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犬山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覺得那座山像什麼?」

「像一隻狂吠的犬。」

「你怎麼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我不是現在才看出來,剛到這牧場時我就發現了。」

以上,是菲爾與彼得的一次交手。

菲爾常用深情的眼光,凝視著牧場對面的那一座大山,有一個深愛的人告訴他,那座山的某處陰影部分像一隻狂吠的犬。

沒想到,身邊這個少年彼得不需要別人提示,自己就看出了山上的圖案。同樣的圖案,在這兩人心中引發的感受截然不同,菲爾欣喜於再次遇到了知己,但對彼得是一個隱喻:牧場就是競技場,想要生存下去,就得跟吠犬戰鬥。

(以下有雷,請看過這部片的讀者再往下看。)

花美男彼得

珍康萍導演的「犬山記」裡,最吸引我的是兒子彼得這個角色,他才剛讀醫學院,可能不到20歲,外型陰柔,即使在性別多元平等的現代,生活中也要面臨「娘砲」這類言詞攻擊,何況「犬山記」的時空是在1925年的美國蒙大拿州,一個中西部的偏遠牧場,那裏都是崇尚陽剛氣質的牛仔,陰柔氣質強的男性,要怎麼在那裡好好生活下去呢?

彼得跟媽媽蘿絲,本來靠開餐廳維生,爸爸自殺後,孤兒寡母要過生活得分外努力。不過,當菲爾帶著弟弟喬治,與一群雇用的牛仔進入這家餐廳消費,就給這對母子製造了心理陰影。

菲爾是個崇尚陽剛氣質的大男人主義者,有著不可理喻的厭女情緒,他注意到桌上有彼得製作的紙花,受到吸引,但無法說出讚賞,反而帶領其他牛仔嘲笑彼得的娘娘腔。菲爾的惡意讓媽媽蘿絲聽到了,但她的反應是「躲在廚房裡哭」。彼得當然也生氣,他的大眼睛中滑下淚水,衝出屋外搖呼拉圈讓自己冷靜下來。

由此我覺得,蘿絲是個心靈力量較脆弱的女性。這也難怪片頭彼得這樣說:「爸爸死後,我唯一關注的是媽媽的幸福。如果不能保護她,我還算是個男人嗎?」

誰才是強者?

菲爾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餐廳裡肆意欺負孤兒寡母的後果,是讓弟弟有機會接觸到老闆娘蘿絲,進而愛上她,娶她為妻。原本溫順聽話的弟弟,這次都沒問過兄長的意見,就結婚了,菲爾氣得到馬廄打馬罵「婊子」洩憤,他認為自己的弟弟被搶走了,這個女人是為了貪圖他們家的財產才嫁入的。

這裡,我們看到「女性化」的多面向呈現。菲爾出場時雄風糾糾,一臉鬍渣,腰桿挺得很直,不愛洗澡,成天跟牛仔廝混,說話直來直往不顧別人感受,常常霸凌弱者。但不可思議的是,他竟然會等弟弟的門,如果弟弟夜歸,同住一房的他就無法入睡;聽聞弟弟要結婚,他醋勁大發,差點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些表現,很符合大眾對於女性化的刻板印象,但這要是跟菲爾貼身相處的人,才會知道。

菲爾對弟弟是有奇怪的依戀,但這不能斷定他們有亂倫關係(菲爾並非下流之輩,弟弟喬治也非同性戀),只能說明,菲爾是很需要愛的,他的愛沒有恰當的人可以承接,只好投射到跟他不對盤的弟弟身上,把他當伴侶一樣牢牢鎖住,無奈蘿絲出現了,他與弟弟的伴侶關係不能再演下去了,難怪他把蘿絲當情敵一般進行精神虐待。

到後面,菲爾躲開眾人,去自己的秘密基地洗澡,這時因為沒人在場,他的真實本性終於流露了出來……,他其實是一個細膩、有美感的男子,舉手投足有股陰柔之氣(難怪沒辦法跟那群粗野的男人一起洗澡),讓人懷疑他跟彼得一樣年少時,也許外型氣質同樣是陰柔的。

菲爾要到沒人的地方,才敢卸下所有假面具,顯露真實的自己……這有令人心疼的地方,因為他是牧場主人,又生活在性別意識刻板的美國中西部社會,要混得好、鎮得住底下的牛仔,他認為必須擺出比大男人更大男人的樣子才行。

