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2022澳網八強Sinner vs. Tsitsipas:情報蒐集和戰術的選擇

2022/01/2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兩位球員前三次對戰都在紅土,Stefanos Tsitsipas以2勝1負領先Jannik Sinner,這是兩人第一次在硬地交手。今年澳網Sinner一路表現出色,讓許多球評看好他勝出,然而這場比賽他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失常,打得毫無頭緒、綁手綁腳,沒有適時提升自己的水準,直落三敗在Tsitsipas拍下。

賽後記者會,Sinner的神情顯得相當落寞,勉強擠出記者想要的答案。他才20歲,但世界排名已經位居第十,外界一致看好的天才型選手,卻輸了一場完全沒有競爭性的比賽。

Sinner在記者會提到他無法產生他想要的力道,想要調動對手,但對手表現的太好;他說自己的發球不好,回對手的二發落點也太短,他試圖打開場地,但成效不彰。他表示自己有很多地方要加強,今天上了一課。

聽得出來他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比賽進行得很快,他對比賽的應變仍不夠及時,被動地讓對手予取予求。

這場比賽Tsitsipas破了Sinner四個發球局,全都是第一個破發點就拿下,這表示Sinner的發球局太輕易就被破發了。Sinner這場比賽的一發平均速度186kmh,二發平均速度146kmh,落點也不盡理想,這樣子的速度對頂尖球員來說完全不具威脅性。

每一位球員都有面臨被破發的情況,有時甚至是連續三個被破發點,所以發球一定要有立刻解除危機的水準,例如ace或發球直接得分。Sinner尚缺乏像Daniil Medvedev或Alexander Zverev那種強勢發球來化解危機的能力。

反觀Tsitsipas的發球節奏相當流暢,一發強勢,二發非常有變化,難以預測。有好幾球,Sinner對Tsitsipas的發球完全反應不及,這表示他完全猜不到Tsitsipas要發向哪個方向。

在Tsitsipas的發球局,自己拿下57分,而Sinner只拿下21分,好球有,但得分太零散,所以Tsitsipas的發球局完全沒有受到威脅。而且Tsitsipas取分方式非常多變,他完全掌控整場比賽的節奏,Sinner只能被動地被拉著走。

網球比賽的另一種相對層次就是建構與破壞,建構自己的節奏、球路和氣勢等等,而破壞對手的。

當對手的發球出色穩健時,你仍要想辦法破壞他的發球節奏,例如:改變自己的接發球站位,一下子站後面一點,一下子站前面一點,時不時來個接發球上網,或接發球放小球,甚至賭注式地猜球,總之,改變接球方式,即使自己沒有得分,但也會讓對手在發球前必須要多想一下,多一分思慮。

在Medvedev vs. Felix Auger-Aliassime這場八強賽中,當時Medvedev盤數落後,發球也不在狀態中,反觀對手接發球相當順手,Medvedev來了一記他不擅長的發球上網,球評說這不是Medvedev很自在的技術,但他也讓對手不自在。

我相當認同這種概念及心態,當對手今天手感火熱時,你必須把對手拖出他的舒適圈,即使這麼做你自己也必須脫離舒適圈。

對手表現好是一回事,當你發現自己今天的狀態不佳,自恃的武器失常,或比賽陷入僵局時,你必須跳脫平常的思考模式,另闢蹊徑。像Medvedev有時會有超出正常人思考的邏輯,或者違背正規網球的戰術或打法,常常令球評用「ridiculous」來形容,但只要會對對手造成破壞,都值得嘗試。

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情報蒐集。大滿貫的賽程是比賽一天,休息一天,因此選手應該有時間蒐集對手前一場比賽的情報,Sinner的教練Riccardo Piatti是老教頭了,應該是不會忽略情報工作,尤其對手又是Tsitsipas,不是泛泛之輩。

雖說球員每一場比賽的臨場表現都不同,但Tsitsipas和Taylor Fritz打了五盤,應該仔細研究比賽內容,把Fritz帶給Tsitsipas的麻煩及Tsitsipas暴露出來的弱點記下來,運用在自己的作戰策略上。

在Tsitsipas vs. Fritz那場比賽,Fritz集中火力攻擊Tsitsipas的反拍,讓Tsitsipas產生許多失誤。Sinner在一開賽時,的確也測試了一下Tsitsipas臨場的手感,他發現Tsitsipas的反拍似乎不像前一場那麼不穩定,所以就沒有鎖定他的反拍。

我相信Sinner和教練做了情蒐,但可能觀察得不夠仔細,或者制定的作戰計劃不夠周全。

當對手整體技術都沒有出現狀況時,你仍需評估出對手所有技術當中相對較弱的一項,然後集中火力攻擊,以Tsitsipas來說仍是他的反拍。Sinner應該避開Tsitsipas正拍,鎖定Tsitsipas的反拍,逼迫他出現反拍失誤,讓他擔心自己的反拍是不是又會失常,讓他想起前兩天對Fritz時不舒服的經驗。

Tsitsipas是單手反拍,單反最怕的就是快速的平擊球,因為在回擊高速來球時,容易打脫拍,而且高速平擊球的彈跳點低,因此,單反在面臨快速平擊球,常用切球來化解來球的勁道,切球當然就不像抽球來的有威力,速度也會降低。

Fritz以又快又重的平擊球,重覆落點,不追求角度,一直攻擊Tsitsipas的反拍,逼使Tsitsipas只能把球切回中場,接著重覆相同的路線攻擊反拍,幾次來回之後,Tsitsipas就自己產生失誤了。這就是Fritz攻擊Tsitsipas反拍的方式。

Sinner也試圖攻擊Tsitsipas的反拍,但他卻用錯方式了。他用上旋球攻擊,但球的落點不僅太短,而且彈跳高度都在肩膀和腰之間,對Tsitsipas來說,這簡直是最好出手的高度,所以他的反拍不必用切球來防守,而是用抽球來攻擊Sinner。

這場比賽,Tsitsipas反拍致勝球只有1個,失誤有13個;正拍致勝球和失誤都是13個。也就是說,Tsitsipas正反拍都沒有失常,但反拍相對比較容易發生失誤,所以Sinner應該要集中火力攻擊Tsitsipas的反拍。

另一個Sinner所犯下的戰術錯誤就是:他想要大角度調動對手,想要把場地打開,但如此一來,就會打向Tsitsipas的正拍,而正拍是Tsitsipas最厲害的武器。再者,「大角度」是一把雙面刃,若無法壓迫到對手,對手會以相同的大角度回球,自己反而會受到攻擊,以Tsitsipas的跑動速度和正拍擊球的勁道,Sinner的底線兩側大角度戰術是錯誤的。

當對手臨場表現100%,完全發揮實力,而自己卻只有70%,狀況不佳時,該怎麼辦?應該要偵測出對手相對比較弱的一點,然後集中自己只有70%的火力在那個點上。面對一堵堅固的牆,只要你一直敲同一塊磚,就有可能讓它鬆動,說不定那就是破口所在。

Sinner在記者會說了一句:I had no chance。不知道這個想法是不是在比賽仍未結束時就已經存在他的腦中,比賽的求勝意志是相當重要的,只要最後一分還沒有結束,都還有機會,不能太早放棄。

比賽精華:2022澳網八強Tsitsipas d. Sinner 63 64 62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mednow
mednow
我喜愛網球這項運動,層次豐富,深具啟發性。我喜歡設定特別的主題,以不同的觀點撰寫更深入的內容,因此一篇文章的完成非常耗時耗神,然而我樂在其中,希望這些文章能夠傳遞網球所帶來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