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操作 -#電信信令 炎上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電信信令爭議案件是一個正反說法資訊量級差別很大的案例,和以前疫苗、雞蛋、光電案例類似,用催毁正常產業的力量在抹黑。

雖然最終結果仍需由王義川出來說明,但吳崢的說明已經解決了 95% 的疑點,但是沒有什麼聲量,媒體報導民進黨方的說法也就幾篇而已。

以下是個人收集的資料及想法:

#電信信令 參考資料臉書 吳崢https://facebook.com/votewucheng/posts/1005393914282250

今天藍白又挑新的議題發起認知作戰。意圖轉移十萬人站上街頭,反對黑箱擴權法案強度關山的民意!昨天王義川在節目上提到,透過手機的電信大數據分析,上週五的遊行,20歲以下占一成二,七成二是70歲以下的,這些人不是政黨那麼容易動員的。

「電信大數據」分析已經是現在業界做人流分析經常使用的工具,但沒想到王義川這番話竟然惹來國民黨、民眾黨的連番批評。

陳玉珍說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陳智菡說民進黨把台灣變成警察國家,甚至連台北市長蔣萬安28日也說,用基地台訊號得知民眾個資是不當的,且有違法疑慮;台北市觀傳局長王秋冬也說,拿到個資並非北市府能力範圍之內。這完全是刻意的混淆。

從圖一可以看到,去識別化的大數據人流統計,本來就是各大活動時常使用的工具,包含台中市政府過去舉辦燈會也利用過電信數據來統計人流。

raw-image

圖二是某網路數據分析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2023年新北耶誕城的遊客輪廓,可以清楚看到除了人流數、年齡層、男女比,連縣市、職業都可以。

raw-image

使用電信大數據分析人流組成,是現在行銷界的常態,把一個業界已經普遍使用的技能講成國家機器介入,完全就是惡意帶風向!

延伸討論

我不是要用新北市府可以、民進黨政府就可以的這種辯解。

而是看看那樣的統計資料是否足以支撐王義川的分析(個人判斷可以),以及那樣的統計資料是否會侵犯個人隱私(個人判斷尚未)法規要規範都可以再去談,談出來結果業界不一定滿意,原本要服務的客戶不論是新北、台北、各黨派也不會滿意。

目前的情況大概可能是

民進黨向某公司購買統計分析結果某公司向電信公司購買去識別資料(若未去識別,則電信公司應有犯法)

某公司依據去識別資料裡的 [去識別id], [時間], [所在地點], [號碼登記性別], [號碼登記年齡], [此號碼先前所在地] 進行分析

得出此人群聚集的數量,及做出年齡、性別分析:見以下引用推文裡新北市活動的統計分析

王義川可能基於年齡組成及來源地分散情況,推論出不相同的結論

補充資料 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548922

補充資料 http://bd.scu.edu.tw/zh-hant/node/110

中華電數據分公司總經理林榮賜指出,大數據技術還能分析現場人群大部分來自哪裡、性別、還可估算活動結束時的車流方向,進行交通安排,提升車流順暢程度。

補充資料論文名稱:運用電信資料探討臺鐵車站人流量https://hdl.handle.net/11296/8xkp2x

圖三:電信信令資料格式,id 已為去識別化的代號

raw-image

個人思考重點:

1 電信公司都有相關資料儲存,儲存並未侵犯隱私。

2 去識別化的統計組合是否侵犯隱私?

