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認同

含有「國族認同」共 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他腦海中換過一個個停止紛爭的解決之道,也許該嚴格劃清兩國界線互不隸屬、互不侵擾?以國與國的姿態進行貨物經濟交流,達成互助友好?總之必須使上位者勢勿再奠基更多仇恨與對立,讓人們理解在歷史中彼此血統雖已混同,可在中原教育的偏頗分立下,兩者又長成了截然獨立的個體,毋須利用戰爭互相殘殺。
Thumbnail
什麼是台灣文化?如果不用珍珠奶茶當例子的話,你能思辯到什麼地步呢?台灣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嗎?抑或是,中華文化才是台灣文化的一部份?本文將探討中華文化的框架,如何限制我們對於台灣文化的想像。此篇僅是前篇,更多的細節和案例,會放到其他文章探討。
Thumbnail
過去在看世界地圖的時候,總會疑惑為什麼有些旗幟看起來尤其有特色,有些地區的旗幟們又是如此相像,而這些類似或迥異的元素,又代表著哪些意思?在《國旗的世界史:旗幟的力量與政治》這本作品當中,總算是大略得到解惑。
Thumbnail
3/5國旗的世界史:旗幟的力量與政治
  有一種典型的自我認同,建立在對土地或血緣的認同上。這種認同可能會孕育出激烈的民族主義,也可能為人們帶來友善與互助的親族關係。但對於一個身處於從大航海時代就不斷受列強殖民、時至今日其存在還在國際上有所爭議的國家的人民而言,這樣的認同失去了其一般性的理所當然。
一個或許曾經聽過但不知是誰的名字, 可能令人疑惑紀念他的代表性, 但一切源自他人生經歷對應的台灣處境。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從台灣歷史的現實來說,台灣人作為一個整體本來就不是指任何單一族群,也沒有任何單一族群能代表全體台灣人,台灣人本身是各個擁有不同歷史記憶的族群,基於特定的歷史條件先來後到這個島嶼,在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下,首次出現了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人自決/自治的集體意識,並在二戰後基於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整個遷移台灣,
Thumbnail
飛雪丹紅-avatar-img
2023/12/11
有啊,因為這個主題很深,很有意義。我媽是金門人,所以我也算是芋仔蕃薯
上週因為出了趟遠門旅行,所以週五沒有更新內容,所以來分享一下這一趟旅行中,所體驗到的兩岸三地四種文化,還有這趟旅行所引發的一些故事,並整理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複雜,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故事的開頭大約是在百年以前,橫跨了一個家庭的四代。但我這邊說的複雜不是劇情不好,描寫順序沒有問題,也不難理解,雖然角色真的很多,不過不至於會忘記誰是誰。 「我只是凡人,不想活得聖潔,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愛國分子。」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