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環島,獨旅、讀旅(Day5&Day6)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在花蓮的最後一個上午,是感受到人情味最濃的一天。

以玉里著名的新興街燒餅作為早餐,便啟程前往瑞穗。天候不佳,但且喜只有綿綿細雨。北回歸線標位於台九線旁,如白鶴般高仰頸項,不偌嘉義水上的北回歸線標總是遊客眾多,當日這裡人煙稀少,途經的車輛也鮮少停靠,卻更有白鶴仙臨之感。

raw-image

步行前往瑞穗牧場之時,無意間進入舞鶴遺址,只見聳立的兩根大石柱、周圍又有石塊包成圓圈,看那山下休耕而略顯荒蕪的農地、蜿蜒的溪水如極盡平滑的公路般閃爍著,以及在層層疊疊捲起的雲海中、顯得有些滄桑的青山。我已被這遠離世俗的美景所吸引,而佇立千年的石柱,更是每天見著這些天光雲影吧。那些口述的歷史令人神往,崇敬自然的心也油然而生。

瑞穗牧場位於紅葉溪、秀姑巒溪匯流處,各種酪農產品品質優良,因此有「天下第一班」的美譽,各種產品在超商極為常見,如今終能親自走訪。離開時在路邊等公車返回瑞穗車站,此時遇到一位當地居民開車經過,願意載我一程,真的很謝謝她的熱情與信任!

在車站附近吃了有名的綠茶肉圓後即返回玉里,騎上旅店的自行車前往玉富自行車道。玉富自行車道最特別之處在於橫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鐵橋上微不足道的交界,卻是地球上最大的地理差異。抵達終點:舊東里火車站時,眼前景色豁然開朗,金色的稻浪讓晦暗的天色不再那麼憂愁,遠處緩緩駛過的列車,卻如穿雲破霧般帶著思緒去了遠方。

raw-image

騎車返回時,下起了滂沱大雨,讓我不得不在這次環島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穿上雨衣。狼狽萬狀的回到玉里街上,買了玉里麵後便急忙回旅店收拾行囊,但仍幾乎趕不上南下的火車。或許見我手忙腳亂,旅店老闆也不容我推辭,直接騎機車載我到玉里車站。若無他的幫忙,我的後續行程恐怕就被打亂了。

極為倉促的離開玉里、也離開了花蓮,下一站抵達關山的米國學校。此為農會推廣的觀光行銷,除了實際體驗碾米的過程(且製完的一包白米可帶走),也介紹了許多稻米的知識。

raw-image

時間將晚,搭車直抵臺東車站。今晚的住宿是「睡袋山豬」,本身是普通的住宅,年輕的老闆夫婦和祖母、孩子就住在此,只是將樓上整理出客房。今晚沒有其他客人,因此收拾近乎整日淋雨的行李,也甚是方便。

raw-image

夜晚的臺東車站周邊寂靜冷清,熱鬧處是在鐵花村那頭。這已是在東部的最後一晚,漫步在街道上,似乎有些近鄉情怯,畢竟臺灣的西部與東部,是如此的不同。


由於住宿的關係,因此前一晚才需要先到臺東。今日一早又逆行北上前往花蓮最南端的富里,走訪社會課本中負有盛名的羅山村。

今日終於放晴,自富里火車站附近租借腳踏車前往羅山村,一來是確實與火車站有些距離,二來是要逛完整個村落,有代步工具較為方便。

raw-image

羅山村的純樸與寧靜,就算已然在東部地區卻還是如桃花源般的遺世獨立。在這裡,步調會不由自主地放慢,雖是村落,但卻不見喧鬧的氣息,就連你印象中聚在大樹下聊天下棋的長輩、戴著斗笠騎著腳踏車的農人,都很少見到。有時候會覺得這裡的時間是凝結的,外頭的物換星移,都與這裡無關。

在與遊客中心服務的姐姐聊了許久後,她介紹我到青禾軒一嚐著名的泥火山豆腐。青禾軒本身是一家民宿,老闆因健康因素來羅山村休養,足見羅山村的慢活。泥火山豆腐口感綿密而扎實,而酥脆的豆皮也是一絕。

村落中絕大多數都是低矮的平房,雖不是三合院的樣式,但許多家戶都有自己的庭院。較為高大的別墅多是民宿,簡約而雅致。特別的是,這裡的房屋多半是紅色的屋頂。騎腳踏車慢慢繞著村落,再往山上而去,這裡的稻田應是收割不久,否則稻浪搖曳之時,山坡上所見的景色會更為優美。