不必定但有少數統計結果若可指向特定對像,則似有可能侵犯機密或隱私

3 如圖四所述,電信公司對於用戶資訊的提供及應用有限制及要求。

raw-image

原稿:建立於20240530

#情報操作 -#電信信令 炎上中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推特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Twitter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4會員
84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2025/04/29
情報操作者會為了使人對某種資訊反感,而製作「苦毒三明治」。 所謂的「苦毒三明治」,指的就是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苦的時候,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 雖然有時某些文章並不是情報操作者發出的,但是卻和情報操作者的動機需求緊密連動。 近期大罷免的宣傳文章中,出現了兩個「苦毒三明治」的案例。
Thumbnail
2025/04/29
情報操作者會為了使人對某種資訊反感,而製作「苦毒三明治」。 所謂的「苦毒三明治」,指的就是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苦的時候,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 雖然有時某些文章並不是情報操作者發出的,但是卻和情報操作者的動機需求緊密連動。 近期大罷免的宣傳文章中,出現了兩個「苦毒三明治」的案例。
Thumbnail
2025/04/29
長期塑造賴清德的強硬印象的粉專之一「打馬捍將粉絲團」。 在動員移工的話題上,將勞動部的依法查處行動,配置了賴清德的照片。 會衍生的效果是: 1.泛綠看了覺得很好,而藍白則會認為是在放大權力,進一步當成連接獨裁極權印象的背景資料。 2. 一週後若查出的成果不多,或相應的處罰不嚴厲......
Thumbnail
2025/04/29
長期塑造賴清德的強硬印象的粉專之一「打馬捍將粉絲團」。 在動員移工的話題上,將勞動部的依法查處行動,配置了賴清德的照片。 會衍生的效果是: 1.泛綠看了覺得很好,而藍白則會認為是在放大權力,進一步當成連接獨裁極權印象的背景資料。 2. 一週後若查出的成果不多,或相應的處罰不嚴厲......
Thumbnail
2025/04/25
柯文哲不雅照藏什麼,成熱門話題。 黃揚明的爆料,有一連串的疑點及思考: 1.黃揚明的資訊來源?(檢查官、法官、白營內放料?) 2.舒淇寫真集會讓柯文哲緊張? 5.勿忘藍白目前都在合力實現檢方揭露的這個方向: 柯文哲8月間曾傳訊告訴妻子陳佩琪,「我覺得正面應付,讓每個人都知道,就變成政治迫害」
Thumbnail
2025/04/25
柯文哲不雅照藏什麼,成熱門話題。 黃揚明的爆料,有一連串的疑點及思考: 1.黃揚明的資訊來源?(檢查官、法官、白營內放料?) 2.舒淇寫真集會讓柯文哲緊張? 5.勿忘藍白目前都在合力實現檢方揭露的這個方向: 柯文哲8月間曾傳訊告訴妻子陳佩琪,「我覺得正面應付,讓每個人都知道,就變成政治迫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設定討論方向到情報操作者不想要的方向,可以卡住情報操作者想引導人們相信的事、辯解的藉口。 以 #兩兆錢坑 法案來講,情報操作者的論述大概是用「時候未到所以不一定」的原理來欺瞞逃脫質疑。這時可以設定的討論方向是: 1雖然未發生,但是法規有限制比較有保障 2討論「空白授權」可能的危害 例如:
Thumbnail
對抗情報操作的一個重點是協助人們取得缺少的拼圖,人們才能正確的拼出圖像,瞭解事件的原貌,以正確的思考。 以前各種藍白紅主打的重大民怨(快篩、疫苗、雞蛋、風電),都必須建立在民眾缺少某些拼圖,無法瞭解事件原貌的情況。 以二兆錢坑法案(AKA 台版一帶一路)來說,一個不反對的人通常缺乏以下幾塊拼圖:
Thumbnail
對抗情報操作的一個重點是協助人們取得缺少的拼圖,人們才能正確的拼出圖像,瞭解事件的原貌,以正確的思考。 以前各種藍白紅主打的重大民怨(快篩、疫苗、雞蛋、風電),都必須建立在民眾缺少某些拼圖,無法瞭解事件原貌的情況。 以二兆錢坑法案(AKA 台版一帶一路)來說,一個不反對的人通常缺乏以下幾塊拼圖:
Thumbnail
電信信令爭議案件是一個正反說法資訊量級差別很大的案例,和以前疫苗、雞蛋、光電案例類似,用催毁正常產業的力量在抹黑。 雖然最終結果仍需由王義川出來說明,但吳崢的說明已經解決了 95% 的疑點,但是沒有什麼聲量,媒體報導民進黨方的說法也就幾篇而已。
Thumbnail
電信信令爭議案件是一個正反說法資訊量級差別很大的案例,和以前疫苗、雞蛋、光電案例類似,用催毁正常產業的力量在抹黑。 雖然最終結果仍需由王義川出來說明,但吳崢的說明已經解決了 95% 的疑點,但是沒有什麼聲量,媒體報導民進黨方的說法也就幾篇而已。
Thumbnail
情報操作者為了限制抗爭現場的資訊流通及降低臉孔給其他民眾帶來的感染力,會用各種方式提出建議(例如不要拍臉)使人們不要拍照、減少拍照、自行遮臉。但其所屬勢力或未來可統治的機構早就全程蒐證錄影。 為避免錯誤的炎上先建立防火牆ps1 拍不拍臉的議題值得多多討論,目的、對像、合理性、最後是否能解決一開始要
Thumbnail
情報操作者為了限制抗爭現場的資訊流通及降低臉孔給其他民眾帶來的感染力,會用各種方式提出建議(例如不要拍臉)使人們不要拍照、減少拍照、自行遮臉。但其所屬勢力或未來可統治的機構早就全程蒐證錄影。 為避免錯誤的炎上先建立防火牆ps1 拍不拍臉的議題值得多多討論,目的、對像、合理性、最後是否能解決一開始要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Thumbnail
民進黨封鎖了言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就是怕我們提起批評揭露他們貪污的事情,我象徵V怪客的精神捍衛我們的論自由,人身自由,新聞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