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出走,也是歸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離開瑞穗,這次沒有走熟悉的台9線花東縱谷公路,而是沿著193縣道一路往南,計畫前往池上大坡池去看秋收前的黃金稻浪。
193縣道起點是花蓮新城三棧,全長約110公里,是台灣最長的縣道,沿途經過七星潭、月眉、米棧古道、山興部落、大巴塱、瑞穗、德武,終點在玉里樂合。這條縣道多次被國外旅遊雜誌讚嘆是全台灣最美的公路,尤其是最南的樂德路段,一直以來是單車朋友們的「聖地」,列為「台灣必騎路線」。
聽說春天是小葉欖仁吐芽的青春時光,夏天時這條縣道會化身為阿勃勒黃金隧道,入冬後兩旁則是可以看見綿延不絕的油菜花田。
我報名參加了當地人文團體二天一夜的花蓮小旅行,出發前沒有太多想法和準備,大部分資訊是跟著行程邊走邊讀才知道的。多年帶團工作都在國外,耶路撒冷舊城區的迷宮巷弄我可以輕易辨認,巴黎倫敦羅馬歐洲的大城小鎮我也如數家珍,但是對台灣反而陌生。
陌生人就是旅人,我看著地圖上的景點,感到旅人的一股新奇情緒。行程結束時,原本打算自行直接前往池上,想起來記憶中有這麼一條193縣道,秋天呢?最南段的樂德公路秋天會是什麼景觀?此時道路兩旁應該也是很多稻田吧,朋友中口耳相傳的聖地,再怎麼美應該也美不過池上的金黃稻浪吧?
所謂的南段,就是介於玉里鎮的樂合和德武之間的這條公路,地勢相對平坦,適合種植稻米,也是散落著許多原住民部落。離開瑞穗,轉進193縣道,才開車經過德武大約10分鐘後,我就決定放棄去池上的念頭了。
有一種景觀的美,是一種「平常美」,不誇張,不喧嘩,服服貼貼,像熨斗一樣,輕易可以撫平你。
想起阿城的散文《威尼斯日記》,裡面有一篇寫鐵匠的秘密:
「翻看前面的日記,知道二十六日起有一次頭痛。日記原來有這樣的用處,只要你記下來,它就會告訴你記得是什麼。我經常發現這些簡單的真理。
鐵匠有一個徒弟,徒弟總想知道打鐵中的秘密。師傅於是對徒弟說,好好幹活吧,我死之前一定告訴你打鐵的祕密。徒弟當然知道,師傅要保守自己的祕密,就是現代稱為商業機密的那種祕密。威尼斯古代就有關於製造玻璃的商業機密,有兩個人因為把它們透露給法國人而被毒殺。
徒弟心中猜著那個祕密,隨著師傅打了許多年鐵。終於到了師傅要死的時刻了,徒弟心中著急,因為師傅還沒有告訴他那個祕密。師傅當然記得自己的諾言,叫徒弟把耳朵湊近自己的嘴,用最後的力氣告訴他:熱鐵別摸。
我今天發現的就是這種真理。」
阿城有簡單的真理,玉里有簡單的風景。
捨不得快,一路上停停、走走,路旁看見了一間咖啡館,名字是部落皇后,也沒多想就走進去了,居然是旅英畫家優席夫的老家。改建之後,一樓是咖啡店和他的書,二樓有幾間民宿房間,三樓是他的畫作原稿,陽台上望出去可以看見一望無際的稻浪,屋簷下懸吊著一隻風鈴,輕輕作響,叮叮,噹噹。
曾經也是一片稻浪,溫柔的風一波一波緩慢吹過,撫摸著低垂的金黃色穗子,在我鄉下老家的房間,童年的窗外。這麼多年過去,久居台北的我其實都忘了,人在花東縱谷的馬太林部落,被眼前這一片稻田風景亮晃晃地鉤起。
被喚醒的,還有對父親的片段記憶。爸走了四年了,此後大部分的我的日常生活裡,偶爾只有他淡淡的影子。如今我想起來我們稻田旁的老家,唸書、工作、結婚,我很少時間陪伴,如今我想起來,兒子對他的虧欠。旅行是出走,也是歸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跟我一樣想去的地方,那麼,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想念,就成為一起前行的動力吧!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沿著193縣道前往花蓮光復,看稻田與山脈交織公路風景、探索小鎮風光。再經由台11甲(光豐公路)到豐濱、長濱真柄的情人沙灘,中午買了暉哥生魚片當午餐,再到安通溫泉飯店泡湯,返家後再進行菠蘿蜜的神聖剖瓜儀式,就是今天這一天的行程。