與他相對的是彼得,這個大家一眼就看出「像女孩」的花美男,喜歡花,對所有的男人活動,例如騎馬,都顯得姿態笨拙。不過,外表柔弱的彼得,卻能若無其事地穿過一群嘲笑他「娘砲」的牛仔,去看他想要觀察的鳥。這畫面深深吸引了菲爾,因為這是他做不到的事,只是他到那時還沒有辦法意識到,這孩子的心靈力量非常強韌,遠遠超過他,根本不是他能駕馭的對手。

彼得年紀很輕,卻早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對於自己因外表氣質引發的羞辱與訕笑,也心知肚明,即使一時受傷落淚,也不會因此改變自己的喜好與行為。他的一雙大眼睛有時會淚光閃閃,卻堅定地望著要去的方向。

彼得的心靈力量如此強韌,除了天生的資質之外,主要原因是他的父母都偏弱,導致孩子一定要變強,成為家人的守護者。

彼得的爸爸酗酒到後來自殺,媽媽蘿絲面對菲爾的精神虐待,只能任其宰割,最後也走上跟亡夫一樣的酗酒道路。蘿絲的表現讓我懷疑,她可能有遭受過類似的精神虐待,可能是亡夫或是原生家庭中的男性家人,導致她一感受到類似的惡意氛圍,就只能像僵住的兔子一樣,無法動彈。

蘿絲問彼得,你有一聽到就會顫抖的聲音嗎?彼得說不記得了,但他的眼裡泛出淚光,因為他看出母親有聽到這樣的聲音,而且深受折磨,那個聲音就是菲爾的存在,可能是口哨聲、腳步聲,或是他諷刺的語言,這再再都形成蘿絲的精神壓力,她已經酗酒了,接下來,會不會跟彼得的爸爸一樣,活不下去只好自殺?

偽裝成獵物的獵人

彼得不排斥菲爾的靠近,甚至,愈來愈主動接近菲爾。先前,他誤闖菲爾的基地,發現了菲爾愛男人的秘密;菲爾常掛在嘴上說的「野馬亨利」,不僅是教菲爾騎馬的良師益友,也有類似古希臘師徒間的同性戀情愫,而野馬亨利已經過世20年了,這代表菲爾的感情空窗有這麼久,除了將部分依賴轉嫁給弟弟之外,他連訴說的對象都沒有,所以導致如此乖戾討人厭的性格,看到這裡,我對菲爾的癡情與痛苦,也感到心疼了。

但是,彼得沒有辦法同情菲爾。他最愛母親,而母親已經被菲爾折磨到酗酒的程度了。即使愛上她的兒子,菲爾對蘿絲竟沒有絲毫的憐憫,更別提反省,只想要把她的兒子搶過來,讓她嚐嚐失去精神寄託的感受,甚至認為蘿絲是彼得成長的障礙,必須除去。這是菲爾性格的黑暗面,他討厭女性特質、討厭弱者已經到了殘忍、不可理喻的程度。

菲爾想要跟彼得複製自己跟野馬亨利當年的關係,讓彼得找到了機會。這是彼得很厲害的地方,他善用自己的陰性特質,讓自己成為可欲的對象、成為獵物,讓獵人慢慢靠近、失去警戒心,等待良機,搖身變成掌控全局的獵人!導演珍康萍接受採訪說,彼得與菲爾之間的鬥爭,就像大衛挑戰歌利亞巨人一般,看似柔弱、居於劣勢的彼得,最後竟能一舉扳倒比他強壯、更有權力的菲爾,這是弱勢者對抗強勢者的一則寓言故事。

有人批評彼得冷血,這是同情癡情的菲爾所產生的情緒。但是,菲爾的不仁慈,對弱者的嫌惡,已經造成他跟蘿絲「你死我活」的態勢,而真正該動手解決問題的大人,如蘿絲的丈夫喬治,他生性懦弱、經營牧場依賴哥哥的能力,沒有帶著妻子離開、自立門戶的決心;蘿絲本人,也沒有能力迎戰菲爾,讓菲爾不敢侵門踏戶,或至少保護自己的心智別受影響;可以說,這些該硬起來的大人都軟弱無力,導致率先看清楚局勢的晚輩要動手,用殘忍的方法除去大患,讓他的母親跟繼父可以過幸福的生活。

「為了媽媽的幸福,總要有人來當壞人。」我猜,彼得面對靈魂拷問時,可能會這樣回答吧。

一部男性世界、女性視角的電影

「犬山記」雖然不是一部談女性意識的電影,但卻非常「女性」視角。所謂女性,也就是陰性,在易經中屬於坤卦,有如大地之母。大地的特性是乘載與包容,它涵養萬物,不因為這物種「有用」還是「無用」、「好」還是「壞」而有所選擇。

