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原住民身分取得:以不存在的文化意義佐證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正值漢人農曆春節,歡迎大家玩樂之餘來到【原獨火塘】,加入溫暖但清醒的火畔談話。今天讓我們接續上週話題,由原住民的名字和身分取得來思考原住民族轉型正義。
Source: Las Vegas Review Journal
1 月 17 日,憲法法庭就《原住民族身分法》第四條第二項「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是否合憲一案展開言詞辯論(➠兩小時完整影音檔),當日辯論終結,原則上將在三個月內宣判,在那之前,我們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思考相關問題。
上次我們簡要說過,這個釋憲案的爭點在於釐清:原漢混血者如何取得原住民身分?亦即原住民的身分取得是否要和名字掛鉤?
用最簡單的方式說,目前《原住民族身分法》的規定是:原住民身分的取得,第一條件是血統(父母皆有原住民身份,或父母之一有原住民身分),第二條件是戶籍登記(從有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姓)。聲請釋憲人爭執的是第二個條件。那麼,關於這項規定,政府怎麼說呢?
《原住民族身分法》的主管機關是原住民族委員會,而原民會向憲法法庭表示,當前規定「同時以文化脈絡、血緣表徵、認同真實性來建立原住民身分的最有效方式,難以用其他方式取代」。
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鴻義章(阿美族)從人權角度向憲法法庭有所陳述,大意稱「原住民身分與原住民認同都是重要公益」,國家雖然願意提供原住民「優惠性差別待遇」,但「國家資源有限」,在資源競爭的情況下,立法權自然必須有所折衝取捨,換言之,他認為立法權對此本有裁量空間,《原住民族身分法》的規定是立法權在憲法允許的範圍內運作的結果,其規定並不違憲。
以上這些陳述可參考憲法法庭在言詞辯論終結後發布的新聞稿,但憲法訴訟的專業性很高,不是人人能懂那些拐彎抹角的法律用語,非法律專業人士可以參考下方《關鍵評論網》這篇淺白易懂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視角來自聲請釋憲人之一吳若韶的太魯閣族母親鄭川如。她在憲法法庭上的陳述,點出一個各界普遍的盲點,值得大家思考:
維護現行制度的行政機關也好,學者也好,往往如鴻義章一般,強調國家資源有限,立法者被迫要為資源分配作出取捨。「國家資源有限」是事實,然而這不表示原住民的正義就應該和其他公民議題一樣,成為國家分配正義的對象。但就算我們暫時不爭議這一點,而像鄭川如這樣,站在這個分配正義之局裡爭論,那麼從父姓或從母姓的規定,似乎並不像原民會所說的,能夠兼顧「文化脈絡、血緣表徵、認同真實性」三者。
怎麼說呢?
因為「從誰姓」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漢人的想法。姓氏對漢人無比重要,若一個孩子因為認同原住民身分,而放棄漢人父親的漢姓,選擇原住民母親的漢姓,對父親一方來說,就算父親本人不介意,其家族也極有可能認為這是一種背棄和否定。這背後的人倫代價不容外人不負責任的議論。不信者不妨在自己的家庭內試試。即便是在漢人家庭裡,由父姓改為母姓也不容易。
此外鄭川如指出,對原住民來說,至少對她所屬的太魯閣族來說,就算放棄父姓成功,孩子從母姓,也沒有文化上的意義,因為太魯閣是親子聯名制度,沒有家姓。既然沒有文化上的意義,那麼原民會所謂兼顧「文化脈絡、血緣表徵、認同真實性」,又是從何說起?
我們會在之後的火塘繼續這個話題,在下次相見之前,我們先丟出一個問題給大家思考:
對原漢混血兒來說,原與漢都是與生俱來
認同原不見得以否定漢為代價
國家強求原漢混血兒以文化上否定漢的方式來認同原
這是不是一種不正義呢?

一〇七年度憲二字第五十四號等原住民身分法案 111 年 1 月 17 日言詞辯論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原住民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林先生(林務局)和唐先生(台糖)拿走了,這是戰後原住民與國家之間土地糾紛的基調。
從我們現在的標準看來,這種土地制度相當複雜:既出於居住目的而佔有土地,這佔有同時也服膺於某種政治從屬關係,並牽涉生產活動和安全活動,所有一切相關活動又透過社會組織而達成。換句話說,我們不能想像抽走土地以後,這些相關的社會功能還能夠存在。
原住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衝突,主要不在於上述「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及其後果,而在於原住民族以主權者的身分向殖民者索還一切,包括土地和統治權力。原住民族與墾殖國家之間的衝突是你死我活的衝突,因為兩者在同樣的空間裡宣稱主權。
如果一個社會的多數成員,連這兩種文化偏見和歧視都看不出來,也不覺得有必要求取改變,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合理的說,這個社會上多數的人並沒有意願思考原住民族在歷史上受過的不正義?
