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的巴菲特投資金律共有兩條,第一條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由此可知,他想強調的是保本的重要性。但即使是如此,巴菲特每一次的出手也不是百戰不敗,就算心裡想著不要賠錢,一樣有賠錢看不準的時候,是不是因為他的本多,所以影響不大?雖然我們可以這樣粗略的解讀為本多終勝,但就月光看來,不管本多本少,都還是要投資的。難道本少的人只能仰賴著定存帶來的微薄利息嗎?一定不是這樣的!本少也有本少的操作方法。
而美股本身已經走了十多年的牛市,會不會在2022年轉為熊市?這是大家都在關注的焦點。悲觀的人會想說:
啊怎麼這樣倒霉?剛好要投入市場時,卻遇上了美股可能要反轉的危機?那個巴菲特就那麼好運,至少連續賺了十多年之久啊!
而樂觀的人反而會認為:
就算股市要轉熊了,就長期來看,還是有可能持續向上的!所以還是要挑選時機進場才是!
而無論是以悲觀或樂觀的角度看待股市,一樣都要繼續操作的,不是嗎?遇到大跌時,剛好就是財富重新分配的時候。看到在2020年3月危機勇於入市的投資人們,應該都有所獲利。那這次的俄烏戰爭及3月可能會到來的升息通膨壓力雙重夾攻下,自己能不能提出可因應的策略?
這是一個測試的絕佳機會,因為股市原本就是有漲有跌。從來沒有一檔個股是可以連續上漲而不回檔的,即使是大熱門的特斯拉和輝達都辦不到。既然常態就是有漲跌,遇到下跌時也不用太過驚慌。既然一定會回檔,何不好好掌握這樣的回檔機會來進行佈局?難道要等到大盤趨勢向上時才來佈局嗎?散戶的動作有可能快得過那些外資和投信?
光想就知道不太可能,何況投信在這一波俄烏戰爭開打前後,還是大膽的持續進場加碼,想要累積持股比例,並沒有被利空的消息面所嚇阻到。所以,逢低佈局的大方向是可行的,問題是應該如何進行比較好?有人選擇的是跟隨者投顧分析師的選股名單來進行投資,以期在這動盪的局勢中尋求穩定的獲利。
以部份金錢交換分析師提供選股的服務,本來就是一種投資方式,並無不可。但除了這樣的做法之外,還有沒其他的?月光認為就是自行來選股。自行選股乍看風險更高,因為有可能會有許多自己也不知道的訊息,而導致自己做出錯誤的判斷。但因為先前已經提過了,是在逢低入場的前提下這樣做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心理層面比操作層面更加重要。因為當股災一來,是好公司和壞公司都一起下跌的。而大家也都知道,股災過去後,好公司會比壞公司還要快速的站穩腳步,因為這些好公司大多是產業的龍頭,本來就有優勢的競爭力,能夠快速的調整腳步,讓營收趕快起來,以維持公司的營運。
如此說來,在股災時進行選股應該是比較容易的,因為能夠買在地板價,就算之後再跌也是有限。還沒有起飛是要怎麼重摔呢?當然有些投資專家會說,不要去接正在落下的刀子,需要提高現金水位達五成以上等等。而那些話應該是適用於右側交易者而言,投資人在聆聽專家講解時,應該要能夠分辨適用的對象。
對於右側交易者而言,自然是要做順勢交易的。如果現在進場買入會跌,當然就不要進場,等到真的到底部開始起漲時,這時進場才有獲利的可能性。而且還可以在起漲階段,越漲越買以增加持股比例。但對於左側交易者而言,自己所看重的投資標的價格變便宜了,當然是要買進。而且要趁持續下跌時分批買進,以有效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之後領股息時,再拿來擴增自己的持股部位,如此才有可能壯大自己。
所以在眾人恐慌時,身為左側交易者當然是要能分批往下買進才是,也因爲這是運氣不好的人也可以確定的時間點。人們常常會因為貪婪而沒有謹慎思考後就出手,因為在進場當下確信著:買進後鐵定會漲!但到底會不會漲?不是一般散戶投資人說了算,而是主力才有話語權。而主力最愛坑殺散戶了,不然他們要如何獲利?就算幾次運氣好猜中了,但是有可能百發百中嗎?如果可以做到,那可能是活在四度空間的超人類,可以自由來去時間維度。
因為看不出哪一檔股票會上漲,所以能夠看得準的是哪一檔股票正在下跌。沒有一家企業會願意看著自家的股價一直跌,除非是本來就要詐騙投資人的中小型公司,想用股票換鈔票。要不然,要故意讓董事長和大股東的身家都縮水,這是多麼違反人性的一件事啊!因此,當股災來臨時,一般投資人要面臨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恐懼。恐懼會讓人產生無限的幻想,把危機無限的擴大,造成自己動彈不得:
萬一投進去財產歸零怎麼辦?
還是要等到開始往上漲時再進場比較安全吧?
大腦很容易就會試圖想這樣說服自己。問題是這些擔憂的事肯定會發生嗎?例如在這個時候投資了0050,有可能台灣50家公司同時倒閉嗎?這是樂活大叔經常反覆提出的看法。他想要說明的是,發生機率實在很小。而就他的觀察,當股市動盪不安時,其他的理財書銷量多少會受到影響,但他的書反而可以賣得不錯,還可以站上排行榜,這表示他寫的書有著撫慰人心的作用。如此說來,即使是不難理解的道理,在恐懼的作用下,也會感到不確定,無法掌握了,所以才需要樂活大叔的書來輔助,增加信心。在股災時測試自己是否感到恐懼?正是最好的時機。
如果發現自己還可以冷靜思考,要逢低買進哪一檔,代表著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因為就算有很多便宜的好公司可以撿,但因為資金有限,不可能每一檔都買入一股吧?就算是選擇ETF也有許多選擇可以選,就很怕自己選錯。觀察外資及投信在這段時期所買入的股票,大多是偏向高殖利率的個股,包括了水泥及紡織和金融,還有鋼鐵和筆電類股等等。因此,高殖利率個股可說是選股的第一道關卡。過了這一關後,再來是要排除這樣的高殖利率是不是每年都是如此?是不是來自於業外收入等等,來挑選出每年都可以穩定的發放股息的個股。
想買的標的一定有許多個,但過於分散會造成資金過於分散,要累積股數的話就會更加緩慢。建議一次不要超過五檔,例如在電子和金融及水泥類股各選一檔來操作,比較能集中心力來觀察。對月光而言,能夠在恐懼中買入,就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了。尤其還要實行越跌越買這種違反人性的操作法,更是不容易!過程中一定會反問自己,這種動盪不安的因素何時會告一段落呢?會不會像疫情一樣,還一直持續著呢?雖然歷史上的紀錄告訴我們,股災的維持通常不會超過一年,但還是難免會擔心!
不過,與其去猜測會漲到哪裡,月光寧願承受這種不知道何時才會止跌的痛苦,因為這才是當下可以把握住的。只要知道,以後可能會漲,但不知道會是在何時,那就足夠了!
月光覺得,以後還是會陸續錯過許多的投資機會,這是常態。但至少不要再哀怨自己投入的時機不夠好了,要相信當下就是最好學習的點,現在不學習,等到大好時機出現擺在自己面前,也是無法把握的!就算踏入了黑暗之中,無法看清前方,但黑暗終究會退去,到時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堅持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