往山上的坡較陡,騎腳踏車頗為吃力,然山上所見的風光,足以一掃疲憊。山上即是羅山泥火山的所在地,恰逢青禾軒的老闆來收集泥火山的鹵水,因此有緣得見這整個過程。另一旁是羅山大魚池,正是:潭影碧波白雲見,菡萏曲橋翠山間。又有一亭,僅以茅草覆蓋,周圍竹影搖曳、清風徐徐,遠眺可見羅山瀑布,頗有隱逸山林之感!

raw-image

一整個上午,我都沉浸在羅山村帶給我的脫俗避世之中,離開之時,看那一磚一瓦、灑落樹梢的一縷陽光,都別有意趣,也更值得懷念。

下午,搭上「藍皮解憂號」經南迴鐵路返回西部。藍皮解憂號原本是骨董級的列車,在雄獅旅遊取得經營權後,改造而成觀光列車。車內湖水綠且可旋轉的座椅、懸掛式吊扇、可開的窗戶……等,都是難能可貴的文化資產。這個方向的列車停靠兩站,第一站是金崙車站,由排灣族的部落長老帶大家走訪部落、市集,也讓太平洋的海風,送大家最後一程;第二站是鐵路的最南端:枋山站,彷彿孤懸的車站,目送著落日餘暉沉墜在海平面的盡頭。最終,列車抵達枋寮車站時,已然夜幕低垂。或許,解憂號更適合由屏東搭往臺東吧,至少,是碧海藍天的迎接,而不是揮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直接搭車前往高雄,也搭上了高雄捷運。至此,環島所需克服的種種不便已經不復存在。就像平日在臺北四處探索罷了。雖喜回到城市的平安,卻也嘆息重回喧囂的陌塵。今晚,逛了六合夜市、騎腳踏車遊愛河畔。

raw-image

住宿地點在「紙飛機青年旅館」,或許遙相呼應第一晚住宿的「在風中的背包客」。期許自己乘著風,引領著更開闊的視野、航向未來。


行程總覽:

11/29(一):

7:39自玉里火車站搭乘407次自強號前往瑞穗

7:55抵達瑞穗火車站,搭乘1142公車前往舞鶴

8:25抵達舞鶴北回歸線地標

8:45~9:35步行前往瑞穗牧場,途經舞鶴遺址(3.2km)

9:35~10:10走訪瑞穗牧場

10:25~10:40搭乘善心人士便車回到瑞穗車站

10:56~11:13搭乘308次自強號返回玉里

12:50~14:45騎乘玉富自行車道、玉里鎮上(來回21km)

14:57搭乘4534區間車前往關山

15:51抵達關山火車站,步行前往米國學校(2km)

16:20~17:10走訪米國學校

17:10~17:50返回關山火車站附近,探訪街區(2km)

18:08自關山火車站搭乘326次普悠瑪前往臺東

18:32抵達臺東火車站,步行前往「睡袋山豬

19:30~20:20漫步臺東火車站周圍街區


11/30(二):

6:53搭乘4517次區間車前往富里

7:51抵達富里,步行前往租借腳踏車

8:05~8:25騎腳踏車前往羅山村(4.5km)

8:25~11:30騎腳踏車走訪羅山村(9km)

11:30~11:50騎腳踏車返回歸還腳踏車(4.5km)

