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浪來襲~~10個國內外UI/UX設計師必聽Podcasts節目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後疫情時代,線上學習成為趨勢,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快了去中心化的進程,愈來愈多設計師開始經營自己的youtube, blog, IG甚至開始踏入Podcasts的領域等等。尤其,這幾個月看到台灣Podcasts大爆發,所以小弟整理一些不錯的節目推給大家~~


Google Design Podcast

由谷歌設計師發起的節目,主要邀請不同創意領域的設計師,介紹自己的職業生涯以及對於設計的一些看法見解

raw-image

UI Breakfast

節目同樣邀請設計師,透過主題式的詢問方式一問一答,這個是小弟私心大推的,相較其他Podcasts,主持人口齒清晰,整體流程聽起來比較順暢(可能也是音樂很好聽XD)


High Resolution

由兩位主持人Bobby Ghoshal和Jared Erondu邀請業界的設計大師,分享有關於產品設計和設計思考的主題。雖然目前似乎已沒有在更新,但仍然值得聽下去~


Design Details

由設計師Brian Lovin和Marshall Bock兩人搭檔談論產品設計,目前已經錄製超過350集,算是設計相關產出量最大的節目之一


UX Podcast

致力於透過對話突破學習上的孤島。並邀請從事UX的設計師分享自身經驗,每兩周的星期五發布一個新的節目


Wireframe

由Adobe設計師們打造而成,偏重概念性的方式去介紹設計,風格比較活潑有趣,但比較可惜的是,目前看起來已經沒有在更新XD

User Defenders Podcast

主題偏重在使用者經驗設計和個人成長居多,一集收錄的內容比較長,適合空閒時間比較多時收聽。比較不一樣的是,會總結一些關鍵字以及對應的時間點,以方便收聽者回顧時之用


UX Coffee設計咖

由中國的團隊製作的節目,因此偏重於華裔的海外設計師和中國互聯網的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涯經驗分享


設計雜談

也是由中國團隊製作的節目,但內容比較廣泛,從設計相關到生活大小事都會聊,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才叫雜談XD


設計遊牧

最後的壓軸,當然不外乎是來自臺灣的優質節目,由兩個台灣囡仔主持,邀請在海外的遊子們分享在國外的職場酸甜苦辣(務必支持國產內容推~~)


小結

坦白說,小弟也是最近才愛上聽Podcasts,尤其能好好利用那種零碎到不行的時刻,對於忙碌的捧友是非常合適的一種學習方式。當然,除了吸收知識,也記得聽完每段節目也可以記錄下重點摘要,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喔!最後,歡迎大家補充覺得hen有趣的設計相關節目~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小弟,陪你一起長大長肉🙏,想要定期收到有趣的內容,可以查看下面的部落格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yne老摳摳UX設計師的沙龍
12會員
15內容數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1
一個UX設計師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設計思維的提升外,對於細節的掌握也需要特別的注意,尤其交付Wireframe和UI Flow時。一個系統化的自查表可以避免許多曾犯的錯誤ㄧ再發生,減少設計稿來回次數,也不用再穿防彈衣跟開發技術人員討論了。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20
從Material Design發表至今,Google的設計語言已經7歲了!然而,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人們的需求也從實用層面轉變到情感價值。因此,Google在2021年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推出最新的設計語言Material You,並特別強調其「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2022/01/19
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不難發現研發和設計團隊時常因各自所處的角度不同,使得在溝通來回上花了不少時間。所以小弟整理些過去常在工作場景下遇到的一些資訊技術的專有名詞,化解那些雞同鴨講的無效溝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什麼是Podcast?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對於聲音傳播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Podcast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式,正在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Thumbnail
什麼是Podcast?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人們對於聲音傳播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Podcast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式,正在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喜愛。
Thumbnail
常見的節目 一 個人網紅型 固定主持人 分享個人經驗 知識 二 對話型 1.固定兩個...
Thumbnail
常見的節目 一 個人網紅型 固定主持人 分享個人經驗 知識 二 對話型 1.固定兩個...
Thumbnail
通勤時你是否有發現許多人都戴著耳機呢?他們耳中撥放的一定都是音樂嗎?也有可能是各大podcast平台的節目喔!數位聆聽的時代已經來臨,podcast這個新鮮的詞彙已深入台灣日常,如果你尚未了解podcast的魅力,Zoe今天就帶你來一起瞭解!
Thumbnail
通勤時你是否有發現許多人都戴著耳機呢?他們耳中撥放的一定都是音樂嗎?也有可能是各大podcast平台的節目喔!數位聆聽的時代已經來臨,podcast這個新鮮的詞彙已深入台灣日常,如果你尚未了解podcast的魅力,Zoe今天就帶你來一起瞭解!
Thumbnail
畫圖的時候,因為不太需要思考,所以可以將大腦挪作他用。我通常會一邊畫圖,一邊用Spotify聽音樂、podcast。如果喜歡插畫或繪本,我推薦以下幾個我在Spotify上常聽,且目前仍有在更新的Podcasts。此外,今天分享了一張草圖和它的完稿,各位可以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畫圖的時候,因為不太需要思考,所以可以將大腦挪作他用。我通常會一邊畫圖,一邊用Spotify聽音樂、podcast。如果喜歡插畫或繪本,我推薦以下幾個我在Spotify上常聽,且目前仍有在更新的Podcasts。此外,今天分享了一張草圖和它的完稿,各位可以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
Thumbnail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收聽Podcast。從2000年台灣開始有節目開設,2020年台灣開設的節目數就已經高達882個!那麼究竟Podcast為什麼這麼夯呢?而做品牌行銷為什麼也應該開始重視呢?
Thumbnail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收聽Podcast。從2000年台灣開始有節目開設,2020年台灣開設的節目數就已經高達882個!那麼究竟Podcast為什麼這麼夯呢?而做品牌行銷為什麼也應該開始重視呢?
Thumbnail
相較於美國的 Podcast 已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且發展已相對成熟,台灣的 Podcast 風潮 2019 年中左右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根據 edison research 在今年 3 月的報告指出,目前全美 12 歲以上,每個月固定收聽 Podcast 的人佔 37%,約為 1.04 億人左右。
Thumbnail
相較於美國的 Podcast 已發展出許多不同類型,且發展已相對成熟,台灣的 Podcast 風潮 2019 年中左右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根據 edison research 在今年 3 月的報告指出,目前全美 12 歲以上,每個月固定收聽 Podcast 的人佔 37%,約為 1.04 億人左右。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線上學習成為趨勢,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快了去中心化的進程,愈來愈多設計師開始經營自己的youtube, blog, IG甚至開始踏入Podcasts的領域等等。尤其,這幾個月看到台灣Podcasts大爆發,所以小弟整理一些不錯的節目推給大家~~
Thumbnail
後疫情時代,線上學習成為趨勢,改變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加快了去中心化的進程,愈來愈多設計師開始經營自己的youtube, blog, IG甚至開始踏入Podcasts的領域等等。尤其,這幾個月看到台灣Podcasts大爆發,所以小弟整理一些不錯的節目推給大家~~
Thumbnail
曾經閱讀過某篇文章,談到在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收聽 Podcast,我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去問了身邊朋友,實驗結果竟然跟我同溫層約十位朋友,大概有七位並沒聽過所謂的Podcast。
Thumbnail
曾經閱讀過某篇文章,談到在台灣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收聽 Podcast,我帶著一顆好奇的心去問了身邊朋友,實驗結果竟然跟我同溫層約十位朋友,大概有七位並沒聽過所謂的Podcas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