在電影中,無差別的呈現不同角色的世界觀,讓他們說自己的故事,會讓影片呈現「和解」的可能。也許故事中仍有輸贏,仍有人無法原諒另一個人,但作為全知者的觀眾,在觀看當中就有機會理解每個人的苦衷,於是善與惡、對與錯,就不再這麼鋒芒畢露且充滿對立性。

導演透過不同角色的不同敘事角度,為觀眾拼湊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世間圖像:從菲爾的角度出發,觀眾可以看到他蠻暴性格下的真面目,是一個連他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女性化男人,他的癡情、對愛投入的程度,也是所有角色中最動人心魄的,所以,他的死亡雖然並不無辜,但仍會讓我感到難過。如果,他過得不是如此壓抑、愛情不是如此得不到回應,應該不會變成一個連弱女子都要欺負的惡人。

從彼得的角度出發,觀眾可以看到一個外表柔弱、內心剛強的男人,對母親忠誠不懈的守護。這麼多人當中,只有最年幼的他看清楚問題的核心,並採取行動,雖然我想一定有不需要殺人、就能救母親的方案,但以彼得有限的閱歷跟周遭大人無法自負責任的程度,他,似乎也只能這樣做!

如果我們願意拋下成見,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會發現可恨的人有可憫之處、可憐的人有可恨之處,於是,世界不再是黑白對立的固態存在,而能如太極圖一樣地轉動……,其實,許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願意移動自己的位置,多看一看別人角度的敘事,會明白雖然立場不同,但大家都有想要守護的人、想珍惜的情感、想重視的感受,尋找當中的平衡之道,就是人類和平共存的起點,真正的愛,才能從此處孕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2022/03/08
好精彩的文章! 《犬山記》並不是一部好懂的電影,在看似平淡的劇情裡,含著著洶湧的暗潮,直到被結局驚嚇,才發現,原來這部電影從第一個畫面的第一句話開始,就暗藏了結局的線索。謝謝米多麗把這部電影裡頭,不那麼容易被言述的千絲萬縷寫得這麼清楚精彩。
米多麗心靈文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9
我是看了影評介紹後才注意到此片,所以是知道結局看的,觀影過程中少了"被驚嚇"的樂趣,但也沒有許多網友說"沉悶"、"看不懂"的感受,反而覺得導演的掌握非常好,全片沒有一絲贅肉的扣緊主題。這電影是小說改編的,只可惜兩岸都沒有中譯本,不過對岸影迷有把電影沒有拍出來的小說細節講出來,我覺得會讓電影裡有點隱晦的情節發展更合理了,連結分享在下面,請參考。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870449/
米多麗心靈文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4
謝謝,歡迎交流~
子穎-avatar-img
2022/03/04
寫的真好,感謝分享!👍👍👍
avatar-img
米多麗心靈文學沙龍
43會員
35內容數
這是作家曾詠蓁經營的專題,會在這裡分享日常閱讀、追劇、靈修的心得,並刊載「異能少年」系列小說中沒有收錄的番外篇。
2025/02/15
到了這個年紀,我覺得人最重要的情人是「自己」,我們能與自己好好相處嗎?能無條件、無保留地愛自己嗎?這內心的迴聲尤其會投射在伴侶、親子關係中,成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一面鏡子。 《妖怪獵人》中有兩對cp,分別展開說說~~
Thumbnail
2025/02/15
到了這個年紀,我覺得人最重要的情人是「自己」,我們能與自己好好相處嗎?能無條件、無保留地愛自己嗎?這內心的迴聲尤其會投射在伴侶、親子關係中,成為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一面鏡子。 《妖怪獵人》中有兩對cp,分別展開說說~~
Thumbnail
2025/02/12
讀過「異能少年」前幾集的讀友應該知道,劉恩典的預定官配是小龍王敖靚,即使到了這一集,劉恩典都沒掩飾對小龍王的心心眼……但看到這麼有趣的美少年季椿,作者我其實已經「變心」了,想要修改官配,因為「人人戀」是不是比「人龍戀」更搭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2/12
讀過「異能少年」前幾集的讀友應該知道,劉恩典的預定官配是小龍王敖靚,即使到了這一集,劉恩典都沒掩飾對小龍王的心心眼……但看到這麼有趣的美少年季椿,作者我其實已經「變心」了,想要修改官配,因為「人人戀」是不是比「人龍戀」更搭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2/11
