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地圖小旅行 1 淡水: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鄉歲末的一天,漫步到熟悉的淡水,記憶中幾番夕陽映照,那段台大求學的日子,已彷彿輕風雲煙。然而,今天特地要追尋的是心中那抹美麗永恆的油彩。

以前常去過的淡水老街,依舊是人潮洶湧。今天我從蜿蜒小徑上往下走,這條馬偕街頗有味道,磚紅禮拜堂鐘樓頓時矗立眼前。淡水禮拜堂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哥德式建築,從1915年建立,幾經翻新,台語老歌《淡水暮色》歌詞中:「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指的就是這鐘聲,而這座鐘樓也出現於畫家陳澄波的畫作《淡水夕照》中。

台灣藝術家陳澄波先生在1926年,是台灣第一位以西畫《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展的創作者,且在1933年,更與前輩畫家們創立台陽美術協會,對於台灣美術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2015年2月2日,是陳先生120歲冥誕,為了對陳澄波先生傑出的繪畫成就致敬,Google將台灣首頁的商標圖改為《淡水夕照》圖,也是第一位登上網路Google的台灣畫家。

1935至1936年間, 陳澄波先生當時為40歲,正是英姿風發,發揮理想之際。 那時候的陳先生在淡水四處寫生之時,內心充滿對台灣美術教育的熱情。1933年,剛返回台灣的陳澄波先生與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顏水龍等八位畫家組成「臺陽美術協會」,揭開了台灣美術嶄新的一頁。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位於淡水禮拜堂之外側廣場,整齊矗立12幅珍貴畫作簡介,並可以手機掃描導覽,有如藝術戶外川堂,在海天映色之下,呈現淡水人文藝術之風韻。每一幅畫作,描繪了當時淡水風情萬種,在溫暖而生動的筆觸中,淡水夕陽,閩南式建築及當時使用的帆船,一一入畫,對於台灣土地的那份濃烈感情躍然紙上。

這幅《淡水夕照》是呈現1935年的淡水風景,當年陳澄波先生是40歲,正值壯年,在1933年與廖繼春、楊三郎、李梅樹、顏水龍等八位藝術家們成立臺陽藝術協會,致力於描繪台灣的山水景物風貌。陳澄波有關於淡水的主題共有26幅畫作,而經過陳澄波基金會精心策劃,與淡水區公所一起呈現淡水之美。

在這幅《淡水夕照》中,陳澄波忠實記錄了當時淡水的樣貌,遠方有紅毛城,近景有禮拜堂鐘樓,旁邊是得忌利士洋行,稍遠處還有海關及燈塔。禮拜堂是當時長老教會於1910年改建,美麗的鐘塔迴盪鐘聲,遠近都可以聽聞教堂鐘聲之迴盪悠揚。

教堂磚紅色的尖塔建築也是陳澄波《淡水夕照》中的醒目標誌,旁邊是馬偕醫院舊址。淡水實景與陳澄波畫作兩種文本互相比對,更能凸顯今昔之比,而陳澄波颯爽筆觸下的淡水,有一種溫暖的回憶感。

暮色將近,海面的光線轉換快速,時陰偶晴。繼續往真理大學及淡江中學,漫步在羊腸小徑,體會陳澄波畫中淡水巷弄之美。淡水暮色中,與漫漫時光相遇,充滿人文多層次美感,這也正是陳澄波畫筆下淡水迷人之處。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陳澄波戶外美術館


