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沙丘》原著小說介紹-人心的沙漠,也能找到善的泉源

2022/02/09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沙丘》-人心的沙漠,也能找到善的泉源
(Dune,1965)
注意:本文中的譯名主要參照舊版小說翻譯

寫作緣起簡述

 約在1959年左右,新聞界出身的法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原本要幫雜誌寫一篇關於「奧勒岡沙丘國家公園」沙漠化問題與綠化工程的文章。沒想到在做研究時,沙丘的生態與環境,竟讓他深深著迷。無法自拔的他所蒐集的素材、資料,遠遠超過了雜誌文章所需的量!所以赫伯特決定自己講一個關於沙漠世界的故事。
 就這樣費時六年,法蘭克·赫伯特寫出了一部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寫了一位年輕先知的成長、一個銀河帝國的爾虞我詐,以及一個影響無數創作者的,沙丘星球的傳奇。
(然後那篇雜誌的文章就拖稿拖了近50年……)

故事簡介

 故事講述銀河帝國中一個德高望重的家族,亞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接到皇帝的命令,被迫離開原本的封邑,舉家搬到沙丘星球「阿拉吉斯」(Arrakis)。此星球環境貧脊、人民生活匱乏,且剛搬遷過去的亞崔迪家族還要提防世仇哈肯尼家族(House Harkonnen)的種種明槍暗箭。
 雖然星球上有種全銀河系都極為覬覦的重要物資,香料(The Spice);然而開採香料還必須克服惡劣的氣候、危險的沙漠土著,和沙漠中的巨獸「沙蟲」(Sandworms)等威脅。
 後來果不其然,亞崔迪家族才正要在這星球上站穩腳步,哈肯尼家族便動用皇上的勢力,裡應外合地來剷除亞崔迪,奪回了阿拉吉斯。倖存下來的亞崔迪公爵之子保羅,以及母親傑西卡,只好逃入沙漠,希望可以獲得土著弗瑞曼人(Fremen)的支持,向仇家以及整個帝國一復血海深仇。
 然而,年輕的保羅與老謀深算的傑西卡都沒想到的是,在沙漠深處等著他們的,是更龐大的秘密,與一個更黑暗的未來……

《沙丘》的象徵結構

善惡二元的對抗

 若從象徵的角度來看,體察下屬、仁民愛物的亞崔迪家族,基本上就是正邪光譜上「善」的代表:
 來自物產豐饒、明媚風光的「卡拉丹」(Caladan)星球;亞崔迪本人雖然剛毅木訥,但是卻與幾個手下都是生死之交,一點架子都沒有;對妻子傑西卡也是忠貞不二、琴瑟和鳴。身為一個統治階層,更是民胞物與,甚至只要看到自己的子民受到不公的待遇,就會大發雷霆的那種。
 反過來說,奸詐的哈肯尼家族就是「惡」的極致代表了:
 不僅心狠手辣地陷害、算計亞崔迪家族;連家族內部成員,包括男爵對他的親信、對自己的姪子、接班人,彼此都是在勾心鬥角,心裡盤算著怎麼弄死別人、攫取利益。更不用說對自己的子民了,簡直是極盡壓榨之能事,儼然是統治階層「變態暴政」的最佳典範。
(有一點莎劇的味道?)

沙丘:險惡的現實

 那麼,黃沙滾滾的「阿拉吉斯」,有著全宇宙最龐大的利益,卻也是最不適合生存的環境;有著自己一套運行的法則,那些誤入歧途的羔羊、利慾薰心而縱橫於此的宵小,不管是什麼人都得適應它、都照著這片沙漠的規則走,否則就會被無情地吞噬。「阿拉吉斯」就是「現實社會」、「江湖」的寫照,是慾望交織、善惡錯綜的灰色地帶。
 如此理解的話,你可以說《沙丘》就是一個原本不食人間煙火的小男主角,突然失去了庇蔭、被丟出了溫暖的舒適圈(卡拉丹、父親公爵、善),被迫要在險惡的世界(沙漠)中生存下去;且即便如此,他仍要對抗邪惡(哈肯尼、聖戰),並堅守自己正義(亞崔迪)信念的故事。

