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資助,與我在攝影的路上一起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抱歉各位,抱歉在這個感謝專案達成的同時,我必須先表達我的虧歉,曾經我想要鬆懈停下腳步時,各位又揚起我邁步向前的意志,現在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荒山蔓草中探險,我有了在旅程中的同行,我們一起在台灣新聞攝影的道路上,向前行。

 

很興奮我們的專案達成了,因此,我有責任更務實地去思考接下來兌現我的承諾,首先是這些資助金,由於我目前任職於風傳媒,已有薪俸,在跟SOS團隊溝通之後,我希望把所有募得的資金轉為支持SOS的營運基金,我個人分文不收。另外,願意與我實地參與新聞現場採訪拍攝與討論的夥伴,各位的費用在扣除未來租用場地討論的費用之外,也併入上述基金之中。我認為群眾募資最重要的是對所有資助者負責,以及清楚交代所有資金的使用與流向,我必須一開始就把我的立場說明。

 

接下來我會兌現我提案時的訴求,每月至少一篇關於新聞攝影領域個人的實務分享與觀察,當然在時間精神允許下,我應該要多所付出給我們一起的夥伴。至於認同我、要與我一起到新聞現場的夥伴,請來臉書發訊息給我,我把大家加進同一個群組,平時我會不定期將每日大家適合的行程公布在其中,大家有時間就可以去拍些作品,我們可以多次聚會,看作品、討論作品,當然也可以隨時線上討論。有大事件時再一起到現場拍攝,也許我可以試著在風傳媒的風攝影中刊登大家的作品。

 

交代完務實的事情,還是要非常感謝大家願意支持我的寫作與意志,從1996年學習攝影,按下第一格底片,自己沖洗第一張相片,因為有大家的支持,讓我重新找尋當時的激動與記憶,一張照片永遠不僅僅是一張照片,它承載了一個生命的體現,謝謝大家,歡迎一起發現自己生命的體現,一起參與台灣新聞攝影的歷程。最後也謝謝SOS團隊為這個專案所付出的努力,因為這個社會還有大家,相信未來會更美好。

 

志偉  2015,06,22

 