淡水夕照簡介

淡水夕照簡介

陳澄波先生舊照

陳澄波先生舊照

raw-image



介紹陳澄波的故事小說創作

介紹陳澄波的故事小說創作

音樂專輯

音樂專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廣容的藝術旅行
1會員
7內容數
關於台灣藝術以及藝術小旅行, 興大跨文化博士班, 關注藝術文化研究, 旅行, 電影, 留下旅行痕跡, 藝術的, 自然的, 人文的.......
廣容的藝術旅行的其他內容
2022/03/26
館內收藏多幅林之助有名的畫作,<朝涼>是其中代表作,昔日客廳仍保留當時的沙發擺設,以及當時的工作室及畫架,滿牆的膠彩顏料瓶,色彩繽紛,井井有條,可見畫家的嚴謹及用心。在館內也有林之助先生的錄影介紹,可以一窺畫家昔日身影, 欣賞精彩的膠彩畫作,畫家一生瑰麗的風景靜靜於時光中收藏著。
Thumbnail
2022/03/26
館內收藏多幅林之助有名的畫作,<朝涼>是其中代表作,昔日客廳仍保留當時的沙發擺設,以及當時的工作室及畫架,滿牆的膠彩顏料瓶,色彩繽紛,井井有條,可見畫家的嚴謹及用心。在館內也有林之助先生的錄影介紹,可以一窺畫家昔日身影, 欣賞精彩的膠彩畫作,畫家一生瑰麗的風景靜靜於時光中收藏著。
Thumbnail
2022/02/03
今天下午至臺南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參觀台灣工藝文創之父顏水龍先生紀念館。展覽館不大,但是也餓要呈現了顏水龍先生的創作特色。當時顏水龍先生在學甲下營麻豆地區,協助居民們從事工藝商品設計,並銷售國外,不僅實際幫助當地居民之生計,也開啟台灣文創之先鋒。
Thumbnail
2022/02/03
今天下午至臺南麻豆總爺藝文中心,參觀台灣工藝文創之父顏水龍先生紀念館。展覽館不大,但是也餓要呈現了顏水龍先生的創作特色。當時顏水龍先生在學甲下營麻豆地區,協助居民們從事工藝商品設計,並銷售國外,不僅實際幫助當地居民之生計,也開啟台灣文創之先鋒。
Thumbnail
2022/01/28
1925年,當時十六歲的他,由母親帶引至蔡雪溪之「雪溪畫館」門下學畫習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 1925年,當時十六歲的他,由母親帶引至蔡雪溪之「雪溪畫館」門下學畫習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
Thumbnail
2022/01/28
1925年,當時十六歲的他,由母親帶引至蔡雪溪之「雪溪畫館」門下學畫習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 1925年,當時十六歲的他,由母親帶引至蔡雪溪之「雪溪畫館」門下學畫習藝。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年輕時看過陳澄波先生的一幅畫,整個畫面充滿著橘紅色的屋宇,有西洋歌德式教堂、也有中式屋宇,街屋沿著海岸延伸到前方消失點,很奇怪,在看這畫的時候我腦袋聯想的卻是三芝的老街。 其實三芝老街遠離海岸線,其中也不盡然是就是瓦屋,一如許多的鄉街景觀:新舊雜陳、高高低低,似中不中的尷尬風景,完全不和陳佬這
Thumbnail
年輕時看過陳澄波先生的一幅畫,整個畫面充滿著橘紅色的屋宇,有西洋歌德式教堂、也有中式屋宇,街屋沿著海岸延伸到前方消失點,很奇怪,在看這畫的時候我腦袋聯想的卻是三芝的老街。 其實三芝老街遠離海岸線,其中也不盡然是就是瓦屋,一如許多的鄉街景觀:新舊雜陳、高高低低,似中不中的尷尬風景,完全不和陳佬這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Thumbnail
這是好久以前畫的,就站在馬路邊對面的花台上畫的,為了要呈現出廟的美感,所以把兩邊的樓房去掉了,改成樹木。背景也虛化只留椰子樹,單純的一個廟,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現在好像還在修整修的樣子,看不到完整的樣貌,所以也算是一種紀念。 淡水福佑宮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是淡水最早的廟宇,建於
Thumbnail
我問鹿耳門天后宮的執事,要如何去鄭成功當年登陸台灣的所在? 然後依其指示,沿著鹿耳門溝一直往海邊走,來到出海口。 看到一座鄭成功的雕像、一間名為鎮門宮的廟宇,還有「府城天險」的碑文,心想大概就是這裡了。 我坐在海邊,看著台灣海峽遠方的落日與晚霞,遙想當年鄭成功的船隊慢慢逼近,台灣歷史即將被改變
Thumbnail
我問鹿耳門天后宮的執事,要如何去鄭成功當年登陸台灣的所在? 然後依其指示,沿著鹿耳門溝一直往海邊走,來到出海口。 看到一座鄭成功的雕像、一間名為鎮門宮的廟宇,還有「府城天險」的碑文,心想大概就是這裡了。 我坐在海邊,看著台灣海峽遠方的落日與晚霞,遙想當年鄭成功的船隊慢慢逼近,台灣歷史即將被改變
Thumbnail
有天看網路文章時,跳出一篇陳昇的樂評,寫道:《歸鄉》是一條通往「那時」的道路,歌曲所寫的各色人物,都如拼圖一樣,拼起了陳昇他腦海中忘不掉的舊歲月圖畫。彰化溪州是歌手的故鄉,而這趟的旅程就隨著單純的樂音盪去彰化城鎮。
Thumbnail
有天看網路文章時,跳出一篇陳昇的樂評,寫道:《歸鄉》是一條通往「那時」的道路,歌曲所寫的各色人物,都如拼圖一樣,拼起了陳昇他腦海中忘不掉的舊歲月圖畫。彰化溪州是歌手的故鄉,而這趟的旅程就隨著單純的樂音盪去彰化城鎮。
Thumbnail
這次陳澄波路線踩點,唯一與畫中場景最無差異的應該就是媽祖廟了,又稱嘉義朝天宮,位在延平街與國華街交叉路口,騎機車一不注意便會擦身而過。 據說在清康熙16年(西元1677年)由晉江縣(又名溫陵)的村民奉請天上聖母金身渡台,原本是建在西門內街,後搬至現今的地址,是全台最早興建的溫陵媽祖廟。
Thumbnail
這次陳澄波路線踩點,唯一與畫中場景最無差異的應該就是媽祖廟了,又稱嘉義朝天宮,位在延平街與國華街交叉路口,騎機車一不注意便會擦身而過。 據說在清康熙16年(西元1677年)由晉江縣(又名溫陵)的村民奉請天上聖母金身渡台,原本是建在西門內街,後搬至現今的地址,是全台最早興建的溫陵媽祖廟。
Thumbnail
之前嘉義噴水圓環與我唯一的交集就像台北圓環夜市一樣,充斥著各式小吃美食。「嘉義噴水火雞肉飯」聽到我耳裡,不像噴水池,感覺噴的是口水。 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我會來到嘉義,坐在街角畫「中央噴水池」。 雛形初現 嘉義人心目中的「中央噴水池」 畫家筆下的噴水池 中央基座的守護象徵 會動的雕像
Thumbnail
之前嘉義噴水圓環與我唯一的交集就像台北圓環夜市一樣,充斥著各式小吃美食。「嘉義噴水火雞肉飯」聽到我耳裡,不像噴水池,感覺噴的是口水。 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我會來到嘉義,坐在街角畫「中央噴水池」。 雛形初現 嘉義人心目中的「中央噴水池」 畫家筆下的噴水池 中央基座的守護象徵 會動的雕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