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 Agenda 滿一年的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延續之前討論的個人知識系統,最近重新梳理手邊的幾個工具,經過一段的心理掙扎,終於有成形的感覺。

raw-image

今天剛好是我付費 Agenda 滿一週年的日子,短時間我暫時應該不用再付費,因為依照開發者設計的 Cash Cow 模式,我已經可以終身使用到今天之前的功能。

而更重要的一點是, Agenda 這幾個月並沒有更新,依照社群上面的討論來看,應該是把時間都花在準備推出 Agenda 14 了。

其實在這一年,使用 Agenda 大概的時間只有一半,其他時間我都在持續地更換系統,期盼找到更好的方式建構,很大一部分就是受到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文章的激勵,同時,也因為自己的成長,需求不斷的改變。

這個月,我主要的系統換到了 Taskade,這幾天本來猶豫想要說要不把系統建構在 Agenda 之中,不過經過幾天的使用,最後我還是停泊在 Taskade 之中。

這一篇,主要是想記錄這一年使用的經驗。

Agenda 整體而言的優勢

關於 Agenda 我寫過不少分享的的文章,這次趁著使用滿一年的時間,我歸納個幾個其中的特色:

  1. 開發者的社群經營良善
  2. Markdown 編輯以及支援完整
  3. 筆記的靈活控制
  4. 日曆與待辦事項整合完整
  5. 對子彈筆記的友善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在於 Agenda 對於社群的經營,兩位開發者基本上會回應大部分的問題,加上非常積極地開發他們心目中定義的產品。必須說,開發者對產品以及筆記的定義,我至今仍印象深刻。他們著重 date-focused 的工具。

這一點,我其實受惠良多,每件事情都會有一個日期可以去歸納,加上獨特的 tags 設計,能夠在直接增加日期在後面,創造了很高的可用性。同時跟提醒事項的整合,也是令人驚艷。

如果今天是一個完全以子彈筆記數位化為主的人,Agenda 會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

Agenda 對我來說的不適合

環顧我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型態,以及使用子彈筆記的經驗,對我來說並不完全合用。這一點,讓 Agenda 在使用半年之後,慢慢的出現,我其實愈來愈少透過它來管理生活。

那段時間,我思考了很久了,為什麼?依邊開始了在各種不同的筆記、任務管理嘗試的生涯,一邊漸漸的整理出來自己的思考邏輯。

我的真實生活需要最多的是任務管理,不是筆記軟體。

我覺得這是東西方文化蠻大的差異,西方文化提供的創造與創意環境,針對一個現狀下的文化來說,尤其是社會架構的時候,我覺得需要很多的轉化。

我的不適合重點在於,身處一個高速變化的社會,需要處理的事情其實是多的,尤其是以我身處的產業來説,解決工作任務比累積工作筆記的優先性高出很多。

一天內可以塞進的事情,讓時間變得更加零碎。

時間大量的被切割的情況,使得 Agenda 對我來說適用性快速地降低。當我要在一天內塞進很多事情的時候,date-focused 這個最大優勢便難以發揮手腳。

然後我就拆開了任務筆記跟資料庫筆記

拆開任務筆記跟資料庫筆記,這一點是我前幾週最新的體悟。

以前總是覺得筆記就是一塊,一個軟體可以完成一切,電腦玩物使用 Evernote,許多人使用 Notion 達到這個效果,但我怎麼用起來都是這麼不順手。那一天終於了解,是因為個性跟工作型態的差異。

高速轉換任務交替迭代頻繁,大致上是我工作與生活的模式。

事情的累積,大多數時候都是透過任務的堆疊,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完成,漸漸的累積出了一些想法,然後才會形成厚實的的資料庫筆記需求。

還記得,那一天當我決定拆開任務筆記跟資料庫筆記的時候,心中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同步的壓抑的心情也被釋放了許多。