12:26搭乘412次普悠瑪返回臺東

13:06抵達臺東火車站,返回旅店取行李

14:15~17:40搭乘藍皮解憂號抵達枋寮

17:57自枋寮火車站搭乘708次莒光號前往高雄

19:09抵達高雄火車站,搭乘捷運至「紙飛機青年旅館

20:00~21:45逛六合夜市、騎腳踏車遊愛河(3.5k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斐士的沙龍
3會員
18內容數
斐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30
最後一天的列車環島,走訪了高雄的蓮池潭、孔廟、鳳儀書院、平成砲台、曹公廟,臺南的成功大學、臺灣文學館。鐵道、文學、山水,他們的交織,促成了這次的旅程。在回憶、書寫這四篇遊記之時,從才思枯竭到逐漸恢復文筆,無疑是復甦的過程。更多時候,我覺得環島是為自己的理想而走,當下是,在未來回想也是。
Thumbnail
2023/01/30
最後一天的列車環島,走訪了高雄的蓮池潭、孔廟、鳳儀書院、平成砲台、曹公廟,臺南的成功大學、臺灣文學館。鐵道、文學、山水,他們的交織,促成了這次的旅程。在回憶、書寫這四篇遊記之時,從才思枯竭到逐漸恢復文筆,無疑是復甦的過程。更多時候,我覺得環島是為自己的理想而走,當下是,在未來回想也是。
Thumbnail
2023/01/25
火車環島第3、4天,進入到北段的東半部。宜蘭部分,走訪了甲子蘭酒紀念館、宜蘭設治紀念館、東岳部落、吳沙故居、蘭陽原創館;花蓮部分,走訪了東大門夜市、七星潭、花蓮糖廠、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光復自行車道、玉里橋頭臭豆腐。這兩天的住宿,洽都是「途中」系列,分別是途中花蓮、途中玉里。
Thumbnail
2023/01/25
火車環島第3、4天,進入到北段的東半部。宜蘭部分,走訪了甲子蘭酒紀念館、宜蘭設治紀念館、東岳部落、吳沙故居、蘭陽原創館;花蓮部分,走訪了東大門夜市、七星潭、花蓮糖廠、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光復自行車道、玉里橋頭臭豆腐。這兩天的住宿,洽都是「途中」系列,分別是途中花蓮、途中玉里。
Thumbnail
2023/01/24
火車環島的第1、2天。當背包客已不是頭一天的事,但獨自在外住宿還是頭一遭。略過平時常去的縣市,首站即抵新竹。新竹部分,走訪了迎曦門、護城河、頭前溪、原住民族館、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桃園部分,走訪了鍾肇政紀念館、菱潭街興創基地、龍潭大池。第一天的住宿在新竹的「在風中的背包客」,第二天則返校住宿。
Thumbnail
2023/01/24
火車環島的第1、2天。當背包客已不是頭一天的事,但獨自在外住宿還是頭一遭。略過平時常去的縣市,首站即抵新竹。新竹部分,走訪了迎曦門、護城河、頭前溪、原住民族館、張學良故居、三毛夢屋;桃園部分,走訪了鍾肇政紀念館、菱潭街興創基地、龍潭大池。第一天的住宿在新竹的「在風中的背包客」,第二天則返校住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會在那些不經意的日常裡輕輕揭露所有因果的情緒。 沿著初春晨風吹散的天光,火車踏過鐵軌的聲音與搖晃藏在一扇扇倏忽而逝的窗,我們在池上晃悠了三天兩夜,白天我們坐在民宿裡看著落地窗外的日出山嵐,薄霧流動在山頭的身旁... 旅行,就是在步履之間重新發現自己。
Thumbnail
生活會在那些不經意的日常裡輕輕揭露所有因果的情緒。 沿著初春晨風吹散的天光,火車踏過鐵軌的聲音與搖晃藏在一扇扇倏忽而逝的窗,我們在池上晃悠了三天兩夜,白天我們坐在民宿裡看著落地窗外的日出山嵐,薄霧流動在山頭的身旁... 旅行,就是在步履之間重新發現自己。
Thumbnail
列車環島第5、6天,主要在南段的東臺灣,最後返回西部。第5天走訪了花蓮的北回歸線標、舞鶴遺址、瑞穗牧場、玉富自行車道,以及臺東的米國學校;第6天走訪了花蓮的羅山村,並在臺東搭乘藍皮解憂號抵達屏東;之後直接前往高雄,走訪了六合夜市、遊愛河畔。羅山村成為我此行念念不忘之地,有緣必再回訪。
Thumbnail
列車環島第5、6天,主要在南段的東臺灣,最後返回西部。第5天走訪了花蓮的北回歸線標、舞鶴遺址、瑞穗牧場、玉富自行車道,以及臺東的米國學校;第6天走訪了花蓮的羅山村,並在臺東搭乘藍皮解憂號抵達屏東;之後直接前往高雄,走訪了六合夜市、遊愛河畔。羅山村成為我此行念念不忘之地,有緣必再回訪。
