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真的是個神奇的國家,作為堅定的臺獨份子,用挺獵奇的心情看這本書,但翻著翻著就沉重起來。是貧窮限制了想像,而真的也沒有窮到連人權、生命都保不住的窮法,這些光怪陸離,都在作者的筆下,從記者報導的觀點,切開名之為教育的壓迫遮羞布。
書的起頭原是文化大革命後,鄧小平上台重新開始高考,也就是支那的大學聯考作為起頭,先是提倡教育為培養社會主義的先鋒,到整個失落十年的人進入高等教育開始,彷彿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後起之秀即將實現偉大的支那夢,但可惜,離了這個章節,後面全是悲歌。
學生自殺、家長殺小孩到老師也自殺的現象,訪問中不乏為了社會流動,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開始的各樣扭曲。這個魚躍龍門的途徑,扼殺的是那些無法翻身的底層。在外省打工的家長無暇顧及留鄉的兒童,而學校教育始終為了追逐升學率而不擇手段。所謂的教育,在向上流動的渴望中,照妖鏡似的逼著所有人瘋狂。從去年起社會主義的鐵拳打中的補習、輔考,是這個風氣中必然的產物。產業鏈之大,從出版課輔教材的利潤,以及共犯結構從地方政府教育單位到學校無不名列其中可見一斑。起跑線上擠著一群喪屍,他們贏得什麼?長期漠視的結果就像是前陣子在網路上流傳的中學生遺書,滿是荒唐。
虎媽、狼爸只為了追逐爭勝卻扼殺童年的每一個決定,像是緊箍咒一般的套住許多家長,沒人質疑的是,究竟有多少孫悟空能七十二變,又有多少只是猴猻。鬼故事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小留學生從鳳凰變成雞,大概有87%水土不服,說是橘逾淮為枳,卻又擔心支那養不出世界級人才。少年班裡的神童,最後出國卻水土不服,各種高考狀元殞落,卻阻止不了家長希望家裡的小孩因著考上重點學校脫貧的夢。而這個支那夢,不知道跟米國夢比起來,哪種更容易幻滅?
中間一段提到臺灣,倒是偏頗得很。對於教改的各樣批評,統派到難以理解。對於個體的尊重以及結構性問題不能夠再一次政策中完全扭轉,且影響政策的因素這麼多,大概可以反映出某一部分家長的想法。只有紙筆測驗最公平,三級貧戶靠考試當上總統的宣傳,真的很想在書裡來個指引,請跳讀上冊第一篇複習一下貧戶的悲歌,謝謝。
提到實驗教育,讀經班沒有不好,不同於集體的應試教育或許是一種新的選擇,對比起各種錢坑國際班,這種型態的教育在支那似乎步步艱辛,而且成敗還搭配了易學大師的說法,頗有一種惡趣味。想要透過教育來扭轉命運,敵不過官大學問大,各種裙帶關係帶來的問題,在支那能找到更多極端的例子。竊以為只是母數大的結果,臺灣所面對的也不遑多讓。高官進入大學開始新的學閥生涯,君不見高等教育充滿門神,又有多少真才實學?呵呵,有喇。就烏鴉嘴,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那就是雷同。
推薦給想看教育版目睹怪現狀的朋友,你可以在書中找到極端的例子,來看看某些政策到了極點會有多可怕。另外,別再說教育理念不重要了,就看這些教育人員怎麼面對學生,也許就能反證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