原住民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林先生(林務局)和唐先生(台糖)拿走了,這是戰後原住民與國家之間土地糾紛的基調。
從我們現在的標準看來,這種土地制度相當複雜:既出於居住目的而佔有土地,這佔有同時也服膺於某種政治從屬關係,並牽涉生產活動和安全活動,所有一切相關活動又透過社會組織而達成。換句話說,我們不能想像抽走土地以後,這些相關的社會功能還能夠存在。
原住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衝突,主要不在於上述「過去威權獨裁體制的政治壓迫」及其後果,而在於原住民族以主權者的身分向殖民者索還一切,包括土地和統治權力。原住民族與墾殖國家之間的衝突是你死我活的衝突,因為兩者在同樣的空間裡宣稱主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基督城依舊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呢!感覺扔一個石頭能以打水漂之勢砸到三個窮凶惡極,然後我就死了呢!人前傻小伙,人後殺人魔;白天警局清潔工,晚上基督城屠夫;表面是不聰明的好好青年,背地裡是窮凶惡極的怪物。這麼勤勤懇懇工作,還勞心勞力做兩份工作,並且兢兢業業完成工作,但居然有人想盜用他的身份!太可惡了!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祖籍的概念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許多關於祖籍的疑問,探討了這個概念的多面相。文中沒有涉及到單一地點或環境,而是指出人們對祖籍的思考不應該過於狹隘。祖籍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一種倫理說法。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也對祖籍的重要性提出了質疑。
Thumbnail
跨足劇場界和音樂界的阿美族歌手舞思愛,睽違兩年時間,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從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出發,展現阿美族生命經驗的多彩與繽紛。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大陸的「繼承公證」是什麼?|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大陸的繼承公證制度,對臺灣人來說,即使是法律專業,應該也很陌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繼承公證在大陸是辦理不動產遺產的繼承登記的前置程序,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詳。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說到韓國料理,第一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泡菜?辣炒年糕?冷麵? 「吃」這件事的主角,除了食物本身,還有「吃東西的人」。食材怎麼來、如何烹調、如何食用、和誰吃、在哪裡吃,這些全都是構成飲食文化的重要環節,也形塑了料理的樣貌。因此,這本書所關心的,正是「吃韓國食物的人」,如何推進韓國飲食的發展。
Thumbnail
基督城依舊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呢!感覺扔一個石頭能以打水漂之勢砸到三個窮凶惡極,然後我就死了呢!人前傻小伙,人後殺人魔;白天警局清潔工,晚上基督城屠夫;表面是不聰明的好好青年,背地裡是窮凶惡極的怪物。這麼勤勤懇懇工作,還勞心勞力做兩份工作,並且兢兢業業完成工作,但居然有人想盜用他的身份!太可惡了!
1661年,鄭成功進攻台灣,漢人政權在台開始形成強勢 1683年,施琅攻下台灣,清朝訂渡臺禁令 1875年,沈葆楨上奏解除禁令 1895年,日本拿到台灣 清朝到日本治台之間200年,平埔媽是17世紀就開始與渡海移民的唐山公成家,然後生出混血後代,到19世紀尾日本時期已經混血6代以上。因為缺乏女性以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祖籍的概念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心目中的重要性。作者提出許多關於祖籍的疑問,探討了這個概念的多面相。文中沒有涉及到單一地點或環境,而是指出人們對祖籍的思考不應該過於狹隘。祖籍的重要性可能只是一種倫理說法。在文章的結尾,作者也對祖籍的重要性提出了質疑。
Thumbnail
跨足劇場界和音樂界的阿美族歌手舞思愛,睽違兩年時間,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從生活中重要的「感受」出發,展現阿美族生命經驗的多彩與繽紛。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大陸的「繼承公證」是什麼?|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大陸的繼承公證制度,對臺灣人來說,即使是法律專業,應該也很陌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繼承公證在大陸是辦理不動產遺產的繼承登記的前置程序,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