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2023澳網:Jiri Lehecka的上網工夫

2023/01/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二月在鹿特丹,我第一次看Jiri Lehecka的比賽,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他由資格賽打進到正賽,接著一路擊敗排名比他高的球員:Denis Shapovalov(12)、Botic van de Zandschulp(51)、Lorenzo Musetti(63),最後才在準決賽敗給Stefanos Tsitsipas(4)。

他令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並不在於他的球技有多麼地高超,當時他的打法還相當單一,底線強抽,走兩側大角度,是一般年輕球員常見的打法。但他在場上所展示出的超齡冷靜,以及連續三場正賽穩定的表現,讓我開始留意這位球員,把他列入我的觀察名單。

鹿特丹的積分讓他的排名進入到前100,我本以為他會積極參加接下來的硬地賽,因為在三月的陽光雙賽之前有不少硬地熱身賽,他的排名也可讓他參加250級以上的資格賽了。照常理,球員會盡可能選擇自己拿手的場地,打層級較高的比賽,以獲取積分、推進排名,如此才有望直接參加正賽或列為種子。

然而他並沒有到北美參賽,他先到阿根廷客場出賽台維斯盃,然後順路在智利聖地牙哥參加紅土挑戰賽,接著回歐洲參加紅土賽。在短暫且沒有任何勝場的草地賽季之後,他又繼續留在歐洲參加紅土賽,挑戰級和250級都有,整個紅土賽季結束前他在捷克Liberec挑戰賽以地主球員身份拿下冠軍。

緊接著北美硬地賽季開始,又令人意外地,他沒有參加美網前的兩項大師賽,只參加Winston-Salem,而美國公開賽首輪就出局。回到歐洲室內硬地賽,成績也乏善可陳,巴黎大師賽資格賽第二輪就落敗。不過他在Next Gen年終賽表現卻相當出色,打進到決賽,最後輸給Bradon Nakashima。

綜觀Lehecka去年的比賽,他打了74場比賽,其中紅土就打了37場,佔了50%。這37場比賽他贏了24場,勝率64.8%,不能說紅土是他的強項,或許正是因為他不擅長紅土,所以教練安排他參加更多紅土賽,多多磨練。當他留在歐洲打紅土賽時,我看了幾場他紅土挑戰賽的比賽,注意到一件事:他只要有機會就上網。實在令我相當疑惑。

通常紅土賽比較少見上網戰術,原因在於紅土會減低球速,對手有時間可以準備穿越,所以除了機會球之外,球員很少採取上網戰術。但我看到Lehecka一直上網,成功率大概一半左右,既然成功率不高,為何頻頻上網?實在令人大惑不解。今年澳網,看了他和Cameron Norrie的比賽,我大概明白為什麼了。

我查了Lehecka前三輪比賽的上網數據:
第一輪vs Borna Coric:16/21,成功率76%。
第二輪vs Christopher Eubanks:20/26,成功率77%。
第三輪vs Cameron Norrie:30/50,成功率60%。

Eubanks的上網次數比Lehecka還多(31/49),但成功率卻比較低(63%)。Norrie上網37次,得分23,成功率62%。不過截擊致勝球(Volley Winner),Lehecka有13分,而Norrie只有5分。

由以上數據可知,Lehecka上網次數多,而且成功率也很高,也就是說他取分相當有效率。即使面對Norrie那場比賽的上網成功率稍低,但他仍不改上網的策略,持續施壓對手。

有很長一段時間,職業網球傾向於底線對峙,球員不太上網,原因有很多,場地、球和球拍科技改變等等,導致上網不利於球員,發球上網型的球員更是寥寥無幾。然而近幾年,新一代年輕球員似乎又開始重視上網技術了,畢竟上網是最有效率的取分方法,也是最能帶給對手壓力的戰略。

然而上網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技巧之外,上網最關鍵的是時機與球路組織,這兩點必須勤加演練以及累積實戰經驗,成功率才會高。

球員平時的訓練少不了網前截擊,通常教練會餵球讓球員練習拍面角度、力道控制和落點等等,這是技術層面的訓練。想要在網前得分,更重要的是球路組織,也就是說在截擊的前一拍或前兩拍就得設定好路線,讓對手依你想要的路線回球,你才能順勢上網截擊。

球路組織同樣也是平時的訓練內容之一,但教練餵的球比較沒有威脅性,因此要磨出真正精良的上網技術及上網時機的判斷能力,仍必須從實戰而來。

今年澳網看到Lehecka在網前的出色表現,再回想他去年在歐洲紅土挑戰賽頻頻上網、屢敗屢戰,似乎他是在慢速球場和排名較低的選手以實戰練習上網戰術、累積經驗,再應用在快速的硬地。

可以發現Lehecka絕大部份都是主動製造出上網的機會,他的球路是經過組織的,雖然有時候執行不佳,畢竟對手也不是泛泛之輩,但每一分要怎麼打,他出手前想得很清楚。

他的反拍截擊拍面精準、角度犀利,關鍵分發球上網也是相當有膽識,可以感受到上網是他相當有自信、口袋裡拿得出來的武器之一。

去年澳網,Lehecka當時排名141,由資格賽打進到正賽,但第一輪輸給Grigor Dimitrov,去年四大滿貫他沒有贏任何一場,而今年第一項大滿貫他已經連贏三場,擊敗兩位種子了,雖說Coric和Norrie臨場表現不在個人最佳水準,但Lehecka的勝利也不是僥倖得來的,去年下的苦功開始有回報了。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喜愛網球這項運動,層次豐富,深具啟發性。我喜歡設定特別的主題,以不同的觀點撰寫更深入的內容,因此一篇文章的完成非常耗時耗神,然而我樂在其中,希望這些文章能夠傳遞網球所帶來的正能量。
ATP男子職業網球原創文章,涵蓋四大滿貫、大師賽、500及250級和Next Gen相關賽事。內容包括:賽事分析、球員介紹、數據分析、主題報導等。資料來源有ATP及各大賽官網、記者會及專訪、比賽影片、國外媒體報導、球員社交媒體等,再加上個人觀點,盡可能以第一手資料為主。歡迎追踪「麥鬧網球社」,共享網球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