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豐斯.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法國新藝術運動的重要人物,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裝飾藝術家」。花卉、枝葉、圖案、線條、仕女和恬靜色彩,交織醞釀出了優美典雅的「慕夏風格」,對現今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物品設計與繪畫,都有很大的啟發與影響。
學習階段
慕夏出生於捷克的伊萬契采(Ivančice),爸爸在法院工作,媽媽曾經是家庭教師。在慕夏小的時候,媽媽總是在他的脖子上掛著畫筆,好讓小慕夏隨時隨地都可以盡情地展現藝術天分,據說在當地的教堂,還可以找到小慕夏畫圖的痕跡喔!
小慕夏的媽媽可能也曾為他的牆壁藝術感到頭痛不已吧!「阿爾豐斯,不要再畫在牆壁上了好嗎?」
「好的媽媽,可是這朵雲就跟媽媽一樣漂亮,一定要畫下來才行。」
「好……你畫吧……」媽媽無奈又喜悅的說道。
11歲那年,慕夏懷抱著對藝術的濃厚熱情,報考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藝術學校,雖然落榜,但慕夏仍舊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在父親身邊擔任法院文書員時,只要有空閒時間,就會在紙張空白處速寫人物以及設計圖像。18歲時,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獲得關於舞台設計的第一份工作,他利用下班時間持續進修,學習19世紀末奧地利學院派大師漢斯.馬卡特(Hans Makart,1840~1884)的繪畫風格。1885年,受到貝拉西伯爵的贊助得以前往德國慕尼黑藝術學院接受正統美術教育並到法國巴黎繼續學習。
戰國時期哲人荀子曾言:「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意為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否則不會成功。慕夏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增進自己的繪畫功力,即便日後伯爵無法繼續提供贊助,他也能憑藉其所奠定的繪畫基本功,接案插畫創作為自己謀一口飯吃。
慕夏風格
《吉絲夢妲》(Gismonda)(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94年,慕夏獲得了為巴黎戲劇界巨星莎拉.貝恩哈德(Sarah Bernhardt,1844~1923)繪製戲劇《吉絲夢妲》(Gismonda)海報的機會,當時有很多人想要收藏這張海報,時常貼上的海報還沒放1天就被人撕走。慕夏不僅與貝恩哈德簽訂了長期的海報設計合約,也在巴黎打響了名號。
《吉絲夢妲》以全身像繪製,等身的比例、細長的圖紙,讓海報有獨特的視覺效果,彷彿演員就活生生的站在我們眼前。從主角的端莊姿態、手持代表勝利的棕櫚葉,以及主角腳下看起來圖謀不軌的惡人角色,表現出故事邪不勝正的莊嚴寓意。
至此,「慕夏風格」開始在巴黎大放異彩。當時大眾生活興起,民眾對於消費娛樂有了更多需求,商業廣告增加。慕夏將新藝術風格結合商業設計,以自然元素化成線條,或是井然有序,或是交叉輝映,點綴於優雅仕女的身旁,結合歷史、符號等意象元素,賦予其浪漫形式,創作出多幅目不暇給的美麗作品與藝品,成為巴黎商業的時尚風潮。1902年出版《裝飾資料集》中收錄滿滿慕夏所發想的裝飾樣式。
《四季》(Four Season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慕夏是怎麼完成這麼多等身或是巨幅的作品呢?19世紀發明了照相機,慕夏時常在巴黎幽谷街的畫室中拍攝多張模特兒的照片作為姿勢參考與靈感來源,並在相片與畫布打上格子,這是古典美術學院派的一種繪畫方式,可以準確掌握人物比例並放大,如此一來,圖像就不會失真了。
【子鹿話畫】阿爾豐斯.慕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