註一:從7月開始,SOS平台每月會提撥一筆獎金給每月最多讀者推薦的作家;所以看到喜歡的內容時,不要吝嗇的幫忙按個「推薦這則報導」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偉的沙龍
1會員
35內容數
新聞攝影在台灣就如同雞肋,看似重要又不重要,從媒體呈現的架構看起來就是一個圖像世界,事實上就像果蠅的複眼看世界,氾濫而失焦。新聞攝影是另一種白色巨塔,外人看起來巨大而神秘,按圖索驥、緣溪行,或許就能發現箇中天地。就自己從事新聞攝影工作十餘年的心得分享所思所聞,提供觀看新聞影像的多重視角。
小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3/25
意念與影像實踐的落差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急劇擴散,全球大流行導致各國紛紛祭出嚴格的邊境及防疫管制措施,超過35個國家對境內各城市進行外出、聚集禁令。紐約時報在3月23日推出《The Great Empty》影像專題,呈現世界著名城市景點的空無照片,以一連串的景觀震憾讀者的視覺。
Thumbnail
2020/03/25
意念與影像實踐的落差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急劇擴散,全球大流行導致各國紛紛祭出嚴格的邊境及防疫管制措施,超過35個國家對境內各城市進行外出、聚集禁令。紐約時報在3月23日推出《The Great Empty》影像專題,呈現世界著名城市景點的空無照片,以一連串的景觀震憾讀者的視覺。
Thumbnail
2019/07/25
看不見的線上博弈帝國--攝影操作手冊10 台灣幾已成為亞洲的線上博弈代工之島,跨國博弈公司如何登台,在法律風險下用高薪徵才?3萬名以上的年輕人又如何進入、深陷這個充滿投機的產業?政府有對策嗎
Thumbnail
2019/07/25
看不見的線上博弈帝國--攝影操作手冊10 台灣幾已成為亞洲的線上博弈代工之島,跨國博弈公司如何登台,在法律風險下用高薪徵才?3萬名以上的年輕人又如何進入、深陷這個充滿投機的產業?政府有對策嗎
Thumbnail
2019/04/11
看見黑洞與影像的事件視界(EV) 我們看見的並非是黑洞「本身」,而是事件視界外黑洞的影子。我們常常無法看見「本身/真」,因為我們就陷在「本身/真」裡面,於是看見影子便開槍。因此我特別敬佩身在其中卻能看見的人。
Thumbnail
2019/04/11
看見黑洞與影像的事件視界(EV) 我們看見的並非是黑洞「本身」,而是事件視界外黑洞的影子。我們常常無法看見「本身/真」,因為我們就陷在「本身/真」裡面,於是看見影子便開槍。因此我特別敬佩身在其中卻能看見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旅途的餐桌上,朋友笑我一路忙拍照,我順口說:「欸,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開攝影展!」 年輕的企業家朋友聽了馬上說,他們公司的展場明年夏天有空檔。 「攝影展得要有主題才行啊。」老爺顯然覺得我信口開河,玩笑鬧大了。 「主題當然有,就叫【一瞬】。」訂主題,寫文案,哪裡難得倒我。 於是,接下來的
Thumbnail
旅途的餐桌上,朋友笑我一路忙拍照,我順口說:「欸,我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開攝影展!」 年輕的企業家朋友聽了馬上說,他們公司的展場明年夏天有空檔。 「攝影展得要有主題才行啊。」老爺顯然覺得我信口開河,玩笑鬧大了。 「主題當然有,就叫【一瞬】。」訂主題,寫文案,哪裡難得倒我。 於是,接下來的
Thumbnail
第一次深感自己「拍不好」,是跟同事去植物園拍照時,同一個風景之下,對方拍了很多內容強度極高的照片,我卻零感知的閒晃。
Thumbnail
第一次深感自己「拍不好」,是跟同事去植物園拍照時,同一個風景之下,對方拍了很多內容強度極高的照片,我卻零感知的閒晃。
Thumbnail
畢竟一般職場上,年資不等於實力,如何轉化工作經驗成實力才是關鍵!
Thumbnail
畢竟一般職場上,年資不等於實力,如何轉化工作經驗成實力才是關鍵!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去年底,我剛離開工作,聯合新聞網的橘世代來找我,談到一個專案,想找人合作,問我有沒有興趣,專案內容是替別人寫自傳及回憶錄,這本來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但是當時我才離開工作,還沒有喘口氣,而且即將要面對令我焦頭爛額的碩士論文撰寫期,但是幾經思考,還是答應接下籌備的工作。 接下來要找剛從記者工作退役的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與攝影最初的相遇,是和大學同學一起出去玩開始,直到研究所時期全力發展畢制,總覺得攝影是自己的事,有人在旁邊變的靜不下心,就很少揪人拍照了。 一直到今年(2022)遇上生活與事業上的轉折,我才再度拾回 #帶著相機寫日記 的舊習慣,而且主動尋求陪伴。 自己拍照的時候,舒服、自在,沒有收穫也行。
Thumbnail
最後他們只好冒著耽誤時辰的風險,在車隊的迎娶途中,在新生南路的路邊臨停,新娘新郎下車到台大校門口的傅園讓我拍一下 老朋友翁聖貿與李秀棗賢伉儷在結婚三十周年紀念日前夕,特別邀請我與蘊慧吃飯,說是為了感謝我在三十多年所結婚當日所拍的相片。  他們特地把當年我送給他們的結婚紀念相冊帶到餐廳一起回顧,看到在
Thumbnail
最後他們只好冒著耽誤時辰的風險,在車隊的迎娶途中,在新生南路的路邊臨停,新娘新郎下車到台大校門口的傅園讓我拍一下 老朋友翁聖貿與李秀棗賢伉儷在結婚三十周年紀念日前夕,特別邀請我與蘊慧吃飯,說是為了感謝我在三十多年所結婚當日所拍的相片。  他們特地把當年我送給他們的結婚紀念相冊帶到餐廳一起回顧,看到在
Thumbnail
所有人獲取了自己想要的內容時,會在什麼時候願意給出自己手中的支持?又或者問,要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才會認為給一點支持是重要的事?
Thumbnail
所有人獲取了自己想要的內容時,會在什麼時候願意給出自己手中的支持?又或者問,要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才會認為給一點支持是重要的事?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過這個感覺:「這些社會議題報導裡人們的處境,真的好絕望,但我好像除了忍痛讀完它,真的什麼也做不了......。」 報導與群眾之間,有沒有機會從我到我們?
Thumbnail
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過這個感覺:「這些社會議題報導裡人們的處境,真的好絕望,但我好像除了忍痛讀完它,真的什麼也做不了......。」 報導與群眾之間,有沒有機會從我到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