幾世代後的美好未來

 而這裡面,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就是與他結為盟友的「弗瑞曼人」。
 他們雖然在艱困的環境中適應了,有了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則;然而,這群族人他們卻認為應該要去改造這個糟糕的環境,為後世的子子孫孫造福。
 所以這群沙漠子民不惜一切代價、花上好幾的世代時間,也要去改變這世界,讓這環境一步步地成為美好、宜人,大家不用再為生存而掙扎的美麗世界(像卡拉丹一樣)。
art by Jean Baptiste
 這種「我們要一起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情操、那種對「善」的追求,以整個故事來隱喻善惡的角力,在我看來是構成此書的豐富內涵與深度之所在,使其不只是一本大眾娛樂的科幻小說,更有其文學性值得讀者去細細品味。
 你甚至要說《沙丘》的高度可以堪比《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我想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你不難理解為何佐杜洛夫斯基對《沙丘》是如此的著迷,堅持它必須被拍成前衛的藝術電影)

科幻?還是奇幻?

《沙丘》的科幻成分

 要說《沙丘》是一部「科幻」小說,其實還滿微妙的。
 書中確實有描述一個銀河帝國,確實有出現些太空戰艦、飛行器、雷射砲與防護罩在戰場的情節當中。(沒錯,本書的最後還是有很熱血的戰爭場面的喔~)
art by Jean Baptiste
 不過主要來說,「科幻」的成分還是落在書中對於阿拉吉斯這顆星球鉅細靡遺的描繪,並精心地為這沙漠世界創造一套專屬的環境科學和生態學:
 沙漠的地貌、自然景觀,沙蟲的生物構造與習性,香料的產生、採集與應用方式……等的設定。
 而其中最中要的是,這群生活於沙漠之中的弗瑞曼人,其科技、社會結構及風俗民情的發展:
 他們如何搜集並保存水份;那接近原始部落的社會型態,怎麼決定領導者、怎麼分配資源;他們的宗教信仰如何發展,又是如何被「改造」之類的。
(也許是這本書的背景設定太複雜、又太完整了吧,這位作家後來竟被各種機構聘去當「環境顧問」……看來這也算某種程度上的「文學能改變世界」……?)
art by Jean Baptiste

《沙丘》的奇幻成分

 然而撇開前述那些「設定」的部分,《沙丘》卻又擁有著大量「奇幻文學」才會出現的「元素」,整個故事的「型態」也能看出它的本質其實還是更偏向「奇幻」的。
 例如「神祕學」的部分,小說一開就介紹了傑西卡出身的「比·吉斯特姐妹會」(Bene Gesserit):
 一種女巫兼女間諜的組織,專門訓練出具有「洞悉人心」等各種能力的女巫,滲入帝國的每個家族、每個角落,還跑到弗瑞曼人的部落中去散播預言與傳說,而這一切都是在為了某個「神聖使命」而佈的局。
 或是「世界觀、文化」的部分,書中簡單地勾勒出整個帝國家族與家族間如何互相箝制,「宇航公會」(Spacing Guild)又如何地掌控帝國經濟命脈,所以亞崔迪家族可以怎樣去與仇家抗衡,哈肯尼又可以怎樣耍計謀……等的。
art by Jean Baptiste

為了生存而心機

 事實上,我認為《沙丘》一書最精彩的部分就在這裡,看著這些人物要怎麼在這套作者定下的規則中,去達成目的:
 像是亞崔迪家族剛到阿拉吉斯時的一場宴會,當地的長官、富商、有頭有臉的人物,以及想快速地樹立權威的家族成員,都必須以機智的言語來應對賓客彼此嘲諷的言語和質疑的眼神;
 或是保羅傑西卡剛進入弗瑞曼人部落時,每個肢體動作、每句字詞,都要步步為營地精心安排。
 一方面不能冒犯到弗瑞曼人的禮俗,一方面又要想辦法通過層層檢驗、在部落中建立地位,使弗瑞曼人相信,保羅就是他們傳說中的救世主-穆哈迪(Muad'Dib);
 甚至連大反派哈肯尼家族,也得小心翼翼地與帝國皇室成員打交道,陽奉陰違地一邊博取皇帝信任、一邊為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做打算,否則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招致毀滅。
 由此,你也不難看出,作者特別特別將敘事著重在「宗教」、「神秘學」等「社會人文」方面,不僅塑造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還善用了其中的「文化樣態」,結合人物性格,寫出了強大的戲劇性與張力。
 看著那些人物彼此講話高來高去、暗藏機鋒,或是表面上以禮相待,實則各懷鬼胎的氛圍,這種「政治角力」的描述,才是(我個人覺得)精彩萬分,引人入勝的部分。