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旅行是看美麗的風景、吃美食,還是與重要的人相處創造回憶?旅行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或許未曾想過這個問題吧!在宜蘭深耕旅遊業近30年的「樂群旅行社」,負責人林素芯女士有著不同於其他業者的經營思路,對於「旅行」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旅遊不僅僅是走馬看花,更重要的是作為一趟滿足身心靈需求的出走。
Thumbnail
達爾文曾講過一句名言:「旅行是種子的信仰」,透過旅行而傳播生命,這是有形的生命繁衍,在無形的概念上,荒野人向來都以種子來象徵著我們的信仰,就如同梭羅所說的:「雖然我不相信沒有種子的地方會有植物冒出來,但是我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若是讓我相信你有一粒種子,我就期待奇蹟的展現。」
Thumbnail
今早吃早餐時,台東友人來訊邀約杉原海邊看海,馬上準備行囊,同時也把午餐煮好,出發前往杉原。車行至鹿野,剛好有個到台東旅遊的網友來訊,就相約杉原初見面。 今天從池上到杉原走台9接197縣道再接台11。197縣道是我很喜歡的一條兜風路線。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跟我一樣想去的地方,那麼,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想念,就成為一起前行的動力吧!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來到池上不到天堂路、伯朗大道,就像沒來過池上,所以一早就拉著學長先到這二個地方遊覽。但今天的主要旅遊目標是知本天山農場的金針花海,所以我們走台9線到知本後接南迴公路欣賞南迴的美麗山海,到金崙折返。回程再到台東市吃好吃的津芳鹹冰棒,去台東美術館當小野人爬樹。
Thumbnail
沿著193縣道前往花蓮光復,看稻田與山脈交織公路風景、探索小鎮風光。再經由台11甲(光豐公路)到豐濱、長濱真柄的情人沙灘,中午買了暉哥生魚片當午餐,再到安通溫泉飯店泡湯,返家後再進行菠蘿蜜的神聖剖瓜儀式,就是今天這一天的行程。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旅行是看美麗的風景、吃美食,還是與重要的人相處創造回憶?旅行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很多人或許未曾想過這個問題吧!在宜蘭深耕旅遊業近30年的「樂群旅行社」,負責人林素芯女士有著不同於其他業者的經營思路,對於「旅行」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旅遊不僅僅是走馬看花,更重要的是作為一趟滿足身心靈需求的出走。
Thumbnail
達爾文曾講過一句名言:「旅行是種子的信仰」,透過旅行而傳播生命,這是有形的生命繁衍,在無形的概念上,荒野人向來都以種子來象徵著我們的信仰,就如同梭羅所說的:「雖然我不相信沒有種子的地方會有植物冒出來,但是我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若是讓我相信你有一粒種子,我就期待奇蹟的展現。」
Thumbnail
今早吃早餐時,台東友人來訊邀約杉原海邊看海,馬上準備行囊,同時也把午餐煮好,出發前往杉原。車行至鹿野,剛好有個到台東旅遊的網友來訊,就相約杉原初見面。 今天從池上到杉原走台9接197縣道再接台11。197縣道是我很喜歡的一條兜風路線。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