而目前我就轉換到使用 Taskade 進行任務筆記,當作我的日常管理工具;資料庫筆記,則是慢慢建構在 HackMD 之上。未來慢慢跟大家分享使用心法與心得。

今天就先跟大家講到這邊,歡迎訂閱,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末冰-avatar-img
2022/01/24
從訂閱處連結到你的個人網頁,那篇【使用 LINE 建構共創社區】分析得很好耶,應該也貼在方格子分享的!! 我邊看邊點頭如搗蒜😊
Liu Will-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24
感謝您的支持,我找一個時間把這個概念分享過來。
avatar-img
韋觀 • Eyewithouts
83會員
109內容數
縮短知識與實踐的距離 📪 理清人生的脈絡,過上想要的生活。
韋觀 • Eyewithouts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3/25
Kin 1 磁性的紅龍,重新歸零,讓我們回到大地之母的關懷,擁抱屬於自己的本能與根性,為未來的開展留下更多的可能,展現承擔未知的勇氣。 我以為旅行是快樂的,但其實,不然,快樂從來都不應該「只」跟事情連結,應該是更屬於我們自己內心自然波動。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2/01
一場聊天,可以得到好多提點。得很多事情的發生,雖然在當下的我們,會覺得很難受。但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回來看,總會不自覺得深深相信,每個經歷的學習都會成為養分。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2025/01/31
因應 Apple Notes 加入,Craft 在我的流程之中,原本的 Content Center 功能,就會被 Apple Notes 跟 MWeb Pro 取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從2019年用子彈筆記到現在,也進入了第四年。可以說我的子彈筆記也改良了四個版本,我的人生也在這過程無形中跟著升級。 聊聊我是如何用子彈筆記結合Notion之前,先來分享一下什麼是子彈筆記和我都怎麼使用子彈筆記。 組織:放慢腳步,重新組織你原本零碎的生活和行程。 目標設定
Thumbnail
我從2019年用子彈筆記到現在,也進入了第四年。可以說我的子彈筆記也改良了四個版本,我的人生也在這過程無形中跟著升級。 聊聊我是如何用子彈筆記結合Notion之前,先來分享一下什麼是子彈筆記和我都怎麼使用子彈筆記。 組織:放慢腳步,重新組織你原本零碎的生活和行程。 目標設定
Thumbnail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體驗了原來慢慢累積是種魔力。上一週,我有兩天的時間,改使用 Agenda 當作工作筆記,適逢購買 Agenda 一週年的同時,漸漸的轉換到新的使用模式。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將「工作筆記」跟「資料庫筆記」拆開了。那種不順暢的痛感,大幅地降低,也連帶減少了想要轉換的感覺。
Thumbnail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體驗了原來慢慢累積是種魔力。上一週,我有兩天的時間,改使用 Agenda 當作工作筆記,適逢購買 Agenda 一週年的同時,漸漸的轉換到新的使用模式。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將「工作筆記」跟「資料庫筆記」拆開了。那種不順暢的痛感,大幅地降低,也連帶減少了想要轉換的感覺。
Thumbnail
延續之前討論的個人知識系統,最近重新梳理手邊的幾個工具,經過一段的心理掙扎,終於有成形的感覺。 今天剛好是我付費 Agenda 滿一週年的日子,短時間我暫時應該不用再付費,因為依照開發者設計的 Cash Cow 模式,我已經可以終身使用到今天之前的功能。 這一篇,主要是想記錄這一年使用的經驗。
Thumbnail
延續之前討論的個人知識系統,最近重新梳理手邊的幾個工具,經過一段的心理掙扎,終於有成形的感覺。 今天剛好是我付費 Agenda 滿一週年的日子,短時間我暫時應該不用再付費,因為依照開發者設計的 Cash Cow 模式,我已經可以終身使用到今天之前的功能。 這一篇,主要是想記錄這一年使用的經驗。
Thumbnail
雖然跟現實的子彈筆記有一點不一樣,但使用上基本就是​​ 「列點分類加日期 ⇨ 完成封存;未完成移到別天 or 封存」​ ​ ​
Thumbnail
雖然跟現實的子彈筆記有一點不一樣,但使用上基本就是​​ 「列點分類加日期 ⇨ 完成封存;未完成移到別天 or 封存」​ ​ ​
Thumbnail
子彈筆記特有的四個群組就像收納箱一般-清楚歸納不同項目、急迫性、耗費時長的事件;並且使用者能有彈性地決定每個收納箱的大小、排列位置,以符合每個人的真實需求。 這篇文章將會詳細說明子彈筆記四個群組-日誌、月誌、未來誌、索引的功用與特點
Thumbnail
子彈筆記特有的四個群組就像收納箱一般-清楚歸納不同項目、急迫性、耗費時長的事件;並且使用者能有彈性地決定每個收納箱的大小、排列位置,以符合每個人的真實需求。 這篇文章將會詳細說明子彈筆記四個群組-日誌、月誌、未來誌、索引的功用與特點
Thumbnail
開始寫子彈筆記運用的經驗,是因為過去幾個月,都會不時地花很多時間,找尋 App 看看有沒有超級好用的,漸漸發現,沒有最好用的工具,重點如何建構自己的系統。而邊整理邊分享的方式,正好讓我產生持續進步的空間。 之前已經講過,日誌、月誌,這次輪到了「未來誌」...
Thumbnail
開始寫子彈筆記運用的經驗,是因為過去幾個月,都會不時地花很多時間,找尋 App 看看有沒有超級好用的,漸漸發現,沒有最好用的工具,重點如何建構自己的系統。而邊整理邊分享的方式,正好讓我產生持續進步的空間。 之前已經講過,日誌、月誌,這次輪到了「未來誌」...
Thumbnail
相較於日誌的仔細、未來誌的大綱,月誌就如同一個互相轉換的介質,在這裡面我們會花時間把事情確定,也會花時間設定一點不確定但不是這麼遙遠的事情。
Thumbnail
相較於日誌的仔細、未來誌的大綱,月誌就如同一個互相轉換的介質,在這裡面我們會花時間把事情確定,也會花時間設定一點不確定但不是這麼遙遠的事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