抗拒未來的先知

 另一個更有趣的「奇幻」元素是,男主角保羅,在他融入弗瑞曼人文化的過程中,真的逐步地成為了傳說中的「先知」,能夠洞燭先機、看見未來。
 你可能會問:主角都可以預知未來、趨吉避凶,這不是無敵了嗎?看一個所向披靡、「主角威能」的人一路暢行無阻到最後,有什麼可看性?
art by Jean Baptiste
 關於這點,故事中,保羅雖然可以看到未來的種種可能性,但他所看到的無數未來當中,都只有一個結局,就是他自己成為了弗瑞曼的宗教兼政治領袖,並帶領這群可怕的戰士發動聖戰,為銀河文明帶來血腥與戰亂。
 為了避免未來聖戰的浩劫,保羅在一步步拿到弗瑞曼人的領導權的同時,卻也在與心魔對抗,避免自己「先知」的身份形成宗教狂熱與偶像崇拜;當他順著命運的指引為家族復仇的同時,也在對抗命運、對抗著命中注定的未來。
 看到故事當下的保羅,還是一直試著不要恃才傲物,當個體察部屬、胸懷仁慈的「明君」,我們不禁還是會開始喜歡上這樣年輕有為又知所進退的青年領導者。
art by Jean Baptiste
 也許這顆沙漠行星生存條件夠苛刻,卻也不及腐敗、狡詐的人心來得險惡;而在那麼一片人性的沙漠當中,卻有一群人還是互相關心,有那麼一個社會還是各個階層互相尊重、為彼此而奮鬥。我們相信如此一來,「愛」「善」的涓流便會源源不絕,那麼一個美好未來的實現也許便指日可待了。
 當然,書裡種種暗示都使讀者們有預感,保羅成為發動聖戰的穆哈迪(在未來的續集當中)是勢在必行了。
 在《沙丘》當中,穿插著各式各樣類似《聖經》等宗教經典的格言語錄、詩歌韻文,使整本書的書寫形式,還有一點點那種歌頌「聖人」事蹟的宗教典籍的感覺。
art by Jean Baptiste
 這是我覺得作者非常厲害的一點,他不僅想像力豐富、說故事能力強,其「設定」、「世界觀」的厚度也很驚人;而且,對「宗教」與「政治」之間的交互關係描繪得很到位。
 全書讀下來,資訊量龐大是龐大,卻也讓這個「王子復仇記」+「完美領袖養成記」更加豐富、生動。

慢讀《沙丘》

 最後,我想來分享一下,讀《沙丘》一書的神奇閱讀經驗。
 我通常看書喜歡速戰速決地一次看完整本書,否則很容易會失去對此書的耐心與興致,一本書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看完,放著放著就再也不會去看了。
 然而,這部同時繼承了「科幻」與「奇幻」血脈的經典大作,卻沒辦法讓我這樣一氣呵成地看下去。
art by Jean Baptiste
 誠如前文所言,這《沙丘》有大量人物、科技、文化與宗教等背景知識,我剛開始被這些龐雜的資訊弄得不勝其擾,每一節都讀得很艱辛。尤其是書的前半部,一來還未進入狀況,二來它解釋的敘述多而故事的推進少,看一看很快就覺得沉悶了。
 後來我採取的策略是,把它當「單元劇」在看,可能每天吃午餐時幾頁幾頁地翻著看。這樣偶爾看一點、偶爾看一點的方式,不會一下要忍受那麼多解釋性的敘述,且對於「沙丘」的世界觀也較為孰悉後,反而這故事就讓人讀得津津有味呢!
 也許有其他大部頭的奇幻作品也是如此吧?但《沙丘》這種「倒吃甘蔗」、越看越精彩的狀況,在我讀類型文學的經驗當中還真的算很特殊的了。
延伸閱讀:
【沙丘-廣闊無垠的沙丘,深不可測的人心】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729456767088162/4657730217594121/
記錄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所謂的偉大,是曾經奮鬥過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729456767088162/3532981126735708
【沙丘魔堡-糟糕得令人傻眼、荒謬得使人發笑的「沙丘魔改」】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3532909616742859/
【異星入境-重要的是,這一秒,有你陪在我身旁】
https://www.facebook.com/yosmoviesworld/photos/a.1374754535891722/3535609359806218/?type=3&theate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會員
110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