在靜謐山林小路發生的奇異故事,一位老人回憶被「魔神仔」迷惑的經歷,以及「小綠仙」的惡作劇和遭遇妖怪獵人的經過。故事懸疑詭譎,帶有臺灣本土妖怪傳說色彩,適合喜愛奇幻、懸疑讀物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2/11
在靜謐山林小路發生的奇異故事,一位老人回憶被「魔神仔」迷惑的經歷,以及「小綠仙」的惡作劇和遭遇妖怪獵人的經過。故事懸疑詭譎,帶有臺灣本土妖怪傳說色彩,適合喜愛奇幻、懸疑讀物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菲爾也開始教彼得騎馬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心靈創傷後的治癒片…
Thumbnail
菲爾也開始教彼得騎馬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心靈創傷後的治癒片…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獻給不具名的悲傷還有那些過去苦難交織的見證者,謝謝你們面對脆弱的勇敢 章節一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獻給不具名的悲傷還有那些過去苦難交織的見證者,謝謝你們面對脆弱的勇敢 章節一
Thumbnail
從場面調度、符號運用的藝術角度切入,深度分析《犬山記》的隱喻。
Thumbnail
從場面調度、符號運用的藝術角度切入,深度分析《犬山記》的隱喻。
Thumbnail
《犬山記》是一部頗為特殊的電影,它沒有傳統的戲劇結構、缺乏明確的人物動機,透過小說體裁的五個章節,以線性敘事手法,緩緩揭露蒙大拿州的荒野環境及人物關係;然而,當觀眾開始熟悉電影裡的世界、對電影提出疑問,甚至對人物寄予同情時,電影卻冷酷地迎來轉折,讓所有答案變得更加曖昧。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犬山記》是一部頗為特殊的電影,它沒有傳統的戲劇結構、缺乏明確的人物動機,透過小說體裁的五個章節,以線性敘事手法,緩緩揭露蒙大拿州的荒野環境及人物關係;然而,當觀眾開始熟悉電影裡的世界、對電影提出疑問,甚至對人物寄予同情時,電影卻冷酷地迎來轉折,讓所有答案變得更加曖昧。 (以下有雷,請斟酌閱讀。)
Thumbnail
珍康萍導演的「犬山記」裡,最吸引我的是兒子彼得,他可能不到20歲,外型陰柔,即使在性別多元平等的現代,也要面臨「娘砲」這類言詞攻擊,何況「犬山記」的時空是在1925年的美國蒙大拿州,一個中西部的偏遠牧場,那裏崇尚陽剛氣質的牛仔,一個花美男,要怎麼在那裡生活下去?
Thumbnail
珍康萍導演的「犬山記」裡,最吸引我的是兒子彼得,他可能不到20歲,外型陰柔,即使在性別多元平等的現代,也要面臨「娘砲」這類言詞攻擊,何況「犬山記」的時空是在1925年的美國蒙大拿州,一個中西部的偏遠牧場,那裏崇尚陽剛氣質的牛仔,一個花美男,要怎麼在那裡生活下去?
Thumbnail
《犬山記》以封閉的時空背景,表現壓抑情感的有害,不論是性格或是社會使然,簡單卻複雜的角色情感,都讓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更加濃烈。倘若人們願意掙脫他者的束縛,對自我與他人進行更真誠、良善的情感表露,我們生命的終點,可能才不會徒留茫然與遺憾。
Thumbnail
《犬山記》以封閉的時空背景,表現壓抑情感的有害,不論是性格或是社會使然,簡單卻複雜的角色情感,都讓整部電影的悲劇色彩更加濃烈。倘若人們願意掙脫他者的束縛,對自我與他人進行更真誠、良善的情感表露,我們生命的終點,可能才不會徒留茫然與遺憾。
Thumbnail
1967年美國小說家湯姆士.薩維其(Thomas Savage)原著、紐西蘭裔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改編劇本與執導的《犬山記(The Power of the Dog)》,則是男性的厭女情結與時時刻刻必須以「控制」與「貶低」維持「陽剛優勢」的恐懼。 (全文有雷,建議觀劇後再讀)
Thumbnail
1967年美國小說家湯姆士.薩維其(Thomas Savage)原著、紐西蘭裔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改編劇本與執導的《犬山記(The Power of the Dog)》,則是男性的厭女情結與時時刻刻必須以「控制」與「貶低」維持「陽剛優勢」的恐懼。 (全文有雷,建議觀劇後再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