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攝影操作手冊3
上週我們刊出了HPV疫苗的系列報導《
跨國追蹤:HPV疫苗政策下的黑布》,在台灣即將推動全面施打政策前,從「台灣案例篇」、「全球案例篇」、「疫苗政策與市場篇」,3個角度的報導提供大眾一些參考。
在全球案例這個面向,我與記者
蔣宜婷飛到日本東京採訪在東京大學舉行的HPV疫苗國際研討會,因為日本是少數在接種後出現大規模嚴重不良反應國家,在研討會上我們知道了更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不良反應情況和案例,我們接觸了部份個案、家屬、學界、醫界、媒體代表,和正在協助辯護的律師;這些對象大約就是這篇報導《
全球「痛痛女孩」的吶喊,10年來為何被消音?》主要基礎。
報導中的文字完成了,那我們該如何來選擇照片?
當然不是擲爻(雖然我也很想把責任交給神明大大,但大概只有鎮X宮才能這樣幹吧….)。一般來說,在《報導者》偏專題導向的屬性,在採訪過程中所產出的照片大致上都能符合報導的需求;就算隨意挑一張照片放在開門照片(opening photo)的位置,也不太會有靈肉分離的問題(怎麼又變成這種詞性了….XD)。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考慮讀者、效力、價值、自我,就只是當成一個例行公事,那這個空格很容易就可以填滿,然後我們就可以下班去找周公(你看!又來這種的了)。
既然不能草草了事,而且要追求更高效力、價值,更多讀者和自我,那麼這張照片就必須通盤檢視、充分瞭解。
在實務操作上,為了讓編輯發佈流程更順暢,確實掌握發佈時間點(deadline),在報導最終版本還沒出來前,通常主寫記者或專案主會先「大概」把內容和架構告知攝影、圖片編輯,以便我們在接收這些資訊後便能有「大概」的想像。既然不能草草了事,而且要追求更高效力、價值,更多讀者和自我,那麼這張照片就必須通盤檢視、充分瞭解,我們就只能先「大概」想像,「大概」。
有人會覺得,「攝影或圖片編輯為什麼這麼難稿、龜毛?」,原因就是既然不能草草了事,而且要追求更高效力、價值,更多讀者和自我,那麼這張照片就必須通盤檢視、充分瞭解。因為只有在文章、格式、圖表、區塊(不是區塊鍊啦….XD)等內容確定後,我們才能更準確的通盤檢視、充分瞭解。
如果報導中的文句、標題、抽言、前言、標點符號、文氣、調性…blabla,在刊出前能夠反覆琢磨、調整;那麼當流程走到影像階段時,為什麼我們不能或沒有時間對於報導中的照片、圖表、調性、細節、顏色、明暗…blabla,在刊出前反覆琢磨、調整?如果這是一種尊重專業分工的流程。
專題內容包含以下幾種素材:
- 文字內容(報導主題)
- 開門影像內容 (影像形式)
- 插畫(繪畫/自製)
- 照片(照片/自製)
- 插圖(照片/圖庫設計安排)
整體對應下來,「台灣案例篇」由插畫統一視覺風格,全篇都是以
插畫呈現;「疫苗政策與市場篇」沒照片可用,就算要花錢買也沒有太多選擇;最後能夠調整跟提昇的就只有「全球案例篇」。為什麼最後我們討論認為可以重新調整?關鍵在於我們想要從「全球」?還是要「痛痛女孩」?來揭開報導。
在一個比較理性基調的分配下,我們認為這篇的「開門照片」可以有所變化,從一個「整體/結構/理性」的感受變奏成「個體/單點/人性」。但我們仍要面臨,這篇在視覺上會不會被誤解成是以這位受害者繪理菜小姐為主體的報導?進而狹隘了這篇報導所含蓋的量體與廣度。
另外,對於讀者整體文字閱讀流暢的影響也要重新思考,圖表與照片的中斷感受如何搭配?國際採訪的影像露出份量?視覺的不重複與多元(包括構圖、調性與主題)等等。從調整過後所衍生的問題來看,第一個表面上看起來的關鍵提問是相對容易回答的,但更細膩去問才是棘手。
如果我們重新解讀繪理菜這張影像,她站在一個大面幅逆光的玻璃帷幕前,背後是建築的結構與幕外的景色,作為123位訴訟受害者的代表之一,她是否能夠轉化成這些受害者的象徵?
我認為,今天站在鏡頭前的繪理菜有十足資格可以這麼說,這不僅是表象上的病徵,更展現了這些受害者的勇氣;透過圖說的註明,某程度也放進了「全球」的意義(相對於台灣來說)。直觀的視覺來說,當事人的現身,除了保有第一層的實證意義,同時還有多層的意義產生,情感的、溫度的、可交流的。
於是我們調整了開門照片,從原本的4張照片(開門研討會、安娜、繪理菜和松藤母女)變更為6張照片(開門繪理菜、安娜、繪理菜、松藤母女、研討會和辯護律師)。繪理菜雖然是重複出現,但意義上卻不相同;第一次出現是集體受害者的象徵,第二次是突顯個人;改變之後我們還增加了律師的面向。相較更動前後,整體照片的內在意義被擴增了,份量更相應文字所述內容。
一張照片的產出到最後定版刊出,歷程也是逐步堆疊、累積,如果沒有圖片編輯的過程,或沒有經過專業思考討論,很容易在照片使用上粗糙填補、文不對題,甚至移花接木。要如何使用是可以討論的,但如果沒有討論是絕對不行的,除非這只是例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