違和地融入城市。照片: Der Standard
正是無盡的融合,不管是跨時代、各種風格、甚至是不同國家,在維也納你可以盡享一切,她精緻地展現所有面貌,這正是我愛上這個城市的主要原因。在不同中,見其獨特。
Hotel Motto: Mariahilfer Straße 71A, Schadekgasse 20, 1060 Wien
Phone: 01 5814500
Website: https://www.hotelmotto.a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走出門,就會到目的地。 舉手發問,答案一定會出現。 透過這樣的精神,歐洲的建築、音樂、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剛好,手錶的電池也壞了。那是妳幾年前送的生日禮物,當時我卻連牌子都念不出來,什麼「小B」、「阿泥雅絲貝」的,應該很貴吧? 花了幾年才徹底擺脫這些名牌,坦白說,我根本不愛這些東西,但每年長一歲之前,妳總會給我驚喜,IPHONE X、IPAD、手錶、香水、名片夾...人就是這樣,說不喜歡心裡又不由得期
Thumbnail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Emily複雜的感情糾葛終於在這一季做個收尾,對我來說,這個「多人行」看到最後實在很膩🤷‍♀️ 儘管如此,這季相比第三季,我發現有些片段背後帶到的意義還是挺不錯的。 下面就來談談我從劇中發現值得學習或有趣的三個點吧!
Thumbnai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過這樣的話,實際體驗巴黎的美,我也臣服於這座城市。
微光灑進室內的人字木地板,映照著雕花紋飾的優雅紋理,沉浸在巴黎那樣悠閒浪漫的氛圍中,日子也一天天在這樣的夢幻中展開。正如案名「巴黎生活」,設計師將業主嚮往的巴黎日常帶回台灣,描繪著對於巴黎生活的喜愛。   設計師林志隆分享,業主是一位熱愛時尚與
Thumbnail
從小我就嚮往的歐洲,用電影與自己的想像拼湊出一個完美巴黎,24歲第一次來到巴黎,發現沒有如夢似幻,地鐵髒亂偶爾飄出的尿騷味,巴黎的人類好像隨時都在不耐煩,在巴黎餐館的店員不知在不爽什麼用人生最大的怨氣在甩門,我在巴黎撿拾著碎了一地的美好幻想,唯有馬卡龍與在夜晚中閃爍的鐵塔讓我保有到此一遊的真實感.
Thumbnail
女主角第一次穿越是聽到男主角身亡的新聞。那種失去是巨大的揪心。 我想起已經過世的高中同學、國小同學。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妳還活潑可愛的高中時期。雖然很不想再面對聯考了。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七年前,妳還活著的時候。 其實穿越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也不是永遠,只是暫時沒那麼遺憾罷了。
取蘇格蘭語「相遇之地」來命名的達爾葳妮飯店,是現實世界中的魔法存在。除了路上遇到的載熙,飯店經理金滿郁總是不知怎麼地能發現有人身陷悲傷,並寄出前來飯店免費休憩的邀請函。這裡有溫泉、咖啡、多種口味的可麗露,後院還能欣賞全年開花的杏樹,無一不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暫時忘卻憂愁。
Thumbnail
入住比薩旅店,是來義大利後最「豪華」的飯店。
Thumbnail
朋友W覺得沒辦法接受,他無法忍受事後才發現伴侶其實狀態很糟,而自己卻不知道。 同時也因爲這個憤怒的情緒,朋友Q在情緒上來時往往常出現較激烈的言詞,讓兩人陷入一個膠著痛苦的僵局。 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狀況,那這時候該怎麼辦?
Thumbnail
剛好,手錶的電池也壞了。那是妳幾年前送的生日禮物,當時我卻連牌子都念不出來,什麼「小B」、「阿泥雅絲貝」的,應該很貴吧? 花了幾年才徹底擺脫這些名牌,坦白說,我根本不愛這些東西,但每年長一歲之前,妳總會給我驚喜,IPHONE X、IPAD、手錶、香水、名片夾...人就是這樣,說不喜歡心裡又不由得期
Thumbnail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Emily複雜的感情糾葛終於在這一季做個收尾,對我來說,這個「多人行」看到最後實在很膩🤷‍♀️ 儘管如此,這季相比第三季,我發現有些片段背後帶到的意義還是挺不錯的。 下面就來談談我從劇中發現值得學習或有趣的三個點吧!
Thumbnail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隨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海明威說過這樣的話,實際體驗巴黎的美,我也臣服於這座城市。
微光灑進室內的人字木地板,映照著雕花紋飾的優雅紋理,沉浸在巴黎那樣悠閒浪漫的氛圍中,日子也一天天在這樣的夢幻中展開。正如案名「巴黎生活」,設計師將業主嚮往的巴黎日常帶回台灣,描繪著對於巴黎生活的喜愛。   設計師林志隆分享,業主是一位熱愛時尚與
Thumbnail
從小我就嚮往的歐洲,用電影與自己的想像拼湊出一個完美巴黎,24歲第一次來到巴黎,發現沒有如夢似幻,地鐵髒亂偶爾飄出的尿騷味,巴黎的人類好像隨時都在不耐煩,在巴黎餐館的店員不知在不爽什麼用人生最大的怨氣在甩門,我在巴黎撿拾著碎了一地的美好幻想,唯有馬卡龍與在夜晚中閃爍的鐵塔讓我保有到此一遊的真實感.
Thumbnail
女主角第一次穿越是聽到男主角身亡的新聞。那種失去是巨大的揪心。 我想起已經過世的高中同學、國小同學。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妳還活潑可愛的高中時期。雖然很不想再面對聯考了。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七年前,妳還活著的時候。 其實穿越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也不是永遠,只是暫時沒那麼遺憾罷了。
取蘇格蘭語「相遇之地」來命名的達爾葳妮飯店,是現實世界中的魔法存在。除了路上遇到的載熙,飯店經理金滿郁總是不知怎麼地能發現有人身陷悲傷,並寄出前來飯店免費休憩的邀請函。這裡有溫泉、咖啡、多種口味的可麗露,後院還能欣賞全年開花的杏樹,無一不讓客人感到賓至如歸,暫時忘卻憂愁。
Thumbnail
入住比薩旅店,是來義大利後最「豪華」的飯店。
Thumbnail
朋友W覺得沒辦法接受,他無法忍受事後才發現伴侶其實狀態很糟,而自己卻不知道。 同時也因爲這個憤怒的情緒,朋友Q在情緒上來時往往常出現較激烈的言詞,讓兩人陷入一個膠著痛苦的僵局。 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狀況,那這時候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