Thumbnail
火車環島第3、4天,進入到北段的東半部。宜蘭部分,走訪了甲子蘭酒紀念館、宜蘭設治紀念館、東岳部落、吳沙故居、蘭陽原創館;花蓮部分,走訪了東大門夜市、七星潭、花蓮糖廠、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光復自行車道、玉里橋頭臭豆腐。這兩天的住宿,洽都是「途中」系列,分別是途中花蓮、途中玉里。
Thumbnail
火車環島第3、4天,進入到北段的東半部。宜蘭部分,走訪了甲子蘭酒紀念館、宜蘭設治紀念館、東岳部落、吳沙故居、蘭陽原創館;花蓮部分,走訪了東大門夜市、七星潭、花蓮糖廠、馬太鞍生態濕地園區、光復自行車道、玉里橋頭臭豆腐。這兩天的住宿,洽都是「途中」系列,分別是途中花蓮、途中玉里。
Thumbnail
今天五點多從外婆家出門,希望可以爭取更多時間踩多一點車站 因為下午和同學在宜蘭有約,要把握早上的時間多玩一些 走路走到吉安車站,前往隔壁的花蓮車站 早上坐在花蓮車站大廳嗑個全家御飯糰 結果太早到花蓮車站,服務站還沒開沒辦法去蓋紀念章 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搭早一點的火車去別的地方,因此割捨紀念章 QQ 先
Thumbnail
今天五點多從外婆家出門,希望可以爭取更多時間踩多一點車站 因為下午和同學在宜蘭有約,要把握早上的時間多玩一些 走路走到吉安車站,前往隔壁的花蓮車站 早上坐在花蓮車站大廳嗑個全家御飯糰 結果太早到花蓮車站,服務站還沒開沒辦法去蓋紀念章 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搭早一點的火車去別的地方,因此割捨紀念章 QQ 先
Thumbnail
七點多醒來,整理行李完,先到一樓喝杯咖啡開始新的一天 室友剛好也很早醒來,說了再見後前往車站離開玉里 第一站是瑞穗車站,先去那邊吃早餐 我是早上才在地圖上發現,瑞穗車站附近有家築夢踏食-手工蛋餅 那家蛋餅很特別,有竹炭、紫心地瓜、火龍果餅皮等,五顏六色但都是天然食材 旁邊剛好坐一桌人,他的每人都點不
Thumbnail
七點多醒來,整理行李完,先到一樓喝杯咖啡開始新的一天 室友剛好也很早醒來,說了再見後前往車站離開玉里 第一站是瑞穗車站,先去那邊吃早餐 我是早上才在地圖上發現,瑞穗車站附近有家築夢踏食-手工蛋餅 那家蛋餅很特別,有竹炭、紫心地瓜、火龍果餅皮等,五顏六色但都是天然食材 旁邊剛好坐一桌人,他的每人都點不
Thumbnail
鳳林(Fenglin) 光復(Guangfu) 瑞穗(Ruisui) 玉里(Yuli)
Thumbnail
鳳林(Fenglin) 光復(Guangfu) 瑞穗(Ruisui) 玉里(Yuli)
Thumbnail
第五天啟動,等火車的時間先去旁邊的新營鐵道地景公園走走 準備前往下一個火車站:林鳳營車站 在區間車上,旁邊坐著一對年長夫婦,他們看我一大包的就問我要去哪裡 我說我在火車逆時針環島,過幾天會到台東花蓮那邊 他們就用賴的截圖分享了親戚前陣子去台東花蓮騎腳踏車的行程 我請求他們讓我拍下行程,因為其實我東部
Thumbnail
第五天啟動,等火車的時間先去旁邊的新營鐵道地景公園走走 準備前往下一個火車站:林鳳營車站 在區間車上,旁邊坐著一對年長夫婦,他們看我一大包的就問我要去哪裡 我說我在火車逆時針環島,過幾天會到台東花蓮那邊 他們就用賴的截圖分享了親戚前陣子去台東花蓮騎腳踏車的行程 我請求他們讓我拍下行程,因為其實我東部
Thumbnail
從竹南火車站開始環島旅程 搭乘最早的區間車只為了拉長第一天的時間 因為海線五寶印象之前有踏過,所以這次選擇山線南下 停靠豐富、苗栗、銅鑼、三義車站 我發現身為苗栗人,卻對竹南以南的苗栗完全不熟 我連苗栗高鐵站是從豐富車站轉乘都不知道XDD 然後到苗栗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蓋紀念章的時候 和櫃檯小聊的過程
Thumbnail
從竹南火車站開始環島旅程 搭乘最早的區間車只為了拉長第一天的時間 因為海線五寶印象之前有踏過,所以這次選擇山線南下 停靠豐富、苗栗、銅鑼、三義車站 我發現身為苗栗人,卻對竹南以南的苗栗完全不熟 我連苗栗高鐵站是從豐富車站轉乘都不知道XDD 然後到苗栗車站的旅遊服務中心蓋紀念章的時候 和櫃檯小聊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